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陽苑的宴會,其樂融融。
一個個食案,擺放的整整齊齊,組成口字的形狀。
方便大家在吃飯飲酒的時候,也能欣賞位於口字正中的表演。
董卓作為三公中唯一的司空,又是此次宴會的主角,當之無愧的身居主座。
他坐在口字的西側,麵向東。
周圍及身後則是他的一些賓客和親信族人,如三弟董旻、從子董璜、主簿田景、博士李儒、董越、徐榮等人。
注意到李儒坐在這邊後,百官中有熟識的,自然開始嘀嘀咕咕起來。
“李儒的速度可真是快啊!”
“想做祭酒想瘋了吧,如此投靠三公,不要麵皮,有辱我們博士的風度!“
“嗬嗬。也難怪,博士當了快十年,還是個比六百石的博士。“
“朝中無人莫做官噢。 ”
......
坐在口字北麵,麵朝南的,也就是董卓左手邊的,是第二等的位置。
為首的,自然是後將軍袁紹。
畢竟在場的百官公卿,從地位上來說,隻有後將軍和三公相等,都是金印紫綬。
而軍隊係統的人,或者和袁紹親信的人,都坐在袁紹的周圍。
如前太尉崔烈、執金吾鮑信、司隸校尉曹操、虎賁中郎將袁術、
左中郎將劉範、右中郎將孟益、大將軍府護軍吳匡和司馬張璋、
大將軍府長史王謙及其子王粲、主簿陳琳、北軍中侯何顒、賓客張津、令史邊讓等等等等。
坐在口字南麵,麵朝北的,是第三等的位置。
為首的是太常馬日磾、太仆袁基、衛尉楊彪、少府陰修等九卿。
坐在附近的自然是他們的親信和文官係統的人。
比較顯眼的是羽林中郎將桓典和騎都尉司馬防,兩人也坐在這邊。
看來,相對於袁術、劉範等人以武人自居,兩人更傾向於以儒士自居。
酒宴排位主次分類有別,但並不是完全一成不變。
坐在董卓正對麵的,也就是口字東側的,麵朝西的是侍坐,也就是地位最低,陪酒的......
他們中為首的是河南尹王允,畢竟從官職上來說,河南尹雖是首都太守,但也並非是朝廷中央係統。
坐在王允周圍和身後的,就是一些地方性官職的人員,以及上三個地方沒有位置的官員。
座次安排,歌舞、菜食安排,斟酒人安排,以及讚詞司儀安排,一切一切都井然有序。
百官公卿中,有想看西涼粗鄙武夫笑話的,也都不再作聲。
注意到這一幕,董卓心中喜悅,看向正對麵王允的眼神,就愈發滿意了。
相對的,另一位投誠而來的李儒,就覺得有點尖嘴猴腮,不甚討喜。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眾人雖然微醺,但還都意識清明。
董卓看向食案上的酒爵,一副沉思的樣子。
周圍人眾頓時有些不解,對麵的王允卻是明白司空有話要說了,於是做了個手勢。
負責歌舞的大予樂丞杜夔,便停止了琴的彈奏。
他這一停,其他樂師也紛紛停住動作。
隨即,舞者的演奏也紛紛結束。
隨著王允的一個眼神,歌者、舞者紛紛退去。
“咦,歌聲,舞者呢?喝的正開心,怎麽停了!”
孔融喝的正開心,眼神迷離的大聲喝道,“接著奏樂,接著舞啊......”
董卓微微皺眉,問身邊的李儒道:“這人是誰?”
“孔融,字文舉,孔聖的後代,魯國人。”
李儒娓娓道來,他任博士多年,不說學問精進多少,但雒陽的官吏,卻是幾乎每一個都記在心中。
這也是他投靠董卓的資本之一。
“那個幼年就名聲滿天下,在清流領袖李膺的家中,諷刺太中大夫陳韙‘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孔融?”
主簿田景嗤笑不已。
見董卓有些好奇,李儒便解釋道:”此子最是口無遮攔,所以十幾年就是比四百石的椽屬,到了現在還是比四百石的椽屬。
是故每有大事發生,總喜歡和主流持不同意見,而且引經據典,人莫能辯。
如此蹉跎十餘歲,正應諷刺別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話。“
董卓微微頷首:”他才不過比四百石的官職,又怎麽會在這裏呢?“
董卓今天的宴會,請的最小也是六百石的官員。
田景急忙解釋道:”孔融目前乃是司空椽屬,正是司空的文吏啊!“
董卓愣住,想起對方好為大言和不同意見......
又尋思一會說話,別被這家夥給懟了,於是朗聲道:”李膺,乃是清流領袖,我等的前輩楷模。
孔文舉少年時竟能在家中做客,當是懷才不遇。
我今日原已征辟何顒為長史,便空下了北軍中侯這一緊要位置。
這樣吧,我便表文舉為北軍中侯!”
聞言,原本還在竊竊私語的百官頓時安靜下來,不少人開始恭喜和恭賀何顒與孔融。
司空椽屬,比四百石,司空府的椽屬之一。
北軍中侯,負責監管北軍五校尉,秩六百石,位卑權重。
司空長史,秩一千石,屬於司空府的二把手,現在司空董卓是太傅麾下當紅炸子雞,司空府的二把手,可以說是,真正的要害官職了。
當此宴會上,百官公卿都在,何顒不敢當麵頂撞董卓。
至於孔融,此刻都快熱淚盈眶了,終於再次來到六百石。
十幾年啊,不過今天怎麽莫名其妙的就升官了?
“恭喜北軍中侯!“
“恭喜司空長史!”
在百官的恭賀聲中,何顒和孔融離席,到了口字形狀的正中,拜謝司空董卓。
看到這一幕,袁紹的眼睛微眯,北軍中侯何顒是他監管北軍五校的腹心,現在換成孔融這個沒啥經驗的噴子......
這時,王允拱手道:“北軍中侯,乃是緊要位置,如今雒陽朝局初定,人心浮動,正要時時監管才行!”
董卓頷首道:“子師說的有理,北軍的安定,事關重大,孔中侯,還請速速前往北軍五校軍營才是。”
孔融瞬間麻瓜了,我正喝著酒呢。
大家都在呀,怎麽忽然叫我一個人去上班?
不過升官的喜悅,和那種驟然而來的責任感,讓他沒有多想。
當即拜道:“融正欲如此!”
說著緩緩向後退去,走到自己食案附近,看到那上麵斟滿酒的酒爵,心中頓時如螞蟻噬咬一般。
於是腦子一梗,飛快的跑了過去,端起酒爵一飲而盡,這才出了大殿。
看到這幕,百官先是一愣,隨即哄堂大笑起來。
一個個食案,擺放的整整齊齊,組成口字的形狀。
方便大家在吃飯飲酒的時候,也能欣賞位於口字正中的表演。
董卓作為三公中唯一的司空,又是此次宴會的主角,當之無愧的身居主座。
他坐在口字的西側,麵向東。
周圍及身後則是他的一些賓客和親信族人,如三弟董旻、從子董璜、主簿田景、博士李儒、董越、徐榮等人。
注意到李儒坐在這邊後,百官中有熟識的,自然開始嘀嘀咕咕起來。
“李儒的速度可真是快啊!”
“想做祭酒想瘋了吧,如此投靠三公,不要麵皮,有辱我們博士的風度!“
“嗬嗬。也難怪,博士當了快十年,還是個比六百石的博士。“
“朝中無人莫做官噢。 ”
......
坐在口字北麵,麵朝南的,也就是董卓左手邊的,是第二等的位置。
為首的,自然是後將軍袁紹。
畢竟在場的百官公卿,從地位上來說,隻有後將軍和三公相等,都是金印紫綬。
而軍隊係統的人,或者和袁紹親信的人,都坐在袁紹的周圍。
如前太尉崔烈、執金吾鮑信、司隸校尉曹操、虎賁中郎將袁術、
左中郎將劉範、右中郎將孟益、大將軍府護軍吳匡和司馬張璋、
大將軍府長史王謙及其子王粲、主簿陳琳、北軍中侯何顒、賓客張津、令史邊讓等等等等。
坐在口字南麵,麵朝北的,是第三等的位置。
為首的是太常馬日磾、太仆袁基、衛尉楊彪、少府陰修等九卿。
坐在附近的自然是他們的親信和文官係統的人。
比較顯眼的是羽林中郎將桓典和騎都尉司馬防,兩人也坐在這邊。
看來,相對於袁術、劉範等人以武人自居,兩人更傾向於以儒士自居。
酒宴排位主次分類有別,但並不是完全一成不變。
坐在董卓正對麵的,也就是口字東側的,麵朝西的是侍坐,也就是地位最低,陪酒的......
他們中為首的是河南尹王允,畢竟從官職上來說,河南尹雖是首都太守,但也並非是朝廷中央係統。
坐在王允周圍和身後的,就是一些地方性官職的人員,以及上三個地方沒有位置的官員。
座次安排,歌舞、菜食安排,斟酒人安排,以及讚詞司儀安排,一切一切都井然有序。
百官公卿中,有想看西涼粗鄙武夫笑話的,也都不再作聲。
注意到這一幕,董卓心中喜悅,看向正對麵王允的眼神,就愈發滿意了。
相對的,另一位投誠而來的李儒,就覺得有點尖嘴猴腮,不甚討喜。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眾人雖然微醺,但還都意識清明。
董卓看向食案上的酒爵,一副沉思的樣子。
周圍人眾頓時有些不解,對麵的王允卻是明白司空有話要說了,於是做了個手勢。
負責歌舞的大予樂丞杜夔,便停止了琴的彈奏。
他這一停,其他樂師也紛紛停住動作。
隨即,舞者的演奏也紛紛結束。
隨著王允的一個眼神,歌者、舞者紛紛退去。
“咦,歌聲,舞者呢?喝的正開心,怎麽停了!”
孔融喝的正開心,眼神迷離的大聲喝道,“接著奏樂,接著舞啊......”
董卓微微皺眉,問身邊的李儒道:“這人是誰?”
“孔融,字文舉,孔聖的後代,魯國人。”
李儒娓娓道來,他任博士多年,不說學問精進多少,但雒陽的官吏,卻是幾乎每一個都記在心中。
這也是他投靠董卓的資本之一。
“那個幼年就名聲滿天下,在清流領袖李膺的家中,諷刺太中大夫陳韙‘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孔融?”
主簿田景嗤笑不已。
見董卓有些好奇,李儒便解釋道:”此子最是口無遮攔,所以十幾年就是比四百石的椽屬,到了現在還是比四百石的椽屬。
是故每有大事發生,總喜歡和主流持不同意見,而且引經據典,人莫能辯。
如此蹉跎十餘歲,正應諷刺別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話。“
董卓微微頷首:”他才不過比四百石的官職,又怎麽會在這裏呢?“
董卓今天的宴會,請的最小也是六百石的官員。
田景急忙解釋道:”孔融目前乃是司空椽屬,正是司空的文吏啊!“
董卓愣住,想起對方好為大言和不同意見......
又尋思一會說話,別被這家夥給懟了,於是朗聲道:”李膺,乃是清流領袖,我等的前輩楷模。
孔文舉少年時竟能在家中做客,當是懷才不遇。
我今日原已征辟何顒為長史,便空下了北軍中侯這一緊要位置。
這樣吧,我便表文舉為北軍中侯!”
聞言,原本還在竊竊私語的百官頓時安靜下來,不少人開始恭喜和恭賀何顒與孔融。
司空椽屬,比四百石,司空府的椽屬之一。
北軍中侯,負責監管北軍五校尉,秩六百石,位卑權重。
司空長史,秩一千石,屬於司空府的二把手,現在司空董卓是太傅麾下當紅炸子雞,司空府的二把手,可以說是,真正的要害官職了。
當此宴會上,百官公卿都在,何顒不敢當麵頂撞董卓。
至於孔融,此刻都快熱淚盈眶了,終於再次來到六百石。
十幾年啊,不過今天怎麽莫名其妙的就升官了?
“恭喜北軍中侯!“
“恭喜司空長史!”
在百官的恭賀聲中,何顒和孔融離席,到了口字形狀的正中,拜謝司空董卓。
看到這一幕,袁紹的眼睛微眯,北軍中侯何顒是他監管北軍五校的腹心,現在換成孔融這個沒啥經驗的噴子......
這時,王允拱手道:“北軍中侯,乃是緊要位置,如今雒陽朝局初定,人心浮動,正要時時監管才行!”
董卓頷首道:“子師說的有理,北軍的安定,事關重大,孔中侯,還請速速前往北軍五校軍營才是。”
孔融瞬間麻瓜了,我正喝著酒呢。
大家都在呀,怎麽忽然叫我一個人去上班?
不過升官的喜悅,和那種驟然而來的責任感,讓他沒有多想。
當即拜道:“融正欲如此!”
說著緩緩向後退去,走到自己食案附近,看到那上麵斟滿酒的酒爵,心中頓時如螞蟻噬咬一般。
於是腦子一梗,飛快的跑了過去,端起酒爵一飲而盡,這才出了大殿。
看到這幕,百官先是一愣,隨即哄堂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