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陳正榮都這麽說了,那麽今天李舜的定位也就設定好了。李舜自然不會無腦,去指責陳正榮對自己的輕怠。而是很是殷勤的,替在座的幾位老人張羅起來。
一會忙著倒茶,一會幫忙整理餐具的,倒是很有倒茶小廝的自覺。這下幾人看不過眼了,都是做長輩的,哪看的過小輩受苦。
紛紛開始指責起,陳正榮做事的不講究。戎友林甚至很是親熱的,直接把李舜拉到自己的身邊坐下。李舜也是惶恐的看向陳正榮,直到得到他的允許,這才坦然的坐在了容友林的身邊。
這下在座的幾位,都對李舜的感觀極好。紛紛主動和李舜,打起了招呼。在眾人沒注意的時候,李舜和陳正榮裝作不經意的對望了下,都微微露出一個狡黠的笑容。
通過幾人不經意的自我介紹後,李舜也大概清楚了,眼前這幾位其貌不揚的老頭,當年都是怎麽一個赫赫有名的存在。
那個叫魏鳳和的,八十年代居然是閩省軍區的政委。要知道1985年前,我國可是有著九大軍區的,後來才被壓縮成7大軍區的。按照他當時的級別,最次也是一個少將。
至於另外兩個人,他們的人生經曆也不簡單。解放之後,他們都選擇了離開軍隊係統,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人生就此平凡。相反,他們在新的領域裏繼續發光發熱,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其中一個人,成為了國家計劃經濟委員會的副主任。負責製定和實施國家的經濟發展計劃,對國家的經濟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而另一個人,則成為了國家宣傳部的三把手。負責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組織文化活動等工作,對於提高國民素質、促進社會進步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可以說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都是位高權重的存在。也為國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幾個老頭在一起,也開始聊發少年狂,紛紛端起了桌上的白酒。
一見眾人都端起了白酒,李舜也是一陣的頭皮發麻。要知道五人加起來能有400歲了,都已經算年事已高了。現在居然一個個都端起白酒,這萬一有個三長兩短的,那還真不好交代。
幸好幾位老爺子也算是克製,都是淺嚐即止。這才讓在一邊守著的李舜,大大的鬆了一口氣。他真擔心這些個老夥計們喝多了會出事,畢竟他們年紀大了,身體狀況可不如年輕時那麽好了。
不過看著他們臉上洋溢著笑容,李舜心裏也是暖洋洋的。這些老先生們雖然都已經離休,但他們的精神頭還在。那份對生活的熱愛和激情,還依舊如初。
幾個老頭也都是猛人。說起當年的事,一個個都恢複到龍精虎猛的狀態。在酒精的微醺下,他們開始回憶起過去的點點滴滴,那些曾經的戰鬥、冒險和友情。
他們拍胸脯,吹胡子,瞪眼,罵娘,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充滿熱血與激情的年代。每個人的眼中都閃爍著光芒,那是歲月沉澱下來的智慧和堅韌。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生命的意義,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原本李舜在邊上,聽幾位老人聊往昔,還是覺得蠻亢奮的。但隻過了一會,就不得不為自己的情緒價值買單了。也不知道是從誰開始的,眾人都把自己的酒杯輪流往李舜麵前一放。
“來,是叫舜舜吧?替爺爺把這杯酒給喝了。”一瞬間,李舜也就成了大家的孫子。這下李舜也沒辦法了,隻能苦著臉,把眾人酒杯裏的酒都灌進自己的肚子裏。
“好,小夥子不錯。”戎友林朝李舜豎了個大拇指,開始誇獎道:“上次聽譚元凱給我講過你的事,我就覺得你做的仗義。你知道,你那個抗戰老兵基金會,能幫助到多少老無所養的老兵嘛?
這些老兵為國家的存亡流過血,也流過淚。隻是現在國家也就這個條件,真的無力對全體抗戰老兵提供更多的幫助。為這個事,我也向有關部門反映過,但收效甚微。
所以能給老兵幫助的,也隻剩下社會力量了。你那個基金會可是做了不少的實事,這些我都聽譚元凱說過了。這次聽說你又捐了2000萬,不管你的初衷是什麽,我都必須對你說一聲謝謝。”
說著借著酒勁,戎友林就準備起身給李舜鞠一個躬。這下可把李舜給為難壞了,戎老爺子的拱自己可受不起。趕緊拉住欲起身的老爺子,自己起身給眾人作起揖來:“老爺子,你這樣是準備折煞晚輩嗎?”
其他人一聽居然有這個事,也拉住李舜開始問詢起來。大家身邊都有活得不如意的戰友,自然希望有途徑能幫到自己的老兄弟。於是李舜也就成了香餑餑,被幾個老人輪流的一番谘詢。
這下陳正榮不幹了,趕緊護著李舜坐下:“看你們也老大不小的了,做事怎麽這麽衝動。舜舜又不會跑了,等會你們交換下電話號碼,有事你們私下電話溝通就行。”
陳正榮的話像定心丸樣,讓幾位老人頓時就安頓下來。對呀,有陳正榮的麵子在,還怕這小夥子不答應嘛?
這時,陳正榮清清嗓子,開始了自己的圖謀:“在座的可都是舜舜的爺爺,你們有什麽要求盡管提。我這個孫女婿絕對的人才,隻是年紀輕,社會閱曆不足。
所以各位作為長輩,扶晚輩一程。讓他們能走的更遠,也是天經地義的事了。我平時都是在港島,對他照顧不到,就有勞各位長輩費心了。以後大家到港島,全程都由我負責接待。大家看這個主意怎麽樣?”
果然薑是老的辣。陳正榮先給大家都戴上一頂高帽子,然後用親情深度捆綁了眾人。這下大家都沒有什麽話說,紛紛表示肯定沒問題。
陳正榮嗬嗬的笑了起來,指著李舜說道:“舜舜,記住了在座的都是你的長輩。對待他們,你要像對待我一樣的恭敬。記住了,沒事的話,就多跟長輩們走動走動。”
一會忙著倒茶,一會幫忙整理餐具的,倒是很有倒茶小廝的自覺。這下幾人看不過眼了,都是做長輩的,哪看的過小輩受苦。
紛紛開始指責起,陳正榮做事的不講究。戎友林甚至很是親熱的,直接把李舜拉到自己的身邊坐下。李舜也是惶恐的看向陳正榮,直到得到他的允許,這才坦然的坐在了容友林的身邊。
這下在座的幾位,都對李舜的感觀極好。紛紛主動和李舜,打起了招呼。在眾人沒注意的時候,李舜和陳正榮裝作不經意的對望了下,都微微露出一個狡黠的笑容。
通過幾人不經意的自我介紹後,李舜也大概清楚了,眼前這幾位其貌不揚的老頭,當年都是怎麽一個赫赫有名的存在。
那個叫魏鳳和的,八十年代居然是閩省軍區的政委。要知道1985年前,我國可是有著九大軍區的,後來才被壓縮成7大軍區的。按照他當時的級別,最次也是一個少將。
至於另外兩個人,他們的人生經曆也不簡單。解放之後,他們都選擇了離開軍隊係統,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人生就此平凡。相反,他們在新的領域裏繼續發光發熱,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其中一個人,成為了國家計劃經濟委員會的副主任。負責製定和實施國家的經濟發展計劃,對國家的經濟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而另一個人,則成為了國家宣傳部的三把手。負責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組織文化活動等工作,對於提高國民素質、促進社會進步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可以說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都是位高權重的存在。也為國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幾個老頭在一起,也開始聊發少年狂,紛紛端起了桌上的白酒。
一見眾人都端起了白酒,李舜也是一陣的頭皮發麻。要知道五人加起來能有400歲了,都已經算年事已高了。現在居然一個個都端起白酒,這萬一有個三長兩短的,那還真不好交代。
幸好幾位老爺子也算是克製,都是淺嚐即止。這才讓在一邊守著的李舜,大大的鬆了一口氣。他真擔心這些個老夥計們喝多了會出事,畢竟他們年紀大了,身體狀況可不如年輕時那麽好了。
不過看著他們臉上洋溢著笑容,李舜心裏也是暖洋洋的。這些老先生們雖然都已經離休,但他們的精神頭還在。那份對生活的熱愛和激情,還依舊如初。
幾個老頭也都是猛人。說起當年的事,一個個都恢複到龍精虎猛的狀態。在酒精的微醺下,他們開始回憶起過去的點點滴滴,那些曾經的戰鬥、冒險和友情。
他們拍胸脯,吹胡子,瞪眼,罵娘,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充滿熱血與激情的年代。每個人的眼中都閃爍著光芒,那是歲月沉澱下來的智慧和堅韌。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生命的意義,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原本李舜在邊上,聽幾位老人聊往昔,還是覺得蠻亢奮的。但隻過了一會,就不得不為自己的情緒價值買單了。也不知道是從誰開始的,眾人都把自己的酒杯輪流往李舜麵前一放。
“來,是叫舜舜吧?替爺爺把這杯酒給喝了。”一瞬間,李舜也就成了大家的孫子。這下李舜也沒辦法了,隻能苦著臉,把眾人酒杯裏的酒都灌進自己的肚子裏。
“好,小夥子不錯。”戎友林朝李舜豎了個大拇指,開始誇獎道:“上次聽譚元凱給我講過你的事,我就覺得你做的仗義。你知道,你那個抗戰老兵基金會,能幫助到多少老無所養的老兵嘛?
這些老兵為國家的存亡流過血,也流過淚。隻是現在國家也就這個條件,真的無力對全體抗戰老兵提供更多的幫助。為這個事,我也向有關部門反映過,但收效甚微。
所以能給老兵幫助的,也隻剩下社會力量了。你那個基金會可是做了不少的實事,這些我都聽譚元凱說過了。這次聽說你又捐了2000萬,不管你的初衷是什麽,我都必須對你說一聲謝謝。”
說著借著酒勁,戎友林就準備起身給李舜鞠一個躬。這下可把李舜給為難壞了,戎老爺子的拱自己可受不起。趕緊拉住欲起身的老爺子,自己起身給眾人作起揖來:“老爺子,你這樣是準備折煞晚輩嗎?”
其他人一聽居然有這個事,也拉住李舜開始問詢起來。大家身邊都有活得不如意的戰友,自然希望有途徑能幫到自己的老兄弟。於是李舜也就成了香餑餑,被幾個老人輪流的一番谘詢。
這下陳正榮不幹了,趕緊護著李舜坐下:“看你們也老大不小的了,做事怎麽這麽衝動。舜舜又不會跑了,等會你們交換下電話號碼,有事你們私下電話溝通就行。”
陳正榮的話像定心丸樣,讓幾位老人頓時就安頓下來。對呀,有陳正榮的麵子在,還怕這小夥子不答應嘛?
這時,陳正榮清清嗓子,開始了自己的圖謀:“在座的可都是舜舜的爺爺,你們有什麽要求盡管提。我這個孫女婿絕對的人才,隻是年紀輕,社會閱曆不足。
所以各位作為長輩,扶晚輩一程。讓他們能走的更遠,也是天經地義的事了。我平時都是在港島,對他照顧不到,就有勞各位長輩費心了。以後大家到港島,全程都由我負責接待。大家看這個主意怎麽樣?”
果然薑是老的辣。陳正榮先給大家都戴上一頂高帽子,然後用親情深度捆綁了眾人。這下大家都沒有什麽話說,紛紛表示肯定沒問題。
陳正榮嗬嗬的笑了起來,指著李舜說道:“舜舜,記住了在座的都是你的長輩。對待他們,你要像對待我一樣的恭敬。記住了,沒事的話,就多跟長輩們走動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