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麵冰天雪地,屋裏暖和如春。
“這麽久了還是下這麽大,宇,我們去外麵玩會吧。不想錯過這場雪。”陳豔望著外麵,眼裏滿是欣喜。
“小梅快要放學了,你們去接她吧,走的時候也沒帶傘。”媽說。
“好的。”陳豔答應一聲,當先從屋裏跑出來。
葉宇拿著雨具,跟著出了院。“把頭蓋上。”
積雪沒到了小腿,遠處的高高低低的全覆蓋在雪下,成為銀白的世界。樹枝也被雪壓彎了,低低的垂著。風不大,大片的雪花從陰暗的天空中直落下來,簌簌有聲。
路上行人斷絕,鳥雀無蹤。
伸手從地上捧起一團雪,揉成一個硬團,遠遠的扔去,落下去不見了蹤影。
小學校在南麵的許莊,三裏多遠。十幾分鍾便來到了學校門外。
正好趕上放學的時間,學生們聚在大門邊在老師的管束下排著隊,不讓他們四處亂跑。
“哥哥,姐姐,”葉梅看到葉宇陳豔,歡叫著跑進雪地裏。
陳豔向前,一把抱起葉梅,把她藏在懷裏,擋住雪花。“冷不?”
“不冷。”
“胡老師,張老師。”葉宇禮貌地喊道。
“葉宇回來了,放假了嗎?”兩位老師親切地招呼,曾經教過的學生有了成就,也感到十分的欣慰。“正好還在愁著葉莊的學生怎麽回去呢,你來了帶著走吧,下午不上課了。”
一群葉莊的孩子全跑了出來,葉宇幫他們蓋住頭,排著隊。告別老師往回走。
小梅也下來,跟一群孩子走在一起。時常的見到雪,也不覺得新奇,裹著頭,踩著雪,慢慢的往前挪。
孩子們雖然穿著有些舊,卻並不破爛,棉衣棉鞋,頭戴棉帽,暖暖和和的。沒有刮風,路上各處高高低低的很清楚。孩子們嘰嘰喳喳的說著叫著,習慣了這樣的天氣,並不覺得寒冷難擋。
廣寒瓊瑤散落花,潔映妝台百姓家。
學童畏寒踏碎玉,扯落枝頭臘梅芽。
“宇小時候也是在這學校上學的嗎?”
“我不是,小時候在外公莊上的學校,到五年級下學期才回來的。這段路也是很熟悉的。小時候覺得這裏挺廣闊的天地,現在卻顯得很小了。”
出了許莊,過了河上的土橋,便遇到村裏人來接孩子。看到葉宇兩人,免不了一番的詢問。
進了村,各自回家。
拍打去身上的落雪,媽早已擺好了菜。
“天這麽冷,喝點酒吧。”爸拿出酒來,“還是你媽前段時間送來的。”
“親家還真是好本事,堪稱酒仙了。配的酒真是一絕,什麽茅台五糧液西鳳之類的全是下品。嚐嚐。我這不喝酒的也每天嚐一杯,快成癮了。”媽誇讚道。
酒瓶打開,便是撲鼻的酒香,一人一杯倒上。葉宇端起飲了一小口,“真好。醇厚而不辛辣,綿柔而又細膩,回味悠長。”
“後勁很大啊,不知道的第一次就會不知覺的喝多。”爸說。
陳豔則是一口喝幹,呼了口氣,“很爽口,喝下去熱氣翻騰。嘻嘻,一杯頂上普通的酒一瓶。”
“你喝酒也品品味沒?你媽媽隻送來十瓶這樣的酒。想多喝,明天去陳莊放開了喝。據你媽說這樣的酒配起來不容易,存的也不是很多。”
“媽真小氣,我就喝一瓶還不行吧?”
“一瓶頂得上一頭羊值錢了。還是換不來的酒。咯咯,我是不喝酒,你爸怕是會心疼的。”
“這麽貴!”
“豔兒想喝隻管喝,還有幾瓶呢。”爸說。
陳豔又喝了兩杯便不喝了,“這些行了,感覺比喝三瓶還來勁。”
一家人圍著,吃著說著。大塊的豬肉,一隻燉雞,還有幾樣炒菜。最後每人一大碗羊肉湯。
吃過飯,一家人守著爐火話著家常,說說笑笑,溫馨甜蜜,滿是幸福。
室外大雪紛飛,寒風凜冽。室內溫暖如春,爐火正旺。時而低語相問,時而開懷長笑。
下午,雪慢慢的小了。兩人來了興致,拉著爸媽來到村外,一起照了張雪地相片。作為紀念,也讓南方的同學看看北方的雪景是什麽樣的。
傍晚,風卻大了起來,呼嘯著,吹落樹上的積雪,卷起,漫天的飛舞。夕陽露出一絲光亮,便沉入西山下,天色昏暗下來。溫度降得很低,達到零下十度以下。
晚上,陪著爸媽說話,看電視,直到八點多,才上樓休息。
第二天,天晴了。一輪紅日映照著白雪皚皚的世界,樹枝上掛著雪呺,如冰雕一樣,頂簷上掛著長長的冰琉。宛如進入了童話世界一般,充滿著純潔和夢幻。
“小梅,快起床,外麵好看得很,”陳豔叫著,“給你照張雪地的相片。”
“有啥看的,冬天都是這樣。外麵冷啊,我不去。”小梅賴在被窩裏不願起來。
“給你買了把寶劍,起來,我教你練劍。”
“在哪?”小梅喜悅地叫,“馬上起。嘻嘻。”
早就盼著有一把寶劍,可哥隻給她刻了把木製的。
早起的人們在鏟著路上的雪,堆成高高的。帶著小梅來到村頭,在一片雪地上,開始練武。小梅也跟著翻轉跳躍,身法也練得矯健靈巧。雖然穿著厚厚的棉衣,卻不受多少影響。村裏的孩子也紛紛的來到,加入到練習之中。經常和小梅一起練習,身法都不錯。陳豔教給孩子們一套拳法,他們兩人自創的拳術,沒有過多的講要領,掌握住招式就算了。接下來,又教一套劍法。孩子們沒有劍,隨便找一根樹枝跟著比劃。
“好了,今天就教到這裏,回去好好練,以後再教下麵的一半。”陳豔說。
孩子們陸續的散去,三人回家吃早飯。吃過早飯,兩人告別爸媽,去陳莊。
“路上開慢點,看清路,別開地裏去了。”媽交代著,“看看你們捐錢修的燕子橋,喜歡不?”
“現在能通過了嗎?可是這段土路怕是過不了車吧?”
“村東麵的路也鋪上了石子,能通車了。”
車子緩慢的在雪地上行進,出了村,拐上北去的村級道路。平平的道路,滿是積雪。葉宇小心的駕駛,盡量的開在路中間。車子開過,留下兩行深深的車轍。上了河堤高坡,便看到了一座長長的寬寬的大橋。橋麵上被人掃得幹幹淨淨,露出上麵的水泥路麵。車子停在橋頭,兩人下了車。
首先看到的是橋頭兩邊豎著石柱,朝南的一麵刻著一隻飛翔的燕子,惟妙惟肖,身旁還刻著一枝柳條,柳葉連接著燕子的身影。朝東的一麵豎著刻著三個大字,燕子橋。緊靠著石柱,一板石板上,刻著建橋的記載。“丁卯年秋,葉宇陳豔捐資建橋。眾鄉親義務出工,同心協力,曆三月建成。從此南北暢通。”
“橋建得挺漂亮的。”葉宇說,“五個橋墩,離水麵有四五米高,橋麵寬八米,可容兩輛車相對而過了。設計的不錯。三百萬怕是不夠。”
“加上義工差不多少。來,我們一起照張相留念。”陳豔歡喜地說。
架上相機,兩人一起靠在石柱上,留下了有紀念意義的相片。
“是燕子嗎?”一位老人從橋的另一麵走過來,遠遠的喊道。
“是我啊,二爺爺。”
老人從北麵快步的走來,手裏還拿著掃帚。“燕子,葉家小子。真是你們倆,大雪天的怎麽就來了?”
“放假了,昨天就回家來了。您老這麽早在這掃雪呢?”葉宇說。
“二爺爺,您的船呢?不劃了?”陳豔說。
“都是你們害的,修好了橋,沒人坐船了。哈哈,正好,我閑著沒事,就來看管這橋,沒事做打打魚,給來往的行人指指路,賣點茶水什麽的。你們來了,到我家裏喝碗茶吧。”老人歡喜地說著。
“好啊。要錢不?”
“給你們免費。哈哈,你們倆捐那麽多錢建橋,我還能要錢?”
“把您老的渡船生意給弄沒了,您不生氣?”葉宇說。
“唉,長年擺渡,隻為了方便行人。掙不了什麽錢。人老了,正好退休養老。閑時打點魚,日子過得最是舒坦。感謝你們還來不及呢。”
一路說著,走向北岸。
“建橋的時候,你不知道有多熱鬧,十裏八鄉的都過來了,有力的出力,拉石子,抬石頭,我的船也出了力了,幾個橋墩的水泥全是它運過去的。”老人自豪地說,“以前建橋全是石頭一塊塊的壘,現在用的是鋼筋鋼板,兩邊的擋柱也是鋼筋的。結實還顯得輕巧。”
橋北麵的高堤處建了三間平房,還修了一片平地。老人掃出一條人行小道。
“進屋裏來,我給你們倒茶。”
兩間房子擺著五張桌子,老人從廚房裏端來兩碗熱氣騰騰的茶,把托盤放到桌上,“嚐嚐,茶好不好喝。”
其實就是一碗魚湯,濃白色,裏麵飄著細碎的佐料末。
“真是香。我能喝得出,您加了十三味佐料,大冬天,您哪來的魚腥草啊。”葉宇說。
“葉小子懂得真多。真是張巧嘴。夏天收藏起來,一直可以用到明年春天。”
“二爺爺,你用的魚是自己打的嗎?怎麽有柳條魚的味呢?”
“這條河裏也有柳條魚,做出茶來才會新鮮不膩。客人才喜歡喝啊。”
“多少錢一碗?”
“一塊錢。老頭子就認死理,多一分也不收。”一位七十上下的老婦人走進來,“喝完了再給你們盛,剛做好,正新鮮著呢。”
“二奶奶好。”
“好,好。小燕子出落成大姑娘啦,還是幾年前見過你一回,跟個野小子似的。現在出息了,給家鄉做好事,都忘不了你呢。”
“一點小事。這個是我的夫君,河南麵葉莊的葉宇。”陳豔介紹道。
“聽說過,也是好孩子。快喝,我再給你們盛來。”
“一碗就夠了,剛吃過飯來到這,還要回娘家呢。”
一邊吹著氣一邊喝,喝過後感覺全身暖和。葉宇回到橋南,把車子開過來,陳豔告別兩位老人,偷偷的把幾張錢放在碗下。
“這麽久了還是下這麽大,宇,我們去外麵玩會吧。不想錯過這場雪。”陳豔望著外麵,眼裏滿是欣喜。
“小梅快要放學了,你們去接她吧,走的時候也沒帶傘。”媽說。
“好的。”陳豔答應一聲,當先從屋裏跑出來。
葉宇拿著雨具,跟著出了院。“把頭蓋上。”
積雪沒到了小腿,遠處的高高低低的全覆蓋在雪下,成為銀白的世界。樹枝也被雪壓彎了,低低的垂著。風不大,大片的雪花從陰暗的天空中直落下來,簌簌有聲。
路上行人斷絕,鳥雀無蹤。
伸手從地上捧起一團雪,揉成一個硬團,遠遠的扔去,落下去不見了蹤影。
小學校在南麵的許莊,三裏多遠。十幾分鍾便來到了學校門外。
正好趕上放學的時間,學生們聚在大門邊在老師的管束下排著隊,不讓他們四處亂跑。
“哥哥,姐姐,”葉梅看到葉宇陳豔,歡叫著跑進雪地裏。
陳豔向前,一把抱起葉梅,把她藏在懷裏,擋住雪花。“冷不?”
“不冷。”
“胡老師,張老師。”葉宇禮貌地喊道。
“葉宇回來了,放假了嗎?”兩位老師親切地招呼,曾經教過的學生有了成就,也感到十分的欣慰。“正好還在愁著葉莊的學生怎麽回去呢,你來了帶著走吧,下午不上課了。”
一群葉莊的孩子全跑了出來,葉宇幫他們蓋住頭,排著隊。告別老師往回走。
小梅也下來,跟一群孩子走在一起。時常的見到雪,也不覺得新奇,裹著頭,踩著雪,慢慢的往前挪。
孩子們雖然穿著有些舊,卻並不破爛,棉衣棉鞋,頭戴棉帽,暖暖和和的。沒有刮風,路上各處高高低低的很清楚。孩子們嘰嘰喳喳的說著叫著,習慣了這樣的天氣,並不覺得寒冷難擋。
廣寒瓊瑤散落花,潔映妝台百姓家。
學童畏寒踏碎玉,扯落枝頭臘梅芽。
“宇小時候也是在這學校上學的嗎?”
“我不是,小時候在外公莊上的學校,到五年級下學期才回來的。這段路也是很熟悉的。小時候覺得這裏挺廣闊的天地,現在卻顯得很小了。”
出了許莊,過了河上的土橋,便遇到村裏人來接孩子。看到葉宇兩人,免不了一番的詢問。
進了村,各自回家。
拍打去身上的落雪,媽早已擺好了菜。
“天這麽冷,喝點酒吧。”爸拿出酒來,“還是你媽前段時間送來的。”
“親家還真是好本事,堪稱酒仙了。配的酒真是一絕,什麽茅台五糧液西鳳之類的全是下品。嚐嚐。我這不喝酒的也每天嚐一杯,快成癮了。”媽誇讚道。
酒瓶打開,便是撲鼻的酒香,一人一杯倒上。葉宇端起飲了一小口,“真好。醇厚而不辛辣,綿柔而又細膩,回味悠長。”
“後勁很大啊,不知道的第一次就會不知覺的喝多。”爸說。
陳豔則是一口喝幹,呼了口氣,“很爽口,喝下去熱氣翻騰。嘻嘻,一杯頂上普通的酒一瓶。”
“你喝酒也品品味沒?你媽媽隻送來十瓶這樣的酒。想多喝,明天去陳莊放開了喝。據你媽說這樣的酒配起來不容易,存的也不是很多。”
“媽真小氣,我就喝一瓶還不行吧?”
“一瓶頂得上一頭羊值錢了。還是換不來的酒。咯咯,我是不喝酒,你爸怕是會心疼的。”
“這麽貴!”
“豔兒想喝隻管喝,還有幾瓶呢。”爸說。
陳豔又喝了兩杯便不喝了,“這些行了,感覺比喝三瓶還來勁。”
一家人圍著,吃著說著。大塊的豬肉,一隻燉雞,還有幾樣炒菜。最後每人一大碗羊肉湯。
吃過飯,一家人守著爐火話著家常,說說笑笑,溫馨甜蜜,滿是幸福。
室外大雪紛飛,寒風凜冽。室內溫暖如春,爐火正旺。時而低語相問,時而開懷長笑。
下午,雪慢慢的小了。兩人來了興致,拉著爸媽來到村外,一起照了張雪地相片。作為紀念,也讓南方的同學看看北方的雪景是什麽樣的。
傍晚,風卻大了起來,呼嘯著,吹落樹上的積雪,卷起,漫天的飛舞。夕陽露出一絲光亮,便沉入西山下,天色昏暗下來。溫度降得很低,達到零下十度以下。
晚上,陪著爸媽說話,看電視,直到八點多,才上樓休息。
第二天,天晴了。一輪紅日映照著白雪皚皚的世界,樹枝上掛著雪呺,如冰雕一樣,頂簷上掛著長長的冰琉。宛如進入了童話世界一般,充滿著純潔和夢幻。
“小梅,快起床,外麵好看得很,”陳豔叫著,“給你照張雪地的相片。”
“有啥看的,冬天都是這樣。外麵冷啊,我不去。”小梅賴在被窩裏不願起來。
“給你買了把寶劍,起來,我教你練劍。”
“在哪?”小梅喜悅地叫,“馬上起。嘻嘻。”
早就盼著有一把寶劍,可哥隻給她刻了把木製的。
早起的人們在鏟著路上的雪,堆成高高的。帶著小梅來到村頭,在一片雪地上,開始練武。小梅也跟著翻轉跳躍,身法也練得矯健靈巧。雖然穿著厚厚的棉衣,卻不受多少影響。村裏的孩子也紛紛的來到,加入到練習之中。經常和小梅一起練習,身法都不錯。陳豔教給孩子們一套拳法,他們兩人自創的拳術,沒有過多的講要領,掌握住招式就算了。接下來,又教一套劍法。孩子們沒有劍,隨便找一根樹枝跟著比劃。
“好了,今天就教到這裏,回去好好練,以後再教下麵的一半。”陳豔說。
孩子們陸續的散去,三人回家吃早飯。吃過早飯,兩人告別爸媽,去陳莊。
“路上開慢點,看清路,別開地裏去了。”媽交代著,“看看你們捐錢修的燕子橋,喜歡不?”
“現在能通過了嗎?可是這段土路怕是過不了車吧?”
“村東麵的路也鋪上了石子,能通車了。”
車子緩慢的在雪地上行進,出了村,拐上北去的村級道路。平平的道路,滿是積雪。葉宇小心的駕駛,盡量的開在路中間。車子開過,留下兩行深深的車轍。上了河堤高坡,便看到了一座長長的寬寬的大橋。橋麵上被人掃得幹幹淨淨,露出上麵的水泥路麵。車子停在橋頭,兩人下了車。
首先看到的是橋頭兩邊豎著石柱,朝南的一麵刻著一隻飛翔的燕子,惟妙惟肖,身旁還刻著一枝柳條,柳葉連接著燕子的身影。朝東的一麵豎著刻著三個大字,燕子橋。緊靠著石柱,一板石板上,刻著建橋的記載。“丁卯年秋,葉宇陳豔捐資建橋。眾鄉親義務出工,同心協力,曆三月建成。從此南北暢通。”
“橋建得挺漂亮的。”葉宇說,“五個橋墩,離水麵有四五米高,橋麵寬八米,可容兩輛車相對而過了。設計的不錯。三百萬怕是不夠。”
“加上義工差不多少。來,我們一起照張相留念。”陳豔歡喜地說。
架上相機,兩人一起靠在石柱上,留下了有紀念意義的相片。
“是燕子嗎?”一位老人從橋的另一麵走過來,遠遠的喊道。
“是我啊,二爺爺。”
老人從北麵快步的走來,手裏還拿著掃帚。“燕子,葉家小子。真是你們倆,大雪天的怎麽就來了?”
“放假了,昨天就回家來了。您老這麽早在這掃雪呢?”葉宇說。
“二爺爺,您的船呢?不劃了?”陳豔說。
“都是你們害的,修好了橋,沒人坐船了。哈哈,正好,我閑著沒事,就來看管這橋,沒事做打打魚,給來往的行人指指路,賣點茶水什麽的。你們來了,到我家裏喝碗茶吧。”老人歡喜地說著。
“好啊。要錢不?”
“給你們免費。哈哈,你們倆捐那麽多錢建橋,我還能要錢?”
“把您老的渡船生意給弄沒了,您不生氣?”葉宇說。
“唉,長年擺渡,隻為了方便行人。掙不了什麽錢。人老了,正好退休養老。閑時打點魚,日子過得最是舒坦。感謝你們還來不及呢。”
一路說著,走向北岸。
“建橋的時候,你不知道有多熱鬧,十裏八鄉的都過來了,有力的出力,拉石子,抬石頭,我的船也出了力了,幾個橋墩的水泥全是它運過去的。”老人自豪地說,“以前建橋全是石頭一塊塊的壘,現在用的是鋼筋鋼板,兩邊的擋柱也是鋼筋的。結實還顯得輕巧。”
橋北麵的高堤處建了三間平房,還修了一片平地。老人掃出一條人行小道。
“進屋裏來,我給你們倒茶。”
兩間房子擺著五張桌子,老人從廚房裏端來兩碗熱氣騰騰的茶,把托盤放到桌上,“嚐嚐,茶好不好喝。”
其實就是一碗魚湯,濃白色,裏麵飄著細碎的佐料末。
“真是香。我能喝得出,您加了十三味佐料,大冬天,您哪來的魚腥草啊。”葉宇說。
“葉小子懂得真多。真是張巧嘴。夏天收藏起來,一直可以用到明年春天。”
“二爺爺,你用的魚是自己打的嗎?怎麽有柳條魚的味呢?”
“這條河裏也有柳條魚,做出茶來才會新鮮不膩。客人才喜歡喝啊。”
“多少錢一碗?”
“一塊錢。老頭子就認死理,多一分也不收。”一位七十上下的老婦人走進來,“喝完了再給你們盛,剛做好,正新鮮著呢。”
“二奶奶好。”
“好,好。小燕子出落成大姑娘啦,還是幾年前見過你一回,跟個野小子似的。現在出息了,給家鄉做好事,都忘不了你呢。”
“一點小事。這個是我的夫君,河南麵葉莊的葉宇。”陳豔介紹道。
“聽說過,也是好孩子。快喝,我再給你們盛來。”
“一碗就夠了,剛吃過飯來到這,還要回娘家呢。”
一邊吹著氣一邊喝,喝過後感覺全身暖和。葉宇回到橋南,把車子開過來,陳豔告別兩位老人,偷偷的把幾張錢放在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