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精衛一直陪女娃待在厲山,有時在她身旁,大多時候則安靜地立在樹梢,遠遠看著女娃。
精衛其實生了智,已是精怪,隻不過她嗓音有損,無法說話,遂一直也就隻有嘰嘰喳喳的鳥叫聲。大家便以為它隻是一隻普通鳥,除了能用法術同它交流的伏魅。
***
厲山的生活愜意又舒適。
因炎帝經常外出,女娃難免失落難過,卻又因拂墨和精衛的陪伴而漸漸重拾歡樂。有時帝軒或帝溪過來陪她,拂墨則跟隨炎帝一道外出,精衛便靜靜待在旁邊。
百年來,精衛將一切看得明徹,便知道誰對女娃是真心實意的好,誰又是虛情假意。
精衛卻不明白,原本對女娃友善的帝溪,怎會越發地變了。
幾次見她目光含怨般瞅著女娃的背影。精衛瞧在眼裏,卻百思不解。
久而久之,精衛愈漸不喜歡帝溪,但女娃喜歡,她並未阻止,畢竟帝溪不過是有時瞧女娃的神色幾分莫名,卻也未做過傷害女娃的事。
精衛同拂墨的區別在於,她所做的是毫無條件地陪伴,那時的她不一定能分辨出行為舉止的對錯。而拂墨雖寵愛女娃,但是,隻要他判斷女娃要做的事會傷到她自己,他會不由分說地阻止,哪怕女娃會不高興甚至生悶氣。
尤其伏魅叮囑過精衛,隻要安靜陪在女娃身邊,讓她多開心些,不至於因炎帝久未陪伴而寂寞就好。
是以,隻要是女娃想做的,亦或正要做的,精衛無法精確地揣思出對錯,隻是下意識陪在她左右。
當女娃決定同帝溪一道去歸墟時,她覺得既然女娃想去歸墟,她就陪著一起去就好。女娃憧憬歸墟,不願炎帝和拂墨知道,怕他們阻止,她便也緘默不言。
可就在船體造好,試水時,精衛第一次覺察到帝溪的惡意......
那日,女娃歡喜地坐在船內,握著木漿劃水,興奮笑道:“溪姐姐,你也過來,咱們兩個一起試試,看看怎麽劃槳會快些。”
帝溪卻站在河邊未動,隻是笑著回道:“我就不用試了,船體結實,當是容得下我們。”
“好吧!那我再劃水玩玩。”女娃對她深信不疑。
帝溪一瞬收了笑,漠然看著女娃歡快的樣子。
她若真要去歸墟,又何必費力劃船,直接禦物飛去便是。隻不過女娃沒有法力,隻得坐船,她也未曾告訴過女娃,她可以用飛行法器帶她一起飛去歸墟。
因為,她等的就是要女娃自行入東海!
樹梢上的精衛將帝溪眼底泄露的狠意瞧得分明,而她唇邊勾起的冷笑,似得意似興奮,有種令她悚然的森冷。
精衛從帝溪身上感受到毫不掩飾的惡意,這令她隱隱不安。
猶豫片刻,精衛振翅飛起,直去巫山找伏魅。
在巫山,聽完精衛的講述,伏魅坐在椅中沉默良久,細眉逐漸攏成深川,麵容更是一沉再沉。
最後,她什麽也沒說,隻是叮囑精衛如往常那般陪在女娃身旁。
精衛幾分不理解:“這些日子聽她們對話,帝溪在女娃耳畔總若有似無地提及歸墟,暗示那裏值得一去。仿佛帝溪十分期盼她去歸墟,言語中還要求女娃對他人緘口。這事不太尋常,帝後不去阻止嗎?”
伏魅卻是重重一歎,遠眺屋外起伏山巒,目光遠散,良久,才意味不明說道:“有些事,無論如何都阻止不了,倘若強行改變既定天命,反會導致更糟糕的結局。”
精衛不解其意,伏魅仍舊叮囑她靜待就是。精衛沒再堅持,既然帝後不讓她幹涉,定有考量,便展翅飛回厲山。
精衛離開許久,伏魅麵色凝重,愁緒滿懷。
數月前,她多次夢到女娃在東海被風浪吞沒而遇難。女巫族輕易不做夢,夢中十之八九是預言,而屢屢做同一個夢,這事從未有過,顯然是警示將來注定發生的大事。
因女娃心髒融有擎神珠,此事最初隻有炎帝和她知曉,當初便是炎帝拜托她施法將神珠與女娃心髒融合,以此守護神珠不被居心叵測者發現。
畢竟擎神珠曾在遠古引發過神族間的爭鬥,神珠擁有撼天動地、創世亦能毀世的可怕神力,倘若被野心勃勃的暴戾者奪取,世間必遭大災,等同關押邪祟的荒邙結界被破。
正因女娃體內有神珠,她不可學習任何法術,否則神珠的神力若不小心被激發,便會招惹覬覦。以至於女娃從小就被炎帝護在厲山。
炎帝對此舉甚是自責愧疚,可為了蒼生,卻不得為之。
伏魅終日惶惶,憂心預言夢中的女娃遇難與擎神珠有關,深思數個日夜,終是開啟天眼,窺探天機。
窺探天機的結果令她駭然大驚!
她未曾料到,相愛十幾萬年的夫君,在她眼裏,他情深義重,胸懷天下,是個坦蕩蕩的君子,竟是欲殘害女娃的罪魁禍首!
伏魅唯恐天眼出了差錯,便不顧壽命的折耗,數次窺探天機,甚至介入天機進行結果演算。
多次的演算推敲,結局隻會越來越糟,甚至慘烈到六界衰敗,萬物消亡的地步。
而最好的結局,便是最開始如夢境的預言那般-—-女娃葬生東海,救不得......
可她萬萬沒想到,帝溪竟也成了幫凶!幫女娃造船,鼓動她去歸墟,路遇東海,被分食肉身,最終造成東海風浪將她淹沒的假象。
女娃出生便繼承了女媧後人罕見的神壽體,食其肉飲其血可增壽十萬年。帝紀將他人的貪婪用以掩蓋自己欲奪擎神珠的罪行,如此即便炎帝查到女娃喪生真相,也不會懷疑到他頭上,定認為是鮫族起貪念分食女娃而導致。
“嗬嗬......哈哈!!!”伏魅笑著笑著,湧出淚來,悲痛到心髒欲裂。
她疼愛女娃,從小將她視為己出。卻不想,為了這天下,而不得不眼睜睜看著她慘遭厄運。
*
女娃的命運正如伏魅天眼所見。
在出發當日,帝溪以有事為由,讓女娃先劃船出海,她稍後會同父親求個法器追上她,到時興許還能帶她一起飛。
女娃聽到可以飛去歸墟,自然高興,篤信不疑,便自己先乘船,往東海劃去。
精衛則一直跟在她身邊。
待劃至東海沿海時,本是晴空萬裏,海波平緩,陡然刮起大風,海浪頓掀數丈高,烏雲頃刻密布上空,欲有暴風雷雨之勢。
這風浪正是伏魅在暗處施展幻術所使。她終究無法忍受女娃悲慘的天命,卻試圖做個逆天之舉。希望以此迫使女娃因害怕而返航。
望著波濤洶湧的海麵,女娃心慌極了。精衛則用嘴叼她衣裳,要她返回厲山,莫要再前行。
女娃也知凶險,性命攸關,遂拚命劃槳,欲掉頭先返回岸上。
突然,一個猛浪打來,瞬間就掀翻了女娃的船,一條巨大蛇尾顯露,連船帶人卷入海中。
伏魅瞠目結舌地看著這一幕,這不是她的幻術!是真實發生的……
本在天機中,她見到的是,女娃劃至東海以南,風浪大作,一條巨蛇將她拽入海。
可這才剛剛進入東海啊!
她猛想到,自己擅自插手,已是逆天而行,而無論哪種演算結果,女娃終究逃不過這個天命!
倘若她再繼續幹涉,如同震動另一片漣漪,又該會引發何種後果?
伏魅莫不敢再亂來,咬牙狠下心,隱身高空看著這一切的發生。
在女娃被拖下海時,精衛也跟著飛了下去。她奮力地用尖銳的嘴巴啄著蛇身,可蛇鱗堅硬無比,這根本是徒勞。
蛇尾屢次將精衛拍得頭昏眼花,她卻不依不饒,眼見女娃痛苦掙紮就要斷氣。精衛猛飛攛至蛇眼,狠狠啄了下去。
大蛇哀嚎一聲,鬆開些力道,精衛連忙遊過去欲將女娃拽出來。誰知大蛇複生力氣,又纏緊了女娃。
精衛慌恐得不知該如何,隻見女娃朝她笑了笑,伸手摸了摸她腦袋,將一顆帶血的紫色珠體強硬塞入她口中。
這是女娃生生挖出的心髒。炎帝曾同她說過,她的心髒是絕不能被壞人奪取的神物,必須好好保護。
“精衛,離開,帶著它離開……”女娃奄奄一息。
精衛連連尖叫,不願離去,卻被惱怒的大蛇一尾重擊,瞬間將她拍去海底深處百丈遠。
直到暈在海底的精衛醒來,已被海底潮湧帶離了不知千丈遠。她仰頭遊向海麵,衝向天空,甩甩濕.漉漉的羽毛。
晴空萬裏,海麵波光粼粼,一片平靜。
她躍上高空,振翅不停不歇地飛了一整日,精疲力竭也奮力飛著,見不到女娃的身影,她不願離去。
直到伏魅現身,對她說:“走吧,她已經不在了。”
不在了?
看見伏魅眼中的悲戚和痛色,精衛明白了她的意思——女娃死了。
她仰頭縱飛數十丈高,眼淚如珠滴滴墜落,空中久久回蕩她的哭啼聲,悲慟淒涼。
*
伏魅以防帝紀找到神珠,便帶著精衛去了一座不知名的仙山,耗費近十萬年修為施展八重幻夢術,將神珠封印在精衛體內,並且徹底封存了她的記憶,最後將精衛整個身子封在了洞壁上。
如此,才是萬全之策,神珠的秘密永世不會被發現。
伏魅也有自己的私心,即便帝紀對女娃作出慘絕人寰之事,十幾萬的夫妻情卻是深重真摯,她對炎帝和拂墨將帝紀主謀殘害女娃的事隱瞞下來。
而伏魅終因擅自窺探天機並意圖幹涉天命,受到天道嚴懲。
伏魅自知將不久於人世,為護女巫一族不遭天道懲戒,她自斷仙脈,挖去天眼,自行承擔一切罪罰。
為讓女巫族遠離天界紛爭,她帶著族人下人界,尋到一處僻靜幽深山林——陽虛山,以最後的神力為族人設下了幻元結界。
被封存在山洞中的精衛,十萬年後蘇醒過來。喪失了一切記憶,唯獨記得自己想去東海尋找什麽。
她依著本能,日夜不歇飛去東海,月光下的海麵清冷幽靜,微風拂過也是陣陣涼意。她心中突生一股莫名的悲痛,不自覺落淚不止。
往後數萬年,精衛時常都會在仙山和東海間穿梭。她下意識厭惡東海,便經常叼著石塊砸向海麵,偶爾找不到石塊,便隨口銜一根樹枝吐向海麵。
直至壽命大限,垂死之時。躺在山洞中的精衛身軀漸漸透明。
恍惚之間,她隱約見到身旁有個女子,婉約端莊,一雙美目似蘊光,令她熟悉卻又陌生。
那女子摸著她羽毛,溫柔地說道:“精衛,去厲山,尋一棵高大的楠樹,你可在它身旁重生。”
重生?她還能重生嗎?精衛渙散的目光陡然亮了幾分,她想活著!
女子又道:“銜著你想重生之物,去往楠樹身旁。”
重生之物?她不想再當鳥了,飛來飛去十足累,她想......
精衛視線不經意落在麵前一株艾草上,她爬起身,張嘴叼了一片葉子。
下輩子做一株草吧,每日隻需曬太陽沐月光,無憂無慮......
第七十四章
扶潼元神歸位已是七日後,老祖在屋中日夜不寐地守了七日。
待她恢複意識,老祖竟緊張地喉間滾了數下,才問:“如何?”
扶潼攤開掌心,呈現一顆橢圓的紫色晶珠,邊緣殷紅如血,像被血液染透般的色澤。
老祖眸瞳驟縮,怔怔看著這顆晶珠,一顆剔透玲瓏心,女娃的心......
精衛其實生了智,已是精怪,隻不過她嗓音有損,無法說話,遂一直也就隻有嘰嘰喳喳的鳥叫聲。大家便以為它隻是一隻普通鳥,除了能用法術同它交流的伏魅。
***
厲山的生活愜意又舒適。
因炎帝經常外出,女娃難免失落難過,卻又因拂墨和精衛的陪伴而漸漸重拾歡樂。有時帝軒或帝溪過來陪她,拂墨則跟隨炎帝一道外出,精衛便靜靜待在旁邊。
百年來,精衛將一切看得明徹,便知道誰對女娃是真心實意的好,誰又是虛情假意。
精衛卻不明白,原本對女娃友善的帝溪,怎會越發地變了。
幾次見她目光含怨般瞅著女娃的背影。精衛瞧在眼裏,卻百思不解。
久而久之,精衛愈漸不喜歡帝溪,但女娃喜歡,她並未阻止,畢竟帝溪不過是有時瞧女娃的神色幾分莫名,卻也未做過傷害女娃的事。
精衛同拂墨的區別在於,她所做的是毫無條件地陪伴,那時的她不一定能分辨出行為舉止的對錯。而拂墨雖寵愛女娃,但是,隻要他判斷女娃要做的事會傷到她自己,他會不由分說地阻止,哪怕女娃會不高興甚至生悶氣。
尤其伏魅叮囑過精衛,隻要安靜陪在女娃身邊,讓她多開心些,不至於因炎帝久未陪伴而寂寞就好。
是以,隻要是女娃想做的,亦或正要做的,精衛無法精確地揣思出對錯,隻是下意識陪在她左右。
當女娃決定同帝溪一道去歸墟時,她覺得既然女娃想去歸墟,她就陪著一起去就好。女娃憧憬歸墟,不願炎帝和拂墨知道,怕他們阻止,她便也緘默不言。
可就在船體造好,試水時,精衛第一次覺察到帝溪的惡意......
那日,女娃歡喜地坐在船內,握著木漿劃水,興奮笑道:“溪姐姐,你也過來,咱們兩個一起試試,看看怎麽劃槳會快些。”
帝溪卻站在河邊未動,隻是笑著回道:“我就不用試了,船體結實,當是容得下我們。”
“好吧!那我再劃水玩玩。”女娃對她深信不疑。
帝溪一瞬收了笑,漠然看著女娃歡快的樣子。
她若真要去歸墟,又何必費力劃船,直接禦物飛去便是。隻不過女娃沒有法力,隻得坐船,她也未曾告訴過女娃,她可以用飛行法器帶她一起飛去歸墟。
因為,她等的就是要女娃自行入東海!
樹梢上的精衛將帝溪眼底泄露的狠意瞧得分明,而她唇邊勾起的冷笑,似得意似興奮,有種令她悚然的森冷。
精衛從帝溪身上感受到毫不掩飾的惡意,這令她隱隱不安。
猶豫片刻,精衛振翅飛起,直去巫山找伏魅。
在巫山,聽完精衛的講述,伏魅坐在椅中沉默良久,細眉逐漸攏成深川,麵容更是一沉再沉。
最後,她什麽也沒說,隻是叮囑精衛如往常那般陪在女娃身旁。
精衛幾分不理解:“這些日子聽她們對話,帝溪在女娃耳畔總若有似無地提及歸墟,暗示那裏值得一去。仿佛帝溪十分期盼她去歸墟,言語中還要求女娃對他人緘口。這事不太尋常,帝後不去阻止嗎?”
伏魅卻是重重一歎,遠眺屋外起伏山巒,目光遠散,良久,才意味不明說道:“有些事,無論如何都阻止不了,倘若強行改變既定天命,反會導致更糟糕的結局。”
精衛不解其意,伏魅仍舊叮囑她靜待就是。精衛沒再堅持,既然帝後不讓她幹涉,定有考量,便展翅飛回厲山。
精衛離開許久,伏魅麵色凝重,愁緒滿懷。
數月前,她多次夢到女娃在東海被風浪吞沒而遇難。女巫族輕易不做夢,夢中十之八九是預言,而屢屢做同一個夢,這事從未有過,顯然是警示將來注定發生的大事。
因女娃心髒融有擎神珠,此事最初隻有炎帝和她知曉,當初便是炎帝拜托她施法將神珠與女娃心髒融合,以此守護神珠不被居心叵測者發現。
畢竟擎神珠曾在遠古引發過神族間的爭鬥,神珠擁有撼天動地、創世亦能毀世的可怕神力,倘若被野心勃勃的暴戾者奪取,世間必遭大災,等同關押邪祟的荒邙結界被破。
正因女娃體內有神珠,她不可學習任何法術,否則神珠的神力若不小心被激發,便會招惹覬覦。以至於女娃從小就被炎帝護在厲山。
炎帝對此舉甚是自責愧疚,可為了蒼生,卻不得為之。
伏魅終日惶惶,憂心預言夢中的女娃遇難與擎神珠有關,深思數個日夜,終是開啟天眼,窺探天機。
窺探天機的結果令她駭然大驚!
她未曾料到,相愛十幾萬年的夫君,在她眼裏,他情深義重,胸懷天下,是個坦蕩蕩的君子,竟是欲殘害女娃的罪魁禍首!
伏魅唯恐天眼出了差錯,便不顧壽命的折耗,數次窺探天機,甚至介入天機進行結果演算。
多次的演算推敲,結局隻會越來越糟,甚至慘烈到六界衰敗,萬物消亡的地步。
而最好的結局,便是最開始如夢境的預言那般-—-女娃葬生東海,救不得......
可她萬萬沒想到,帝溪竟也成了幫凶!幫女娃造船,鼓動她去歸墟,路遇東海,被分食肉身,最終造成東海風浪將她淹沒的假象。
女娃出生便繼承了女媧後人罕見的神壽體,食其肉飲其血可增壽十萬年。帝紀將他人的貪婪用以掩蓋自己欲奪擎神珠的罪行,如此即便炎帝查到女娃喪生真相,也不會懷疑到他頭上,定認為是鮫族起貪念分食女娃而導致。
“嗬嗬......哈哈!!!”伏魅笑著笑著,湧出淚來,悲痛到心髒欲裂。
她疼愛女娃,從小將她視為己出。卻不想,為了這天下,而不得不眼睜睜看著她慘遭厄運。
*
女娃的命運正如伏魅天眼所見。
在出發當日,帝溪以有事為由,讓女娃先劃船出海,她稍後會同父親求個法器追上她,到時興許還能帶她一起飛。
女娃聽到可以飛去歸墟,自然高興,篤信不疑,便自己先乘船,往東海劃去。
精衛則一直跟在她身邊。
待劃至東海沿海時,本是晴空萬裏,海波平緩,陡然刮起大風,海浪頓掀數丈高,烏雲頃刻密布上空,欲有暴風雷雨之勢。
這風浪正是伏魅在暗處施展幻術所使。她終究無法忍受女娃悲慘的天命,卻試圖做個逆天之舉。希望以此迫使女娃因害怕而返航。
望著波濤洶湧的海麵,女娃心慌極了。精衛則用嘴叼她衣裳,要她返回厲山,莫要再前行。
女娃也知凶險,性命攸關,遂拚命劃槳,欲掉頭先返回岸上。
突然,一個猛浪打來,瞬間就掀翻了女娃的船,一條巨大蛇尾顯露,連船帶人卷入海中。
伏魅瞠目結舌地看著這一幕,這不是她的幻術!是真實發生的……
本在天機中,她見到的是,女娃劃至東海以南,風浪大作,一條巨蛇將她拽入海。
可這才剛剛進入東海啊!
她猛想到,自己擅自插手,已是逆天而行,而無論哪種演算結果,女娃終究逃不過這個天命!
倘若她再繼續幹涉,如同震動另一片漣漪,又該會引發何種後果?
伏魅莫不敢再亂來,咬牙狠下心,隱身高空看著這一切的發生。
在女娃被拖下海時,精衛也跟著飛了下去。她奮力地用尖銳的嘴巴啄著蛇身,可蛇鱗堅硬無比,這根本是徒勞。
蛇尾屢次將精衛拍得頭昏眼花,她卻不依不饒,眼見女娃痛苦掙紮就要斷氣。精衛猛飛攛至蛇眼,狠狠啄了下去。
大蛇哀嚎一聲,鬆開些力道,精衛連忙遊過去欲將女娃拽出來。誰知大蛇複生力氣,又纏緊了女娃。
精衛慌恐得不知該如何,隻見女娃朝她笑了笑,伸手摸了摸她腦袋,將一顆帶血的紫色珠體強硬塞入她口中。
這是女娃生生挖出的心髒。炎帝曾同她說過,她的心髒是絕不能被壞人奪取的神物,必須好好保護。
“精衛,離開,帶著它離開……”女娃奄奄一息。
精衛連連尖叫,不願離去,卻被惱怒的大蛇一尾重擊,瞬間將她拍去海底深處百丈遠。
直到暈在海底的精衛醒來,已被海底潮湧帶離了不知千丈遠。她仰頭遊向海麵,衝向天空,甩甩濕.漉漉的羽毛。
晴空萬裏,海麵波光粼粼,一片平靜。
她躍上高空,振翅不停不歇地飛了一整日,精疲力竭也奮力飛著,見不到女娃的身影,她不願離去。
直到伏魅現身,對她說:“走吧,她已經不在了。”
不在了?
看見伏魅眼中的悲戚和痛色,精衛明白了她的意思——女娃死了。
她仰頭縱飛數十丈高,眼淚如珠滴滴墜落,空中久久回蕩她的哭啼聲,悲慟淒涼。
*
伏魅以防帝紀找到神珠,便帶著精衛去了一座不知名的仙山,耗費近十萬年修為施展八重幻夢術,將神珠封印在精衛體內,並且徹底封存了她的記憶,最後將精衛整個身子封在了洞壁上。
如此,才是萬全之策,神珠的秘密永世不會被發現。
伏魅也有自己的私心,即便帝紀對女娃作出慘絕人寰之事,十幾萬的夫妻情卻是深重真摯,她對炎帝和拂墨將帝紀主謀殘害女娃的事隱瞞下來。
而伏魅終因擅自窺探天機並意圖幹涉天命,受到天道嚴懲。
伏魅自知將不久於人世,為護女巫一族不遭天道懲戒,她自斷仙脈,挖去天眼,自行承擔一切罪罰。
為讓女巫族遠離天界紛爭,她帶著族人下人界,尋到一處僻靜幽深山林——陽虛山,以最後的神力為族人設下了幻元結界。
被封存在山洞中的精衛,十萬年後蘇醒過來。喪失了一切記憶,唯獨記得自己想去東海尋找什麽。
她依著本能,日夜不歇飛去東海,月光下的海麵清冷幽靜,微風拂過也是陣陣涼意。她心中突生一股莫名的悲痛,不自覺落淚不止。
往後數萬年,精衛時常都會在仙山和東海間穿梭。她下意識厭惡東海,便經常叼著石塊砸向海麵,偶爾找不到石塊,便隨口銜一根樹枝吐向海麵。
直至壽命大限,垂死之時。躺在山洞中的精衛身軀漸漸透明。
恍惚之間,她隱約見到身旁有個女子,婉約端莊,一雙美目似蘊光,令她熟悉卻又陌生。
那女子摸著她羽毛,溫柔地說道:“精衛,去厲山,尋一棵高大的楠樹,你可在它身旁重生。”
重生?她還能重生嗎?精衛渙散的目光陡然亮了幾分,她想活著!
女子又道:“銜著你想重生之物,去往楠樹身旁。”
重生之物?她不想再當鳥了,飛來飛去十足累,她想......
精衛視線不經意落在麵前一株艾草上,她爬起身,張嘴叼了一片葉子。
下輩子做一株草吧,每日隻需曬太陽沐月光,無憂無慮......
第七十四章
扶潼元神歸位已是七日後,老祖在屋中日夜不寐地守了七日。
待她恢複意識,老祖竟緊張地喉間滾了數下,才問:“如何?”
扶潼攤開掌心,呈現一顆橢圓的紫色晶珠,邊緣殷紅如血,像被血液染透般的色澤。
老祖眸瞳驟縮,怔怔看著這顆晶珠,一顆剔透玲瓏心,女娃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