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師縣那熱鬧非凡的集市中,有一家名為永樂樓的酒樓格外引人注目。


    永樂樓位於集市的正中央,占地廣闊,周圍還沒有其他建築,仿佛一顆璀璨的明珠,在這繁華的集市中散發著獨特的光芒。


    那裝飾華麗的外觀,雕梁畫棟,每一處雕刻都栩栩如生。


    門口懸掛著的大紅燈籠在微風中輕輕搖曳,那溫暖的紅色光芒仿佛在向過往的行人訴說著這裏的繁華和特別。


    燈籠上精美的圖案,在陽光下閃爍著微微的光澤,為整個酒樓增添了一份喜慶的氛圍。


    偃師令趙隆帶著劉辯和韓遂和馬騰等人來到了永樂樓。


    永樂樓自然是永樂仆孟他經營的產業,根據劉辯對各個行業的一些指導,也是分門別類,其中永樂樓是所有酒樓中最為高檔的係列。


    它的存在,仿佛是一座奢華的宮殿,彰顯著尊貴與不凡。


    基本上一個城中隻有一座永樂樓,這也使得它更加顯得獨一無二。


    每一座永樂樓都仿佛是此城的地標,吸引著無數人的目光。


    當然目前也僅僅有雒陽周邊的幾個城有,還沒有擴散到全國,畢竟大廚需要培養,各地的酒樓建造也要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如此來了一群客人,就連偃師令趙隆都在遠處作陪,那負責接待的人精哪裏還不明白,這又是一群朝廷裏的大人物來了。


    他們的到來,讓整個永樂樓都籠罩在一種莊重而又肅穆的氛圍之中。


    負責接待的人滿臉堆笑,小心翼翼地引領著眾人,眼神中充滿了敬畏和討好。


    雒陽城中也隻有一座永樂樓,因為特殊的菜肴,非常受官吏豪紳的喜歡。


    一道道美味佳肴,仿佛是人間珍饈,讓人回味無窮。


    幾乎每時每刻都高朋滿座,排隊的都排到三十天後。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之高。


    所以不少的雒陽豪富和官員,就跑到周邊的永樂樓,偃師縣這邊也經常有人來,隻為一嚐那獨特的美味。


    另外永樂樓的歌舞百戲表演也是一絕......


    此時的很多豪紳公子不用上班,大把的時間做什麽呢?


    意外之喜,就是隨著娛樂方式的增多,欺男霸女的事情急劇的減少。


    當然,每一座城的永樂樓,都會留了一個大包間作為備用,而偃師縣的這座,激發的條件就是偃師縣令趙隆作陪。


    這個包間,仿佛是一個神秘的殿堂,隻有在特殊的時候才會開啟。


    眾人步入包廂,隻見裏麵寬敞明亮,布置得極為精致。


    那高高的天花板上,懸掛著華麗的吊燈,散發著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整個房間。


    這種吊燈自然不是後世的那種,但多有參考,用銅製的碗形狀的東西被吊起來,上麵放著一根根的蠟燭。


    牆壁上掛著精美的字畫,每一幅畫都仿佛是一個故事,為整個房間增添了一份文雅之氣。


    那書法作品,筆走龍蛇,氣勢磅礴,讓人感受到了文化的博大精深。


    看到落款人是張昶,韓遂和馬騰不由得眼神一眯,又結合永樂兩個字,自然也就明白,這其實就是太後的產業。


    對於天子的做法, 他們也早有耳聞,這似乎是天子和太後之間的默契。


    何太後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行商坐賈的上麵,而天子則是徹底收回了國家的權力。


    並趁機頒布了一項製法,那就是後宮不得幹政。


    ......


    “這是什麽東西?”馬超震驚不已的看著包廂中央擺放的一張巨大的圓桌。


    這圓桌與眾人平日裏所見的方桌和長案都大不相同,顯得十分古怪。


    它圓潤的邊緣線條流暢,沒有一絲棱角。


    桌麵光滑如鏡,能夠清晰地映照出人的倒影。


    看到這一幕,韓遂和馬騰等人不由得發呆,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東西,一時不知道如何是好。


    一個個眼神中充滿了驚訝和好奇,仿佛看到了一個神奇的寶物。


    那巨大的圓桌,散發著一種神秘的氣息,讓他們感到既陌生又震撼。


    馬宇和孔融微微一笑,早拉著幾人圍坐在圓桌邊。


    他們的臉上帶著從容和淡定,仿佛對這種新奇的事物早已習以為常。


    “這豈不是與天子同桌而食?不合禮節啊!”


    韓遂連忙站了起來,他的臉上露出驚慌之色,眼神中充滿了不安。


    馬騰一見,也連忙站了起來,他的表情同樣緊張,仿佛犯了什麽大錯。


    孔融看著驚慌的韓遂和馬騰,微笑著說道:“二位不必驚慌。


    如今國家對禮節已經進行大量的縮減,去掉很多不必要的禮節。


    所謂繁文縟節,浪費時間。


    如今之世,當以務實高效為要,不必拘泥於舊禮。


    比如吃飯時在一個桌子上,這也是正常的事情。


    陛下心懷天下,欲以新製引領大漢走向繁榮昌盛,諸位當順應時勢,不必為小節所困。”


    劉辯微微頷首,接著說道:“孔愛卿所言極是。


    文約,壽成,你們都做到三公九卿級別了,都是大漢最頂層的人物,不必在意這些小節。


    朕欲革新舊製,以適應時代之發展。


    朕望諸位能與朕同心同德,為大漢之複興共同努力。”


    然而,韓遂和馬騰依舊不敢。


    這時,趙淳忽然大聲尖著嗓子說道:“製曰,上桌。”


    韓遂一怔,連忙對劉辯行禮後入座,馬騰也一樣。


    他連人坐了後,成公英和馬超等人方才緩緩坐下。


    眾人心中仍有幾分忐忑。


    不一會兒,一道道美味佳肴被端上了桌。


    那菜肴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欲滴。


    有香氣四溢的紅燒肉,色澤紅亮,肥而不膩,一口下去,滿滿的都是醇厚的肉香;


    有鮮嫩可口的清蒸魚,魚肉潔白如雪,搭配著蔥薑蒜的香味,讓人回味無窮;


    還有各種時蔬小炒,清爽可口,營養豐富。


    每一道菜都仿佛是一件藝術品,讓人在品嚐美食的同時,也感受到了烹飪者的精湛技藝。


    韓遂馬騰等人剛開始還很拘謹。


    不過馬超卻管不了那麽多,他率先發動,每嚐一道菜,眼睛都要明亮一次,然後就化身為饕餮,一時大吃海喝。


    馬騰忍不住對馬超連連瞪眼。


    韓遂嘴角的鄙夷也壓不住了。


    ......


    “陛下,臣從來沒有吃過這樣好吃的肉!”


    韓遂一邊大口嚼著鮮嫩多汁的肉塊,一邊讚歎道,臉上露出滿足的神情,眼睛裏閃爍著驚喜的光芒。


    此刻的他,哪裏還有鄙夷馬超時的表情。


    “聖上,這簡直太好吃了!” 馬騰也不住地點頭,嘴裏塞得滿滿的。


    眼神中充滿了對美食的熱愛,仿佛這一桌佳肴是他此生見過的最美妙的東西。


    此刻的他,也渾然忘了剛才打算回去之後要痛扁馬超的想法。


    劉辯看著他們狼吞虎咽的樣子,微微一笑,說道:“此乃永樂樓之特色菜肴,朕特意帶諸位來品嚐,便是想讓大家感受一下這民間之美味。”


    韓遂夾起一塊色澤紅亮的紅燒肉,感慨的眼淚都下來了:“陛下,此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真乃人間美味。


    臣在西涼之地,從未嚐過如此佳肴,臣想帶點回去。”


    馬騰也點頭附和道:“是啊,陛下。


    這菜肴之精美,味道之醇厚,實乃臣生平僅見。


    臣等今日有幸品嚐,實乃三生之福。”


    隨著美食的享用,包廂裏的氣氛也變得越來越輕鬆愉快。


    劉辯看著眾人,微笑著開口道:“兩位愛卿不必如此,這永樂樓的廚子,各賞一個團隊給你們。


    放心,都是廚學出來的。


    “廚學?”


    韓遂馬騰愣住,孔融在一旁解釋道:“永樂樓用的廚學的廚子,除了廚學,這邊的技校可是各種技藝都有教授,像這種桌子,就是匠學的匠工做的。”


    韓遂和馬騰兩眼迷茫,已經不知道說些什麽。


    說是說偃師縣的義舍建設雖然好,但還在他們能理解的範疇,但是現在,已經完全超出了。


    劉辯微微笑著,眼神睿智。


    實際上,自從洛陽幾夜雨,他西征白波穀之後,更多的精力都放在教育和記憶發展這方麵。


    權鬥也好,民生,軍事也好,現如今朝廷的人並不比他差,他的優勢不過是穿越者,帶著一些先進的觀念和上帝視角。


    所以劉辯除了維持朝廷的基本運轉外,也就更努力的去搞這些東西。


    而他麾下文臣武將們,此刻忙著平叛立功屯田分功勞,自然沒有心思去理會天子的這些小道,而且這些小道,又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他們的生活。


    而且因為太傅的叛亂和出走,雒陽城中的百官公卿也少了很多。


    ......


    將作大匠這一塊,劉辯其實早就有了深入的想法,並且一直在默默地操作當中。


    在他的構想裏,基本上就是後世的工部,隻不過目前刀兵甲胄的製作,依舊放在太仆那裏掌管著。


    於是,見眾人吃的差不多了, 劉辯首先談到了將作大匠這個職位,緩緩說道:“將作大匠,不僅要管理原本的事務,還要管理全國工程事務。


    執掌土木興建之製,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寢供億之典。


    凡全國之土木、水利工程,器械製造工程,礦冶、紡織等官辦工業無不綜理,並主管一部分金融貨幣和統一度量衡。


    朕覺得將作大匠不但要管現有的營造,還要對於規製和各種質量問題,形成明確的條款。”


    劉辯的話語沉穩有力,但又帶著一些少年時的變聲。


    “啊!” 韓遂聽著劉辯的話,先是有些迷糊,腦海中努力消化著這龐大的信息量。


    但很快,他便反應過來,頓時兩眼放光。


    全大漢的營造啊!


    他的腦海中仿佛已經浮現出了自己手握大權,管理天下營造的場景。


    那是怎樣的一種壯觀景象啊!


    全國的工程事務皆在自己的掌控之下,這是多大的權力啊!


    韓遂心中暗自盤算著,有了如此大的權力,那能賺到多少錢啊…… 肯定比孟他還要多,我還造什麽反!?


    不,不能隻想著錢,這是為天子效力,得努力啊!


    韓遂連忙調整心態,臉上露出恭敬的神情,說道:“陛下聖明,臣定當竭盡全力,為陛下管好天下營造之事。”


    實際上,之所以將作大匠的人選自吳修死後沒有任命,就是因為劉辯的刻意為之。


    他早已插手進去很多事務,六曹尚書中,有一曹已經悄然進入其中運作。


    基本上,按照劉辯後續的想法,就是把將作大匠這個職位取消掉,改成工部尚書之職,當然具體做事務的,是工部侍郎,也就是他目前心中設想的尚書人選。


    接著,劉辨又談了對執金吾的暢想:“朕覺得執金吾同樣要放眼大漢的每一寸土地,要垂直管理各個州郡的都尉和縣尉。但是執金吾不管戰爭,隻負責治安、巡邏、探案之類的事務。”


    這個構想中的執金吾,劉辯的想法,自然是參考後世的公安部門。


    他希望能建立起一個高效、有序的治安管理體係,為百姓創造一個安全穩定的生活環境。


    當然最主要是給他,他要潛移默化的分各地郡縣地方的權力。


    馬騰一聽,也是驚訝不已。


    他的腦海中迅速浮現出那龐大的管理範圍,管全天下的都尉和縣尉,這得管多少人啊!這得多累啊!


    馬騰的臉上露出一絲擔憂之色,他深知這個任務的艱巨性。


    但又不敢違抗天子的旨意,隻能說道:“陛下放心,臣定當盡心盡力,為陛下管好治安之事。”


    韓遂看著馬騰那不情願的表情,差點想大耳刮子抽他。


    這麽好的職位,這家夥還不樂意?


    甚至韓遂就想和他換職位。但他也知道,天子的安排自有其道理,自己不能隨意更改。


    於是,韓遂隻能暗自羨慕馬騰,同時也更加堅定了自己要努力做好將作大匠的決心。


    一邊說著,劉辯的目光又緩緩落到了馬宇身上。


    此刻,劉辯的眼神帶著一絲審視,他的腦海中浮現出關於馬宇的種種過往。


    曆史上,馬宇也曾和馬騰有過短暫的聯合,然而最終卻被李傕等人殺害。


    從曆史的記載來看,馬宇的能力或許隻能說是一般。


    但在這一世,情況卻有所不同。


    馬宇在諸多事件中積累了不少的經驗,他不再是那個在曆史的洪流中默默無聞的人物。


    當然,最關鍵的是,馬宇的態度那不是一般的好。


    當初,他單槍匹馬地就去勸降匈奴,那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決心。


    隨後,他也是四處奔波,不辭辛勞地為大漢的穩定和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他的忠誠和勤勉,劉辯都看在眼裏。


    想到這裏,劉辯開口道:“馬宇此次西行,立下不少的功勞,就先到朕身邊做個侍中吧!”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劉辯腦海中所想橫跨千年,所以愈發顯得眼神深邃厚重。


    馬宇聽聞此言,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表的激動和喜悅,連忙跪地謝恩,說道:“陛下隆恩,臣定當竭盡全力,為陛下效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興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落並收藏三國:興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