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曙光灑在寬闊的校場上。


    一隊隊身穿鎧甲的士卒整齊地列陣。


    從遠方高處俯視而去,可見大約分為十部。


    當訓練的號角響起後,各隊士卒都繃緊了身子。


    隨著屯將和都伯們如雷貫耳的口令,士卒們如獵豹般迅速行動起來。


    高台上,劉辯站在華蓋之下,趙雲和黃忠站在身後。


    左右有侍中蔡邕、黃琬等,以及謁者仆射荀彧,大夫趙岐,中常侍趙淳,蘭台令史丞蔡琰。


    再遠處有黃門侍郎荀攸、丁衝等,以及奉車都尉劉璋,議郎劉艾等人


    “公達。”


    隨著天子的一聲呼喚。


    荀攸來到了劉辯身邊。


    “旗幟是不是少了點?”劉辯問道。


    旗幟的重要性,後世參觀旅遊過的他,還是很認可的。


    有幾次差點跑丟,最後都是導遊的小旗子指引了他。


    “此時正當訓練。”


    荀攸解釋道。


    他不動聲色的瞥了天子一眼,隻見對方眯著眼睛,似乎很有興趣。


    於是便詳細解說道:“傳令兵的設置,一般隻到屯將一級。


    屯將對下轄士卒的管理,基本上都是采用大吼。


    畢竟實際的戰場上,打到激烈處,士卒們哪裏還有心思去看旗幟。


    屯將和都伯的選拔,悍勇是一方麵,嗓門也是必考的項目。”


    “噢!”


    劉辯點了點頭。


    曆史上,鄧艾在基層的時候,因為口吃沒有被提拔,其實不是冤枉他......


    經過數月的操練,士卒們的動作矯健而利落,訓練有素。


    根據操練項目的不同,有的士卒揮舞著鋒利的長槍。


    槍尖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冷的光芒,每一次揮舞都帶著破風之聲。


    有的則拉滿弓弦,箭矢如流星般劃過天際,精準地命中目標。


    還有的進行著激烈的對抗訓練,撞擊聲和呼喝聲交織在一起,氣勢如虹。


    當然,還有一部的訓練比較呆滯,現在還在跑步......


    不管哪一部,士卒們都是卯足了力氣的訓練。


    白波軍一戰,他們全程打了個醬油,好像是去考察學習般。


    眼見著那些立了功勳的士卒升官加爵,收獲錢糧賞賜,一個個趾高氣揚。


    像華雄、黃忠這種級別高的,都有妻妾賞賜。


    即便是軍侯屯長級別的,也分到一個正妻。


    有過妻子的,就分一個妾室。


    別的不說,現在雒陽周邊糧食這麽貴,拿點糧食也夠到鄉野間尋找賣肉的小娘。


    ......


    幸好,聽說山東又有叛賊了,所以他們訓練的特別積極。


    不一會,士卒們的汗水就如雨般揮灑。


    汗水浸濕了他們的衣衫,但他們的眼神中卻燃燒著堅定和決心。


    經過不斷的宣揚,他們清楚地知道,隻有經過艱苦卓絕的訓練,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


    隻有足夠的實力,才能在戰場上殺敵立功,從而升官發財娶婆娘。


    一時間,塵土飛揚,喊殺聲此起彼伏,如雷震耳。


    “陛下強兵,飽食足訓練,齊刀兵鎧甲,氣勢如虹。


    山東人驅略百姓,以作寇逆,其氣勢不如我等,堅甲利兵強弩之用也不如我等,必敗無疑。”


    議郎劉艾看的熱血沸騰,情不自禁說道。


    “正是如此。”


    劉辯微微頷首。


    這個其實沒辦法,人都愛聽些好聽的話。


    原本劉辯最擔心的,便是糧草的問題。


    但朱儁的到來,完美的解決了這一難題。


    若不是朱儁出手,劉辯甚至不知道雒陽商戶和豪強大族們藏了多少石糧食。


    其實仔細想想,東漢末年不過五六千萬的人口,那麽多的土地怎麽可能養不活他們。


    隻是大部分糧食都被豪強大族們囤積起來罷了。


    根據曆史記載,董卓興建塢堡的時候,儲存了足夠吃三十年的糧食。


    這還是和關東聯盟打了兩年後的存貨。


    公孫瓚興建易樓,裏麵也儲存了三百萬石糧食,這還是袁紹打了快十年後的存貨。


    就好像後世的錢一樣,有錢的多的不知道怎麽花,沒錢的是真沒錢......


    “陛下,其他人的訓練大同小異。”


    這時,黃琬開口道。“都是軍令陣法嚴整,各有分工,都有突擊在。


    唯有劉和所部,大相徑庭。”


    原本負責練兵的是於禁、樂進、鮑韜、張汛、關羽、張飛、皇甫酈、史阿。


    後來於禁被調走,華雄便來接替。


    而史阿主要負責劉辯的貼身防衛,練兵的工作也就移交給劉和了。


    聽到黃琬的話,不少人抬頭看去,這才發現,“劉”字旗幟下,那一千人還在跑步。


    劉辯微微一笑,神秘道:“傳令三軍,對抗操練可以開始了。”


    聞言,自有中常侍趙淳出聲。


    接著黃門侍郎丁衝跑到信號兵處,開始揮動旗幟。


    這本不是他的活,但天子在看著呢,他自然不吝賣一膀子力氣。


    丁家大靠山已倒,他丁衝必須要頂上去。


    ......


    號令下達,旗幟揮舞。


    華雄、樂進、鮑韜、張汛、關羽、張飛、皇甫酈、劉和,看到旗語,也開始揮動旗幟,下達命令。


    在劉辯等人的視野中,士卒們如疾風般迅速集合。


    原本分散的身影如潮水般匯聚在一起,形成一個緊密有序的方陣。


    腳步聲如同戰鼓的鼓點,敲打著地麵,回蕩在訓練場上空。


    集合的過程中,沒有絲毫的混亂和猶豫。


    有的隻是默契的配合和迅速的行動。


    黃琬讚歎不已,道:“不管哪一部能勝,從這裏就可以看出來,戎陣整齊,號令嚴明。


    如賞罰分明的話,則士卒用命,必成勁旅。


    足以安百姓,使士卒無私掠。”


    劉辯麵色如常,軍紀嚴明,賞罰分明,是一支軍隊的根基。


    否則,再強的軍隊,也有可能轉化為強盜。


    驕兵悍卒若成,甚至能挾裹整個帝國走向崩亡。


    所以,在練兵之初,劉辯就反複叮囑幾名將領和秘書郎。


    練兵的法子有很多,有些時候需要因地製宜,並無絕對的萬能公式。


    但是,軍紀嚴明,則是必須貫徹的核心。


    在八將負責練兵的同時,孟達、毋丘興、士孫萌、蓋順、裴潛、桓範、傅幹、法正八名秘書郎也沒有閑著。


    他們學習實操是一方麵,宣揚軍紀,讚美劉辯是另外一方麵。


    當然,秘書郎們相當於監軍的存在,同時還要監督各個將領遵循軍紀。


    畢竟再好的軍紀,如果沒有人執行,那也是一紙空文。


    這一支有點類似皇家衛隊的士卒,必須保證對劉辯的絕對忠誠。


    軍紀是威。


    皇帝的賞賜和讚美則是恩。


    目前的賞賜隻有吃飽飯和吃好飯,所以需要秘書郎們唱讚歌,以洗腦的行事施恩......


    作為後世的人,劉辯清楚的認知,作為領導必須要恩威並施。


    領兵同樣如此。


    如曆史上頂級的將領嶽飛和鄧艾,甚至是霍去病,都是有威而無恩的典型。


    將士士卒們因為嚴酷的軍法而戰無不勝,得軍功。


    但他們不會感激嶽飛和鄧艾,反而認為這是他們應得的,或者說是拚搏來的。


    這也是鄧艾和嶽飛被拿下的時候,將官士卒們毫無反應的原因所在,甚至嶽飛手下的將官,還有聯名陷害他的......


    劉辯的這支軍隊,每天吃三頓飽飯,還有菜,三天還有塊肉。


    當然,隻要劉辯來巡查,則必定加餐,肉也比往常要多一塊。


    看著碗裏的兩塊大肉,士卒們眼睛放光:“哎,又能吃過癮啦,皇帝要是每天都來巡查就好了!”


    “嘿嘿,嘿嘿!”


    “好了吧你,一天三頓飯還不過癮,還想天天吃肉!”


    “咋啦,想想還不行?”


    “快看,皇帝來了,皇帝來了!”


    “切,有什麽大驚小怪的,皇帝哪次來,不是和咱們一起吃。”


    在士卒們的視野中,隻見皇帝劉辯,帶領著近臣們,人手一個碗,正在排隊等飯。


    “軍紀第八,所有人在軍營之中吃飯,都必須排隊。”


    劉辯改過之後的軍紀,就是這樣的大白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興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落並收藏三國:興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