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李舜眼睛一眯,心中也是不由的一喜。看來,自己今天又能碰到寶貝了。這把匕首要是自己沒看錯的話,應該是稱為“痕都斯坦玉器”
清代乾隆、嘉慶時期,新疆地方官吏與部族首領向清官進貢了大量的伊斯蘭風格玉器,當時稱為“痕都斯坦玉器”。
清代阮葵生《茶緇客話》卷十三中載:“……(痕都斯坦)人習技巧,善攻玉器”,稱其“雕鏤皆精奇,遍貨於各國”。
這把匕首的選料很是不錯,雕工也很精美,整把匕首充滿異域色彩。李舜又仔細看了一會,也就判定:這把匕首應該是清乾隆時期,西域出品的。能在江南地區,見到這種匕首也算是罕見了。
李舜用手掂了掂,這把匕首還是很壓手的。看了下整個匕首的長度,差不多有30多厘米。對於這件稀罕物品,李舜也是很感興趣的:”這位大姐,這把小刀怎麽賣?還有這把小刀有刀鞘嘛?”
既然這個女人說是刀,李舜自然不會告訴她這個是匕首。隻是說刀有點太把人當傻子了,也就中和下說是小刀。
那個女人見李舜問價了,也很開心,趕忙說道:“這把刀,還是以前我公公留下來的。現在,我想賣500塊。刀鞘有,聽我公公說不是原配的。是30年前,他自己用牛皮做的。”
一聽原配的刀鞘已經沒有了,李舜也覺的有點遺憾。這時,李舜發現婦女手裏,還抓著一卷報紙包的東西。於是也就好奇的問道:“你手上還有一卷報紙的嘛,是不是還有一把刀?”
婦女點點頭說道:“是的,這個裏麵也是一把刀。隻是這把刀不是古時候的,是我男人部隊領導送的。這次家裏急用錢,沒辦法我隻能都拿出來。試試看,能不能賣掉換點錢?”
一聽是部隊領導送的,李舜也想見識下是什麽刀。於是也就開口說道::“大姐,沒事的。既然你帶都帶來了,還不如,幹脆也拿出來讓我看看了。”
婦女一聽李舜的話,也覺得有道理。於是把另外一隻手上的那卷報紙,遞給了李舜。李舜點點頭,接過報紙也就打開了。很快報紙裏麵卷著的匕首也露了出來。
隻瞄了幾眼,李舜就開始倒抽一口冷氣。如果自己沒看錯的話,這是一把1953年定型的53式偵查匕首。也是第一代軍用製式匕首,在我軍冷兵器曆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這把匕首的刀鞘為木質內膽,外包鋼殼。刀鞘結合緊密,不按住刀柄上的卡筍就拔不出刀。刀鞘一側用鉚釘固定有帆布材質的掛環,可以掛在皮帶上,
刀柄為實木材質,一側有2個輕微凸起,類似指槽,起到一定的防滑作用,黑暗中也可以通過凸起確定主次刀刃。刀柄一側有一個黃銅材質的長條形按鈕,是結合刀鞘的卡筍。
李舜不由的更加仔細的翻看起來。匕首的護手應該是純銅材質,形狀呈輕微的“s”形,上麵有刻有生產企業和編號。尾錘也是純銅材質。因為刀柄比較短,尾錘一側也就設計了突出防脫手。底部有繩孔可以係上傘繩。
按下刀柄上的按鈕,刀體很容易的就被拔了出來。整個刀體為精鋼打製,表麵鍍鉻防鏽,一體式龍骨非常堅固,刀型為劍形,雙側開刃,雙側都開有血槽。
李舜不由的在心裏讚歎:53式偵察匕首,無論是設計,還是材質,還是製造工藝在當時都是頂級的,即便放在今天也不覺得落後。特別是材質:實木刀柄,純銅配件,鍍鉻刀刃,作為軍用消耗品真的是下血本。
又再三檢查了下,確定這把匕首就是53式後,李舜一下子有點犯難。要知道53式偵察匕首產量不多,隻用來裝備偵察部隊,所以能掛上這把刀的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而這把匕首,按這名婦女的說法:是部隊領導送的。那就說明:她老公很有可能就是一個戰鬥英雄。這個女人的年紀應該在在四十多歲,那麽她老公也差不多在這個年齡段。
綜合以上分析,李舜已經差不多算出,這個女人的丈夫,應該是自衛還擊戰中的戰鬥英雄。於是也就看向中年婦女:“你老公參加了自衛反擊戰?是那時的戰鬥英雄?”
中年婦女詫異的看了眼李舜,這次點點頭說道:“是的,我老公是參加過自衛反擊戰的戰鬥英雄。”
李舜一聽,尊敬的看了一眼中年婦女,趕緊把手上的53式抵還給她。順便帶著一點苦口婆心的勸導:“我說大姐,這把刀代表的是你老公的榮譽。現在也的確,賣不出一個好價格。你還不如繼續放在家,算留個念想呢?”
中年婦女斬釘截鐵的說道:“榮譽能當屁吃。這個也是,我家老公讓我一起賣掉的。家裏有事,能多湊一分是一分了。”
說著,中年婦女也就把自己當前的處境,給李舜兩人講了一下。原來她單位效益不好,直接被買斷了工齡。而他老公,也是在一家不太景氣的企業。同樣麵臨著,下崗的問題。
因為他是戰鬥英雄,單位也就沒安排他下崗。一家人,也就靠著她老公一點微薄的基本工資過活。這個家庭本來已經算風雨飄零了,突然她家女兒又染上丙肝。
這個病治療需要長期注射幹擾素,還有口服各種藥物來治療。這些藥,可都是價格不菲的藥物。再加上還要給病人補充營養,她們家的那點錢差不多已經被榨幹了。
這個幹擾素必須每周注射 3 次,持續 48 周。家裏實在拿不出多餘的錢了。中年婦女的男人,隻能把家裏藏著的兩把匕首,托女人拿出來賣掉,來換取給女兒保命的藥。
女人剛說完,陳菲兒已經開始有點熱淚盈眶了。在邊上,一個勁的給李舜各種暗示。李舜自然知道陳菲兒的想法,歎了一口氣說道:“大姐,我有個提議,你聽一聽吧?”
清代乾隆、嘉慶時期,新疆地方官吏與部族首領向清官進貢了大量的伊斯蘭風格玉器,當時稱為“痕都斯坦玉器”。
清代阮葵生《茶緇客話》卷十三中載:“……(痕都斯坦)人習技巧,善攻玉器”,稱其“雕鏤皆精奇,遍貨於各國”。
這把匕首的選料很是不錯,雕工也很精美,整把匕首充滿異域色彩。李舜又仔細看了一會,也就判定:這把匕首應該是清乾隆時期,西域出品的。能在江南地區,見到這種匕首也算是罕見了。
李舜用手掂了掂,這把匕首還是很壓手的。看了下整個匕首的長度,差不多有30多厘米。對於這件稀罕物品,李舜也是很感興趣的:”這位大姐,這把小刀怎麽賣?還有這把小刀有刀鞘嘛?”
既然這個女人說是刀,李舜自然不會告訴她這個是匕首。隻是說刀有點太把人當傻子了,也就中和下說是小刀。
那個女人見李舜問價了,也很開心,趕忙說道:“這把刀,還是以前我公公留下來的。現在,我想賣500塊。刀鞘有,聽我公公說不是原配的。是30年前,他自己用牛皮做的。”
一聽原配的刀鞘已經沒有了,李舜也覺的有點遺憾。這時,李舜發現婦女手裏,還抓著一卷報紙包的東西。於是也就好奇的問道:“你手上還有一卷報紙的嘛,是不是還有一把刀?”
婦女點點頭說道:“是的,這個裏麵也是一把刀。隻是這把刀不是古時候的,是我男人部隊領導送的。這次家裏急用錢,沒辦法我隻能都拿出來。試試看,能不能賣掉換點錢?”
一聽是部隊領導送的,李舜也想見識下是什麽刀。於是也就開口說道::“大姐,沒事的。既然你帶都帶來了,還不如,幹脆也拿出來讓我看看了。”
婦女一聽李舜的話,也覺得有道理。於是把另外一隻手上的那卷報紙,遞給了李舜。李舜點點頭,接過報紙也就打開了。很快報紙裏麵卷著的匕首也露了出來。
隻瞄了幾眼,李舜就開始倒抽一口冷氣。如果自己沒看錯的話,這是一把1953年定型的53式偵查匕首。也是第一代軍用製式匕首,在我軍冷兵器曆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這把匕首的刀鞘為木質內膽,外包鋼殼。刀鞘結合緊密,不按住刀柄上的卡筍就拔不出刀。刀鞘一側用鉚釘固定有帆布材質的掛環,可以掛在皮帶上,
刀柄為實木材質,一側有2個輕微凸起,類似指槽,起到一定的防滑作用,黑暗中也可以通過凸起確定主次刀刃。刀柄一側有一個黃銅材質的長條形按鈕,是結合刀鞘的卡筍。
李舜不由的更加仔細的翻看起來。匕首的護手應該是純銅材質,形狀呈輕微的“s”形,上麵有刻有生產企業和編號。尾錘也是純銅材質。因為刀柄比較短,尾錘一側也就設計了突出防脫手。底部有繩孔可以係上傘繩。
按下刀柄上的按鈕,刀體很容易的就被拔了出來。整個刀體為精鋼打製,表麵鍍鉻防鏽,一體式龍骨非常堅固,刀型為劍形,雙側開刃,雙側都開有血槽。
李舜不由的在心裏讚歎:53式偵察匕首,無論是設計,還是材質,還是製造工藝在當時都是頂級的,即便放在今天也不覺得落後。特別是材質:實木刀柄,純銅配件,鍍鉻刀刃,作為軍用消耗品真的是下血本。
又再三檢查了下,確定這把匕首就是53式後,李舜一下子有點犯難。要知道53式偵察匕首產量不多,隻用來裝備偵察部隊,所以能掛上這把刀的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而這把匕首,按這名婦女的說法:是部隊領導送的。那就說明:她老公很有可能就是一個戰鬥英雄。這個女人的年紀應該在在四十多歲,那麽她老公也差不多在這個年齡段。
綜合以上分析,李舜已經差不多算出,這個女人的丈夫,應該是自衛還擊戰中的戰鬥英雄。於是也就看向中年婦女:“你老公參加了自衛反擊戰?是那時的戰鬥英雄?”
中年婦女詫異的看了眼李舜,這次點點頭說道:“是的,我老公是參加過自衛反擊戰的戰鬥英雄。”
李舜一聽,尊敬的看了一眼中年婦女,趕緊把手上的53式抵還給她。順便帶著一點苦口婆心的勸導:“我說大姐,這把刀代表的是你老公的榮譽。現在也的確,賣不出一個好價格。你還不如繼續放在家,算留個念想呢?”
中年婦女斬釘截鐵的說道:“榮譽能當屁吃。這個也是,我家老公讓我一起賣掉的。家裏有事,能多湊一分是一分了。”
說著,中年婦女也就把自己當前的處境,給李舜兩人講了一下。原來她單位效益不好,直接被買斷了工齡。而他老公,也是在一家不太景氣的企業。同樣麵臨著,下崗的問題。
因為他是戰鬥英雄,單位也就沒安排他下崗。一家人,也就靠著她老公一點微薄的基本工資過活。這個家庭本來已經算風雨飄零了,突然她家女兒又染上丙肝。
這個病治療需要長期注射幹擾素,還有口服各種藥物來治療。這些藥,可都是價格不菲的藥物。再加上還要給病人補充營養,她們家的那點錢差不多已經被榨幹了。
這個幹擾素必須每周注射 3 次,持續 48 周。家裏實在拿不出多餘的錢了。中年婦女的男人,隻能把家裏藏著的兩把匕首,托女人拿出來賣掉,來換取給女兒保命的藥。
女人剛說完,陳菲兒已經開始有點熱淚盈眶了。在邊上,一個勁的給李舜各種暗示。李舜自然知道陳菲兒的想法,歎了一口氣說道:“大姐,我有個提議,你聽一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