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璦兩世為人,熟知曆史,最了解人性。
任何東西都不能一味的給予,這樣隻會誘發他人的惰性,讓人覺得理所應當,接受的心安理得,反而不會有感恩之念。
災民也是一樣,不能一味的賑濟。
這躺在地上哀嚎呻吟就有吃得,誰不會叫上兩句?
二十幾萬的災民,人人如此,那還了得?
故而在實施誌願者製度後,李元璦就開始安排災民從事簡單的工作,給自己搭建臨時住所,修路、拾薪等簡單的活。
一方麵是手上糧食不夠,底氣不足,一方麵災民因飲食不規律,饑餓成疾,身體負擔不起繁重勞力。但便是如此,也給他們一種唯有勞動,才能獲得相應食物的理念。
待揚州籌集的糧食以及海魚運達後,李元璦即開始對災區經行整頓。
一步一步,直到最嚴重的的宿州。
他們掘開了堰塞湖,清理了爛泥沼澤,打通了與宿州的聯係,將救命的糧食,送到了宿州。
宿州的景象無疑是最淒慘的,洪水幾乎淹沒了整個城鎮,城裏成了廢墟,虧得州刺史袁公瑜應對有方,一邊安排人搬運府庫糧食運往高處,一邊指揮百姓撤離,將損失減至最低。
李元璦一直心係宿州情況,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但見宿州傷亡遠比自己想象中的小,心情大為舒暢,當即就表明要給袁公瑜表功。
但他很快就察覺了事情有些不對。
這日,李元璦打算對宿州展開重建工作,親自探查宿州地形地貌,抵達了汴水下遊,隋唐大運河宿州段!
看著完全給衝垮的進水閘、減水閘以及運河右岸的堤壩,李元璦臉色鐵青,一言不發。
袁公瑜慌張的站在一側,冷汗直流。
過了良久,李元璦方才轉過身子,沒有看袁公瑜,而是對著宿州長史方晨說道:“給我看五年裏,運河的治理支出。”
早年他親自探查過大運河,宿州緊挨汴水下遊。
當初他們引洛水入汴水,讓汴州一躍成為僅次於長安、洛陽的存在,宿州也分得了一杯羹。
大家好我們公眾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隻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不過因為洛水入汴,汴水水流量大增,對於防洪是一大考驗。
為了控製水流量,李元璦記得自己當初一邊將汴水引入泗水,令之流入大海,一邊在汴水下遊也就是宿州地段修建了進水閘、減水閘以控製運河的水流量。
李元璦對於進水閘、減水閘的設計屬於超時代的,對於洪水有著一定的抵抗力,他不敢相信自己設計的進水閘、減水閘居然會整體陷落垮塌,成為洪水湧入宿州的主要地段。
難怪宿州災情最是嚴重,這大運河的水都往宿州進了。
這種情況唯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當初修建進水閘、減水閘的時候,建造者偷工減料,導致今日禍端。另外就是地方政府處理不當,缺乏對於進水閘、減水閘有效的維護。
方晨戰戰兢兢的看了袁公瑜一眼。
袁公瑜臉色慘白,直接跪伏在地,低呼道:“吳王恕罪。”
李元璦道:“何罪?”
袁公瑜顫聲道:“宿州百姓窮困,百廢待興,需要整治的地方太多。為了讓境內百姓早一些過上好日子,下官,下官動用了治理河道的經費……”
“混蛋!”
李元璦氣得一腳踢了過去。
袁公瑜翻了一個跟頭,狼狽的滾了一圈,繼續伏地拜道:“天地為證,公瑜在任多年,從未貪墨一文。挪用經費,亦是為百姓考量,望吳王明察。”
“為百姓思量?”李元璦直接氣笑了:“連輕重緩急都分辨不清,還為百姓思量?當孤是三歲小孩?”
他還未細查,或許真如袁公瑜自辯的那樣,未貪墨一分一毫,李元璦也不信他是單純的為百姓。
袁公瑜並非是蠢貨,反而是一個能人。
這能人生了歪心思,破壞力比庸人大多了。
早在江南,他就發現了一個情況。
原本懶政的官員,近年來格外勤快。
細細一了解,便知道因由。
貞觀朝廟堂穩固,天下太平,缺乏晉升空間。而隨著李世民病重,李治監國即位,一朝天子一朝臣,廟堂官員的輪換是不可避免的。
這個時候表現好的官員,很容易就為吏部提拔,成為新朝的基石。
袁公瑜十有八九就是存著如此念頭,調用治河經費,讓自己的履曆更加光鮮,從而得到天子青睞,走上巔峰。
至於未來宿州如何?跟他一個前刺史有什麽關係?
袁公瑜千算萬算想得到就在自己在任的這幾年,會遇上這種百年不遇的天災?
李元璦並不反感功利心重的人,這人非聖賢,如周公、諸葛亮這類人終究難遇。當初他麾下的上官儀就是一個聰明過了頭,功利心極重的人。
可上官儀再如何自私自利,也有一個底線。袁公瑜用治河經費來粉飾自己的功績,真是一點臉都不要了。
“來人!收了袁公瑜的刺史大印,將他關押起來。”
李元璦一想到宿州的災情人禍大於天災,恨不得牙癢癢的,若非他隻有罷黜任免的權力,沒有生殺大權,甚至都有將他腦袋砍下來,告慰宿州百姓的念頭。
一番調查下來,李元璦更是氣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袁公瑜不隻是調用治河經費,還濫用手中權力,隨意開關水閘,為了點滴利益,濫用水資源。
一邊濫用,一邊又不加以維護,不出問題都有鬼了。
最讓李元璦難受的還是,得知袁公瑜給收押,很多宿州百姓為他求情說好話。
在他們看來,袁公瑜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官。
直到李元璦將袁公瑜所犯之事,公之於眾,方才勸退了宿州百姓。
李元璦將此事修書上報李治,要求嚴懲袁公瑜。同時還亡羊補牢,提議朝廷設置一個專門負責管理水利工程的機構,專門負責監督維護水利工程。
天災避免不了,但是人禍盡可能的杜絕。
這水患對於朝廷的威脅太大太大了。
這不來則已,一來就能去了朝廷半條命。
此次水患固然得到了控製,但作為江南東道的第一把手,掌控者大唐最大糧食生產基地的他心底明白,沒有兩三年的休整,朝廷緩不過來。
正好可以趁此機會穩定一下朝局!
李元璦心底琢磨著,他已得到通知,此間事了,便回京受賞。
任何東西都不能一味的給予,這樣隻會誘發他人的惰性,讓人覺得理所應當,接受的心安理得,反而不會有感恩之念。
災民也是一樣,不能一味的賑濟。
這躺在地上哀嚎呻吟就有吃得,誰不會叫上兩句?
二十幾萬的災民,人人如此,那還了得?
故而在實施誌願者製度後,李元璦就開始安排災民從事簡單的工作,給自己搭建臨時住所,修路、拾薪等簡單的活。
一方麵是手上糧食不夠,底氣不足,一方麵災民因飲食不規律,饑餓成疾,身體負擔不起繁重勞力。但便是如此,也給他們一種唯有勞動,才能獲得相應食物的理念。
待揚州籌集的糧食以及海魚運達後,李元璦即開始對災區經行整頓。
一步一步,直到最嚴重的的宿州。
他們掘開了堰塞湖,清理了爛泥沼澤,打通了與宿州的聯係,將救命的糧食,送到了宿州。
宿州的景象無疑是最淒慘的,洪水幾乎淹沒了整個城鎮,城裏成了廢墟,虧得州刺史袁公瑜應對有方,一邊安排人搬運府庫糧食運往高處,一邊指揮百姓撤離,將損失減至最低。
李元璦一直心係宿州情況,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但見宿州傷亡遠比自己想象中的小,心情大為舒暢,當即就表明要給袁公瑜表功。
但他很快就察覺了事情有些不對。
這日,李元璦打算對宿州展開重建工作,親自探查宿州地形地貌,抵達了汴水下遊,隋唐大運河宿州段!
看著完全給衝垮的進水閘、減水閘以及運河右岸的堤壩,李元璦臉色鐵青,一言不發。
袁公瑜慌張的站在一側,冷汗直流。
過了良久,李元璦方才轉過身子,沒有看袁公瑜,而是對著宿州長史方晨說道:“給我看五年裏,運河的治理支出。”
早年他親自探查過大運河,宿州緊挨汴水下遊。
當初他們引洛水入汴水,讓汴州一躍成為僅次於長安、洛陽的存在,宿州也分得了一杯羹。
大家好我們公眾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隻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不過因為洛水入汴,汴水水流量大增,對於防洪是一大考驗。
為了控製水流量,李元璦記得自己當初一邊將汴水引入泗水,令之流入大海,一邊在汴水下遊也就是宿州地段修建了進水閘、減水閘以控製運河的水流量。
李元璦對於進水閘、減水閘的設計屬於超時代的,對於洪水有著一定的抵抗力,他不敢相信自己設計的進水閘、減水閘居然會整體陷落垮塌,成為洪水湧入宿州的主要地段。
難怪宿州災情最是嚴重,這大運河的水都往宿州進了。
這種情況唯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當初修建進水閘、減水閘的時候,建造者偷工減料,導致今日禍端。另外就是地方政府處理不當,缺乏對於進水閘、減水閘有效的維護。
方晨戰戰兢兢的看了袁公瑜一眼。
袁公瑜臉色慘白,直接跪伏在地,低呼道:“吳王恕罪。”
李元璦道:“何罪?”
袁公瑜顫聲道:“宿州百姓窮困,百廢待興,需要整治的地方太多。為了讓境內百姓早一些過上好日子,下官,下官動用了治理河道的經費……”
“混蛋!”
李元璦氣得一腳踢了過去。
袁公瑜翻了一個跟頭,狼狽的滾了一圈,繼續伏地拜道:“天地為證,公瑜在任多年,從未貪墨一文。挪用經費,亦是為百姓考量,望吳王明察。”
“為百姓思量?”李元璦直接氣笑了:“連輕重緩急都分辨不清,還為百姓思量?當孤是三歲小孩?”
他還未細查,或許真如袁公瑜自辯的那樣,未貪墨一分一毫,李元璦也不信他是單純的為百姓。
袁公瑜並非是蠢貨,反而是一個能人。
這能人生了歪心思,破壞力比庸人大多了。
早在江南,他就發現了一個情況。
原本懶政的官員,近年來格外勤快。
細細一了解,便知道因由。
貞觀朝廟堂穩固,天下太平,缺乏晉升空間。而隨著李世民病重,李治監國即位,一朝天子一朝臣,廟堂官員的輪換是不可避免的。
這個時候表現好的官員,很容易就為吏部提拔,成為新朝的基石。
袁公瑜十有八九就是存著如此念頭,調用治河經費,讓自己的履曆更加光鮮,從而得到天子青睞,走上巔峰。
至於未來宿州如何?跟他一個前刺史有什麽關係?
袁公瑜千算萬算想得到就在自己在任的這幾年,會遇上這種百年不遇的天災?
李元璦並不反感功利心重的人,這人非聖賢,如周公、諸葛亮這類人終究難遇。當初他麾下的上官儀就是一個聰明過了頭,功利心極重的人。
可上官儀再如何自私自利,也有一個底線。袁公瑜用治河經費來粉飾自己的功績,真是一點臉都不要了。
“來人!收了袁公瑜的刺史大印,將他關押起來。”
李元璦一想到宿州的災情人禍大於天災,恨不得牙癢癢的,若非他隻有罷黜任免的權力,沒有生殺大權,甚至都有將他腦袋砍下來,告慰宿州百姓的念頭。
一番調查下來,李元璦更是氣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袁公瑜不隻是調用治河經費,還濫用手中權力,隨意開關水閘,為了點滴利益,濫用水資源。
一邊濫用,一邊又不加以維護,不出問題都有鬼了。
最讓李元璦難受的還是,得知袁公瑜給收押,很多宿州百姓為他求情說好話。
在他們看來,袁公瑜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官。
直到李元璦將袁公瑜所犯之事,公之於眾,方才勸退了宿州百姓。
李元璦將此事修書上報李治,要求嚴懲袁公瑜。同時還亡羊補牢,提議朝廷設置一個專門負責管理水利工程的機構,專門負責監督維護水利工程。
天災避免不了,但是人禍盡可能的杜絕。
這水患對於朝廷的威脅太大太大了。
這不來則已,一來就能去了朝廷半條命。
此次水患固然得到了控製,但作為江南東道的第一把手,掌控者大唐最大糧食生產基地的他心底明白,沒有兩三年的休整,朝廷緩不過來。
正好可以趁此機會穩定一下朝局!
李元璦心底琢磨著,他已得到通知,此間事了,便回京受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