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南下
首輔家妾室的躺平日常 作者:開花小白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仔細思索,好像老夫人是從來沒有說過那是助女子懷孕的藥。
不是沒可能是調理身子,補氣血的補藥。
這意外,讓陳三爺都想不到。
“我觀玉兒手腳冰涼,臉色淺白,專門找了太醫院院正討要的方子……”老夫人看著依舊清靜的劉玉,瞪了陳三爺一眼,話鋒突兀一轉:
“難怪沒什麽效果,原來全被你吃了。”
不給陳三爺和劉玉狡辯機會,當即吩咐馮嬤嬤:
“三老爺好既然這麽喜歡吃,馮嬤嬤,你再去老太醫院院正,給三老爺要個藥方子來,煎給他喝。”
接著又對劉玉說:“玉兒,那藥你已經吃了一段時間了,就先停停看。”原本今日叫他們來,就是說這事的。
聽到這話,還要說話的劉玉,突地就閉嘴了。
死貧友不死貧道。
劉玉投給了陳三爺一個愛慕能助的眼神。
陳三爺失笑:“好,好,我來喝。”
心裏卻對老夫人的話存了三分疑慮的。
進來壽安堂的用膳房內,隻見滿桌佳瑤,不見了那碗藥,他這才知道,母親不是說說。
縱然知道了,他能怎麽辦?媳婦母親要鬧,他都能寵著唄!
喝藥就喝藥吧!
這頓飯,吃的母子三人,都很開心。
飯後,劉玉說起了想麗梅一起去京城外的四家玉針堂瞧瞧。
不等老夫人同意,陳三爺率先輕咳了一聲,意思顯而易見,他不同意。
但老夫人隻是淡淡瞥了他一眼,問劉玉:
“玉兒,想去做什麽?”
“咱們京城玉針堂名氣打出去了,可其他地方還差了些,除了麗梅,就我熟悉一些雙麵繡了,總歸要看過才放心的。”
老夫人沉默一瞬:“倒不是我不答應,而是你的身體剛好……”
“身體要是不好,我就不會去了,母親無事的,都好全了。”
“既然如此,那我也沒有什麽不答應的。”
老夫人年輕時,就是時常跑外地做生意的,身體沒有大礙,她倒覺得可以出去一趟,
不過就這樣讓劉玉去,老夫人還是不放心的,她說:
“出發前,我讓太醫院院正過來給你看看,真沒事,你才能去。”
“還有…”她視線落到了眉頭皺成一個川字的陳三爺身上,對他說:“玉兒,是個有本事的,不要試圖圈住她。”
“可是,母親也看到了她去山嶴村……”
這事,陳三爺不可能不介意的。
他怎麽可能還放她一個人出去。
老夫人突然發現,這個兒子在朝堂上,對付對手的手段,聰明的不像人。
可在男女之事上,真的還不如一個小孩子看的明白,看的透徹。
“你不放心,就不可以跟著一起去呀!”
不饞孫子,那是假的。
院正說過,心情環境也是很影響女子的身子的,說不定等回來時,就懷上了。
老夫人這話,像是打通了陳三爺任督二脈,剛才的不爽,不愉快,瞬間全部消失不見。
陳三爺的臉上頓時有了笑容:“母親說的事,兒子知道了,兒子一定會照顧好玉兒的。”
老夫人對兒子的上道滿意,她又想起,除了老三這對,還有對令自己操心的。
成親多年,也不給她添個一兒半女的。
她決定了,也要把那對一起弄出去。
想到就開始做。
“老三,就你們出去,我也不放心,這樣,你把老五和老五媳婦帶上。”
老夫人都發話了,做晚輩的不好不同意吧!
既然陳五爺都帶了,劉玉想起陳惜瑤,最近京城流言雖然全部被周懷安吸走了。
但做為周懷安前任訂過親的女子,陳惜瑤段然是不敢出去的,
帶了五弟媳,路程畢然是趕不快的,
何不帶陳惜瑤一起去散散心,反正離開京城,誰還認識誰。
“母親,我也帶上惜瑤一起吧!”
女兒最近的沉默,老夫人是看在眼裏的,能跟著劉玉出去散散心,再好不過。
老夫人想也沒想,直接同意了:
“好。”
就這樣,原本隻有陳大爺和麗梅的兩人南下的隊伍,初步就多了五六個人,而這個數到了出發那天,還遠不止。
事情過了明年後,劉玉就開始安排京城裏的事情。
在臨近出發前的第三天,楊夫人那裏傳來了消息,那兩個書生,已經培養的差不多了。
隻待劉玉考教後,就可以用了。
劉玉便放下手上的事情,去了趟玉針堂。
一番孝教後,劉玉不得不感歎可惜,楊夫人真不愧不可多得的人才。
把兩個書生教得有模有樣的,不止招待客人的禮節、鋪子經營情況、背後關係,哪些客人要重點對待都特別清楚。
不枉她花了高價買來的人。
劉玉把兩人分別放到京城裏的兩家玉針堂做掌櫃,
自此後,劉玉就不打算來玉針堂了,打算全權交給他們處理。
他們隻需要在每月初送上個月的賬本和銀子,即可。
從這日起,楊夫人已經徹底放下了玉針堂的事了,她要專心回去準備兒子的成親事宜。
偶爾會來。
劉玉同意了。
這日,燕陽高照,萬物複蘇,眼光所及皆是綠意盎然,空中不時有五彩斑斕的蝴蝶飛過,落在枝頭綻放的花朵上,空氣中更是散發出沁人心脾的花香。
六輛馬車,六十六個護衛,十六個丫鬟,浩浩蕩蕩最繁華的東街,往南門而去。
“這就是兩個人?這就是當日輕裝簡行?”
麗梅能感覺到所說的兩個月就能回來,保持懷疑了。
劉玉尷尬笑笑:
“也許兩個月確實回不來,但麗梅姐,你想啊!這個百花齊放,春風和煦的時季,不比待在這百年如一日的京城要來的舒心嘛!”
“而且我聽說江南與咱們京城……”巴拉巴拉數了一大堆南下的好處。
終於把滿臉不愉的麗梅,說的露出了期待之色了。
就是劉玉自己都有種錯覺,她不是去辦事的,是南下遊玩的。
她趕緊把這種不思進取,貪圖享樂的危險想法甩了甩,甩出腦海。
“麗梅,我也沒南下過,咱們這趟,不僅可以領略沿路風景,還可以增長見識,提高繡技。”
麗梅聽進去了:
“那不會再增加人了吧!”
她喜歡安靜。
不是沒可能是調理身子,補氣血的補藥。
這意外,讓陳三爺都想不到。
“我觀玉兒手腳冰涼,臉色淺白,專門找了太醫院院正討要的方子……”老夫人看著依舊清靜的劉玉,瞪了陳三爺一眼,話鋒突兀一轉:
“難怪沒什麽效果,原來全被你吃了。”
不給陳三爺和劉玉狡辯機會,當即吩咐馮嬤嬤:
“三老爺好既然這麽喜歡吃,馮嬤嬤,你再去老太醫院院正,給三老爺要個藥方子來,煎給他喝。”
接著又對劉玉說:“玉兒,那藥你已經吃了一段時間了,就先停停看。”原本今日叫他們來,就是說這事的。
聽到這話,還要說話的劉玉,突地就閉嘴了。
死貧友不死貧道。
劉玉投給了陳三爺一個愛慕能助的眼神。
陳三爺失笑:“好,好,我來喝。”
心裏卻對老夫人的話存了三分疑慮的。
進來壽安堂的用膳房內,隻見滿桌佳瑤,不見了那碗藥,他這才知道,母親不是說說。
縱然知道了,他能怎麽辦?媳婦母親要鬧,他都能寵著唄!
喝藥就喝藥吧!
這頓飯,吃的母子三人,都很開心。
飯後,劉玉說起了想麗梅一起去京城外的四家玉針堂瞧瞧。
不等老夫人同意,陳三爺率先輕咳了一聲,意思顯而易見,他不同意。
但老夫人隻是淡淡瞥了他一眼,問劉玉:
“玉兒,想去做什麽?”
“咱們京城玉針堂名氣打出去了,可其他地方還差了些,除了麗梅,就我熟悉一些雙麵繡了,總歸要看過才放心的。”
老夫人沉默一瞬:“倒不是我不答應,而是你的身體剛好……”
“身體要是不好,我就不會去了,母親無事的,都好全了。”
“既然如此,那我也沒有什麽不答應的。”
老夫人年輕時,就是時常跑外地做生意的,身體沒有大礙,她倒覺得可以出去一趟,
不過就這樣讓劉玉去,老夫人還是不放心的,她說:
“出發前,我讓太醫院院正過來給你看看,真沒事,你才能去。”
“還有…”她視線落到了眉頭皺成一個川字的陳三爺身上,對他說:“玉兒,是個有本事的,不要試圖圈住她。”
“可是,母親也看到了她去山嶴村……”
這事,陳三爺不可能不介意的。
他怎麽可能還放她一個人出去。
老夫人突然發現,這個兒子在朝堂上,對付對手的手段,聰明的不像人。
可在男女之事上,真的還不如一個小孩子看的明白,看的透徹。
“你不放心,就不可以跟著一起去呀!”
不饞孫子,那是假的。
院正說過,心情環境也是很影響女子的身子的,說不定等回來時,就懷上了。
老夫人這話,像是打通了陳三爺任督二脈,剛才的不爽,不愉快,瞬間全部消失不見。
陳三爺的臉上頓時有了笑容:“母親說的事,兒子知道了,兒子一定會照顧好玉兒的。”
老夫人對兒子的上道滿意,她又想起,除了老三這對,還有對令自己操心的。
成親多年,也不給她添個一兒半女的。
她決定了,也要把那對一起弄出去。
想到就開始做。
“老三,就你們出去,我也不放心,這樣,你把老五和老五媳婦帶上。”
老夫人都發話了,做晚輩的不好不同意吧!
既然陳五爺都帶了,劉玉想起陳惜瑤,最近京城流言雖然全部被周懷安吸走了。
但做為周懷安前任訂過親的女子,陳惜瑤段然是不敢出去的,
帶了五弟媳,路程畢然是趕不快的,
何不帶陳惜瑤一起去散散心,反正離開京城,誰還認識誰。
“母親,我也帶上惜瑤一起吧!”
女兒最近的沉默,老夫人是看在眼裏的,能跟著劉玉出去散散心,再好不過。
老夫人想也沒想,直接同意了:
“好。”
就這樣,原本隻有陳大爺和麗梅的兩人南下的隊伍,初步就多了五六個人,而這個數到了出發那天,還遠不止。
事情過了明年後,劉玉就開始安排京城裏的事情。
在臨近出發前的第三天,楊夫人那裏傳來了消息,那兩個書生,已經培養的差不多了。
隻待劉玉考教後,就可以用了。
劉玉便放下手上的事情,去了趟玉針堂。
一番孝教後,劉玉不得不感歎可惜,楊夫人真不愧不可多得的人才。
把兩個書生教得有模有樣的,不止招待客人的禮節、鋪子經營情況、背後關係,哪些客人要重點對待都特別清楚。
不枉她花了高價買來的人。
劉玉把兩人分別放到京城裏的兩家玉針堂做掌櫃,
自此後,劉玉就不打算來玉針堂了,打算全權交給他們處理。
他們隻需要在每月初送上個月的賬本和銀子,即可。
從這日起,楊夫人已經徹底放下了玉針堂的事了,她要專心回去準備兒子的成親事宜。
偶爾會來。
劉玉同意了。
這日,燕陽高照,萬物複蘇,眼光所及皆是綠意盎然,空中不時有五彩斑斕的蝴蝶飛過,落在枝頭綻放的花朵上,空氣中更是散發出沁人心脾的花香。
六輛馬車,六十六個護衛,十六個丫鬟,浩浩蕩蕩最繁華的東街,往南門而去。
“這就是兩個人?這就是當日輕裝簡行?”
麗梅能感覺到所說的兩個月就能回來,保持懷疑了。
劉玉尷尬笑笑:
“也許兩個月確實回不來,但麗梅姐,你想啊!這個百花齊放,春風和煦的時季,不比待在這百年如一日的京城要來的舒心嘛!”
“而且我聽說江南與咱們京城……”巴拉巴拉數了一大堆南下的好處。
終於把滿臉不愉的麗梅,說的露出了期待之色了。
就是劉玉自己都有種錯覺,她不是去辦事的,是南下遊玩的。
她趕緊把這種不思進取,貪圖享樂的危險想法甩了甩,甩出腦海。
“麗梅,我也沒南下過,咱們這趟,不僅可以領略沿路風景,還可以增長見識,提高繡技。”
麗梅聽進去了:
“那不會再增加人了吧!”
她喜歡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