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與崔琰的談話後,莫連山暫時就在住在崔琰府上。


    一來,還需要熟悉下陳到這身體的武藝,這是莫連山一直以來的弱項。


    莫連山的戰鬥力,基本都在音波功上,基本不與人近身搏鬥。


    若是被人近身,靠的也是兩門厲害的輕功周旋,然後伺機以音波功製敵!


    而三國武將們,那可都需要真刀真槍搏殺,還需要精湛的騎術。


    二來,莫連山還需要幾天時間,才能以這軀體重新修煉出音波功。這是莫連山最大的強項。


    在這個世界裏,江湖和戰場武藝,都是嚴格區分的,就算是戰場上無敵的呂布,如果離開戰馬後與江湖一流俠客單挑,也不一定能手到擒來。


    贏肯定是能贏,但俠客們想走的話,將軍們也是留不住的。


    主神空間裏的輪回者們,其實力都是兌換的,不想莫連山以及他的徒弟們一樣,有自己的修煉方法和成長步驟。


    以陳到這身體的武藝,不至於被呂布秒殺,但也別想討到好。


    但若是給莫連山一月時間,重新修煉出音波功,尤其時“道音十界”這種不依靠具體的內力而是依靠音律境界去戰鬥,那麽莫連山的戰鬥力將大幅度提升,超越呂布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莫連山來到袁紹勢力,並不急於進入袁紹的權力核心。因為現在還隻是195年,離官渡之戰還有五年,離曹操覆滅劉備的徐州還有三年,甚至離袁術稱帝被圍攻還有兩年。


    甚至這些都不參與都行。


    天神隊眾人的這次三國世界的任務,並不是爭霸或者改變什麽遺憾,而隻是為了基因鎖的突破或加強而已。重在自身,而不是外界。


    在鄴城待的這一段時間,莫連山逐漸獲得更高的任務完成度,對陳到這個人物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把握也越來越大。


    在通過摸清袁紹勢力各人物的信息後,莫連山又開始針對三國曆史後期魏蜀吳三個勢力的內部矛盾開始分析,因為這些矛盾不可能是突然出現,必定是早就埋伏下隱患,有跡可尋。


    這些信息,有利於莫連山分析這個世界上的重要人物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莫連山看來,曹魏的內部鬥爭和矛盾應該是最嚴重的,不過依靠自身強勁的國力依然是三國中最厲害的一方。但曹魏之所以能保持強盛,就是因為他們實行了很多會引發矛盾的政策,讓朝內士族和宗親產生相互製約的現象。


    東吳和蜀漢在孫權、劉備在世的時候內部還是非常團結的,但他們已不再也是亂成一鍋粥,而且他們一亂就是滅國的下場,絲毫沒有能夠翻盤的機會。


    這三個國家最嚴重的矛盾到底是什麽?


    曹魏、東吳、蜀漢誰家內鬥最嚴重?


    東漢末年分三國,魏蜀吳三國各自為戰,三國紛爭長達百年之久。三國各有勝負,魏有赤壁之敗,蜀有夷陵之敗,吳有合肥之敗,然而這些敗仗都沒有影響到三國鼎立的格局,對整個三國未來走勢並不是決定性的。


    物必自腐,而後蟲生。真正決定三國自己命運的是三國自己內部的矛盾。那麽這三國各自都有什麽內部矛盾呢?


    先看蜀國,根據諸葛亮隆中對,劉備集團先取荊州,而後進軍西川,先後取蜀中、漢中之地,遂成三國一員。也就是說後來進入益州地區的劉備人馬是荊州地區的過去的荊州人。


    到了益州之後,劉備集團新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必定要重用本地人才,慢慢就形成了益州本地人的一個集團:益州集團。而原來從荊州過來的荊州人,也形成了荊州集團。


    這便是蜀漢集團自始至終最大的矛盾。隨著荊州集團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漸次凋零,益州集團占據上風,如馬忠、李恢、王平、黃權、譙周等人。荊州集團和益州集團最大的不同便是對諸葛亮劉備圖取天下戰略的認同。


    荊州集團跟隨諸葛亮劉備南征北戰,白手起家,有著一統天下的雄心。而益州集團則不同,他們本身是當地名流或者上層階級,對他們來說,無論是張魯、劉璋、劉備、曹操、司馬昭統治,都是一樣,隻有自身利益不受損害就可以,他們沒有爭天下的雄心,卻常常是諸葛亮北伐的障礙。後來勸劉禪開門投降的譙周等人就是益州集團的代表。


    再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魏,天下九州得其六,不可謂不是白手起家的代表。也正是因為曹操是白手起家,所以曹操是寒族的代表。與漢族相對,司馬懿、楊修等人代表世家大族,簡稱世族。寒族和世族貫穿曹魏政權幾十年,最終世族代表司馬家戰勝寒族,建立晉王朝取代曹魏政權。


    自東漢以來形成的詩書大儒之家,後來逐漸形成了世家大族。自東漢至宋朝,世家大族影響中國近千年之久。清河崔氏、山西王氏等家族在唐朝時甚至排名在皇族李家之前,李世民也無可奈何。


    曹操死後,其子曹丕繼位,為了緩和寒族和世族的矛盾,推出九品中正製,這個製度在一段時間內緩和了矛盾,但是卻造成了曹魏政權的衰落,世族的崛起,最終世族取代寒族。曹丕水平差曹操差的不是一點點啊!


    與蜀漢、曹魏集團的內部混亂相比,東吳在孫權在世時,還是比較平靜的。東吳與蜀漢是結盟關係,相安無事。而與曹魏經過幾次較量也都不敢有大的動作,所以外部環境是好的。


    內部沒有蜀漢的本地人外地人之爭,也沒有曹魏的寒族世族之爭,在孫權在世時,東吳國泰民安。但是孫權一死,繼承人問題便脫穎而出,而這個問題最終導致了東吳的滅亡。


    孫權立三子孫和為太子卻非常寵愛孫霸,由此引發了“二宮之爭”,朝中大臣亦分為兩派。最後,孫和被廢,孫霸被賜死,幼子孫亮被立為太子;孫吳開始走向衰落。其後幾十年,孫吳最終被司馬晉所吞並,天下一統。


    整體來說,孫吳所麵對的內部矛盾要少得多,局麵要好得多,但是孫權卻把這一手好牌打的稀爛。孫權的高壽及其統治時的穩定用光了孫吳政權所有的好運,留給其後代的局麵隻能讓人一聲歎息。


    取代曹魏的司馬家終結三國鼎立格局,卻把中國帶入前所未有的混亂時代,以至於司馬家創始人司馬懿被後世唾罵幾千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笑傲江湖之碧海潮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風隨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風隨緣並收藏笑傲江湖之碧海潮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