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想念貴州
你要光榮還是夢想(我的人生筆記) 作者:石鍾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朋友
在沒去貴州前,是通過貴州的朋友對貴州有了概念式的了解。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交朋友是要有一條件的。我交朋友的原則是,仗義,豪爽,剛烈,本性……在我的朋友圈子中,這樣的貴州朋友有好幾位,逐漸地,我對貴州就有了許多好感。事後我才明白,喜歡一個地方,不是先喜歡這個地方上的地理概念,而是先喜歡上了這裏的人,才喜歡了這個地方的。
從那時開始,我就喜歡上了貴州。想象貴州的城市和山水,一方水土一方人,既然貴州人那麽美好,如手中的一杯烈酒,那養育他們的城市和山水呢?
在夢裏和現實中,便一次次想象貴州的山,貴州的水了。貴州在我的想象裏,因貴州人而變得熠熠光輝,浮想聯翩了。
遵義
遵義因為曆史而著名,她的著名程度在我印象裏比貴陽還要出名。在沒去遵義前,遵義的樣子,在我的想象裏溫馨而又美好。她有如一盞燈,在我的幻想世界裏時遠時近地飄浮著。
這次由中國作協組織的重走長征路活動,別無選擇地去了遵義。早晨從銅仁出發,路是山路,山是青山,水是綠水。一路上看著貴州的山水就感歎,這裏的山美水美,可貴州山區的人民卻很貧窮,窮的原因有很多,一是交通,再一個是土地。土地被路和山、水占據了,僅有的一些田地,散散落落地分布在山角或山腰間。我們是農業大國,發展經濟,尤其是農民的經濟,農民就不能沒有土地。看到山裏的貴州人民,我理解了貧窮和落後的表麵原因。這裏的山水剝奪了人民的富足。如果這裏發展工業,開采礦石,或者建設一些工廠什麽的,那又勢必會破壞原生態的環境。人有時真是很困惑,困惑於魚與熊掌兼得。不過反過來想,正因為這裏的山水和貧窮,才有了淳厚、質樸的人們。我喜歡這裏的人。
到達遵義時,已經是燈火闌珊。遵義在燈紅酒綠中迎接著我們,在大山裏穿行了一天的我們,終於走進了這座著名的城市。我們繃緊了一天的神經終於放鬆了——城市永遠是我們現代人的家園。
這裏不再多說遵義的曆史和紅色經典的影響。遵義這座小城可以用園林來形容,山水在這座城市裏是少不了的,也正因為山水,這座城市才有了她的靈性和嫵媚。城市不大,卻很精巧;街道不寬,倒也四通八達。中國的城市大致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這裏的主人,遵義人同樣的純樸、熱情和好客……
走進遵義,我同樣喜歡遵義的人們,如果有緣分,我會成為他們的朋友。
梵淨山
在我沒有去貴州前,聽說過梵淨山。但在我的心裏與那些名山比起來,梵淨山隻居住在我心裏最冷僻的一角。她究竟是個什麽模樣,倒也沒什麽概念。
這次重走長征路的人,走了一條當年紅軍不曾走過的路。梵淨山位於貴州的銅仁境地,海拔三千多米。樹木蔥蘢,看不清山的本來麵目。從山上到山下,樹木多達上百種,或者說上千種,都是一些我沒見過,也叫不上名字的樹。拾階而上,山說不上險峻,也談不上陡峭,走走停停,山下到山上的季節卻似乎發生了不易察覺的變化,包括身邊的景物。
我們上梵淨山的那天,趕上了大霧,不知是霧還是水氣,人在其中,有一種騰雲駕霧的感覺。在腳夫的幫助下,飄飄然地就來到了山頂,一時間竟忘了這一路是怎麽上來的。山頂叫金頂,有寺院和鍾聲,飄飄渺渺的,恍若進了仙境。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隨行銅仁的朋友告訴我們,今天的天氣不好,如果天氣好,會看到許多你想象不到的景色。
在山頂的一家客棧裏,我們見到了一位攝影師。他在山上居住十幾年,拍了許多梵淨山的風景。我翻著那幾大本樣片,就被梵淨山千變萬化的景致折服了。這就是梵淨山,亦真亦幻。我慶幸此番沒遇上好天,而給下次再來梵淨山找了一條絕好的理由。
此行,在我的心裏又多裝了一座山——梵淨山。以後的日子裏,她會和那些名山大川,永遠矗立在我的心中。
不遠的將來,梵淨山會修索道,人們就不會為爬山受累了;但在我的心裏,我永遠會記住這一次的爬山,還有那些助我們爬山的腳夫。爬山是個過程,也許我下次去會坐纜車上山,可爬山的過程卻永遠也找不到了。不知是遺憾還是慶幸。
回程
我們走到了遵義,算是完成了第一階段的行走。最後來到貴陽時,就是分別的最後一站。貴陽和其他省會沒有什麽不同,不同的隻是她是貴州的省會。她是眾多城市中的一座。
離開貴陽,離開了貴州,雖然我沒有帶走貴州的一片雲彩,可我的心卻留在了那裏。一閉上眼睛,就會想起那裏的山和水,以及那裏的人們,純樸,厚道,仗義疏財。因為如此,我會時常想念起那個叫貴州的地方。
在沒去貴州前,是通過貴州的朋友對貴州有了概念式的了解。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交朋友是要有一條件的。我交朋友的原則是,仗義,豪爽,剛烈,本性……在我的朋友圈子中,這樣的貴州朋友有好幾位,逐漸地,我對貴州就有了許多好感。事後我才明白,喜歡一個地方,不是先喜歡這個地方上的地理概念,而是先喜歡上了這裏的人,才喜歡了這個地方的。
從那時開始,我就喜歡上了貴州。想象貴州的城市和山水,一方水土一方人,既然貴州人那麽美好,如手中的一杯烈酒,那養育他們的城市和山水呢?
在夢裏和現實中,便一次次想象貴州的山,貴州的水了。貴州在我的想象裏,因貴州人而變得熠熠光輝,浮想聯翩了。
遵義
遵義因為曆史而著名,她的著名程度在我印象裏比貴陽還要出名。在沒去遵義前,遵義的樣子,在我的想象裏溫馨而又美好。她有如一盞燈,在我的幻想世界裏時遠時近地飄浮著。
這次由中國作協組織的重走長征路活動,別無選擇地去了遵義。早晨從銅仁出發,路是山路,山是青山,水是綠水。一路上看著貴州的山水就感歎,這裏的山美水美,可貴州山區的人民卻很貧窮,窮的原因有很多,一是交通,再一個是土地。土地被路和山、水占據了,僅有的一些田地,散散落落地分布在山角或山腰間。我們是農業大國,發展經濟,尤其是農民的經濟,農民就不能沒有土地。看到山裏的貴州人民,我理解了貧窮和落後的表麵原因。這裏的山水剝奪了人民的富足。如果這裏發展工業,開采礦石,或者建設一些工廠什麽的,那又勢必會破壞原生態的環境。人有時真是很困惑,困惑於魚與熊掌兼得。不過反過來想,正因為這裏的山水和貧窮,才有了淳厚、質樸的人們。我喜歡這裏的人。
到達遵義時,已經是燈火闌珊。遵義在燈紅酒綠中迎接著我們,在大山裏穿行了一天的我們,終於走進了這座著名的城市。我們繃緊了一天的神經終於放鬆了——城市永遠是我們現代人的家園。
這裏不再多說遵義的曆史和紅色經典的影響。遵義這座小城可以用園林來形容,山水在這座城市裏是少不了的,也正因為山水,這座城市才有了她的靈性和嫵媚。城市不大,卻很精巧;街道不寬,倒也四通八達。中國的城市大致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這裏的主人,遵義人同樣的純樸、熱情和好客……
走進遵義,我同樣喜歡遵義的人們,如果有緣分,我會成為他們的朋友。
梵淨山
在我沒有去貴州前,聽說過梵淨山。但在我的心裏與那些名山比起來,梵淨山隻居住在我心裏最冷僻的一角。她究竟是個什麽模樣,倒也沒什麽概念。
這次重走長征路的人,走了一條當年紅軍不曾走過的路。梵淨山位於貴州的銅仁境地,海拔三千多米。樹木蔥蘢,看不清山的本來麵目。從山上到山下,樹木多達上百種,或者說上千種,都是一些我沒見過,也叫不上名字的樹。拾階而上,山說不上險峻,也談不上陡峭,走走停停,山下到山上的季節卻似乎發生了不易察覺的變化,包括身邊的景物。
我們上梵淨山的那天,趕上了大霧,不知是霧還是水氣,人在其中,有一種騰雲駕霧的感覺。在腳夫的幫助下,飄飄然地就來到了山頂,一時間竟忘了這一路是怎麽上來的。山頂叫金頂,有寺院和鍾聲,飄飄渺渺的,恍若進了仙境。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隨行銅仁的朋友告訴我們,今天的天氣不好,如果天氣好,會看到許多你想象不到的景色。
在山頂的一家客棧裏,我們見到了一位攝影師。他在山上居住十幾年,拍了許多梵淨山的風景。我翻著那幾大本樣片,就被梵淨山千變萬化的景致折服了。這就是梵淨山,亦真亦幻。我慶幸此番沒遇上好天,而給下次再來梵淨山找了一條絕好的理由。
此行,在我的心裏又多裝了一座山——梵淨山。以後的日子裏,她會和那些名山大川,永遠矗立在我的心中。
不遠的將來,梵淨山會修索道,人們就不會為爬山受累了;但在我的心裏,我永遠會記住這一次的爬山,還有那些助我們爬山的腳夫。爬山是個過程,也許我下次去會坐纜車上山,可爬山的過程卻永遠也找不到了。不知是遺憾還是慶幸。
回程
我們走到了遵義,算是完成了第一階段的行走。最後來到貴陽時,就是分別的最後一站。貴陽和其他省會沒有什麽不同,不同的隻是她是貴州的省會。她是眾多城市中的一座。
離開貴陽,離開了貴州,雖然我沒有帶走貴州的一片雲彩,可我的心卻留在了那裏。一閉上眼睛,就會想起那裏的山和水,以及那裏的人們,純樸,厚道,仗義疏財。因為如此,我會時常想念起那個叫貴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