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禦駕親征
穿成病秧子攻略反派長公主! 作者:月亮藏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鑾殿,趙長霖端坐在龍椅上。
她手中還握著一冊薄薄的奏折,隻是距離隔得有些遠,眾位大臣都看不清楚,那究竟是誰所上奏的折子。
“陛下,忠勇侯的軍隊在白龍山關和山匪鏖戰已久,如今已然是支撐不住,臣以為,陛下此次乃剿匪良機!必要主動出擊,擒賊先擒王!”
“陛下!臣附議!”
四五位官員同時出列,他們臉上表情嚴肅,義正言辭,隱隱約約之間已經有了施壓之意。
自從文王被關押以來,今洲城早就已經搖搖欲墜,很多人今洲本地人都不相信今洲城還是個安全之地,陸陸續續都搬走了好多些大戶人家。
今洲城郊外的土地、田產、鋪子更是拋售嚴重。
他們這些手中握有良田山莊鋪子的大員們怎麽能夠不著急,隻怕是急的整宿整宿沒睡覺,嘴唇上都起了幾個水泡。
這些官員自然不知道龍牙寨下山是為何,但趙長霖可是一清二楚,臨行前知元都和自己交代了。
不過,這些人氣勢昂揚的脅迫自己,倒也不算是一件壞事,正所謂借刀殺人,順水推舟,這都要他人製造的一定的環境要求。
正所謂得來全不費功夫,踏破鐵鞋無覓處,鶴蚌相爭,漁翁得利。
“朕已知曉,那麽此次眾愛卿可有舉薦之人?能夠大敗山匪?”
這話說的可有些奇怪了,一時之間讓無數大臣愣住,不知道該怎麽回話。
剿匪本就不是多難的事情,這山中的土匪,怎麽可能和蠻族的騎兵相比,論身板,論武器,論凶殘,那可是一件都談不上。
“陛下,大梁朝泱泱人才,何愁派不出一員武將?”
“這豈不是讓天下人嘲笑!”
文官見自己彰顯的機會來了,立馬一個接著一個上奏,他們也不是傻子,如今是一致對外的時候,沒必要再搞這些鬥心鬥角。
到時候,今洲城再經曆一次危難,沒人能夠承受得起這巨大的損失,上次徐家軍攻打至今洲城城牆下。
他們郊外的山莊鋪子就已然損失了不少糧食,種好的菜地,也被糟蹋的一幹二淨。
一株兩株菜葉子那確實沒什麽,這積少成多,誰看了不得心疼。
但說官話的同時,他們在心中琢磨著究竟誰更適合前去前線,攻打龍牙寨的山匪。
“陛下,不如讓周小將軍前去?”
“那日在庸河旁大敗徐家軍,這樣的赫赫威名傳出去,那群烏合之眾的土匪,說不定就嚇得屁滾尿流!”
這人話雖糙了些,但理完全不糙。
有幾個文官紛紛點頭,況且,周惇的漠西軍還停在今洲城郊外駐紮,撤走之後,那就是由國庫撥下軍餉,他們就不必就近運送糧食了。
這豈不是一舉兩得之美。
“嗯,諸位愛卿說的不錯,那就這麽辦。”
趙長霖心中清楚,如果在此刻就和這群老匹夫公布自己即將要離開禦駕親征的消息,他們必然不會答應。
而且還不是時候,現在出發為時尚早。
起碼也要等到,陸伯山從白龍山關撤離,在沿途幾個州府招兵買馬之後,調轉槍頭去往西州城之際,自己再率領軍隊,堵死他最後一個出口。
西州城她已經派了成王去守,對於成王,盡管他是趙以寒的父王,趙長霖對他還是警備心拉滿,正所謂,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之後的事情誰又知道呢?
所以,趙長霖並沒有給予口頭上的承諾,而是直接將西州城分封給成王,這一步,的確是險中又險。
萬一成王既要又要,不肯出兵,又想要西州城的封地,豈不是讓趙長霖竹籃打水一場空。
但是,趙長霖早就預料到這種局麵是最糟糕的局麵,所以即便陸伯山不打算往西州城前去,她也要逼迫陸伯山朝著西州城的方向前去。
最終一戰,將在此落定。
從今往後整個大梁王朝就沒人敢與她在唱反調,這些人會被自己玩弄於股掌之間,一個一個擊破。
“陛下聖明!”
“臣等自然為陛下的聖旨馬首是瞻!”
這樣漂亮的空話,她聽過太多太多,現在已然是不放在心上了。
趙長霖指尖抵在自己的掌心處,西州城一戰,她要去親自見夏知元意一麵,順便帶一些見麵禮前去。
這普天之下,什麽東西她都有了,金銀玉器,珠光寶石,趙長霖都不缺,知元也並不缺。
所以,趙長霖心中一個隱隱約約的想法,已經開始成型,她素來是這樣,隻要想做便會去做。
不會耽擱。
趙長霖想過將自己的所愛,鳳冠霞帔,昭告給天下人,可是這個念頭一旦剛起,就立馬被她掐斷。
原因無他。
身處高位之人必然會被惦記,更何況,自己一直拒絕朝臣們‘綿延子嗣,壯大皇室’的請求,如果這個時候再將夏知元推上風口浪尖,那麽效果會適得其反。
想要知元性命之人,就會變得越來越多,如同潮水一般裹挾而來,所以,現在還不是時候。
她得再等一下,再等一下,等到時局足夠穩定,等到這些妖魔鬼怪不能夠在興風作浪。
從前,趙長霖並不能明白,為何母後已經是這天下國母,還會鬱鬱寡歡,還會用盡一切手段,逃離皇宮。
但是現在,她似乎已經能夠明白,為何母後要離開。對於下人來說,皇宮就像是一座鳥籠,囚禁他人的生命,囚禁他人的自由。
但對於她來說,這座城是權力的象征,也是禁錮自由的象征。
罷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做出任何事情就必須要有取舍,也要擔負風險,投入貪心,那便兩者皆失,猴子撈月。
“ 陛下,真的決定好了?”
“如果陛下要離開皇宮,那麽哀家倒是可以垂簾聽政,代替陛下處理這朝中事務,後宮瑣事就交由德妃賢妃吧。”
看著坐在自己對麵,一直沉思的趙長霖,太後率先開口,打破兩人之間的僵局。
手中握著溫熱的茶盞,趙長霖微微頷首,隻是輕笑一聲答道:“是啊,太後不必擔憂,不過是去去就回。”
她手中還握著一冊薄薄的奏折,隻是距離隔得有些遠,眾位大臣都看不清楚,那究竟是誰所上奏的折子。
“陛下,忠勇侯的軍隊在白龍山關和山匪鏖戰已久,如今已然是支撐不住,臣以為,陛下此次乃剿匪良機!必要主動出擊,擒賊先擒王!”
“陛下!臣附議!”
四五位官員同時出列,他們臉上表情嚴肅,義正言辭,隱隱約約之間已經有了施壓之意。
自從文王被關押以來,今洲城早就已經搖搖欲墜,很多人今洲本地人都不相信今洲城還是個安全之地,陸陸續續都搬走了好多些大戶人家。
今洲城郊外的土地、田產、鋪子更是拋售嚴重。
他們這些手中握有良田山莊鋪子的大員們怎麽能夠不著急,隻怕是急的整宿整宿沒睡覺,嘴唇上都起了幾個水泡。
這些官員自然不知道龍牙寨下山是為何,但趙長霖可是一清二楚,臨行前知元都和自己交代了。
不過,這些人氣勢昂揚的脅迫自己,倒也不算是一件壞事,正所謂借刀殺人,順水推舟,這都要他人製造的一定的環境要求。
正所謂得來全不費功夫,踏破鐵鞋無覓處,鶴蚌相爭,漁翁得利。
“朕已知曉,那麽此次眾愛卿可有舉薦之人?能夠大敗山匪?”
這話說的可有些奇怪了,一時之間讓無數大臣愣住,不知道該怎麽回話。
剿匪本就不是多難的事情,這山中的土匪,怎麽可能和蠻族的騎兵相比,論身板,論武器,論凶殘,那可是一件都談不上。
“陛下,大梁朝泱泱人才,何愁派不出一員武將?”
“這豈不是讓天下人嘲笑!”
文官見自己彰顯的機會來了,立馬一個接著一個上奏,他們也不是傻子,如今是一致對外的時候,沒必要再搞這些鬥心鬥角。
到時候,今洲城再經曆一次危難,沒人能夠承受得起這巨大的損失,上次徐家軍攻打至今洲城城牆下。
他們郊外的山莊鋪子就已然損失了不少糧食,種好的菜地,也被糟蹋的一幹二淨。
一株兩株菜葉子那確實沒什麽,這積少成多,誰看了不得心疼。
但說官話的同時,他們在心中琢磨著究竟誰更適合前去前線,攻打龍牙寨的山匪。
“陛下,不如讓周小將軍前去?”
“那日在庸河旁大敗徐家軍,這樣的赫赫威名傳出去,那群烏合之眾的土匪,說不定就嚇得屁滾尿流!”
這人話雖糙了些,但理完全不糙。
有幾個文官紛紛點頭,況且,周惇的漠西軍還停在今洲城郊外駐紮,撤走之後,那就是由國庫撥下軍餉,他們就不必就近運送糧食了。
這豈不是一舉兩得之美。
“嗯,諸位愛卿說的不錯,那就這麽辦。”
趙長霖心中清楚,如果在此刻就和這群老匹夫公布自己即將要離開禦駕親征的消息,他們必然不會答應。
而且還不是時候,現在出發為時尚早。
起碼也要等到,陸伯山從白龍山關撤離,在沿途幾個州府招兵買馬之後,調轉槍頭去往西州城之際,自己再率領軍隊,堵死他最後一個出口。
西州城她已經派了成王去守,對於成王,盡管他是趙以寒的父王,趙長霖對他還是警備心拉滿,正所謂,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之後的事情誰又知道呢?
所以,趙長霖並沒有給予口頭上的承諾,而是直接將西州城分封給成王,這一步,的確是險中又險。
萬一成王既要又要,不肯出兵,又想要西州城的封地,豈不是讓趙長霖竹籃打水一場空。
但是,趙長霖早就預料到這種局麵是最糟糕的局麵,所以即便陸伯山不打算往西州城前去,她也要逼迫陸伯山朝著西州城的方向前去。
最終一戰,將在此落定。
從今往後整個大梁王朝就沒人敢與她在唱反調,這些人會被自己玩弄於股掌之間,一個一個擊破。
“陛下聖明!”
“臣等自然為陛下的聖旨馬首是瞻!”
這樣漂亮的空話,她聽過太多太多,現在已然是不放在心上了。
趙長霖指尖抵在自己的掌心處,西州城一戰,她要去親自見夏知元意一麵,順便帶一些見麵禮前去。
這普天之下,什麽東西她都有了,金銀玉器,珠光寶石,趙長霖都不缺,知元也並不缺。
所以,趙長霖心中一個隱隱約約的想法,已經開始成型,她素來是這樣,隻要想做便會去做。
不會耽擱。
趙長霖想過將自己的所愛,鳳冠霞帔,昭告給天下人,可是這個念頭一旦剛起,就立馬被她掐斷。
原因無他。
身處高位之人必然會被惦記,更何況,自己一直拒絕朝臣們‘綿延子嗣,壯大皇室’的請求,如果這個時候再將夏知元推上風口浪尖,那麽效果會適得其反。
想要知元性命之人,就會變得越來越多,如同潮水一般裹挾而來,所以,現在還不是時候。
她得再等一下,再等一下,等到時局足夠穩定,等到這些妖魔鬼怪不能夠在興風作浪。
從前,趙長霖並不能明白,為何母後已經是這天下國母,還會鬱鬱寡歡,還會用盡一切手段,逃離皇宮。
但是現在,她似乎已經能夠明白,為何母後要離開。對於下人來說,皇宮就像是一座鳥籠,囚禁他人的生命,囚禁他人的自由。
但對於她來說,這座城是權力的象征,也是禁錮自由的象征。
罷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做出任何事情就必須要有取舍,也要擔負風險,投入貪心,那便兩者皆失,猴子撈月。
“ 陛下,真的決定好了?”
“如果陛下要離開皇宮,那麽哀家倒是可以垂簾聽政,代替陛下處理這朝中事務,後宮瑣事就交由德妃賢妃吧。”
看著坐在自己對麵,一直沉思的趙長霖,太後率先開口,打破兩人之間的僵局。
手中握著溫熱的茶盞,趙長霖微微頷首,隻是輕笑一聲答道:“是啊,太後不必擔憂,不過是去去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