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遇安
小白臉穿到現代變少爺 作者:愛吃印度羊肉的喬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陶家小少爺突然從城外帶回來一個身受重傷害孩子,一下午院子裏都動了起來,將大夫請來後,從屋裏端出來的血水都好幾盆。
陶家老爺和大夫人聞訊而來,看到這情景嚇得臉色煞白煞白的,還以為是自己這剛痊愈不久的兒子又出了什麽事。
就在大夫人一口氣沒上來險些暈厥的時候,陶遴全須全尾的從房間走了出來。
見兒子安然無恙,大夫人的那口氣總算順了下去。
“遴兒,這、這是怎麽回事?”
陶老爺緊蹙著眉,凝重的看著進進出出的下人。
陶遴手裏拿著塊帕子,正擦拭著手上的血液,聞言用早已準備好的說辭解釋道:
“剛剛出城散心遇到的,不過十幾歲的孩子。全家人除他之外皆被山匪所害,見他還有氣息,覺得實在可憐就帶回來了。”
陶家上下皆仁善,平日裏也時常布施捐路,一聽到裏麵的孩子身世這麽悲慘,陶大夫人先紅了眼眶。
她看了一眼丫鬟剛剛端出來的血水,十分心疼的問:
“傷、傷的這麽重嗎?可還救的回來?”
陶老爺雖然也有些麵露不忍,但他想的更多,看了一眼門內,壓低聲音問陶遴:
“報官了嗎?就這樣把這孩子帶回來可有大礙?”
陶遴搖頭,歎了一口氣回道:
“作亂的是流竄的山匪,殺人劫財後早已逃之夭夭,就留了這麽個活口,報官也是無用。”
“為父再差人去查查吧,你在何處撿到的這個孩子?”
陶遴並不意外陶老爺的謹慎,他知道父親是擔心他今日出手會為陶家招來報複。
不過從趙淩那裏他也確切得知,殺害這孩子的山匪都以為這孩子死定了,且也不會將一個孩子放在眼裏。
所以陶遴很是淡定的將自己在哪裏撿到的人告知了陶父。
沒多久,大夫從裏麵走了出來。
陶遴忙迎上去詢問裏麵的孩子病情如何。
大夫表情包有些納罕,唏噓道:
“這孩子傷的太重,分明是以死之象,可詭異的是又有一口氣吊著。老夫費盡全力,還用了陶少爺給的藥,現下病情已經好轉不少。且差人時刻看著,隻要不發熱,這孩子就有活命的機會,老夫明日再來看看,務必要時刻守著他。”
陶遴鄭重的點頭應下,隨後讓管家將老大夫送出門。
陶老爺已經出去安排事宜,陶大夫人則跟著陶遴進去看人。
當看到床上躺著的孩子那張俊秀的麵容卻慘白無血色時,陶夫人擔憂的蹙眉咂舌。
“怎會如此歹毒之人,這麽小的孩子也下得了手!”
陶夫人最是喜愛孩子,尤其床上躺著的小趙淩那張臉長得是在招人惹愛。
陶遴也暗自歎了口氣,因為他發現,這個孩子是有痛覺的。
“遴兒,你這院子裏的丫頭都是剛買進來的,怕是手腳有些粗笨。一會兒讓劉嬤嬤從我院子裏先撥兩個人過來看著,可讓這孩子少遭點兒罪吧。”
原先因著陶遴很少著家,所以陶遴的院子裏隻有小廝,沒有丫鬟。
也是在他蘇醒後擔心小廝做不好服侍人的活兒,陶夫人這才給他物色了幾個。
隻是這些丫鬟現如今還每日都得到嬤嬤那裏受教導,讓她們照顧遍體鱗傷的孩子怕是不穩妥。
陶遴對大夫人的提議自然是欣然應允的。
次日大夫果然又來複查,更讓他震驚的是,才短短一個晚上,病人的病情居然就穩定了下來。
“這孩子命不該絕,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陶少爺心善呀!”
大夫感慨的對陶遴說道。
陶遴拱手,詢問大夫小趙淩身上的傷有沒有什麽後遺症。
畢竟他將人抱回來的時候著實可怖,滿身血呼啦絲不說,腰腹處還被捅了一刀。
提到這個,大夫更加覺得不可思議了。
“老夫已經仔細查看過了,好好將養著並沒有什麽大礙,就是要多費一些心思和湯藥了。”
聞言陶遴徹底放下心來,如此他也總算不負所托。
陶老爺那邊也很快有了確切的消息,陶遴帶回來的孩子確實是被匪徒所害,那群匪徒拿了銀子也早已經沒有蹤影。
待小趙淩醒來後,陶遴第一件事就是要給他重新換個名字。
“【趙淩】這個名字你再用不得,你可知道為什麽?”
看著麵前還有些虛弱的少年,陶遴溫聲問他。
小【趙淩】點頭,看著陶遴說:
“我知道,哥哥跟我說過,我與他是同名同姓的。而他在這個世界已經是個不存在的人,這張臉又同他相似,我要是還叫這個名字,以後可能會嚇著人。”
他麵色認真的說著這些話,倒是讓陶遴有些想笑。
“你懂就好,那由我來給你取一個新名字,可好?”
小【趙淩】高興的點頭,期待的望著他。
陶遴略微思忖了一會兒後輕聲道:
“遇安,趙遇安。往後你就叫這個名字。”
隨遇而安,這是陶遴對他的祝願,到底是孤身一人來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時代,陶遴希望他可以在這裏平安喜樂。
而小【趙淩】也是立馬就理解了陶遴的意思,他很喜歡這個名字,於是毫不猶豫的點頭道謝:
“謝謝哥哥,以後我就叫趙遇安!”
後來陶家人陸續來看過趙遇安,發現這孩子在經曆了這麽大的變故後居然沒有被嚇到瘋傻,性子也十分溫潤內斂,很是招人喜歡。
尤其陶大夫人,她越看越愛越覺得可疼可愛,還特地囑咐管家上庫房取些好的藥材來給這孩子補補。
而趙遇安感受到他家人的溫情好意後也慢慢放鬆下來。
陶家人十分體貼,似乎是怕觸及他的傷心事,所以從沒有人問及他之前家庭情況,陶夫人對他也極好,讓他久違的感受到了母愛。
而這些是他在那個時代沒有體會到的。
陶遴將一切看在眼裏,他很高興趙遇安能適應的這麽快,至於對現代的事,兩人也很少談起,似乎那就是一場夢。
很快,在陶家人的精心養護下,趙遇安的傷已經沒有大礙。
陶遴親自教他認字習武,原本還想教趙遇安學琴的,但陶遴發現趙遇安並沒有音樂細胞……索性也就不強求了。
不過幸好這孩子乖巧肯學,陶遴教起來也不費勁。
尤其是在武學上,趙遇安顯現出了格外高的天賦,陶遴為此十分驚喜,教養他也越發用心。
陶家老爺和大夫人聞訊而來,看到這情景嚇得臉色煞白煞白的,還以為是自己這剛痊愈不久的兒子又出了什麽事。
就在大夫人一口氣沒上來險些暈厥的時候,陶遴全須全尾的從房間走了出來。
見兒子安然無恙,大夫人的那口氣總算順了下去。
“遴兒,這、這是怎麽回事?”
陶老爺緊蹙著眉,凝重的看著進進出出的下人。
陶遴手裏拿著塊帕子,正擦拭著手上的血液,聞言用早已準備好的說辭解釋道:
“剛剛出城散心遇到的,不過十幾歲的孩子。全家人除他之外皆被山匪所害,見他還有氣息,覺得實在可憐就帶回來了。”
陶家上下皆仁善,平日裏也時常布施捐路,一聽到裏麵的孩子身世這麽悲慘,陶大夫人先紅了眼眶。
她看了一眼丫鬟剛剛端出來的血水,十分心疼的問:
“傷、傷的這麽重嗎?可還救的回來?”
陶老爺雖然也有些麵露不忍,但他想的更多,看了一眼門內,壓低聲音問陶遴:
“報官了嗎?就這樣把這孩子帶回來可有大礙?”
陶遴搖頭,歎了一口氣回道:
“作亂的是流竄的山匪,殺人劫財後早已逃之夭夭,就留了這麽個活口,報官也是無用。”
“為父再差人去查查吧,你在何處撿到的這個孩子?”
陶遴並不意外陶老爺的謹慎,他知道父親是擔心他今日出手會為陶家招來報複。
不過從趙淩那裏他也確切得知,殺害這孩子的山匪都以為這孩子死定了,且也不會將一個孩子放在眼裏。
所以陶遴很是淡定的將自己在哪裏撿到的人告知了陶父。
沒多久,大夫從裏麵走了出來。
陶遴忙迎上去詢問裏麵的孩子病情如何。
大夫表情包有些納罕,唏噓道:
“這孩子傷的太重,分明是以死之象,可詭異的是又有一口氣吊著。老夫費盡全力,還用了陶少爺給的藥,現下病情已經好轉不少。且差人時刻看著,隻要不發熱,這孩子就有活命的機會,老夫明日再來看看,務必要時刻守著他。”
陶遴鄭重的點頭應下,隨後讓管家將老大夫送出門。
陶老爺已經出去安排事宜,陶大夫人則跟著陶遴進去看人。
當看到床上躺著的孩子那張俊秀的麵容卻慘白無血色時,陶夫人擔憂的蹙眉咂舌。
“怎會如此歹毒之人,這麽小的孩子也下得了手!”
陶夫人最是喜愛孩子,尤其床上躺著的小趙淩那張臉長得是在招人惹愛。
陶遴也暗自歎了口氣,因為他發現,這個孩子是有痛覺的。
“遴兒,你這院子裏的丫頭都是剛買進來的,怕是手腳有些粗笨。一會兒讓劉嬤嬤從我院子裏先撥兩個人過來看著,可讓這孩子少遭點兒罪吧。”
原先因著陶遴很少著家,所以陶遴的院子裏隻有小廝,沒有丫鬟。
也是在他蘇醒後擔心小廝做不好服侍人的活兒,陶夫人這才給他物色了幾個。
隻是這些丫鬟現如今還每日都得到嬤嬤那裏受教導,讓她們照顧遍體鱗傷的孩子怕是不穩妥。
陶遴對大夫人的提議自然是欣然應允的。
次日大夫果然又來複查,更讓他震驚的是,才短短一個晚上,病人的病情居然就穩定了下來。
“這孩子命不該絕,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陶少爺心善呀!”
大夫感慨的對陶遴說道。
陶遴拱手,詢問大夫小趙淩身上的傷有沒有什麽後遺症。
畢竟他將人抱回來的時候著實可怖,滿身血呼啦絲不說,腰腹處還被捅了一刀。
提到這個,大夫更加覺得不可思議了。
“老夫已經仔細查看過了,好好將養著並沒有什麽大礙,就是要多費一些心思和湯藥了。”
聞言陶遴徹底放下心來,如此他也總算不負所托。
陶老爺那邊也很快有了確切的消息,陶遴帶回來的孩子確實是被匪徒所害,那群匪徒拿了銀子也早已經沒有蹤影。
待小趙淩醒來後,陶遴第一件事就是要給他重新換個名字。
“【趙淩】這個名字你再用不得,你可知道為什麽?”
看著麵前還有些虛弱的少年,陶遴溫聲問他。
小【趙淩】點頭,看著陶遴說:
“我知道,哥哥跟我說過,我與他是同名同姓的。而他在這個世界已經是個不存在的人,這張臉又同他相似,我要是還叫這個名字,以後可能會嚇著人。”
他麵色認真的說著這些話,倒是讓陶遴有些想笑。
“你懂就好,那由我來給你取一個新名字,可好?”
小【趙淩】高興的點頭,期待的望著他。
陶遴略微思忖了一會兒後輕聲道:
“遇安,趙遇安。往後你就叫這個名字。”
隨遇而安,這是陶遴對他的祝願,到底是孤身一人來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時代,陶遴希望他可以在這裏平安喜樂。
而小【趙淩】也是立馬就理解了陶遴的意思,他很喜歡這個名字,於是毫不猶豫的點頭道謝:
“謝謝哥哥,以後我就叫趙遇安!”
後來陶家人陸續來看過趙遇安,發現這孩子在經曆了這麽大的變故後居然沒有被嚇到瘋傻,性子也十分溫潤內斂,很是招人喜歡。
尤其陶大夫人,她越看越愛越覺得可疼可愛,還特地囑咐管家上庫房取些好的藥材來給這孩子補補。
而趙遇安感受到他家人的溫情好意後也慢慢放鬆下來。
陶家人十分體貼,似乎是怕觸及他的傷心事,所以從沒有人問及他之前家庭情況,陶夫人對他也極好,讓他久違的感受到了母愛。
而這些是他在那個時代沒有體會到的。
陶遴將一切看在眼裏,他很高興趙遇安能適應的這麽快,至於對現代的事,兩人也很少談起,似乎那就是一場夢。
很快,在陶家人的精心養護下,趙遇安的傷已經沒有大礙。
陶遴親自教他認字習武,原本還想教趙遇安學琴的,但陶遴發現趙遇安並沒有音樂細胞……索性也就不強求了。
不過幸好這孩子乖巧肯學,陶遴教起來也不費勁。
尤其是在武學上,趙遇安顯現出了格外高的天賦,陶遴為此十分驚喜,教養他也越發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