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之間,二人邊說邊走。


    見到蔡伯起後,蔡瑁迫不及待地將心中的不滿如竹筒倒豆子般一一道出。


    蔡伯起靜靜地聽著蔡瑁的傾訴,微微皺起眉頭,陷入了沉思。


    廳堂中一片寂靜,隻有蔡瑁略顯急促的呼吸聲。


    過了好一會兒,蔡伯起才緩緩抬起頭,捋了捋胡須,而後緩緩說道:“瑁兒啊,如今劉表正妻不在,這倒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依我之見,你可將你的妹妹嫁給劉表。


    你想想看,一旦聯姻成功,蔡家與劉表便親上加親。


    到那時,你還需擔憂什麽功勞分配不均之事?


    有了這層緊密的關係,蔡家在荊州的地位必將更加穩固,無人可以撼動。


    我們蔡家也能在荊州這片土地上更好地立足,大展宏圖。”


    蔡瑁聽後,眼睛倏地一亮,心中的怒火也如潮水般漸漸退去。


    取而代之的是對叔父建議的認真思考。


    他在腦海中反複權衡著聯姻的利弊,想象著蔡家未來的輝煌景象。


    ......


    當蔡瑁離去的時候,蔡伯起看著蔡瑁的身影,神情古怪,若有所思。


    蔡琰疑惑的問道:“阿翁,因何疑慮啊?”


    蔡伯起長歎一聲,道:“我本來隻是諷刺於他,他卻信以為真。


    現在想想,也確實是一步好棋,所以我略顯尷尬。”


    蔡琰聞言,一時無語。


    蔡伯起悠悠說道:“天下間的世家大族,和這大漢也是相似。誰是宗家,誰是皇帝,誰是分家,誰是漢室宗親。


    但每一代宗家中,也會產生新的宗家和分家。


    我這一輩子一直在做官,也給你們兄弟謀取了兩千石,看似是名副其實的宗家,但現在到老辭官,卻發現,這宗家似乎是他蔡諷。”


    蔡琰疑惑道:“阿翁何出此言呐?”


    蔡伯起苦笑一聲道:“我們世家大族誰是宗家,不像皇帝那樣涇渭分明,如今我雖然還是族長,但說到威望,說到族中田地、產業、礦產、家兵,又有多少不在他蔡瑁手中。


    族中人不過表麵上敬我。


    若是太平盛世倒也罷了,我們隻要官職在身,他們就得老老實實。


    所謂盛世之時,士人為大,武者為狗。


    但是現在呢,天下大亂,天下大亂。


    亂世之中,武者為大,士人為狗啊!”


    聞言,蔡琰正色道:“阿翁,士人出世,一為名士,治經養名,這其實不是好路。


    二為舉孝廉,作郎官,官宦通天,這個才是正道。


    三為鄉裏聚俠,邊關投軍,這個其實是做個護衛,也不是好路。


    我們蔡家沒有名士,伯父便把大女兒嫁給黃承彥,也算是補上了我們蔡家沒有名士的一環。”


    蔡伯起站起身子道:“在外為族,在內也要為家,我們蔡家能起事,也是因為我的姐姐,嫁於太尉張諱溫公啊!”


    蔡琰笑道:“阿翁,如此說來,你諷刺伯父,豈不是在諷刺大父?”


    聞言,蔡伯起瞪起眼睛,罵道:“汝那後生,不當人子。”


    蔡琰又笑道:“阿翁,你細思量,這句話罵的是我,還是你?”


    蔡伯起:“......”兩眼一瞪,差點昏了過去。


    蔡琰吃驚,急忙上去攙扶,冷不防吃了一拐杖,疼的哇哇直叫。


    看到這一幕,蔡伯起反而哈哈大笑起來。


    笑了一會,蔡伯起又道:“如今有蔡瑁那莽貨衝在前麵也好,天子英明神武,說不定能中興呢,到時候......”


    ......


    與此同時,劉表也接見了龐季和黃祖。


    這時,蒯良和蒯越也都在。


    其實也可以看出來,實際上蒯良和龐季、黃祖算是一個圈子的,大家都是標準走士大夫路線的。


    黃祖雖然也曾走過名士路線,但被荊州刺史王叡征辟入職後,也就算是士大夫路線了。


    如果蔡琰和蔡瓚過來,幾人倒是能玩到一起。


    但蔡瑁這種人,這種性格,他和曹操比較能玩到一起。


    在曹家,其實曹操也不是作為宗子培養的,真正的宗子,倒是曹純。


    隻不過,亂世起,曹操這種不是正統路線的,反而因為軍事才能,以及這方麵的資源,翻身做了主人。


    這也是蔡家現在隱隱以蔡瑁為主的原因。


    現在黃祖和龐季之所以果斷站在劉表這一邊,大家是一個圈子的,自然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他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家鄉出現一個軍閥。


    也就是孫堅這種。


    畢竟打仗就要花錢,花糧,費人,費資源,這些東西都得找他們這些豪族要。


    更何況孫堅還殺死了王叡,一個士大夫圈子中的人。


    在這種人下麵做事,也就是說大家都有可能被殺。


    實際上這也是後來陳宮和張邈反叛曹操的原因,因為曹操殺了名士邊讓。


    當然了,邊讓之所以罵曹操,也是以為對方不敢殺自己......


    ......


    到了宴會的時間,各個豪強從四麵八方匯聚而來,齊聚於寬敞的堂中。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當前的形勢,討論之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他們有的神色凝重,若有所思地分析著當前局勢;有的則言辭激昂,熱烈地表達著自己的觀點和期望。


    每個人都懷著不同的心思,等待著劉表和蒯越的到來,堂中的氣氛既緊張又充滿期待。


    然而,時間緩緩流逝,蒯越和劉表卻始終沒有現身。


    漸漸地,一絲不安的情緒在眾人心中蔓延開來。


    起初的熱鬧漸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沉悶的寂靜。


    當這些人察覺到情況不妙,一種強烈的危機感湧上心頭。


    有的人不安地站起身來,眼神中流露出想要盡快離開的渴望;有的人則緊張地四處張望,試圖尋找可能的出路。


    就在他們準備離開之時,一群甲士如潮水般洶湧而入。


    這些甲士個個身披鋥亮的鎧甲,手持寒光閃閃的兵刃。他們的突然出現讓堂中的豪強們頓時驚慌失措,恐懼瞬間彌漫開來。


    “我們這麽多人,劉表,你怎麽敢!”


    還沒等豪強們做出有效的反應,甲士們如狼似虎般撲向這些豪強。


    他們手中的兵器無情地揮舞著。


    刀光劍影交錯之間,鮮血飛濺,慘呼聲不絕於耳。


    這些曾經威風凜凜的豪強們,在甲士們強大的武力麵前,毫無還手之力。


    他們有的驚恐地四處逃竄,卻被甲士們一一追上斬殺。


    片刻之間,堂中的豪強們全部被殺死。


    鮮血染紅了地麵,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血腥味。


    曾經熱鬧的廳堂,如今變成了一片死寂的屠宰場。


    隨後,龐季、黃祖等人率領著軍隊,帶著劉表的手書和各個豪強的人頭,奔赴各個地方去安撫他們的部下和宗族。


    他們向眾人強調,這些人意欲謀逆,但荊州牧劉表心懷仁慈,網開一麵,隻誅殺首惡,其他的全部赦免。


    聽聞此言,附近的宗族豪強們在震驚之餘,心中的恐懼也漸漸消退。


    群龍無首的他們,在權衡利弊之後,紛紛選擇歸順。


    一時之間,南郡北部的六個縣,除了襄陽縣,其他的全部被荊州牧劉表收入手中。


    而襄陽城中,駐紮著孫堅麾下兩員大將,張虎和陳生。


    兩人原本是江夏的賊寇,被孫堅討伐的時候選擇了投誠,進而被安頓在了襄陽這一要地。


    一間房中,劉表正在和蒯良下棋。


    “襄陽城高,江夏兵銳,如之奈何?不拿襄陽,孫堅隨時可能打回來。”


    劉表氣定神閑的落在一子。


    畢竟荊州的豪族已經和他深度綁定,孫堅若是回來了,他劉表不過一條命罷了,這荊州的豪族要賠上多少族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興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落並收藏三國:興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