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雲密布,天空仿佛要傾盆而塌。
雨點如針尖般狂風撲麵而來,打在臉上生出一片火辣的刺痛感。
鮑韜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隻覺得這場雒陽之行實在奇幻。
他回頭看向隊列中的馬車方向,心中登時升起一股無上的榮耀感。
那裏麵坐的可是天子和他的大兄鮑信。
為天子驂乘啊!
能為天子驂乘,那是何等的天恩眷顧呢。
......
馬車內,鮑信坐在劉辯的對麵。
決定效忠天子之後,鮑信很清楚接下來又是一場狂風驟雨。
甚至有可能不亞於誅殺宦官。
而他,相對於誅殺宦官的缺席。
此次,無疑站立到風口浪尖。
但這個麵容冷峻的泰山大漢,並沒有一絲的惶恐不安。
對麵的劉辯在觀察著鮑信,對方不苟言笑,四平八穩。
如果足夠忠心的話,劉辯現在就有一個很好的位置——執金吾。
發生了這麽大的變動,丁原今日不管死不死,都不可能呆在執金吾的位置上。
而現在群情洶洶,斷不可能用宦官為執金吾,否則士大夫們絕對要瘋。
至於其他人,如牽招、樂進等人,起點都太低,不適合驟然提到這樣高的位置上。
鮑信是比兩千石的騎都尉,官職不大也不小。
而且現在做的事情,無異於搏命。
從曆史上的記載來看,鮑信算是一個深明大義,有謀略的人。
劉辯決定提拔對方上去。
更何況,他現在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收買人心,或者說利益交換。
劉辯也懂一些,做事之前也要鋪墊一二,拉進一些私人感情的手段,更是略知一二。
於是問道:“我素聞鮑都尉少有大誌,不知誌在何方?”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鮑信的聲音低沉有力,不卑不亢。
”使國家社稷安定昌盛,鮑家之譽綿延子孫,萬世保全,乃是信之誌向。 ”
“以我觀之,鮑卿的修身和齊家已成,接下來就是治國和平天下了。”
劉辯頷首而笑,很樸素的誌向,但確實是大誌向。
鮑信拱手,謙遜道:“信不敢當。”
劉辯笑道:“鮑卿毋庸謙遜,身為二千石,回鄉可召千餘精兵。
這修身齊家,自是已成。
隻不過現在朝局動蕩,怕是要先平定天下,才能治國了。”
“臣下與弟正要供陛下驅使,為平天下盡忠盡力。”
鮑信再度表上忠心。
劉辯趁機開口道:“我欲以汝為執金吾,掌皇宮巡邏及武庫。
汝麾下士卒,騎者暫編入羽林,步者暫編入虎賁,不知鮑卿意下如何?”
騎都尉雖然也是兩千石,卻是比兩千石。
二千石,有三個級別。
秩中兩千石,秩兩千石,和秩比兩千石。
秩中兩千石,就是九卿級別,執金吾是唯一一個非九卿的秩中兩千石。
拋卻不常設的將軍來說,可以說執金吾的俸祿在整個大漢,已是排名在前十三。
鮑信從騎都尉到執金吾,相當於連升兩級,達到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人臣頂點。
如果再算上之前的加侍中,鮑信的恩遇可謂是非凡。
這種機會不說千年一遇,但終很多人一生,都無法遇到。
當然,作為交換的條件,鮑信出了部分親信,麾下的這一千多人會被編入羽林和虎賁。
也就不是他的人了。
在劉辯看來,這對於鮑信來說,根本不虧。
不過是他能征辟兩萬人的二十分之一。
目前鮑信這一千多人,看似不少,但在目前的局勢中,根本起不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能用這樣一支新兵換一個九卿級別的執金吾,簡直大賺。
隻是可憐丁原的執金吾剛做一天,趙淳的假執金吾才做一個時辰多......
”天子聖恩,微臣遵旨。“
鮑信並沒有猶豫,當即起身,下跪領命。
......
兩軍雖然合作一處,但彼此根本不熟,所以陣列還是維持原先的陣列。
泰山新兵在前,劉辯原本所部在後。
“這雨可真是大啊!”
位於最前哨的百十名泰山兵,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搖身一變,升級成了虎賁和羽林,有些人還在埋怨。
“唉,剛進雒陽,還沒來得及去坐肆裏喝兩杯,急匆匆的便要出城!”
“喝兩杯?
咱們千裏迢迢來是為了建功立業,是為了掙點田畝福蔭子孫,是為了回家能夠趾高氣揚。
不是為了喝兩杯,玩兩個私妓的!”
為首的一名小頭目厲聲嗬斥道。
“而且我們現在是什麽,我們現在不是散兵遊勇,我們是大將軍府騎都尉依大將軍令征召的正式大漢士卒!
我們是正規的兵卒,既然是兵卒,那就要遵守軍令。
再有妄言其他者,休怪我不念同鄉的情分!”
聞言,其他人頓時唯唯不敢多言,雖然心中腹誹不說抱怨兩句,至於這樣痛批麽......
而這名威儀出眾的漢子訓斥完眾人後,方才吐出一口濁氣。
接著手搭在額前擋雨,眯著眼睛認真的觀察著前路。
陡然,他眉頭皺起,舉起了手。
接著,整個人匍匐在地上,不顧淋漓的大雨,耳朵貼在地麵上。
“有騎卒奔騰而來,數量在百餘!”
此人翻身而起,高聲喝道,“列陣,備戰,回稟鮑司馬!”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周圍士卒熟練的的開始列陣,盾陣、長矛陣在前,弓弩在後。
短短的百餘人,竟然有種沙場老兵的感覺。
“鮑司馬!”
傳令兵快速奔走而來去。
官道寬敞,士卒自動分裂兩邊。
不多時,傳令兵趕到鮑韜麵前,
“報,前方有不明騎卒奔騰而來,數量在百餘。”
”百餘?“
鮑韜眉頭一皺,策馬回轉。
又有趙淳策馬告知車中的劉辯和鮑信。
”這個時候,有百餘騎兵趕往雒陽?“
劉辯眉頭微皺,會不會是丁原?
鮑信建議道:”放進來,然後將之俘虜?“
劉辯鼓勵道:”喏,正要看看執金吾的用兵之道。”
”謹唯!“
鮑信行禮後走出馬車,人還未上馬,就開始下令道:”速令前哨於禁所部隱於道路兩側,放騎卒過來!”
車中沉思的劉辯,聞聲雙眼亮起。
差點忘了,這個時候的於禁,在鮑信的麾下。
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即便於禁年老時有了汙名,但這並不妨礙他的能力超群。
......
”文遠今年二十有一了吧!“
前太尉崔烈壓住自己狂躁的心緒,苦口婆心的勸說著張遼。
”聽聞汝祖上乃是聶壹,因避難才改姓張。“
張遼訝然,吃驚道:”小子不過一從事,竟能入太尉耳目。”
崔烈捋了捋胡子,笑道:”並州動亂,連此刺史張懿都被叛殺,時局之糜爛可見一斑。
丁建陽臨危受命,靠著征辟的呂布、張楊、張遼三人,便輕鬆穩住情形。
文遠的大名,在我們太尉府可是新起之秀。
隻要忠心大漢,必能拜將封侯,福蔭子孫。“
雨點如針尖般狂風撲麵而來,打在臉上生出一片火辣的刺痛感。
鮑韜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隻覺得這場雒陽之行實在奇幻。
他回頭看向隊列中的馬車方向,心中登時升起一股無上的榮耀感。
那裏麵坐的可是天子和他的大兄鮑信。
為天子驂乘啊!
能為天子驂乘,那是何等的天恩眷顧呢。
......
馬車內,鮑信坐在劉辯的對麵。
決定效忠天子之後,鮑信很清楚接下來又是一場狂風驟雨。
甚至有可能不亞於誅殺宦官。
而他,相對於誅殺宦官的缺席。
此次,無疑站立到風口浪尖。
但這個麵容冷峻的泰山大漢,並沒有一絲的惶恐不安。
對麵的劉辯在觀察著鮑信,對方不苟言笑,四平八穩。
如果足夠忠心的話,劉辯現在就有一個很好的位置——執金吾。
發生了這麽大的變動,丁原今日不管死不死,都不可能呆在執金吾的位置上。
而現在群情洶洶,斷不可能用宦官為執金吾,否則士大夫們絕對要瘋。
至於其他人,如牽招、樂進等人,起點都太低,不適合驟然提到這樣高的位置上。
鮑信是比兩千石的騎都尉,官職不大也不小。
而且現在做的事情,無異於搏命。
從曆史上的記載來看,鮑信算是一個深明大義,有謀略的人。
劉辯決定提拔對方上去。
更何況,他現在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收買人心,或者說利益交換。
劉辯也懂一些,做事之前也要鋪墊一二,拉進一些私人感情的手段,更是略知一二。
於是問道:“我素聞鮑都尉少有大誌,不知誌在何方?”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鮑信的聲音低沉有力,不卑不亢。
”使國家社稷安定昌盛,鮑家之譽綿延子孫,萬世保全,乃是信之誌向。 ”
“以我觀之,鮑卿的修身和齊家已成,接下來就是治國和平天下了。”
劉辯頷首而笑,很樸素的誌向,但確實是大誌向。
鮑信拱手,謙遜道:“信不敢當。”
劉辯笑道:“鮑卿毋庸謙遜,身為二千石,回鄉可召千餘精兵。
這修身齊家,自是已成。
隻不過現在朝局動蕩,怕是要先平定天下,才能治國了。”
“臣下與弟正要供陛下驅使,為平天下盡忠盡力。”
鮑信再度表上忠心。
劉辯趁機開口道:“我欲以汝為執金吾,掌皇宮巡邏及武庫。
汝麾下士卒,騎者暫編入羽林,步者暫編入虎賁,不知鮑卿意下如何?”
騎都尉雖然也是兩千石,卻是比兩千石。
二千石,有三個級別。
秩中兩千石,秩兩千石,和秩比兩千石。
秩中兩千石,就是九卿級別,執金吾是唯一一個非九卿的秩中兩千石。
拋卻不常設的將軍來說,可以說執金吾的俸祿在整個大漢,已是排名在前十三。
鮑信從騎都尉到執金吾,相當於連升兩級,達到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人臣頂點。
如果再算上之前的加侍中,鮑信的恩遇可謂是非凡。
這種機會不說千年一遇,但終很多人一生,都無法遇到。
當然,作為交換的條件,鮑信出了部分親信,麾下的這一千多人會被編入羽林和虎賁。
也就不是他的人了。
在劉辯看來,這對於鮑信來說,根本不虧。
不過是他能征辟兩萬人的二十分之一。
目前鮑信這一千多人,看似不少,但在目前的局勢中,根本起不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能用這樣一支新兵換一個九卿級別的執金吾,簡直大賺。
隻是可憐丁原的執金吾剛做一天,趙淳的假執金吾才做一個時辰多......
”天子聖恩,微臣遵旨。“
鮑信並沒有猶豫,當即起身,下跪領命。
......
兩軍雖然合作一處,但彼此根本不熟,所以陣列還是維持原先的陣列。
泰山新兵在前,劉辯原本所部在後。
“這雨可真是大啊!”
位於最前哨的百十名泰山兵,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搖身一變,升級成了虎賁和羽林,有些人還在埋怨。
“唉,剛進雒陽,還沒來得及去坐肆裏喝兩杯,急匆匆的便要出城!”
“喝兩杯?
咱們千裏迢迢來是為了建功立業,是為了掙點田畝福蔭子孫,是為了回家能夠趾高氣揚。
不是為了喝兩杯,玩兩個私妓的!”
為首的一名小頭目厲聲嗬斥道。
“而且我們現在是什麽,我們現在不是散兵遊勇,我們是大將軍府騎都尉依大將軍令征召的正式大漢士卒!
我們是正規的兵卒,既然是兵卒,那就要遵守軍令。
再有妄言其他者,休怪我不念同鄉的情分!”
聞言,其他人頓時唯唯不敢多言,雖然心中腹誹不說抱怨兩句,至於這樣痛批麽......
而這名威儀出眾的漢子訓斥完眾人後,方才吐出一口濁氣。
接著手搭在額前擋雨,眯著眼睛認真的觀察著前路。
陡然,他眉頭皺起,舉起了手。
接著,整個人匍匐在地上,不顧淋漓的大雨,耳朵貼在地麵上。
“有騎卒奔騰而來,數量在百餘!”
此人翻身而起,高聲喝道,“列陣,備戰,回稟鮑司馬!”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周圍士卒熟練的的開始列陣,盾陣、長矛陣在前,弓弩在後。
短短的百餘人,竟然有種沙場老兵的感覺。
“鮑司馬!”
傳令兵快速奔走而來去。
官道寬敞,士卒自動分裂兩邊。
不多時,傳令兵趕到鮑韜麵前,
“報,前方有不明騎卒奔騰而來,數量在百餘。”
”百餘?“
鮑韜眉頭一皺,策馬回轉。
又有趙淳策馬告知車中的劉辯和鮑信。
”這個時候,有百餘騎兵趕往雒陽?“
劉辯眉頭微皺,會不會是丁原?
鮑信建議道:”放進來,然後將之俘虜?“
劉辯鼓勵道:”喏,正要看看執金吾的用兵之道。”
”謹唯!“
鮑信行禮後走出馬車,人還未上馬,就開始下令道:”速令前哨於禁所部隱於道路兩側,放騎卒過來!”
車中沉思的劉辯,聞聲雙眼亮起。
差點忘了,這個時候的於禁,在鮑信的麾下。
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即便於禁年老時有了汙名,但這並不妨礙他的能力超群。
......
”文遠今年二十有一了吧!“
前太尉崔烈壓住自己狂躁的心緒,苦口婆心的勸說著張遼。
”聽聞汝祖上乃是聶壹,因避難才改姓張。“
張遼訝然,吃驚道:”小子不過一從事,竟能入太尉耳目。”
崔烈捋了捋胡子,笑道:”並州動亂,連此刺史張懿都被叛殺,時局之糜爛可見一斑。
丁建陽臨危受命,靠著征辟的呂布、張楊、張遼三人,便輕鬆穩住情形。
文遠的大名,在我們太尉府可是新起之秀。
隻要忠心大漢,必能拜將封侯,福蔭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