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庸河一戰
穿成病秧子攻略反派長公主! 作者:月亮藏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庸河旁。
天空已經飄起了小雪,落在士兵厚重的盔甲上,天寒地凍,就連手中的長槍也變得遲鈍。
他們嘴唇哆嗦,仍舊一步一步走在泥土地上,看著前方手中拿著軍旗,騎在高頭大馬上的白袍將軍。
“將士們,莫要膽怯!”
“今日此戰勝了,咱們燉嫩羊羔!”
“吃香的喝辣的!”
拽著韁繩,陸伯山夾緊馬肚,調轉方向就來到了將士的身前,這些都是他親自挑選出來的親兵,盡管身體素質不錯,下過戰場,打過蠻族,可到底對於今洲城還是有些水土不服。
對於將軍的許諾,將士們舉起長槍,對著天空大喊:“此戰必勝!此戰必勝!”
聲音洪亮,幾乎和洶湧的河水融為一體,長槍在雪中閃爍著銀光。
也代表了將士們必死的決心。
看到這一幕,陸伯山得意的一挑眉毛,他扭過頭,手中的軍旗擱置在手中,看著河水對麵騎著馬兒來的文王餘黨。
滿不在乎。
根據他事先派摘月樓那幫江湖人打探的情況一模一樣,因為連夜的奔波徒勞,文王餘黨趕到此地時,已經疲憊不堪,糧草也快用盡。
如今好不容易來到庸河邊,就是背水一戰,直達朝廷。
“侯爺,千萬不可大意。”
“雖說文王餘黨行至此處,已經是強弩之末,可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再不濟那也是能狠狠咬人一口的。”
一個爽朗的聲音在耳邊響起,陸伯山側頭看去,就見一人穿著一身黑色的重甲,那人頭上戴著白色的抹額,似乎是在替誰守孝。
“顧指揮使,你一個負荊請罪之人,輪不到你對本侯指指點點。”
陸伯山昂著頭,完全不拿正眼看待顧昭,他打心眼裏瞧不起顧昭,不過是頭喪家之犬,有什麽資格和自己並馬而行。
聽到陸伯山對自己的冷嘲熱諷,顧昭心中縱有怨氣,也隻能一笑而過。
他用眼角餘光斜瞟了一眼陸伯山,繼續慢悠悠道:“侯爺,我曾經也像侯爺這般——目中無人,認為長公主殿下不過爾爾。”
“可到頭來,還不是替他人做嫁衣。”
“侯爺和諾將軍的聯盟就一定可靠嗎?”
“不過是仰仗著諾家千金的幾句話而已。”
他話裏話外都是譏諷之意,嘲笑陸伯山是個吃軟飯的家夥,要靠女人,靠嶽父,才有如今的權利站在自己的對立麵叉著腰指指點點。
“這和你有什麽幹係?”
“更何況,本侯何時說過要娶將軍府的千金?你休要在這裏信口雌黃!”
兩人的聲音融在風中,若是不仔細聽的話,根本就聽不見,陸伯山臉上被凍得青紫,所以此刻就算是被顧昭說得漲紅了臉,也基本分辨不清他是被凍紅的還是因為惱羞成怒。
“是我逾矩了,不過侯爺您和諾家千金倒是門當戶對,至於那侍郎之女嗎…哈哈哈…侯爺,您就甭想了。”
顧昭似乎說的盡興,壓根就沒有停下來的樣子,他知道這能夠激起陸伯山的怒意。
他就喜歡看陸伯山這氣的咬牙切齒,又拿自己無可奈何的吃癟模樣。
這不是很愉悅嗎?
“你丫的給老子閉嘴,給你臉了不是?”
陸伯山揮舞著軍旗,一棍橫掃,就抵著顧昭的下顎,他眼眸之中是怒火滔天,似乎已經不想聽顧昭再多言語什麽。
一向掛在嘴邊的禮儀速拋諸腦後。
感受著冰冷鐵棍的溫度,顧昭低垂著眼,完全沒有被陸伯山這威脅的舉措給嚇到,反而是頗不在意。
他伸出手握住軍旗,一下子就握緊,差點將陸伯山從馬上拽了下來,但好在陸伯山常年行軍打仗,那也不是泛泛之輩。
挺直腰板,一下子就穩住自己的身形,但這狼狽的舉動卻引得顧昭輕蔑一笑。
“侯爺可知,無論你如何哀求殿下,甚至在大庭廣眾之下公然對殿下提出許諾,殿下也不會把自己的心上人讓給你的。”
聽到‘心上人’這三個字,陸伯山明顯一怔,原本囂張的氣焰,瞬間熄滅,他隻覺得自己喉頭發緊,卻又無法反駁顧昭所說的實話。
“怎麽樣,侯爺?”
“侯爺知道和殿下作對的下場嗎?”
“殿下可不是先皇,殿下是真有膽量褫奪侯爵,即便侯爺家中有丹書鐵券,那又如何?”
“殿下是絕不允許任何人玷汙她所有之物。”
“侯爺心中不清楚嗎,這普天之下,除了殿下自己,還有誰能夠調遣影衛?”
初次交鋒,顧昭就已經在趙長霖在手中吃了個大虧,差點連自己的身家性命都賠了進去,他如何不懼。
就連以往的傲氣也收斂了不少。
陸伯山聽到此處,心中已經明了大半,恐怕顧昭是在殿下手中吃盡了苦頭,所以才會變成如今這般窩囊模樣。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杯弓蛇影罷了。
“我和你又不一樣,你是你,我是我,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
“這般道理,恐怕顧指揮是不是不明白吧?”
兩人正在你來我往,針鋒相對之間,就聽得號角聲響,緊接著,一人騎在馬上在河岸對麵大聲喊道:“對麵可是忠勇侯!吾乃徐家軍傳人!”
“但求一戰!”
“你我二人公平比武!若我勝了!你便放我過河!”
那人手中握著一杆銀色長槍,紅纓在雪地中甚為醒目,他身穿著一身褐色盔甲,臉上溝壑縱橫,顯然已經是上了年紀。
不再年輕。
可這般言語聲如洪鍾,想也知道,這人平日裏必然是每日勤操苦練,從沒有落過,才能這般年紀如此健壯。
他身後的士兵聽到將軍如此說道,如同興奮的猴子一樣,舉著手中的長槍,大聲嚎叫,為將軍搖旗呐喊。
徐家軍傳人,那個傳聞中曾經能夠以一敵百的軍隊,隻不過昔日徐家軍的家主不慎落敗被蠻族擄去。
萬德皇帝臉麵無光,勃然大怒,在朝廷之上一氣之下就解散了徐家軍。
從此之後,徐家軍的威名不再流傳,更多的則是流傳在民間戲曲的一段往事,供人在茶餘飯後品味談資。
天空已經飄起了小雪,落在士兵厚重的盔甲上,天寒地凍,就連手中的長槍也變得遲鈍。
他們嘴唇哆嗦,仍舊一步一步走在泥土地上,看著前方手中拿著軍旗,騎在高頭大馬上的白袍將軍。
“將士們,莫要膽怯!”
“今日此戰勝了,咱們燉嫩羊羔!”
“吃香的喝辣的!”
拽著韁繩,陸伯山夾緊馬肚,調轉方向就來到了將士的身前,這些都是他親自挑選出來的親兵,盡管身體素質不錯,下過戰場,打過蠻族,可到底對於今洲城還是有些水土不服。
對於將軍的許諾,將士們舉起長槍,對著天空大喊:“此戰必勝!此戰必勝!”
聲音洪亮,幾乎和洶湧的河水融為一體,長槍在雪中閃爍著銀光。
也代表了將士們必死的決心。
看到這一幕,陸伯山得意的一挑眉毛,他扭過頭,手中的軍旗擱置在手中,看著河水對麵騎著馬兒來的文王餘黨。
滿不在乎。
根據他事先派摘月樓那幫江湖人打探的情況一模一樣,因為連夜的奔波徒勞,文王餘黨趕到此地時,已經疲憊不堪,糧草也快用盡。
如今好不容易來到庸河邊,就是背水一戰,直達朝廷。
“侯爺,千萬不可大意。”
“雖說文王餘黨行至此處,已經是強弩之末,可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再不濟那也是能狠狠咬人一口的。”
一個爽朗的聲音在耳邊響起,陸伯山側頭看去,就見一人穿著一身黑色的重甲,那人頭上戴著白色的抹額,似乎是在替誰守孝。
“顧指揮使,你一個負荊請罪之人,輪不到你對本侯指指點點。”
陸伯山昂著頭,完全不拿正眼看待顧昭,他打心眼裏瞧不起顧昭,不過是頭喪家之犬,有什麽資格和自己並馬而行。
聽到陸伯山對自己的冷嘲熱諷,顧昭心中縱有怨氣,也隻能一笑而過。
他用眼角餘光斜瞟了一眼陸伯山,繼續慢悠悠道:“侯爺,我曾經也像侯爺這般——目中無人,認為長公主殿下不過爾爾。”
“可到頭來,還不是替他人做嫁衣。”
“侯爺和諾將軍的聯盟就一定可靠嗎?”
“不過是仰仗著諾家千金的幾句話而已。”
他話裏話外都是譏諷之意,嘲笑陸伯山是個吃軟飯的家夥,要靠女人,靠嶽父,才有如今的權利站在自己的對立麵叉著腰指指點點。
“這和你有什麽幹係?”
“更何況,本侯何時說過要娶將軍府的千金?你休要在這裏信口雌黃!”
兩人的聲音融在風中,若是不仔細聽的話,根本就聽不見,陸伯山臉上被凍得青紫,所以此刻就算是被顧昭說得漲紅了臉,也基本分辨不清他是被凍紅的還是因為惱羞成怒。
“是我逾矩了,不過侯爺您和諾家千金倒是門當戶對,至於那侍郎之女嗎…哈哈哈…侯爺,您就甭想了。”
顧昭似乎說的盡興,壓根就沒有停下來的樣子,他知道這能夠激起陸伯山的怒意。
他就喜歡看陸伯山這氣的咬牙切齒,又拿自己無可奈何的吃癟模樣。
這不是很愉悅嗎?
“你丫的給老子閉嘴,給你臉了不是?”
陸伯山揮舞著軍旗,一棍橫掃,就抵著顧昭的下顎,他眼眸之中是怒火滔天,似乎已經不想聽顧昭再多言語什麽。
一向掛在嘴邊的禮儀速拋諸腦後。
感受著冰冷鐵棍的溫度,顧昭低垂著眼,完全沒有被陸伯山這威脅的舉措給嚇到,反而是頗不在意。
他伸出手握住軍旗,一下子就握緊,差點將陸伯山從馬上拽了下來,但好在陸伯山常年行軍打仗,那也不是泛泛之輩。
挺直腰板,一下子就穩住自己的身形,但這狼狽的舉動卻引得顧昭輕蔑一笑。
“侯爺可知,無論你如何哀求殿下,甚至在大庭廣眾之下公然對殿下提出許諾,殿下也不會把自己的心上人讓給你的。”
聽到‘心上人’這三個字,陸伯山明顯一怔,原本囂張的氣焰,瞬間熄滅,他隻覺得自己喉頭發緊,卻又無法反駁顧昭所說的實話。
“怎麽樣,侯爺?”
“侯爺知道和殿下作對的下場嗎?”
“殿下可不是先皇,殿下是真有膽量褫奪侯爵,即便侯爺家中有丹書鐵券,那又如何?”
“殿下是絕不允許任何人玷汙她所有之物。”
“侯爺心中不清楚嗎,這普天之下,除了殿下自己,還有誰能夠調遣影衛?”
初次交鋒,顧昭就已經在趙長霖在手中吃了個大虧,差點連自己的身家性命都賠了進去,他如何不懼。
就連以往的傲氣也收斂了不少。
陸伯山聽到此處,心中已經明了大半,恐怕顧昭是在殿下手中吃盡了苦頭,所以才會變成如今這般窩囊模樣。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杯弓蛇影罷了。
“我和你又不一樣,你是你,我是我,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
“這般道理,恐怕顧指揮是不是不明白吧?”
兩人正在你來我往,針鋒相對之間,就聽得號角聲響,緊接著,一人騎在馬上在河岸對麵大聲喊道:“對麵可是忠勇侯!吾乃徐家軍傳人!”
“但求一戰!”
“你我二人公平比武!若我勝了!你便放我過河!”
那人手中握著一杆銀色長槍,紅纓在雪地中甚為醒目,他身穿著一身褐色盔甲,臉上溝壑縱橫,顯然已經是上了年紀。
不再年輕。
可這般言語聲如洪鍾,想也知道,這人平日裏必然是每日勤操苦練,從沒有落過,才能這般年紀如此健壯。
他身後的士兵聽到將軍如此說道,如同興奮的猴子一樣,舉著手中的長槍,大聲嚎叫,為將軍搖旗呐喊。
徐家軍傳人,那個傳聞中曾經能夠以一敵百的軍隊,隻不過昔日徐家軍的家主不慎落敗被蠻族擄去。
萬德皇帝臉麵無光,勃然大怒,在朝廷之上一氣之下就解散了徐家軍。
從此之後,徐家軍的威名不再流傳,更多的則是流傳在民間戲曲的一段往事,供人在茶餘飯後品味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