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被為難
首輔家妾室的躺平日常 作者:開花小白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嘩啦”
江雪清回到房間,發了瘋般一把將桌上的東西全部掃到地上,緊接著是香廬、花瓶凡是能砸的,無一幸免。
秋若站在一旁縮了縮脖子,自從她們被趕出別院後,姑娘就變得特別可怕,輕則像現在這樣,摔東西,重則往死裏打她。
“劉玉,劉玉……”江雪清咬牙切齒叫出劉玉名字,赤紅眸子中是濃濃的恨。
又是她,
想起在水謝上,小姑奶奶臨走時警告她:
“姨娘,還是本分一點,不然我不介意把你所做的告訴二哥。”看自己眼神的厭惡。
明明陳惜瑤是同情她的,是同情她的,可就是因為劉玉一切就變了,
她要她付出代價。
江雪清猛然轉頭看向瑟瑟發抖的秋若,臉上露出一抹詭異的笑。
秋若抖如篩糠:“姨娘。”
“我聽說東院裏的人,有個是你的同鄉。”
“嗯”秋若不敢撒謊。
“陳惜瑤竟然覺得劉玉品行好,那就讓她看得更清楚些,看她劉玉到底是個怎樣的表裏不一。”江雪清給秋若塞了一塊羊脂白玉,又俯身在她耳邊說了句什麽。
秋若瞳孔驟縮,不敢相信地看著江雪清。
“還不快點去辦。”
……
另一邊,雖在水謝碰到江雪清,鬧得不愉快,劉玉還是陪著連寶兒在陳府後院裏轉了一圈。
“玉兒姐姐,這陳府房子真大呀!還有那些花、動物,我以前從來沒有見過,你說所有當官的府邸都是這麽大,這麽漂亮嗎?”
連寶兒拉著劉玉,興奮難以言表。
“小心。”劉玉反手提了一下她手臂,讓她注意腳下。
劉玉先送連寶兒回到多寶閣,有丫頭替她們打來了水,兩人淨手。
連寶兒先將帕子遞給劉玉:“玉兒姐姐你先擦。”
劉玉笑笑,接過擦幹手,回答連寶兒上個問題:
“陳家祖上是探花郎入官,到現在已經有兩百多年曆史,經曆每一代積累,文化底蘊深厚,不是所有的當官都能與之相比較的。”
“這樣呀!”難怪她舅母說是為她好,不惜和舅舅和離,也要上趕著把她賣給陳府,連寶兒眼底閃過嘲諷,
不過也隻是瞬間,被她壓下。
“小憐,擺午飯吧!”
小憐領命退了出去。
很快她回來了,房門口站著個小丫頭,臉色看起來非常不對勁。
連寶兒皺了一下眉,轉身出了屋。
劉玉看了眼門外,隻見那個小丫頭滿臉淚痕,臉上更是有明顯的巴掌紅印。
也不知道她在連寶兒耳邊說了句什麽,連寶兒眼眶瞬間紅了。
劉玉與穀雨對視一眼,丟下擦手帕子,走到連寶兒身後,看著都紅了眼眶的主仆三個,盡量用溫和的語氣問:
“這是怎麽了?”
知道劉玉能在陳三爺麵前說得上話,小丫頭張口就要說,被連寶兒阻止了。
“玉兒姐姐,沒什麽,你淨好手了,我送你回沁園居吧!”
能讓主仆都哭了,恐怕是遇到了不小的麻煩,要是別人如此,劉玉還真不一定管,但這人是連寶兒。
這些日子的相處,在她身上,劉玉感受到了,從來沒有過的姐妹之情。
她看不得開朗活潑的連寶兒傷心,難過。
劉玉視線從連寶兒身上移開,望向門口小丫頭。
“說吧!”
小丫頭望向自家主子,不敢說。
“穀雨,你去廚房問問,到底發生了什麽。”劉玉轉頭吩咐身後穀雨。
連寶兒製止了穀雨,對著小丫頭點了點頭。
小丫頭無征兆刷地眼淚流了下來,哽咽著說出發生的事情。
原來是小丫頭得了小憐的吩咐,去東院廚房領用午飯所需的食材,結果被廚房管事告知,這個時季府裏超出了預算,以後各院的吃穿用度都要縮簡,午飯直接被減免。
小丫頭就想,沒午飯所需的食材,她總可以先把晚飯食材領回去吧!可那些個婆子隻給了她半碗的黴幹菜。
小丫頭氣不過,就跟廚房婆子理論,可那些人不止不講道理,還動手打了她。
“劉姨娘,奴婢知道三老爺把東院事務交給您在掌管,我家姨娘自從來東院,日子一日比一日艱難,請您看在姨娘跟您玩得不錯的份上,幫幫我家姨娘去廚房和庫房說說吧!”
劉玉回頭掃過屋內。
難怪覺得比較熱,在這炎熱的秋老虎季節,室內連個冰鑒都沒有。
聯想到陳三爺隻是幾天沒進她的房,沁園居和夥食就變差了很多,劉玉還有什麽不明白。
上次陳三爺叫那些人去沁園居給她熟悉,是存了讓她學習打理東院事務的心思,可她們不知道的是,她在陳三爺麵前委婉拒絕了。
連寶兒見劉玉神情,久久沒吭聲,深知這是得罪人的事情,雖說她也看到了上次東院裏的人,都奉命去過沁園居,但玉兒姐姐並沒有管東院,這是事實。
“你在這裏瞎說什麽。”連寶兒喝斥小丫頭,轉頭看向劉玉:
“玉姐姐,我知道你並沒有掌管東院事務,你不用為難,去在意這個小丫頭的話,現在的日子,可比我在平州時,好過得多,你不用為我操心的。”
連寶兒這話沒有說假,她以前在村裏,吃完上頓下一頓不見著落,有時候餓得隻能去山上挖樹根充饑餓。
她斟酌一二,回到屋內在床榻底下的櫃子裏,翻出一包大概有三四斤重的麵粉,遞給小丫頭:
“你拿著,去廚房做點湯圓丸子糖水過來。”
“是。”小丫頭一喜,忘記了剛才的難過,接過麵粉,飛快往多寶閣的廚房跑去。
見劉玉看著她,不知道在想什麽似的,連寶兒故作不在意地說:
“我以前在村裏經常逃難,習慣性會把糧食放在床邊櫃子裏。”
“嗯”這世道不容易,劉玉一直都清楚。
連寶兒讓人搬了兩張杌子放在了門外,拉著劉玉坐下,扯開這個沉重的話題,轉而問起水謝涼亭裏發生的事情:
“玉姐姐,今日與江雪清一起坐船來水謝的那三個姑娘,我聽你稱她那個紫色衣服的小姑奶奶,你認識她們?”可那樣子又不像認識。
“不算認識。”
她們三個被送出來時,邱氏特意派人跟她們講過祁王府、陳府和袁府後宅情況,她是根據那些特征猜出來的。
江雪清回到房間,發了瘋般一把將桌上的東西全部掃到地上,緊接著是香廬、花瓶凡是能砸的,無一幸免。
秋若站在一旁縮了縮脖子,自從她們被趕出別院後,姑娘就變得特別可怕,輕則像現在這樣,摔東西,重則往死裏打她。
“劉玉,劉玉……”江雪清咬牙切齒叫出劉玉名字,赤紅眸子中是濃濃的恨。
又是她,
想起在水謝上,小姑奶奶臨走時警告她:
“姨娘,還是本分一點,不然我不介意把你所做的告訴二哥。”看自己眼神的厭惡。
明明陳惜瑤是同情她的,是同情她的,可就是因為劉玉一切就變了,
她要她付出代價。
江雪清猛然轉頭看向瑟瑟發抖的秋若,臉上露出一抹詭異的笑。
秋若抖如篩糠:“姨娘。”
“我聽說東院裏的人,有個是你的同鄉。”
“嗯”秋若不敢撒謊。
“陳惜瑤竟然覺得劉玉品行好,那就讓她看得更清楚些,看她劉玉到底是個怎樣的表裏不一。”江雪清給秋若塞了一塊羊脂白玉,又俯身在她耳邊說了句什麽。
秋若瞳孔驟縮,不敢相信地看著江雪清。
“還不快點去辦。”
……
另一邊,雖在水謝碰到江雪清,鬧得不愉快,劉玉還是陪著連寶兒在陳府後院裏轉了一圈。
“玉兒姐姐,這陳府房子真大呀!還有那些花、動物,我以前從來沒有見過,你說所有當官的府邸都是這麽大,這麽漂亮嗎?”
連寶兒拉著劉玉,興奮難以言表。
“小心。”劉玉反手提了一下她手臂,讓她注意腳下。
劉玉先送連寶兒回到多寶閣,有丫頭替她們打來了水,兩人淨手。
連寶兒先將帕子遞給劉玉:“玉兒姐姐你先擦。”
劉玉笑笑,接過擦幹手,回答連寶兒上個問題:
“陳家祖上是探花郎入官,到現在已經有兩百多年曆史,經曆每一代積累,文化底蘊深厚,不是所有的當官都能與之相比較的。”
“這樣呀!”難怪她舅母說是為她好,不惜和舅舅和離,也要上趕著把她賣給陳府,連寶兒眼底閃過嘲諷,
不過也隻是瞬間,被她壓下。
“小憐,擺午飯吧!”
小憐領命退了出去。
很快她回來了,房門口站著個小丫頭,臉色看起來非常不對勁。
連寶兒皺了一下眉,轉身出了屋。
劉玉看了眼門外,隻見那個小丫頭滿臉淚痕,臉上更是有明顯的巴掌紅印。
也不知道她在連寶兒耳邊說了句什麽,連寶兒眼眶瞬間紅了。
劉玉與穀雨對視一眼,丟下擦手帕子,走到連寶兒身後,看著都紅了眼眶的主仆三個,盡量用溫和的語氣問:
“這是怎麽了?”
知道劉玉能在陳三爺麵前說得上話,小丫頭張口就要說,被連寶兒阻止了。
“玉兒姐姐,沒什麽,你淨好手了,我送你回沁園居吧!”
能讓主仆都哭了,恐怕是遇到了不小的麻煩,要是別人如此,劉玉還真不一定管,但這人是連寶兒。
這些日子的相處,在她身上,劉玉感受到了,從來沒有過的姐妹之情。
她看不得開朗活潑的連寶兒傷心,難過。
劉玉視線從連寶兒身上移開,望向門口小丫頭。
“說吧!”
小丫頭望向自家主子,不敢說。
“穀雨,你去廚房問問,到底發生了什麽。”劉玉轉頭吩咐身後穀雨。
連寶兒製止了穀雨,對著小丫頭點了點頭。
小丫頭無征兆刷地眼淚流了下來,哽咽著說出發生的事情。
原來是小丫頭得了小憐的吩咐,去東院廚房領用午飯所需的食材,結果被廚房管事告知,這個時季府裏超出了預算,以後各院的吃穿用度都要縮簡,午飯直接被減免。
小丫頭就想,沒午飯所需的食材,她總可以先把晚飯食材領回去吧!可那些個婆子隻給了她半碗的黴幹菜。
小丫頭氣不過,就跟廚房婆子理論,可那些人不止不講道理,還動手打了她。
“劉姨娘,奴婢知道三老爺把東院事務交給您在掌管,我家姨娘自從來東院,日子一日比一日艱難,請您看在姨娘跟您玩得不錯的份上,幫幫我家姨娘去廚房和庫房說說吧!”
劉玉回頭掃過屋內。
難怪覺得比較熱,在這炎熱的秋老虎季節,室內連個冰鑒都沒有。
聯想到陳三爺隻是幾天沒進她的房,沁園居和夥食就變差了很多,劉玉還有什麽不明白。
上次陳三爺叫那些人去沁園居給她熟悉,是存了讓她學習打理東院事務的心思,可她們不知道的是,她在陳三爺麵前委婉拒絕了。
連寶兒見劉玉神情,久久沒吭聲,深知這是得罪人的事情,雖說她也看到了上次東院裏的人,都奉命去過沁園居,但玉兒姐姐並沒有管東院,這是事實。
“你在這裏瞎說什麽。”連寶兒喝斥小丫頭,轉頭看向劉玉:
“玉姐姐,我知道你並沒有掌管東院事務,你不用為難,去在意這個小丫頭的話,現在的日子,可比我在平州時,好過得多,你不用為我操心的。”
連寶兒這話沒有說假,她以前在村裏,吃完上頓下一頓不見著落,有時候餓得隻能去山上挖樹根充饑餓。
她斟酌一二,回到屋內在床榻底下的櫃子裏,翻出一包大概有三四斤重的麵粉,遞給小丫頭:
“你拿著,去廚房做點湯圓丸子糖水過來。”
“是。”小丫頭一喜,忘記了剛才的難過,接過麵粉,飛快往多寶閣的廚房跑去。
見劉玉看著她,不知道在想什麽似的,連寶兒故作不在意地說:
“我以前在村裏經常逃難,習慣性會把糧食放在床邊櫃子裏。”
“嗯”這世道不容易,劉玉一直都清楚。
連寶兒讓人搬了兩張杌子放在了門外,拉著劉玉坐下,扯開這個沉重的話題,轉而問起水謝涼亭裏發生的事情:
“玉姐姐,今日與江雪清一起坐船來水謝的那三個姑娘,我聽你稱她那個紫色衣服的小姑奶奶,你認識她們?”可那樣子又不像認識。
“不算認識。”
她們三個被送出來時,邱氏特意派人跟她們講過祁王府、陳府和袁府後宅情況,她是根據那些特征猜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