“於是這場兩國談判,雖然因為他們二人有了一些波折,可最終還是按照您最初的旨意進行下去。那兩個人並沒有起到什麽關鍵性的間諜作用。”


    “野史中最後寫到,一直到這兩個西洋人二十年後老死在大清,也沒有知道,他們曾經做過沙俄間諜這個事兒。您好像還在他們去世的時候,賞賜了銀兩布匹給他們好好的安葬。”


    “其實兒臣也明白,他們這些身在大清的西洋傳教士,西洋商人等等,平時也都會把我們大清的一些情報,有意無意的在信中告訴給他們國家的皇帝。皇阿瑪,皇阿瑪?” 胤礽今兒是真的有點兒糊塗了,皇阿瑪怎麽聽著聽著又發楞了。


    “你,你個呆小子!這麽大的事情,居然不想著早點兒和皇阿瑪說一聲?”回過神來的康熙皇帝,瞪著眼睛,眉毛豎起,語氣居然是有些傷心委屈的,衝小太子低低的喊出來這句話。


    南懷仁前幾天剛剛和他介紹了這兩個西洋人,說他們精通曆法,算學。他還打算這次北巡也帶上他們,就是想著萬一行程中遭遇了沙俄人,正好可以讓他們幫忙翻譯一下。


    誰知道他們表麵上一副虔誠真摯的天主教徒的模樣,內裏卻是狡詐該死的間諜。


    康熙皇帝深深的感覺自己被愚弄了。


    不光想要把那兩個間諜立即給處以死刑,甚至還把怒火牽連到了,他一直很是信任欣賞的欽天監監正南懷仁的身上。


    這個事情中,不管南懷仁事先知不知情,他為了討好自己這個大清皇帝,隱瞞了那兩個人的人品問題,這是事實。


    掌控欲極強的康熙皇帝,非常的不能容忍,南懷仁這種“欺上”行為。


    小太子對於自家皇阿瑪的過激反應,還有外泄的那絲殺氣,有點兒無奈。


    當然,對於叛徒和間諜這些類型的人,不管是什麽政府,什麽組織,都是深惡痛絕,恨不得全給殺光光的才痛快。


    不過,那隻是野史記載,基本都是假的,又不會真的發生,皇阿瑪這麽激動做什麽?


    可是看著自家皇阿瑪那青白變換的臉色,努力深呼吸控製自己情緒的模樣,小太子也不好意思再說什麽,低著頭安靜的摸了摸鼻子。


    “你今兒下午甭去上課了,反正你的滿文和蒙語,現在已經說的和你老師一樣清楚利索了。”


    “皇阿瑪給你半天假,你把你所知道的,所有和大清,沙俄有關係的人,事都詳細具體,清清楚楚的給皇阿瑪寫下來,尤其是那些野史傳記。”


    “寫的讓皇阿瑪滿意了,這次就不追究你,居然能把這種大事情給忘記的疏漏。”本著臉看向很是摸不著方向的小太子的光腦門,康熙皇帝外強內虛,有點兒色厲內茬的說道。


    他可不能讓太子這個臭小子知道,前兩天他接見那兩個西洋間諜的時候,確實對他們很是欣賞,還賞賜了一些銀子布匹。


    可是對人心思很是敏感的小太子又怎麽會察覺不到?皇阿瑪此時的情緒反應,就和他每次見到阿茹娜格格的時候一樣,總是有那麽一眯眯的心虛膽薄,裝腔作勢。


    哎,皇阿瑪還說他和阿茹娜格格孩子氣,其實他自己年齡也不大啊。在未來星際,二十七歲可還是青蔥少年郎一枚。


    懷著對尚且年少的皇阿瑪的無限包容和充分理解,胤礽從善如流,麻溜溜的退下了。


    一邊賞花看景,一邊慢騰騰的回到自己的毓慶宮,小太子坐在書房裏,迅速的收拾好心情,平心靜氣的鋪紙磨墨,按照自家皇阿瑪的要求,開始認認真真的書寫起來。


    康熙皇帝瞪著眼看著太子悠閑的踱步離開,一直到太子的身影看不到了,才忍不住低頭摸了摸鼻子,在心裏笑罵一聲臭小子。


    這小子就不能對他這個皇阿瑪善良點兒,給他留點兒麵子?看破不說破不知道嗎?


    瞧瞧那小子剛剛是什麽小眼神?臭小子就算是比他多活了一輩子,現在也是他兒子,真是慣得這小子越來越沒有規矩禮儀。


    可是不管怎麽說,康熙皇帝被自己最疼愛的兒子的“小眼神”這麽一“瞧瞧”,倒是徹底的放鬆下來,心裏的那絲殺氣也徹底消失了。


    來而不往非禮也!


    康熙也慢騰騰的朝著乾清宮的方向踱步,腦袋裏轉悠著怎麽利用那倆未來的沙俄間諜,反間諜一下。讓那些“大毛熊”知道知道,大清國的待客之道。


    父子二人於是各自忙碌著,胤礽是要加快速度,今早的把《大清律》完結。而康熙皇帝則又開始忙著和沙俄勾心鬥角,想著法兒的給聖彼得堡下套兒。


    幾天後,京城宣武門西大街珠市口,主持修編《明史》的翰林院總裁徐元文的妻子徐夫人,在家裏熱情周到的接待了,三位打遙遠的南方趕來,風塵仆仆,人困馬乏的中年客人。


    “回夫人,都已經安排妥當,客人們梳洗完畢,現在開始休息了。”被派去照顧這幾位重要客人的貼身婢女,輕聲的給當家太太徐夫人回話。


    “那就好,你做事我放心的很。吩咐下去,今天都打起精神,精心的伺候著。老爺不知道什麽時候可以趕回來,萬不能怠慢了老爺的好友。”徐夫人又是一番叮囑。


    難得自家那倔脾氣的姑父想通了,派了三位嫡傳弟子來京城學院任職授課,他們家當然要好好的招待一番,盡量把他們都給留下來。


    她這個做當家主母的,眼見老爺這些天急的是茶不思,飯不想的,能幫的也就是這點兒家事了。


    一個時辰後,恰巧客人們午休起來,用完午飯的時候,得到仆人報信的徐元文大人,也匆匆忙忙的從翰林院趕回了家裏。


    都是相交多年甚至算得上兒時同窗的友人,分開多年以後再次見麵,當然是非常的激動,歡喜,興奮。


    當年徐元文大人進京趕考,然後直接就在京城任職,他們則是跟隨老師顧炎武先生繼續在南方各地遊學。哪能想到,此生還會有再見麵的機會?甚至還要一起定居京城,在滿人皇帝的手下共事任職?


    隻不過大家也都是爽快的性子,著急做正事的脾氣,一番激動的感慨興奮過後,就開始說起來了正事。“公肅兄,我們三人此次前來京城,還是要麻煩公肅兄一番,給安排個學院附近的宅子居住。”


    “啟之切勿客氣。學院所有講師的宅子,吏部都已經給安排好,就在學院不遠的地方。剛剛公肅已經派人去打了招呼,三位好友今晚就可以直接入住,公肅保證你們會非常滿意。”


    聞聽此言,幾位客人紛紛真誠的抱拳行禮,“多謝公肅兄想的周到,費心的幫我們安排。”


    “平之兄,啟之,謹之,你們有所不知啊,公肅是天天盼星星盼月亮的,盼著你們的到來。”徐元文大人想到這些天朝堂上讓人驚心動魄,心驚肉跳的氣氛,忍不住的歎了一口氣。


    “還請公肅兄為我們細細道來。我們久居民間,對京城的事情都已經非常生疏。難道說在這一段時間,新建的幾個學院,發生了什麽事情不成?”幾個好友中反應最快的姚謹之直接問了出來。


    摸了摸自己精心保養的胡須,徐元文大人組織了一下語言,慢慢的開口,“各位不用擔心。幾個學院的各項建設都已經完備,學員的招收情況也都很好。”


    “公肅想要和諸位商議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前些日子,熊賜履等幾位大人,都或多或少的參與了彈劾太子殿下的事件。現在朝堂上大部分的漢臣們,甚至是對儒家文化喜歡認同的滿臣,天天都是小心翼翼的,就怕皇上哪天發作出來,那個局麵···”


    幾位客人齊齊麵色一變,“公肅兄,吾等聽聞太子殿下雖然年幼,卻最是聰明靈慧,仁厚友愛,更不要說還有當今皇上的寵愛和維護。熊大人他們怎會如此行事?皇上當時的反應如何?”


    想到昨天早朝上,皇上毫不掩飾自己的憤怒,及其嚴厲的貶斥了那位一向和熊大人交好的文臣,麵容開始凝重的徐元文大人,卻隻有一句話,“皇上當時沒有任何表示。”


    幾位客人瞬間都是瞳孔一縮。驚駭的互看一眼,王啟之脾氣最為急躁,首先問道:“公肅兄,你可是已經發現了什麽?”


    沒有反應,那就是要有大反應。


    他們幾人雖然久居南方,但是卻一直都有琢磨當今皇上的性情脾氣。表麵上寬宏大度,恪守儒家的仁義之道,其實不過是為了迷惑世人,展現一下滿人統治者所謂的朝廷風度罷了。


    熊大人他們不管出於什麽原因,既然動了他最疼愛的太子殿下,那絕對是不會有什麽好結果了。暫時沒有反應,但是等他醞釀一段時間,再發作出來的時候,估計就是直接要人命,血流成河。


    “啟之不用擔憂。皇上現在要加緊時間修編《大清律》,還要準備月底的北巡,暫時不會有什麽大動作。”


    打小就拜在顧炎武先生門下的師兄弟三人,和徐文元這位顧炎武先生的嫡親大外甥那真是穿褲-襠的交情,彼此都很熟悉對方說話的習慣。“暫時不會有什麽大動作”,就是說皇上已經開始動作了。


    “至於熊大人他們這次貿然行事的原因,其實和諸位也有點兒關係。”徐元文又在心裏歎了一口氣,自家姑父那個倔脾氣吆。還好現在還來得及補救,沒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一直安靜的聆聽其他人說話,最為年長穩重的文平之此時開口詢問,“公肅請盡管明言。說實話,現在的太子殿下雖然是個滿人娃娃,但是他做為這天下老百姓做的這些事兒,讓我們也不由的感激和欽佩。”


    “我們都很想知道,當年自稱是“以命報民”,“以身報國”,立誌引導影響當今皇上“外王內聖”的熊大人,為何會彈劾年僅八歲,心係百姓的太子殿下。”


    “我們師兄弟此番前來京城,雖說隻是替老師還了上次的救命之恩,可是也都想著好好的在學院教學授課,畢竟孩子們都是無辜的。”


    “當然,大家都有心理準備,京城居大不易,沒想著要躲什麽清淨,公肅有什麽話直接說來就是。”


    徐元文大人不由的一臉苦笑,這事兒就怕是想躲也躲避不了。“平之兄,你經常去看望姑父,應該知道,皇上從去年開始,派了幾波人馬到昆山姑父的舊居,以及黃宗羲老先生,王夫之老先生的家裏,做了看望和詢問。”


    “公肅記得,有一次太子殿下還讓人帶去了新研製出來的手表作為禮物。”


    說到這個事兒,文平之先生忍不住歎了一口氣,“確實如此,當時皇上是有意讓幾位先生出麵,做太子殿下的經學老師。老師和黃宗羲雖然是感受了朝廷的誠意,拿著手表更是愛不釋手,卻還是有些為難猶豫。”


    “姑父的心情,公肅心裏明白。其他幾位先生估計也是一樣。”徐元文大人也是滿臉的傷心無奈。


    姑父的母親就是在前朝滅亡的時候,承受不住家族流離失所,族人亡去失散的痛苦,殉國而死。更不要說王夫之老先生家裏的情況。


    作為曆經前朝和大清兩個朝代的老一輩江南文人,那一個心裏不是痛苦糾結,滿腹的心酸無奈?


    出仕大清朝廷,對生養自己的前朝愧疚不安,覺得有負於“忠義”二字,可是不出仕,眼見著這些年朝野震蕩,民不聊生,又如何能真正的不問世事,安心的躲在鄉間老家,離群索居?


    現在姑父能首先打破無奈僵持的局麵,讓他的三個親傳弟子作為江南士林的代表,進京講學任職,真的是非常的難得,非常的偉大。姑父這些日子,也不知道是這麽樣的傷心悲痛,在他養母王老夫人的墳前愧疚哭泣。


    明明是前朝的多年不作為加上天災人禍,戰敗引起的時代變遷,卻苦了他們這些老百姓。可是世事已經如此,他們除了接受又能如何?更何況現在還有一代明君的康熙皇帝和關心各民族子民的太子殿下。


    如今天下難得的太平,眼看著老百姓就要上安穩的好日子了,他隻希望以自己微薄的力量,為國家和老百姓做點兒貢獻,祈願這片華夏大地再無戰爭,海晏河清。


    從往事裏麵回過神來的徐元文大人收拾心情,繼續講說,“當太子殿下得知,不管是做他的老師,還是來京城學院講學,幾位先生都是嚴詞拒絕,也沒有派學生隨著進京的時候,還特意宣過公肅,親自確認。”


    “本想另辟蹊徑,通過公肅和繩祖兄請教問題,也因為當時繩祖兄的猶豫不決,沒有及時的收到回複。太子殿下吩咐人傳話給公肅,說既然幾位先生誌不在此,他不會再強求,請幾位先生保重自身,安心的過日子就是。”


    “可是太子殿下雖然年齡尚幼,卻很有主見。先是在拜李光地,張英兩位大人為師的儀式流程中,硬是取消了唱誦朱子訓學的那個環節。”


    “又在這幾個學院的授課方麵,選派了幾位西洋講師講授西方語言,更是因為沒有找到他心目中合適的經學講師,直接就沒有設立專門的四書五經科目,尤其是在女子學院,隻講解律學,算學這些,著重培養女子醫學科。”


    “開辦學院不教授四書五經?”王啟之直接坐不住了,刷的站了起來,在屋裏踱步沉思。


    其中幾位常年跟著顧炎武先生和黃宗羲先生碾轉各地講學,見識非凡的飽學之士也都是麵色莊重,沉默不語。


    怪不得熊老大人他們會沉不住氣,去貿貿然的彈劾已經深得民心和帝王寵信的太子殿下。


    眼見著東南沿海因為海禁開放,幾個大港口也都快建設完畢,沿海的海外貿易誰都可以看到這是要大發展了。


    而今年春闈過後,被取中的工科學子已經到京,準備應對接下來有工部,戶部直接進行的考察。在工科,商貿大發展的時候,儒家的四書五經課程,居然在新辦的學院裏麵直接給刪減了。


    太子殿下本人是明擺著厭惡程朱理學那一套,當今皇上是明擺著寵愛太子殿下,還親自給太子殿下成立了現在已經聞名天下的“玩具處”。


    熊大人他們身在朝堂,身為天下程朱理學的文人領袖,看到這種情況,能沉得住氣才怪。


    當然,他們先生也是天天的批判“存天理,滅人性”的程朱理學,說它就是個假道學,實為“佛家禪學”卻來冒充儒家經學,不配稱為治國救世的傳承文化。


    更何況太子殿下這滿打滿算,是七周歲了,老百姓都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熊大人他們估計都在想,依照太子殿下這一年來對於工科,器械方麵的喜愛,將來他登基上位後,豈不是要大肆的抬舉墨家和墨家匠人們的社會地位,使勁的打壓程朱理學和保守派士大夫們?


    徐元文大人豈能不明白好友們的想法?現在朝堂上保守派的士大夫們也都在擔憂這個問題。“目前朝堂上的情況就是這樣,刻不容緩,一觸即發。禮部把幾個學院開學典禮的流程,送給皇上批示。”


    “公肅昨天和禮部一位好友打聽到,這次的開學典禮儀式上,也沒有朱子訓學這一段,儒家單拜孔聖人,墨家墨子,法家韓非子,道家老子等等卻都在列。”


    “公肅真擔心,開學典禮能否順利舉行。”


    文平之最先恢複冷靜,以當今皇上萬事求穩,思慮周全的性情,應該不會這麽直接的,一點兒不給天下的讀書人留臉麵。


    “此舉可是太子殿下的意思?要恢複秦朝“焚書坑儒”以前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徐元文大人更無奈了,他想到有一次太子殿下在批閱他寫的折子的時候,嫌棄他話多囉嗦的事兒。“據公肅所知,太子殿下確實是比較推崇法家和墨家。而且皇上已經在教導太子殿下如何批閱奏折。”


    好嘛,那也就是說,太子殿下直接按照自己好惡分明的小兒想法批複了奏折,然後當今皇上疼愛兒子,也就順水推舟的同意了。


    文平之看了看師兄弟們,讓他們稍安勿躁,“公肅兄,先生他經常說“天下一家,文化天下,天下四維,興利天下”,“天下人教天下,天下人治天下。”


    “愚兄這些年來觀察太子殿下的行事,很有先生說的“不分民族,不分地域,富國利民”的品格兒。隻是愚兄還是想要公肅一句準話。”


    “平之兄但請發問,公肅知無不言。”徐元文大人見老大哥文平之一臉嚴肅,也跟著端正神色。


    “好,愚兄就直接問了。請問公肅,當今皇上和太子殿下,可是要堅定不移的實行“富國利民”的大變革?”


    一時間,屋子裏靜若寒蟬,三雙雙眼睛齊刷刷的看向徐元文大人,屏息靜氣的等著他的答案。


    徐元文大人沉思片刻,滿臉鄭重的慢慢說道:“據公肅個人觀察,皇上確實是有這個意思。”


    華夏大地的有識之士們都知道,從上到下堅定的大變革,和一時小打小鬧的變法運動是兩回事兒。


    像前朝的張居正大人主持推行的專門針對時弊的變法,為何會曇花一現,沒有長期的實施下去?


    不就是因為在張居正大人意外去世後,當時的萬曆皇上不光沒有魄力,彈壓住那些反對變法的保守派和激進派,還耳根子軟的聽信讒言抄了張大人的家底子?


    他們這些隨時準備以身報國的文人誌士,怕的不是皇上想要削弱士大夫們的權勢地位,給老百姓謀福利,強國富民;當然也不怕自己將來和秦國商鞅的結局一樣,把這一條小命搭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之技術宅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癢癢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癢癢鼠並收藏清穿之技術宅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