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和他們的防線,現在充其量隻不過是一個虛有其表的防線,根本不能起到任何防禦的作用。然而在路軍的統帥部看來,這條防線,甚至用不著防在眼裏。因為它的防禦地帶,隻集中在黃金河的上遊地區,而靠近南部的下遊地帶,卻幾乎是沒有任何防守。因此,路軍決定采取迂回的戰術,繞開那條脆弱的防線,從下遊穿過黃金河,稍稍轉向北方,直插帝國的心髒——首都奧登。
路德尼亞人不僅是這麽想的,而且也照辦了。他們的大軍,浩浩蕩蕩地找到黃金河防禦力近乎為零的地帶,順利地跨越了帝國邊境的最後一道屏障,逼近奧登而來。而守在黃金河的所謂集團軍及其總司令,甚至還在苦苦等待著敵人在他們麵前出現。等到得到可靠情報、知道敵軍已經進入帝國本土的時候,集團軍的總司令兼帝國的副首相難以置信地大喊:
“這怎麽可能!”
這就好比兩個正在決鬥的人,一方天真到以為敵人已經沒有力氣了,所以大可睡一覺起來再痛揍對方,等到他終於睡醒打算用全部力氣教訓敵人的時候,卻發現敵人已經不見蹤影,而且伺機躲藏在他背後準備致命的一擊。奧登尼亞神聖帝國,在錯誤的時候、錯誤的地點,下達了這樣一個會葬送自己命運的錯誤決定。這當然不能說是埃默裏.瓦萊裏安的責任,他隻是一個不應該出現在這裏的一個錯誤的人選罷了。就算換成別的將領,恐怕也無法在這種情況之中挽救帝國東線的戰局。
當意識到敵人的大軍極有可能在包圍奧登的同時順利包圍自己所設置的防線時,昔日自認為可以在戰場上大幹一場的副首相,慌張起來。他現在才意識到,自己根本是不可能取勝的。而且現在他和他的部隊距離首都還有著一段距離,萬一被路德尼亞人包圍了,那麽後果實在可怕。因此,在得知路軍已經繞過防線來到帝國本土的時候,副首相一方麵命令手下的部隊離開這條所謂的防線去狙擊敵人,一方麵向大後方的最高統帥部發出請求,請求讓他和他的部隊撤回來,為首都的將要進行的防禦戰進一分力。
當東部前線的電報發到奧登首相府地堡中的通訊部時,這時候首相並不在這兒,而是在另一個房間內,用廣播設備對全國進行他的又一次宣言。這個時候,外頭早已流言四起,說路德尼亞人已經比艾尼亞人搶先一步,入侵帝國了!可是卡爾.海因茨對此並不相信,因為他覺得路德尼亞人從頭到尾都不過是在裝樣子,更何況現在帝國之外又有新的防線,路軍怎麽可能如此順利地就通過了那道防線入侵帝國了呢?所以,在他廣播之時,帝國的首相對於前線仍然抱有信心。
“眼前,我們麵臨著重大的危機。這是詭計多端的艾尼亞人和凶殘的路德尼亞人所耍的把戲,他們被異教徒所控製,在魔鬼的唆使下,企圖顛覆由全能之神庇護的神聖帝國。他們是在妄想!因為不管怎麽樣,我們都絕不會認輸!這場災難會在我們的意誌和決心下消失,因為我們終將戰勝這一切陰謀,迎來最終的勝利!不要忘記,全能之神是永遠站在我們這一邊的,我以前不、現在也不、以後也將永遠不會屈服!”
這場廣播到底激勵了多少奧登尼亞的國民,是個未知數。不過在地堡內,對前線局勢還懷有信心的人,已經少之又少了。隻是在帝國的首相麵前,他們還保持著沉默。因為現在的卡爾.海因茨,對於失利之類的話,連聽都不愛聽。他在自己的隨從麵前,隻要一有機會,就會大談特談他扭轉乾坤的計劃、那些神乎其神的方案——可是這些方案和計劃,沒一個人能清楚地說出,它們有沒有實行的可能性或時間表。
在廣播結束之後,首相看到了那封緊急電報。他在看的時候,起初是吃了一驚,然後又平靜下來,對身邊的人說:
“沒想到連我看好的人也是這樣,現在自己就慌張起來,還要求撤退了呢。”
很顯然的,對於電報中副首相所提到的路軍“已經入侵”的消息,卡爾.海因茨仍然不願相信。他覺得埃默裏.瓦萊裏安是在戰場上被嚇破了膽,所以才匆忙要求撤退。現在,他對於這個心腹是否有能力為帝國守住東麵防線,已經不抱什麽希望。他之所以不認為路德尼亞已經入侵,也是出於對副首相的懷疑。
直到當天及後來的情報都一一證實,路軍確實已經繞過了防線並且朝首都方向逼近,帝國的首相才不得不相信這是事實。但是現在已經遲了,帝國之內能夠趕來保衛首都的部隊不多,而且就算現在將全國的兵力集中起來,相比起路軍的數量,也是小巫見大巫了。在那一天裏,帝國的首相好像一天就蒼老了二十歲,他目光呆滯,完全不像廣播時那樣神采飛揚,一個勁兒地在念叨:
“他們來了,來了……那些魔鬼……”
跟卡爾.海因茨的想像正好相反,在路德尼亞人和他們的盟國看來,奧登尼亞神聖帝國的部隊和它的統帥才是真正的魔鬼。這股可怕的力量,在過去的五年多以來,將整個世界攪得一片大亂,現在,要終結它的機會近在眼前,路德尼亞人又怎麽可能放過這個大好時機呢?
在例行的會議上,卡爾.海因茨的矛盾和煎熬,也表露無遺。他一方麵在眾人麵前不住地表示艾尼亞和昂尼亞之間分歧加大、分裂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麵又提到要是艾尼亞人真的將整個米德加爾德大陸任由路德尼亞人接管,那麽日後這裏將是異教徒的天下,到時候,他們也還是要成為死對頭。說到最後,他喃喃自語地說:
“在五年前,我就通過各種方式,向他們表明,我無意與他們作戰。可是愚蠢的家夥卻被路德尼亞人的間諜和異教徒煽動起來,跟我們為敵。現在可好了,路德尼亞人來了,他們是絕不會讓出吞進嘴裏的肥肉的!愚不可及的艾尼亞人,他們是在將半個天下拱手讓給自己最可怕的敵人!”
他對這個消息既焦慮又懷疑。焦慮是因為如果路軍真的越過了邊界線,那麽帝國的首都將無任何屏障可言;懷疑是因為心中仍然抱著最後一絲希望,希望這不是真的,前線並沒有崩潰,路德尼亞人仍然在帝國之外。
然而在帝國最高統帥部焦急得如同爐邊的蟋蟀、坐立不安的時候,當月末,帝國的首相再次得到了確切的情報:路軍已經在向首都迫切,而帝國已經無兵可守!這下子,任何的希望都破滅了,所有人都像挨了一記重拳,隻能默默無語地聽著這個消息。他們的擔憂害怕和恐懼之情,現在並不是不存在了,而是在心中翻滾升騰著,幾乎將他們的理智都淹沒了。大概唯一不為此而惶恐的,就隻有首相和布魯諾了。
首相不管如何,起碼在大多數時候也還保持著冷靜;而布魯諾呢?他最近似乎一下子春風得意起來,儼然帝國的第二號人物。正如副首相夫人之前所擔心的那樣,他故意支持不懂軍事的副首相上戰場,是有他的目的的。如今這個頭號政敵一離開,首相就更加信任他了,這對於布魯諾來說,不是因禍得福嗎?而且從前線的形勢來看,埃默裏.瓦萊裏安沒能為帝國帶來勝利,更暴露了自己的無能,這樣一來,他失去首相的信任也就很正常了。距離自己那個日思夜想的地位,布魯諾從來沒有放棄過,即使如今的帝國已經變得風雨飄搖,他也隻能看到與自己有關的利益得失。
“我們是在異教徒的唆使和詭計下,才不得不與昏了頭的艾尼亞交戰的。他們由始至終都沒有看清楚,隻有路德尼亞才是他們真正的敵人。那些沒腦袋的昂尼亞人,他們隻以為可以戰勝帝國,可是卻沒有想到,他們日後將極有可能麵對一個將魔爪伸進來的由路德尼亞人統治的米德加爾德大陸!倫納德.斯潘塞這個頑固但又老眼昏花的老家夥,他遲早會知道,隻有我說的才是真理!要不是這個老家夥在那兒拚命將艾尼亞扯進來、或是早在四年前就跟帝國議和,我們現在早就已經聯手共同對付我們唯一的敵人了。這一切,都是由於他們犯下了異常愚蠢的錯誤!這些飯桶,米德加爾德這片大好河山,是被他們出賣給路德尼亞人的!”
首相對於前線崩潰的憂慮,化作了對艾尼亞等國的滿腔怨憤。他似乎仍然認為,帝國本來是可以與它們之間取得更堅固的盟友關係,但如今變成這樣,卻通通都是別人的錯誤。(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路德尼亞人不僅是這麽想的,而且也照辦了。他們的大軍,浩浩蕩蕩地找到黃金河防禦力近乎為零的地帶,順利地跨越了帝國邊境的最後一道屏障,逼近奧登而來。而守在黃金河的所謂集團軍及其總司令,甚至還在苦苦等待著敵人在他們麵前出現。等到得到可靠情報、知道敵軍已經進入帝國本土的時候,集團軍的總司令兼帝國的副首相難以置信地大喊:
“這怎麽可能!”
這就好比兩個正在決鬥的人,一方天真到以為敵人已經沒有力氣了,所以大可睡一覺起來再痛揍對方,等到他終於睡醒打算用全部力氣教訓敵人的時候,卻發現敵人已經不見蹤影,而且伺機躲藏在他背後準備致命的一擊。奧登尼亞神聖帝國,在錯誤的時候、錯誤的地點,下達了這樣一個會葬送自己命運的錯誤決定。這當然不能說是埃默裏.瓦萊裏安的責任,他隻是一個不應該出現在這裏的一個錯誤的人選罷了。就算換成別的將領,恐怕也無法在這種情況之中挽救帝國東線的戰局。
當意識到敵人的大軍極有可能在包圍奧登的同時順利包圍自己所設置的防線時,昔日自認為可以在戰場上大幹一場的副首相,慌張起來。他現在才意識到,自己根本是不可能取勝的。而且現在他和他的部隊距離首都還有著一段距離,萬一被路德尼亞人包圍了,那麽後果實在可怕。因此,在得知路軍已經繞過防線來到帝國本土的時候,副首相一方麵命令手下的部隊離開這條所謂的防線去狙擊敵人,一方麵向大後方的最高統帥部發出請求,請求讓他和他的部隊撤回來,為首都的將要進行的防禦戰進一分力。
當東部前線的電報發到奧登首相府地堡中的通訊部時,這時候首相並不在這兒,而是在另一個房間內,用廣播設備對全國進行他的又一次宣言。這個時候,外頭早已流言四起,說路德尼亞人已經比艾尼亞人搶先一步,入侵帝國了!可是卡爾.海因茨對此並不相信,因為他覺得路德尼亞人從頭到尾都不過是在裝樣子,更何況現在帝國之外又有新的防線,路軍怎麽可能如此順利地就通過了那道防線入侵帝國了呢?所以,在他廣播之時,帝國的首相對於前線仍然抱有信心。
“眼前,我們麵臨著重大的危機。這是詭計多端的艾尼亞人和凶殘的路德尼亞人所耍的把戲,他們被異教徒所控製,在魔鬼的唆使下,企圖顛覆由全能之神庇護的神聖帝國。他們是在妄想!因為不管怎麽樣,我們都絕不會認輸!這場災難會在我們的意誌和決心下消失,因為我們終將戰勝這一切陰謀,迎來最終的勝利!不要忘記,全能之神是永遠站在我們這一邊的,我以前不、現在也不、以後也將永遠不會屈服!”
這場廣播到底激勵了多少奧登尼亞的國民,是個未知數。不過在地堡內,對前線局勢還懷有信心的人,已經少之又少了。隻是在帝國的首相麵前,他們還保持著沉默。因為現在的卡爾.海因茨,對於失利之類的話,連聽都不愛聽。他在自己的隨從麵前,隻要一有機會,就會大談特談他扭轉乾坤的計劃、那些神乎其神的方案——可是這些方案和計劃,沒一個人能清楚地說出,它們有沒有實行的可能性或時間表。
在廣播結束之後,首相看到了那封緊急電報。他在看的時候,起初是吃了一驚,然後又平靜下來,對身邊的人說:
“沒想到連我看好的人也是這樣,現在自己就慌張起來,還要求撤退了呢。”
很顯然的,對於電報中副首相所提到的路軍“已經入侵”的消息,卡爾.海因茨仍然不願相信。他覺得埃默裏.瓦萊裏安是在戰場上被嚇破了膽,所以才匆忙要求撤退。現在,他對於這個心腹是否有能力為帝國守住東麵防線,已經不抱什麽希望。他之所以不認為路德尼亞已經入侵,也是出於對副首相的懷疑。
直到當天及後來的情報都一一證實,路軍確實已經繞過了防線並且朝首都方向逼近,帝國的首相才不得不相信這是事實。但是現在已經遲了,帝國之內能夠趕來保衛首都的部隊不多,而且就算現在將全國的兵力集中起來,相比起路軍的數量,也是小巫見大巫了。在那一天裏,帝國的首相好像一天就蒼老了二十歲,他目光呆滯,完全不像廣播時那樣神采飛揚,一個勁兒地在念叨:
“他們來了,來了……那些魔鬼……”
跟卡爾.海因茨的想像正好相反,在路德尼亞人和他們的盟國看來,奧登尼亞神聖帝國的部隊和它的統帥才是真正的魔鬼。這股可怕的力量,在過去的五年多以來,將整個世界攪得一片大亂,現在,要終結它的機會近在眼前,路德尼亞人又怎麽可能放過這個大好時機呢?
在例行的會議上,卡爾.海因茨的矛盾和煎熬,也表露無遺。他一方麵在眾人麵前不住地表示艾尼亞和昂尼亞之間分歧加大、分裂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麵又提到要是艾尼亞人真的將整個米德加爾德大陸任由路德尼亞人接管,那麽日後這裏將是異教徒的天下,到時候,他們也還是要成為死對頭。說到最後,他喃喃自語地說:
“在五年前,我就通過各種方式,向他們表明,我無意與他們作戰。可是愚蠢的家夥卻被路德尼亞人的間諜和異教徒煽動起來,跟我們為敵。現在可好了,路德尼亞人來了,他們是絕不會讓出吞進嘴裏的肥肉的!愚不可及的艾尼亞人,他們是在將半個天下拱手讓給自己最可怕的敵人!”
他對這個消息既焦慮又懷疑。焦慮是因為如果路軍真的越過了邊界線,那麽帝國的首都將無任何屏障可言;懷疑是因為心中仍然抱著最後一絲希望,希望這不是真的,前線並沒有崩潰,路德尼亞人仍然在帝國之外。
然而在帝國最高統帥部焦急得如同爐邊的蟋蟀、坐立不安的時候,當月末,帝國的首相再次得到了確切的情報:路軍已經在向首都迫切,而帝國已經無兵可守!這下子,任何的希望都破滅了,所有人都像挨了一記重拳,隻能默默無語地聽著這個消息。他們的擔憂害怕和恐懼之情,現在並不是不存在了,而是在心中翻滾升騰著,幾乎將他們的理智都淹沒了。大概唯一不為此而惶恐的,就隻有首相和布魯諾了。
首相不管如何,起碼在大多數時候也還保持著冷靜;而布魯諾呢?他最近似乎一下子春風得意起來,儼然帝國的第二號人物。正如副首相夫人之前所擔心的那樣,他故意支持不懂軍事的副首相上戰場,是有他的目的的。如今這個頭號政敵一離開,首相就更加信任他了,這對於布魯諾來說,不是因禍得福嗎?而且從前線的形勢來看,埃默裏.瓦萊裏安沒能為帝國帶來勝利,更暴露了自己的無能,這樣一來,他失去首相的信任也就很正常了。距離自己那個日思夜想的地位,布魯諾從來沒有放棄過,即使如今的帝國已經變得風雨飄搖,他也隻能看到與自己有關的利益得失。
“我們是在異教徒的唆使和詭計下,才不得不與昏了頭的艾尼亞交戰的。他們由始至終都沒有看清楚,隻有路德尼亞才是他們真正的敵人。那些沒腦袋的昂尼亞人,他們隻以為可以戰勝帝國,可是卻沒有想到,他們日後將極有可能麵對一個將魔爪伸進來的由路德尼亞人統治的米德加爾德大陸!倫納德.斯潘塞這個頑固但又老眼昏花的老家夥,他遲早會知道,隻有我說的才是真理!要不是這個老家夥在那兒拚命將艾尼亞扯進來、或是早在四年前就跟帝國議和,我們現在早就已經聯手共同對付我們唯一的敵人了。這一切,都是由於他們犯下了異常愚蠢的錯誤!這些飯桶,米德加爾德這片大好河山,是被他們出賣給路德尼亞人的!”
首相對於前線崩潰的憂慮,化作了對艾尼亞等國的滿腔怨憤。他似乎仍然認為,帝國本來是可以與它們之間取得更堅固的盟友關係,但如今變成這樣,卻通通都是別人的錯誤。(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