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談完雜事,李明珠也就抱著台上的一疊報表遞給了李舜:“給,這個是這幾個月的營業報表。”


    自從中介公司劃歸到港島久益名下,也就有專人負責巡視查賬。李舜因為平時要上課,也就關照梁淑怡那裏,隻要不出大問題,一般他們看著就行。所以李舜還真不知道中介公司現在的具體體量。


    細細瞄了下各項具體的數據,李舜的臉上一下子很是精彩。有震驚,有欣慰也有一絲的不可置信。中介公司發展太快了,短短幾個月,朱駿就在京城紮下根來。


    京城的中介門市已經有36家,員工200多名。上個月的收入,光京城一地就達到了38萬。申城也不錯,現在已經有41家店。員工超過300人,上月收入,也達到了50多萬。


    對於這些數據,李舜很是滿意。追問道:“新員工有沒有進行崗前培訓?對了,剛才我進公司,怎麽發現公司裏沒什麽人呢?”


    談及正經事,李明珠現在也有了一點職場女性的風範。正襟危坐的回答:“港島粱小姐專門從港島,請來中介行業的老師給新入職員工進行了培訓。


    至於管理層,近期她也會安排老師過來經行企業管理的培訓。大廳裏都是外勤人員,負責房子租售的定價,拍照工作。還有的是跑國土,房產局的輔助人員。


    梁小姐說了,像我們這種公司,要是大家都坐在辦公桌前,那反而很不正常。”


    看來請來梁淑怡是自己做的最正確的決定。李舜也就關照李明珠,一定要跟著梁淑怡後麵好好學。像梁淑怡這種精英海歸,國內民企裏麵,壓根是看不到的。這也是機緣巧合,才能碰到一個暫時犯迷糊的寶貝。


    因為晚上還要接藍潔英,李舜也就婉拒了李明珠提出的,晚上和公司同仁聚一聚的請求。幾個人也就離開這裏去了南京路的古玩店。


    在譚元凱的不斷教導下,嚴三妮基本已經可以出師了。一般店裏的鑒定工作,也就由她獨立完成。至於譚元凱則是樂的清閑,成天讓張和順拉著他滿世界的收東西。


    一進古玩店,就見店裏幾個營業員,正在招呼外國遊客。嚴三妮則是坐在堂前,拿著強光燈和放大鏡幫人鑒定一件瓷器。


    見李舜進來了,嚴三妮還想跟李舜打招呼,李舜擺擺手讓她繼續忙,自己一行人則上了樓上的辦公室。一進辦公室,台上擺放的幾件東西就引起了李舜的注意。


    他可是知道譚元凱有輕微的強迫症。沒有什麽特殊原因,台上的這些古玩,都應該擺在特定的區域。而不是隨意放在台上。這時譚元凱說話了:“舜舜你也試試,看看這些東西有問題嘛?”


    李舜聽到這個話,也狐疑的拿起台上的一件古碗,開始認真查看起來。看了一會,這才肯定的說道:“這個碗的圈足是後粘上的。看碗上的釉色,應該時間不長。”


    譚元凱點點頭,李舜接著拿起下一件古玩。這個是一塊原石,頂上開了天窗,看擦出來的顏色倒是滿純的,估計都能到滿綠了。對於這件,李舜蠻有經驗。前世自己可是吃過這個藥了。


    所以拿起石頭,對著光研究了一下就很輕鬆的說道:“表麵貼麵的。”譚元凱還是點點頭,李舜又拿起第三件,這個是本冊頁。冊頁這個東西對光看不到紙背,想看出是否作偽,就隻能通過畫麵來看,沒辦法取巧。


    李舜也隻能按先瀏覽畫意,再研究提拔,最後是印章的順序開始慢慢的查看起來。冊頁是申城一個小名頭,乍一看沒毛病。紙質,畫意都很到位。提拔雖然以前沒看到過,但看這流暢程度和筆力也沒發現問題。


    最後研究印章,首先排除製版章。這個章看上去金石味道就很足,肯定不是製版章所能仿製的。這下李舜有點看不懂了,忍著好奇,又翻看一頁,貌似這頁也沒有問題。


    要不是譚元凱考究的看著自己,李舜都有點想放棄了。沒辦法,李舜隻能又翻了一頁。正當自己要耐心耗盡的時候,突然發現這麵冊頁的提撥,沒有前麵兩頁的字寫的有功力。


    神情一動,也就反複前後對照一看,果然有問題。人有時發現問題了,也就能放大問題。這下子李舜看哪兒都不對了。畫的紙質不對,第三頁的紙的年代居然比第一頁的早很多,可時間卻晚了一年。


    款子的墨色也是浮在表麵的,印章也不對。李舜基本心裏有了大概,又往後全部翻完了,這才回答:“這套冊頁有三張真的,5張假的。算是雨夾雪。至於那五張假的,都是後添款。風格也不對。”


    譚元凱依舊隻是點點頭不說話。李舜隻能拿起最後一件。這是一件高冠鳳鳥玉佩,看風格應該是商朝時期的高古玉。表麵都有了血沁,包漿也很渾厚。李舜自己可是對高古玉沒啥研究,看了很久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既然擺放在這裏,肯定東西不對。李舜也就按照做舊的思路,開始反向推證據。先用鼻子聞了聞表麵,上麵沒有羊膻味,也就排除了羊身埋玉的可能。再看雕工,很古樸,也很粗獷。


    玉質什麽就不談了,古人很多都是采用的獨山玉,岫玉雕刻的。從玉質上判斷高古玉這個就是個笑話。看了半天都沒辦法確定,李舜都開始有點抓耳撓腮了。


    這時譚元凱哈哈的笑起來了:“你現在水平不如三妮了。她現在的眼睛可比你毒辣多了,最後一件是清仿,被現代人繼續做舊的。這件難度可很高,一般人還真看不懂。”


    譚元凱又定了定,收起笑容,嚴肅的說道:“這個是我從城隍廟那裏收來的標本,拿來給三妮看的。自從去年京城拍賣以後,假的已經有泛濫成災的苗頭。


    店裏已經有人送來過幾次這種東西。幸好三妮還算爭氣,不然真的要吃進一大筐山芋了。所以接下來,我坐鎮申城店裏的時間要長了,不能被人砸了招牌。去各個文物商店收貨的事,隻能讓三妮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踏準風口成巨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起雲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起雲淡並收藏踏準風口成巨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