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其實已經有點心動了。隻是想到自己年事已高,又不住的搖頭:“算了,算了。我已經老了,跑下去就是給大家添麻煩。真的不是太方便阿。”


    馬末度聽到這個話,已經無奈的看向了李舜,他已經沒轍了。


    “好吧。”李舜搖搖頭,看來隻有出最後一招了。李舜從包裏掏出一張青銅鳳尾樽的圖片,恭敬的遞給徐老:“徐老,其實我這次請你過去也是有私心的。就是想請您幫著說句公道話。


    這次剛好國家文物總局的也去,省文物局的也去。也就請你和謝老一起過去斷一斷這個公案。這張圖,是76年從丹鳳出土的西周青銅禮器。


    這件青銅器是吳國早期鑄造的,也是吳文化的象征。看這個規製:侈口,腹下垂,圈足。口沿下飾四組長尾對鳥紋,頸部中間飾羊首、乳釘、鳥紋。


    腹部飾兩對大鳳鳥紋,中間有一龜紋,通體以細密雲雷紋為地。這個已經被評定為國寶級文物。當時出土後,因為保存條件有限,也就暫放在潤州博物館。


    現在丹鳳的博物館的建設已經進入議事日程,到時候收藏條件肯定優於潤州。再說丹鳳是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而潤州則是楚文化的範圍。把吳文化的東西,收藏在楚文化的地方也不太合適。


    再說潤州隻是代管丹鳳,這件東西當年也是暫放。所以市裏也想請您幫著說點公道話,等以後博物館建成後,這件東西還是還給丹鳳。剛好也契合晚會的主題:給文物一個家,讓文物回家。”


    一聽李舜說的是正經事,徐老的態度馬上就變了。連連點頭說道:“對的,凡事大不過一個理字。對文物的尊重,也是對文化的尊重。這件事上,我聯合老謝肯定會給你們站台的。這個博物館也有我的心血。”


    一聽這個話,李舜就知道事情已經成了。趕緊起身連連作揖感謝。徐老知道,李舜這是代表丹鳳廣大市民道的謝,也就沒有阻攔,而是樂嗬嗬的撫著胡子在點頭。


    老人其實就是老小孩,也需要哄著騙著。現在給他們找點事做,他們反而會覺得很樂意。畢竟這樣才會顯得自己的存在有價值。


    譚元凱從港島過來幾天了,李舜也不知道他這次的京城之行是否有成效。剛好有徐老這個中間人在,也省的自己回去問譚元凱這個悶葫蘆。


    趁著徐老高興,李舜也就問了出來:“徐老,譚叔這次過來怎麽說的?”


    “還能怎麽說,兩個倔貨碰一起了。”徐老無奈的撇撇嘴:“不過已經算不錯了,這次沒有見麵就吵。兩人也是心平氣和的談完的。至於譚元凱給他的去慧石齋的建議,他說考慮考慮再說。”


    “哦。”李舜也稍微定了下心。想起什麽又問道:“那譚叔跟她前妻怎麽說的?”


    這次徐老有點不耐煩了,瞪了李舜一眼才說道:“你一個小孩管大人的事幹嘛?兩人沒有見麵。都出這種事了,也這麽多年了,還能指望重新複合嗎?最多不太狠就是了。”


    被徐老這麽一訓,李舜也沒敢多問了,隻能傻笑兩下來掩飾尷尬。幾人也就約定,17號由馬末度陪同徐老來丹鳳。見事情談的差不多了,李舜也就和馬末度一起告辭離開了。


    現在京城是是非之地,李舜自然不敢久留。下午直接帶著秦國偉,就飛去了申城。一離開京城,李舜心裏壓抑的感覺馬上就蕩然無存。誰會想到自己吃點飯也能碰到這個,也算是倒黴透頂了。


    下了飛機,李舜也就聯係了譚元凱。一問才知道,他居然還在津門給嚴三妮把關。李舜也就把想去謝老那裏的事,跟他說了一下。譚元凱倒是沒有遲疑,立即表示明天就過來。


    第二天,譚元凱一早的飛機就過來了。港島這麽忙,他居然還能在國內飄個十來天。現在被李舜抓了個現行,肯定要表現的急切一點。


    來的路上已經聯係好了,譚元凱也就帶著李舜直接去了謝老那裏。現在還是9月底,江南的氣氛也算舒適。李舜提出請謝老出去走走看看,謝老也沒直接反對。


    當李舜提出那個鳳尾樽的公案,謝老一口就答應下來。謝老老家是蘇省龍城人,可以說跟李舜算是半個老鄉。龍城是吳文化,發源的重要城市。自然,謝老也對鳳尾樽的去向很是關心。


    剛好,謝老也多少年沒回過老家了。他年事已高,基本上,回去一次就少一次了。李舜也就讓拍板,到時讓張和順開車,幾人提前幾天出發。到時,帶著兩位老人一路遊玩過去。


    謝老聽說徐老這次捐了8幅作品,老人家的攀比心也上來了。同樣也拿出8幅,自己早年創作的書畫作品,讓李舜先行帶回去。


    李舜也不好多說什麽,都是老小孩了。再三道謝後,也就出了謝老家。一出門,李舜就關照譚元凱:’譚叔,到拍賣那晚提醒我下,謝老和徐老的價格定的要一樣,賣出的價格也要差不多。不然老人會有想法。”


    見李舜辦事這麽麵麵俱到,譚元凱也隻能啼笑皆非的搖搖頭。這個小子,年紀輕輕的,做事居然會這麽鬼。申城的事都辦完了,李舜也就打道回府了。


    在外麵再怎麽瀟灑,都沒有回家這麽愜意。陳東終於打來了電話,關照李舜十月二號來健康聚聚。本來李舜還想拿他打趣幾句,隻是他電話裏的聲音滿是疲憊,李舜也隻能笑著恭喜幾句了。


    手上一下子拿到了24張名家的書畫作品,這個肯定是要做預展的。隻是老人們提供的書畫作品都是畫芯,都還沒有裝裱。這樣拿出去展覽,效果就會差上一截,也是對老藝術家們的不尊重。


    丹鳳最有名的裱畫廠還要數妙即軒裱畫廠。沒錯,筆者沒說錯,是廠。專業修複裝裱,老舊字畫和名人字畫裝裱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踏準風口成巨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起雲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起雲淡並收藏踏準風口成巨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