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節
從修士到寡婦[七十年代] 作者:大河東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媽,弟妹,你們要是有什麽好的人選,幫忙看一看,要求也不高,有自己的屋子,分家出來慢慢打拚就好了,是不是家裏的大兒子都可以,主要看人。”張菊這話說得實在。
她希望給女兒找一個好的歸宿,好的歸宿,別的都是虛的,不要太差就行,人好,才是最重要的。
蘇茴一時間沒說話,十六歲就想著看人選了。
在她看來是早了點,但是這時候很普遍,十六歲留意著適合的人選,十八歲嫁出去,超過二十歲,在鄉下,年紀就有點超齡了。
李滿芬仔細的看著院子裏的大外孫女,著重在她的腰和屁股上停留,點了點頭:“這個容易,我們春枝長得高挑,就是不夠肉,你多讓她吃點,養養肉。”這時候不以瘦為美,有肉的類型更受歡迎,外孫女太瘦了,一點肉都沒有。
張菊應聲:“我知道。”
趙來娣也挺熱情,她也有閨女,足足三個呢,現在幫忙也算提前積累經驗了。
“你要求這麽低啊?春枝模樣長得可不差,彩禮呢?有沒有講究?”
“這個一般就好。”她也不指望靠女兒的彩禮過日子。
周小晴沒說話,說不上話,她在這裏交好的人……沒有,自然也沒有什麽適合的人選。
李滿芬點頭:“你問過春枝沒有,她有沒有喜歡哪種的,話多話?”她生養了五個兒女,對象除了老二和小兒子家的不是她挑的,其餘的都是她找的,有經驗。
張菊問了:“她說比較喜歡愛笑的。”
李滿芬答應下來了:“我會幫你留意的,現在春枝年紀還小,不著急。”
張菊也是這個意思:“是不著急,但是人總要看久一點才知道是不是個好的。”
趙來娣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知青也行嗎?”她笑了:“知青點的人跟老二媳婦熟,老三媳婦更是,就是知青點出來的。”
第61章
李滿分和趙來娣都對幫忙找對象的事表現了極大的熱情,本身眾位三姑六婆就有這麽一個愛好,幫人拉媒牽線,幫成了一對,會有一份謝媒禮不說,那份成就感,格外的有動力。
蘇茴不打算蹚這渾水。
周小晴也不願意,本身張菊就不太樂意找一個知青當自己的女婿。
她對自己的女兒沒有那麽高的野心,找一個同樣是村裏能幹的漢子就可以了,嫁給知青以後回城當個城裏人之類的想法她也會心動,但是她更注重於實際,知青能回去的都少,更別提帶著媳婦孩子一起回去的了。
她也是知道的,有些知青成家了,能回去就把在鄉下的媳婦和孩子都拋在鄉下,自己孤身一人回去,要是真發生那樣的事那還得了,還不如找個知根知底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不用擔心他不負責任離開,一輩子,安安穩穩的過日子。
這一段時間村裏都沒有發生什麽事兒,不像前段時間過得那麽波瀾壯闊,張安國和張定國幾乎每天都要去看一下小弟弟,看他睡覺,看他吐泡泡,覺得特別有趣。
小孩子滿月以後,因為奶水充足,他跟剛出生時的小猴子、小老頭的模樣大相徑庭,幾乎讓人無法把兩個人畫上等號。
周小晴坐了一個滿月子,之後她也沒怎麽下地幹活,在家帶孩子。
李滿芬對此很不滿,覺得她太懶了,孩子交給張鳳華他們帶就可以了,她卻要自己帶,自己帶也不是不可以,綁著在背上一樣可以下地幹活。
但她不滿也沒用,分家了,周小晴不管她怎麽說,照舊我行我素,說在家帶孩子不去下地幹活就不下去幹活,讓李滿芬不止一次後悔,她當初就不應該聽了小兒子的話,娶了這麽個媳婦,他這是現實版的娶了媳婦忘了娘啊,娶了她以後,她說的話他都不聽了,他媳婦說什麽就是什麽,有哪家的媳婦這麽懶的?
月子坐完了還不願意下地幹活。
這樣子糧食怎麽辦?就一個男人掙工分,一家三口要吃飯,口糧哪裏來?
張根也為他著急,特意跟張貴談了一次,知道他心裏有數,才不管了。
仗著手裏有錢,就揮霍,那就揮霍吧,把錢花光了,就知道了。
這一學期的期末,四兄弟的成績都拿到了第一名,蘇茴按照之前的規矩給他們每個人發了獎勵金,他們四個有誌一同的好好存放了起來。
學校進入假期,年味慢慢的濃鬱起來。
不出意料,今年大家都分得了更多的錢,比去年多了有三分之一,全都靠他們的瓦片,現在這些瓦片一半供給他們村自己使用,一半賣出去,要是等他們村的需求滿足了以後,全部外銷,獲得的收入會更多。
顯見的日子越過越好了,拿著分的錢財,大家臉上都有著喜悅,隻有杜高誌興致不高,沒辦法,村裏的這些錢跟他之前比,差距實在太大了,他之前一個月,工資就有一般人家一年分得的所有,對比差距太過巨大。
錢財看不上眼,村裏有張成業掣肘,也沒有得到大多數村民的愛戴,他沒辦法高興地起來。
隨著生育完畢,喂奶,周小晴在懷孕的時候長的肉慢慢的縮了回去,比起懷孕時的微胖,現在維持著豐滿的體型,本身就是在最好的年紀,每次她在外麵走動,都會成為這個村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張貴更聽她的話了,其他的青年小夥子再一次後悔自己當初的錯過。
眼前一亮的,還有杜高誌。
這才是他喜歡的女知青啊,隻可惜他來遲了一步,她已經嫁人了,孩子都生了一個,剩下的女知青,根本比不上她的一半!
田思怡在一場寒潮中沒有及時保暖,感冒了,不嚴重,但是整個人昏昏沉沉的,提不起精神。
她這大半年身體好了不少,都沒有再生過病了,這一病,就有些“纏綿”,拖了好些天才痊愈。
不過幸好,沒有耽誤過年,在年前,病養好了。
“外婆!外婆!你在家嗎?”
聽到了熟悉的聲音,田思怡放下手裏的洗刷的碗筷,走向前院。
“我在,在呢。”
“我們來了。”張衛國跟兩個弟弟一起來的。
張衛國“奉命”給外婆家送東西,兩個小的聽到了,就說來外婆家玩耍,索性就三兄弟一起來了。
田思怡看到三個外孫,探頭看了看:“你們大哥沒來嗎?”
“沒有,大哥跟媽媽忙去了,外婆,我給你送甘蔗。”這甘蔗是他們自留地一角種的,根根長得粗壯,一口下去,汁水既多又甜。
甘蔗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種一點,在過年的時候大家一起吃一節,甜甜嘴。
田思怡今年種的甘蔗沒有打理好,隻有兩根半大的,砍了也不甜,蘇茴見了,就讓張衛國砍了兩根給他們送來。
“還有媽媽做的醬,可香了!”張安國舉起手裏的籃子。
“還有一小罐蜂蜜。”張定國挺胸膛:“這個蜂巢是我發現的!”
田思怡緊張的看了看:“不是你動手去摘的吧?”
張定國笑嘻嘻的:“沒事沒事,這個是媽媽去弄得,我跟媽媽說了,第二天就摘下來了,我還想去看看的呢,不過媽媽不讓我去。”他有些遺憾。
不過他的遺憾田思怡可不認同:“你媽媽不要你去是對的,這蜜蜂可會蜇人的,你媽媽有沒有被抓到啊?”
張定國搖頭:“沒有沒有。”他擺手。
“媽媽很厲害的。”他強調。
在他的眼裏,媽媽幾乎無所不能。
“表哥他們哪裏去了?”
田思怡笑了下:“大的跟著下地了,小的去外祖家了,你知道他家在哪嗎?去大道上喊一喊他就出來了,要找他一起玩嗎?”
“等一下再看,外婆你在做什麽?我們可以幫你忙,我們家已經把裏裏外外都洗幹淨了,我們都幫忙了。”
張衛國笑眯眯的:“我們幫你,幹活不用那麽辛苦了。”
田思怡的嘴都要合不攏了:“乖,外婆也沒做什麽,就把碗筷拿出來洗一洗,洗幹淨過年用,沒剩多少了,不用你們幫忙,你們有這個心,外婆已經很高興了。”
她外孫怎麽這麽乖巧,真是太貼心了。
張安國仰著頭:“外公哪裏去了?”
“你外公去采草藥去了,還沒回來,今天中午在外婆家吃飯吧,外婆給你們貼南瓜餅吃。”她一邊跟外孫說話,一邊把她準備的零嘴拿出來:“這是剛炒沒幾天的南瓜子,可香了,你們吃,這個是我前幾天做的醃蘿卜和之前做的腐竹,你們拿回家去做菜。”
看到醃蘿卜,他們對視一眼:“外婆你家有生蘿卜嗎?我們做辣蘿卜吧。”
辣蘿卜就是把蘿卜切成片,加上辣椒和醋做成的,香辣可口。
“有,你們去那邊拔兩顆過來,我立刻給你做。”外孫想吃,她立刻就動起來了。
蘿卜是冬天家家戶戶必種的蔬菜,幾乎做什麽菜都少不了它。
等到了快中午的時候,蘇石偉回來了,看到他們在這裏歡呼一聲,立刻過來一起玩,沒多久,蘇仲常小荷他們回來了,這時候,田思怡也差不多把午飯都做好了。
“舅媽,表哥。”他們乖乖叫人,常小荷看到他們來了,臉上也露出個笑容。
“什麽時候過來的?”
“上午過來的,拿東西給外婆。”
常小荷摸了摸最近的張安國的頭發:“今天中午就在這裏吃飯,吃完飯跟你哥他們一起玩,傍晚再回去也不遲。”
常小荷主動開口留人,對於那些會帶著孩子回娘家打秋風的小姑子沒多少人看得上,但是對於有來有往,有禮數的小姑子,她一點也不在意留他們吃飯,反而還會熱情留客,給他們做好吃的。
張安國乖巧的笑著:“舅媽,外婆說要貼南瓜餅。”
南瓜餅就是用南瓜貼和白麵做的,是一道精細的吃食,就算那白麵中會摻合其他,也是細糧。
蘇石偉歡呼:“真的,太好了!”
沒多久,蘇淺明也回來了。
他放下背簍的時候,張衛國好奇的去瞧了瞧,一眼就看出了其中幾種是什麽,看得蘇淺明來了興致:“你認得多少?跟你媽學的嗎?”
他兩個孩子多少都會認一些,之前女兒嫁人之後沒有再繼續,不過後來女婿走了之後,她又撿起來了,而且還比原來更專注,想必外孫會認得,應該是耳濡目染,聽他媽媽說過吧。
張衛國點頭:“一些草藥媽媽在處理的時候有跟我們說過。”今天大哥跟著媽媽上山就是去采草藥去了。
“看來你們記性不錯,還記得。”蘇淺明擼了一把外孫的頭發。
女兒會去摘草藥,還給他送過幾次看病常用的。
——
蘇茴帶著張保國去認草藥,手裏還拿著一本圖文並茂的醫書。
冬天他們這裏也有大把的植物,不像北方,秋風一起,落葉滿地,到了冬天,就隻剩下幹禿禿的樹幹了。
在地裏生長著的草藥,跟媽媽拿回家的有些區別,有些要地裏的根莖入藥的,隻看平平無奇的葉子,也認不出來,需要人一點點的實地考察。
“這個我還記得,驅蚊包裏麵有它。”張保國看到一株灌木,揪下一片嫩葉。
媽媽做的驅蚊包有奇效,狸貓叔叔每次都要特意說別忘了這個。
“對,你看到下麵那一株葉子細長的了嗎?有沒有覺得眼熟……”蘇茴一點點的教他認識這些比較常用的草藥,教他怎麽處理,在應急的時候該怎麽做。
她當初在修真世界學習的時候也是這樣,需要親自去野外,才能深入掌握。
張保國學的很認真。
他的目標很堅定,學會這些,在野外,可以隨手采摘防蚊蟲的草藥,受傷了藥品不夠有替代品,知道什麽東西不能接近,會帶來什麽後果。
光是想想就知道幫助有多大。
她希望給女兒找一個好的歸宿,好的歸宿,別的都是虛的,不要太差就行,人好,才是最重要的。
蘇茴一時間沒說話,十六歲就想著看人選了。
在她看來是早了點,但是這時候很普遍,十六歲留意著適合的人選,十八歲嫁出去,超過二十歲,在鄉下,年紀就有點超齡了。
李滿芬仔細的看著院子裏的大外孫女,著重在她的腰和屁股上停留,點了點頭:“這個容易,我們春枝長得高挑,就是不夠肉,你多讓她吃點,養養肉。”這時候不以瘦為美,有肉的類型更受歡迎,外孫女太瘦了,一點肉都沒有。
張菊應聲:“我知道。”
趙來娣也挺熱情,她也有閨女,足足三個呢,現在幫忙也算提前積累經驗了。
“你要求這麽低啊?春枝模樣長得可不差,彩禮呢?有沒有講究?”
“這個一般就好。”她也不指望靠女兒的彩禮過日子。
周小晴沒說話,說不上話,她在這裏交好的人……沒有,自然也沒有什麽適合的人選。
李滿芬點頭:“你問過春枝沒有,她有沒有喜歡哪種的,話多話?”她生養了五個兒女,對象除了老二和小兒子家的不是她挑的,其餘的都是她找的,有經驗。
張菊問了:“她說比較喜歡愛笑的。”
李滿芬答應下來了:“我會幫你留意的,現在春枝年紀還小,不著急。”
張菊也是這個意思:“是不著急,但是人總要看久一點才知道是不是個好的。”
趙來娣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知青也行嗎?”她笑了:“知青點的人跟老二媳婦熟,老三媳婦更是,就是知青點出來的。”
第61章
李滿分和趙來娣都對幫忙找對象的事表現了極大的熱情,本身眾位三姑六婆就有這麽一個愛好,幫人拉媒牽線,幫成了一對,會有一份謝媒禮不說,那份成就感,格外的有動力。
蘇茴不打算蹚這渾水。
周小晴也不願意,本身張菊就不太樂意找一個知青當自己的女婿。
她對自己的女兒沒有那麽高的野心,找一個同樣是村裏能幹的漢子就可以了,嫁給知青以後回城當個城裏人之類的想法她也會心動,但是她更注重於實際,知青能回去的都少,更別提帶著媳婦孩子一起回去的了。
她也是知道的,有些知青成家了,能回去就把在鄉下的媳婦和孩子都拋在鄉下,自己孤身一人回去,要是真發生那樣的事那還得了,還不如找個知根知底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不用擔心他不負責任離開,一輩子,安安穩穩的過日子。
這一段時間村裏都沒有發生什麽事兒,不像前段時間過得那麽波瀾壯闊,張安國和張定國幾乎每天都要去看一下小弟弟,看他睡覺,看他吐泡泡,覺得特別有趣。
小孩子滿月以後,因為奶水充足,他跟剛出生時的小猴子、小老頭的模樣大相徑庭,幾乎讓人無法把兩個人畫上等號。
周小晴坐了一個滿月子,之後她也沒怎麽下地幹活,在家帶孩子。
李滿芬對此很不滿,覺得她太懶了,孩子交給張鳳華他們帶就可以了,她卻要自己帶,自己帶也不是不可以,綁著在背上一樣可以下地幹活。
但她不滿也沒用,分家了,周小晴不管她怎麽說,照舊我行我素,說在家帶孩子不去下地幹活就不下去幹活,讓李滿芬不止一次後悔,她當初就不應該聽了小兒子的話,娶了這麽個媳婦,他這是現實版的娶了媳婦忘了娘啊,娶了她以後,她說的話他都不聽了,他媳婦說什麽就是什麽,有哪家的媳婦這麽懶的?
月子坐完了還不願意下地幹活。
這樣子糧食怎麽辦?就一個男人掙工分,一家三口要吃飯,口糧哪裏來?
張根也為他著急,特意跟張貴談了一次,知道他心裏有數,才不管了。
仗著手裏有錢,就揮霍,那就揮霍吧,把錢花光了,就知道了。
這一學期的期末,四兄弟的成績都拿到了第一名,蘇茴按照之前的規矩給他們每個人發了獎勵金,他們四個有誌一同的好好存放了起來。
學校進入假期,年味慢慢的濃鬱起來。
不出意料,今年大家都分得了更多的錢,比去年多了有三分之一,全都靠他們的瓦片,現在這些瓦片一半供給他們村自己使用,一半賣出去,要是等他們村的需求滿足了以後,全部外銷,獲得的收入會更多。
顯見的日子越過越好了,拿著分的錢財,大家臉上都有著喜悅,隻有杜高誌興致不高,沒辦法,村裏的這些錢跟他之前比,差距實在太大了,他之前一個月,工資就有一般人家一年分得的所有,對比差距太過巨大。
錢財看不上眼,村裏有張成業掣肘,也沒有得到大多數村民的愛戴,他沒辦法高興地起來。
隨著生育完畢,喂奶,周小晴在懷孕的時候長的肉慢慢的縮了回去,比起懷孕時的微胖,現在維持著豐滿的體型,本身就是在最好的年紀,每次她在外麵走動,都會成為這個村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張貴更聽她的話了,其他的青年小夥子再一次後悔自己當初的錯過。
眼前一亮的,還有杜高誌。
這才是他喜歡的女知青啊,隻可惜他來遲了一步,她已經嫁人了,孩子都生了一個,剩下的女知青,根本比不上她的一半!
田思怡在一場寒潮中沒有及時保暖,感冒了,不嚴重,但是整個人昏昏沉沉的,提不起精神。
她這大半年身體好了不少,都沒有再生過病了,這一病,就有些“纏綿”,拖了好些天才痊愈。
不過幸好,沒有耽誤過年,在年前,病養好了。
“外婆!外婆!你在家嗎?”
聽到了熟悉的聲音,田思怡放下手裏的洗刷的碗筷,走向前院。
“我在,在呢。”
“我們來了。”張衛國跟兩個弟弟一起來的。
張衛國“奉命”給外婆家送東西,兩個小的聽到了,就說來外婆家玩耍,索性就三兄弟一起來了。
田思怡看到三個外孫,探頭看了看:“你們大哥沒來嗎?”
“沒有,大哥跟媽媽忙去了,外婆,我給你送甘蔗。”這甘蔗是他們自留地一角種的,根根長得粗壯,一口下去,汁水既多又甜。
甘蔗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種一點,在過年的時候大家一起吃一節,甜甜嘴。
田思怡今年種的甘蔗沒有打理好,隻有兩根半大的,砍了也不甜,蘇茴見了,就讓張衛國砍了兩根給他們送來。
“還有媽媽做的醬,可香了!”張安國舉起手裏的籃子。
“還有一小罐蜂蜜。”張定國挺胸膛:“這個蜂巢是我發現的!”
田思怡緊張的看了看:“不是你動手去摘的吧?”
張定國笑嘻嘻的:“沒事沒事,這個是媽媽去弄得,我跟媽媽說了,第二天就摘下來了,我還想去看看的呢,不過媽媽不讓我去。”他有些遺憾。
不過他的遺憾田思怡可不認同:“你媽媽不要你去是對的,這蜜蜂可會蜇人的,你媽媽有沒有被抓到啊?”
張定國搖頭:“沒有沒有。”他擺手。
“媽媽很厲害的。”他強調。
在他的眼裏,媽媽幾乎無所不能。
“表哥他們哪裏去了?”
田思怡笑了下:“大的跟著下地了,小的去外祖家了,你知道他家在哪嗎?去大道上喊一喊他就出來了,要找他一起玩嗎?”
“等一下再看,外婆你在做什麽?我們可以幫你忙,我們家已經把裏裏外外都洗幹淨了,我們都幫忙了。”
張衛國笑眯眯的:“我們幫你,幹活不用那麽辛苦了。”
田思怡的嘴都要合不攏了:“乖,外婆也沒做什麽,就把碗筷拿出來洗一洗,洗幹淨過年用,沒剩多少了,不用你們幫忙,你們有這個心,外婆已經很高興了。”
她外孫怎麽這麽乖巧,真是太貼心了。
張安國仰著頭:“外公哪裏去了?”
“你外公去采草藥去了,還沒回來,今天中午在外婆家吃飯吧,外婆給你們貼南瓜餅吃。”她一邊跟外孫說話,一邊把她準備的零嘴拿出來:“這是剛炒沒幾天的南瓜子,可香了,你們吃,這個是我前幾天做的醃蘿卜和之前做的腐竹,你們拿回家去做菜。”
看到醃蘿卜,他們對視一眼:“外婆你家有生蘿卜嗎?我們做辣蘿卜吧。”
辣蘿卜就是把蘿卜切成片,加上辣椒和醋做成的,香辣可口。
“有,你們去那邊拔兩顆過來,我立刻給你做。”外孫想吃,她立刻就動起來了。
蘿卜是冬天家家戶戶必種的蔬菜,幾乎做什麽菜都少不了它。
等到了快中午的時候,蘇石偉回來了,看到他們在這裏歡呼一聲,立刻過來一起玩,沒多久,蘇仲常小荷他們回來了,這時候,田思怡也差不多把午飯都做好了。
“舅媽,表哥。”他們乖乖叫人,常小荷看到他們來了,臉上也露出個笑容。
“什麽時候過來的?”
“上午過來的,拿東西給外婆。”
常小荷摸了摸最近的張安國的頭發:“今天中午就在這裏吃飯,吃完飯跟你哥他們一起玩,傍晚再回去也不遲。”
常小荷主動開口留人,對於那些會帶著孩子回娘家打秋風的小姑子沒多少人看得上,但是對於有來有往,有禮數的小姑子,她一點也不在意留他們吃飯,反而還會熱情留客,給他們做好吃的。
張安國乖巧的笑著:“舅媽,外婆說要貼南瓜餅。”
南瓜餅就是用南瓜貼和白麵做的,是一道精細的吃食,就算那白麵中會摻合其他,也是細糧。
蘇石偉歡呼:“真的,太好了!”
沒多久,蘇淺明也回來了。
他放下背簍的時候,張衛國好奇的去瞧了瞧,一眼就看出了其中幾種是什麽,看得蘇淺明來了興致:“你認得多少?跟你媽學的嗎?”
他兩個孩子多少都會認一些,之前女兒嫁人之後沒有再繼續,不過後來女婿走了之後,她又撿起來了,而且還比原來更專注,想必外孫會認得,應該是耳濡目染,聽他媽媽說過吧。
張衛國點頭:“一些草藥媽媽在處理的時候有跟我們說過。”今天大哥跟著媽媽上山就是去采草藥去了。
“看來你們記性不錯,還記得。”蘇淺明擼了一把外孫的頭發。
女兒會去摘草藥,還給他送過幾次看病常用的。
——
蘇茴帶著張保國去認草藥,手裏還拿著一本圖文並茂的醫書。
冬天他們這裏也有大把的植物,不像北方,秋風一起,落葉滿地,到了冬天,就隻剩下幹禿禿的樹幹了。
在地裏生長著的草藥,跟媽媽拿回家的有些區別,有些要地裏的根莖入藥的,隻看平平無奇的葉子,也認不出來,需要人一點點的實地考察。
“這個我還記得,驅蚊包裏麵有它。”張保國看到一株灌木,揪下一片嫩葉。
媽媽做的驅蚊包有奇效,狸貓叔叔每次都要特意說別忘了這個。
“對,你看到下麵那一株葉子細長的了嗎?有沒有覺得眼熟……”蘇茴一點點的教他認識這些比較常用的草藥,教他怎麽處理,在應急的時候該怎麽做。
她當初在修真世界學習的時候也是這樣,需要親自去野外,才能深入掌握。
張保國學的很認真。
他的目標很堅定,學會這些,在野外,可以隨手采摘防蚊蟲的草藥,受傷了藥品不夠有替代品,知道什麽東西不能接近,會帶來什麽後果。
光是想想就知道幫助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