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劉辯所說。


    黃琬來到雒陽,心中是相當忐忑的。


    他接到召他回京的詔書,本以為至少也是九卿之一。


    外放州牧和朝廷中心,如何取舍?


    這個主要還是看個人的選擇。


    在外行事方便,一州之牧守,基本相當於州皇帝了。


    但由於不在朝廷中心,很容易遭到詆毀中傷。


    而且州牧這種應急而設的職務,天子本來就很忌憚。


    而朝廷中的兩千石,職權肯定小很多。


    但若是能加官侍中,那常伴皇帝,參與政事,那就是大漢的中心。


    然後路走一半,各種消息傳來,黃琬才知道上了當。


    他被袁隗給矯詔調走了。


    這個時候想回去也難,孔伷已經上任了。


    而且潁川郡是汝潁集團的地盤,潁川太守李旻是袁家的故吏......


    他要是回頭,不是被官家抓住,就是被遊俠殺死。


    麾下黃忠雖然有萬夫不當之勇,但群蟻咬死象。


    所以,黃琬隻能硬著頭皮來到了雒陽。


    ......


    在返回德陽殿的時候,劉辯也在腦海中搜尋著黃琬的資料。


    在他看來,其實世家大族,以家族為根基。


    所以鄉黨盛行,因為在麵對天子和其他派係的時候,大家的利益訴求是一致的。


    所以,想知道這個人是哪個派係的,首先要看的,就是這個人是哪裏人。


    黃琬出自江夏的世家大族,祖父黃瓊曾任三公。


    曾祖父黃香是“二十四孝”中“扇枕溫衾”故事的主角,時人號稱:“天下無雙,江夏黃童”。


    此君也是免費加班,把卷做到極致的人物。


    在擔任尚書郎的時候,一個人住在尚書台裏,白天黑夜都不離宮門......


    另外,黃蓋是他的族弟......


    不知道這次來京,有沒有隨行。


    “陛下。”


    這時,中常侍趙淳問道。“此次前去平定河東郡的白波軍,北軍為何由中郎將毋丘毅統領,而不用北軍中郎將王瑰?”


    劉辯收回心神,道:“王瑰負責北軍演練,與士卒將官朝夕相處,若是再行帶兵之權。


    這北軍是我的,還是王瑰的?”


    “聖上英明。”


    劉辯接著道:“毋丘毅是河東郡人,白波軍的叛亂,一方麵是官員的壓迫。


    另一方麵,也是河東郡當地豪族的推波助瀾。


    所以,我也要看看現在還在中樞的毋丘毅與裴茂,與其他人是否是一丘之貉。


    如果不是的話,必然會盡力討伐白波軍。


    如果是的話,也休怪我借著軍事,將之處理。”


    趙淳點了點頭。


    ......


    回到德陽殿時。


    北軍中郎將王瑰、河南尹兼中護軍王匡、司隸校尉牽招、城門校尉田芬,虎賁中郎將張遼、以及執金吾鮑信等人已等待多時。


    見到天子,眾人自然行禮。


    “諸位愛卿,不必多禮,請入座。”


    劉辯快走兩步,虛扶眾人。


    眾人也就趁勢起身。


    “永樂少府在麽?”


    劉辯問道。


    一旁的趙淳早問過小黃門,聞言回道:“畢少府還在伺候太後,但已安排人把物事送來。”


    劉辯於是拍著手,道:“如此正好,諸位愛卿,畢少府最近發明了幾樣小東西,正要給大家開開眼界。”


    聞言,眾人麵麵相覷,倒是田芬開口道:“畢少府昔日就曾鑄天祿蝦蟆,吐水於平門外橋東,又轉水入宮。


    還曾作翻車渴烏,旋於橋西,用灑南北郊路,以省百姓灑道之費。


    今日所做,定然奇妙。”


    話音剛落,一群健壯的夫人,便在小黃門的帶領下,抬進來一個個的木製物事。


    若是有現代人在,定會大叫:“這不就是太師椅和茶幾麽?”


    由於宮中少了宦官,所以又從雒陽周邊招收了一些健壯的婦人,用作苦力。


    婦人們先是撤掉原本的席坐,然後把太師椅依次放好。


    每把太師椅的旁邊,都放一個和靠背差不多等高的茶幾。


    隨後,在每個太師椅的椅麵上,都放置了一個竹墊。


    看到這一幕,眾人頓時笑了起來。


    他們不是沒有見識的人,胡凳、胡服之類的見的也是多了。


    這種物事,明顯就是胡凳改良而成。


    其實作為頂層,他們大多數並不再迷信。


    自然不會相信服妖之類的說法,隻有那些見識淺薄的人,才會說一些神神叨叨的事情。


    而孝靈皇帝風評不好,所以他做的任何東西,都會被人戴上有色的眼鏡。


    喜歡胡服,好話可以說是促進民族文化融合。


    不好的話,那就是服妖了......


    劉辯帶頭坐到了靠北正中的太師椅上,道:“諸位,試試如何。


    我意,以後朝會上,也可以放置這些座椅。”


    聞聲,眾人依次落座,這時,又有宮女出現,每人端著煮好的茶水,放到一側的茶幾上。


    劉辯先呷了一口,眾人見狀,也學著劉辯的樣子呷了一口。


    王瑰興奮的說道:“啟稟陛下,坐在這個胡椅上,舒服多了,大朝會開上一日也無妨。”


    聞言,眾人紛紛笑了起來。


    劉辯同樣笑了起來,道:“這可不是胡椅,而是畢椅。”


    王匡笑道:“畢椅,畢嵐發明的椅子?嗯,能把宦官坐在屁股下麵,想想就很舒服。”


    聞言,趙淳的臉頓時就拉長了起來。


    見眾人沒有跟著笑,王匡也知道這玩笑開的有點大。


    一時間有些尷尬。


    這時,執金吾鮑信連忙補救道:“君上,這些座椅,若是放到大殿中,大朝會可就坐不下了。”


    王匡跟著道:“可以讓三公九卿及兩千石、列侯有座,其他人,便都站著吧!”


    劉辯點點頭,道:“善!”


    他放下了茶杯,看向王瑰道:“此次討伐河東白波軍,我用毋丘毅為將,王卿沒有意見吧。”


    “微臣不敢。”


    王瑰一驚,連忙從太師椅上下來,跪伏於地。


    “不敢,就是有了?”


    劉辯笑了起來。“我能坐穩天子之位,諸位都是肱骨之臣。


    若是此次討伐白波軍,諸位再立大功。


    我可以繼續賞賜諸位,但諸位還坐的穩嗎?


    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怕是再有一絲風吹草動,彈劾的文書都要如雪花一般飄來。


    功勞,該分的時候,也要給其他人分一些。”


    頓了頓,補充道:“我走之後,朝政瑣事,自有尚書台和三公府處置。


    但雒陽的安定,還是要靠諸位才行。”


    聞聽此話,王瑰才算徹底反應過來,眾人也紛紛離坐拜道:“君上但放寬心,我等遵命!”


    安排好這些之後,劉辯又對王瑰和王匡的工作進行了安排。


    “我走之後,王瑰為中護軍,並暫領羽林和虎賁,守護宮城。”


    “末將遵旨!”


    此刻,王瑰的心中哪裏還有一絲對天子的不滿。


    陛下這是委以重任,且中護軍有提拔軍官的權限,他此番可謂聖眷更深。


    他不禁對之前的不忿之心,感到羞愧。


    另一個需要叮囑的,便是王匡。


    王匡做事,太過剛直,僅僅十幾天的時間,彈劾的奏疏就有上百份。


    “河南尹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多,中護軍就交給王瑰。


    你要沉下心來,處理好河南尹的政事,遇到有些拿不定主意的,可以和雒陽令荀彧商量。”


    雒陽令雖然是河南尹的直屬下屬,但荀彧的名聲極大,向他請教並無問題。


    “末將遵旨!”王匡拜道。


    見其似乎有些不以為然,劉辯決定還是再敲打幾句:“河南尹山河相繞,土地遼闊。


    百姓富足,賢能的人才眾多,可以任你重用。


    如今為國奮力之時,行事在於法和信,而不是任意而為。


    對百姓沒有恩德,又不尊重律法,就沒有人信重你。


    如果沒人信重你,你就會走向敗亡,又何談匡扶朝廷,樹立功名呢?


    這裏是你彈劾你肆意抓捕百姓,嚴刑拷打,並追討財物的奏疏,都被我留置不發。


    但你若執意如此,我又能護你多久?”


    順著劉辯的目光,王匡看到了幾筐奏疏,不由得汗如雨下,跪伏於地。


    “你如今已是朝廷大員,不需要再散盡家財,養士自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興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落並收藏三國:興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