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黃國匯,李舜還是有印象的。前世,他就是《尋秦記》的主要編劇,也是港島不多的編曲人和導演。


    這一世,他是陳光宗的好友。按道理,自己要喊他一聲叔。自己的這部小說,也是他幫忙聯係的出版社。因此李舜一聽到他的名字,隨即也就同意了他的改編請求。


    現在大家要談的,就是授權拍攝電視劇的版權費用問題。現在李舜也是家大業大,對於幾百萬的收入,也不是太在意。


    再加上,鄭東瀚算是自己的第一個貴人,李舜也就有扶他一把的想法。所以從頭到尾,李舜都沒有想過錢的事。


    現在聽鄭東瀚提出版權的事,李舜也很是大氣的表示一切全憑他自己做主。這下反而讓鄭東瀚犯難了,這個價格該怎麽開。開高了,自己心疼。開低了,又怕李舜不樂意。


    在心裏盤算了半天,鄭東瀚一咬牙喊出了一個300萬的打包價格。當然那部小說,僅限於改編和拍攝權。李舜倒是沒有什麽遲疑,馬上就表示讓律師來簽協議。


    幾人弄好合同,李舜簽了字,拿了一張三百萬的支票。而鄭東瀚這裏,也終於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可謂皆大歡喜。


    回到錄音棚,就發現周慧明,已經在試著演唱那兩首歌了。唱《the show》時,周慧明的演唱沒有什麽問題。


    上次李舜幫她寫的那首《秒針》,裏麵吐字氣息的運用,就跟這首歌有著異曲同工的味道。也都是講究那種,彈簧般的收發自如。所以隻唱了兩三遍,她就能夠很好的駕馭了。


    可到了那首《burning》時,周慧明的發揮就有點差強人意了。李舜甚至能從她的嗓音裏,聽出一絲的害羞和拘謹。細想一下,也就了然。


    周慧明的性格,天生就帶著一點小女兒味。讓她火辣的公開示愛式的演唱,的確就有點為難她了。但她若是隻堅持一種風格,那今後她的歌路就會很窄。


    無奈李舜隻能叫停,正在演唱的周慧明。把她拉到一邊,開始單獨輔導起來。


    結果自己還沒有開口,周慧明已經怪罪起來了:“哼,這首歌的歌詞我怎麽這麽熟悉。好像記得,我昨晚說過的一些話,跟這首歌詞很相似?


    舜舜你太壞了,居然把我說過的話也寫進歌裏。再有下次,我保證不和你見麵。”


    這下李舜終於知道,為什麽剛才周慧明會對自己瞪眼睛了。原來症結就在這裏,隻是自己也挺冤枉了。


    難道戀愛中的女人,思維方式都差不多嘛?不然怎麽解釋,怎麽會驚人的相似。無奈,李舜隻能叫起了撞天屈。這個鍋,自己絕對不能背。


    無奈,李舜隻能開啟強說模式。聲稱自己是看了《人鬼情未了》裏,那段纏綿之極共同做陶藝的片段,才有了這首歌的靈感。


    周慧明回憶了下,好像做陶藝那段的台詞,確實有點像這首歌的歌詞,也就算順利過關了。隻是這首歌要想演繹成功,肯定是要讓周慧明突破自己的性格包裹的。


    李舜想了想,要想周慧明的歌聲裏充滿熱辣的感覺,就隻能上周大衛的絕招了。和周慧明又撩撥了幾句後,發現她的心態平和了。李舜也就讓人找來,一瓶威士忌。


    大老爺們的灌白酒扛著住,可讓一個女的灌白酒就有點不夠人道了。而威士忌入口,後勁就剛剛好。大家見李舜,居然給周慧明倒威士忌,也是驚為天人。


    果然隻喝了半杯酒,周慧明的臉已經緋紅一片了。姿態,也開始一點點輕柔起來。李舜知道差不多到火候了,沒有多耽誤,直接把她送進了錄音棚。


    果然這次周慧明的發揮,突破了自己性格束縛。歌聲裏帶出一絲,原本不符合她性格的嫵媚和妖嬈。可以說現在這一版本的演唱,達到了前世原唱80%的水平。


    反正,還有兩個多月的準備時間,所以也用不著太急。吃完午飯後,李舜也就跟眾人告辭準備返回澳島。


    晚上是沒有,從澳島飛往申城的飛機。公司接待人員也就給李舜及柯尼塞克團隊的人,安排了從朱海飛往申城的航班。現在時間是尚早,李舜也就沒有選擇坐直升機。


    幾人坐上高速船,兩個小時也就到達了澳島。晚上五點鍾,今天舉行的房車賽也終於結束了。


    看著還是一臉意猶未盡表情的眾人,李舜隻能提議,明年的格蘭披治同樣邀請大家來參觀。或者也可以去摩納哥大賽,反正費用這塊,全都由李舜這邊來。


    這下眾人是徹底瘋狂了。對於處於寒冷地區的人來說,能去溫暖地區遊玩,那簡直就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和享受!


    他們的終極幻想就是自己躺在沙灘椅上,沐浴著溫暖的陽光,感受著海風的吹拂,品嚐著美味的水果和飲料,那樣就仿佛置身於天堂一般。


    這次他們在澳島,感受到了熱辣的風情。想想明年還有這種機會,這怎能不讓他們興奮激動呢?


    這時柯尼塞克邊上,有個禿頂男人走到李舜身邊很誠懇的說道:“hi,shun,請原諒我對你的誤解。是你的好客,讓我打消了對華國人的偏見。再次對你的慷慨,表示感謝。”


    關於瑞典人對華國人的歧視,可以說是由來已久的。李舜也不知道幾百年前,老祖宗都做了什麽,居然引起瑞典人的仇恨。


    想想唯一能解釋的通的原因就隻能是華國曆史上,兩次給歐洲帶來衝擊的時期——匈奴西進和蒙古鐵騎入侵。這也使得歐洲人對黃種人產生了與生俱來的恐懼和反感。


    進入到現代後,很多政客和媒體出於多種原因,都在刻意醜化華國。身處於信息繭房的瑞典人,自然也就對這些媒體深信不疑。據說有陣子,瑞典民眾對華國的敵對率居然達到80%。


    這也造成了李舜想收購柯尼塞克的股份,需要付出,比在其他國家多得多的費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踏準風口成巨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起雲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起雲淡並收藏踏準風口成巨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