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德彝,本名封倫,字德彝,渤海蓨縣人,唐朝宰相,北齊太保封隆之之孫,隋朝通州刺史封子繡之子。出身渤海封氏,智識過人,初為越國公楊素幕僚,結為姻親,負責督建仁壽宮,升任內史舍人。隋煬帝時期,受到內史侍郎虞世基倚重,狼狽為奸,使得朝政日益敗壞,江都之變後,追隨宇文化及,任內史令。宇文化及敗亡後,歸順唐朝,漸得唐高祖李淵信任,拜中書令,封密國公,結為親家。選為天策上將府屬官,輔佐秦王李世民攻取洛陽,暗中支持隱太子李建成,二主之間投機取巧,唐太宗即位後,拜尚書右仆射。


    楊素率軍征討江南叛亂,征辟封德彝為行軍記室。一次,楊素召見封德彝,封德彝失足落水,被救起後,換了件衣服便去見楊素,絲毫不提落水之事。楊素知道後問他原因,封德彝道:“這是私事,所以沒說。”楊素對此非常驚異,後來將自己的堂妹嫁給封德彝。


    楊素奉旨營建仁壽宮,表奏封德彝為土木監,營建仁壽宮,規模宏大、裝飾奢華,隋文帝大怒:“楊素耗盡民力來裝飾離宮,使我與天下結怨。”楊素非常恐懼,害怕受到處罰,封德彝安慰道:“您不要害怕,皇後來後,自會免罪。”次日,獨孤皇後果然慰勞楊素,楊素返回後,問封德彝道:“你怎樣預料到的?”封德彝答道:“皇上節儉,因此初見宮殿奢華必然發怒,但他很聽皇後的話,皇後是婦道人家,就喜歡奢華,皇後高興,那麽皇帝也就高興了。”楊素歎道:“揣摩之才,我不如你。”楊素生性自負,唯獨讚賞封德彝,常與他一起討論政事,終日不覺疲倦,並手撫自己的坐床道:“封郎一定能坐上我這個位子。”他多次向隋文帝舉薦封德彝,封德彝被擢升為內史舍人。


    大業年間,內史侍郎虞世基總攬政務,但因能力有限,常有失當之舉,封德彝暗中依附虞世基,為他出謀劃策,讓他諂媚奉承皇帝、扣押違背聖意的奏章,並抑製賢能。從此,虞世基受到的恩寵逐日加深,而隋朝的國政則日漸敗壞。


    宇文化及發動江都之變,讓封德彝曆數隋煬帝的罪過,隋煬帝對他道:“你是士人,何至到此地步?”封德彝羞慚而退。隋煬帝被弑後,宇文化及立秦王楊浩為帝,任命封德彝為內史令。後來,封德彝隨宇文化及逃往聊城,他見宇文化及兵力日減,便與宇文士及到濟北運糧,以觀望形勢。宇文化及兵敗被殺,封德彝遂與宇文士及投降唐朝,唐高祖認為封德彝是隋朝舊臣,諂媚不忠,對他嚴詞斥責,罷官遣返,封德彝又向唐高祖進獻秘策,使得唐高祖大悅,拜為內史舍人,升任內史侍郎。


    封德彝隨秦王李世民東征洛陽王世充,並參謀軍事,但是兩軍相持不下,唐高祖便有意撤軍。封德彝奉命回朝,向唐高祖講述形勢:“王世充領土雖多,但相互牽製不聽調遣,聽命於他的隻有洛陽。他已計窮力竭,死在旦夕。現在撤軍,敵軍勢力就會互相緊緊勾連,日後再難鏟除,不如趁現在敵軍立衰,一舉攻破。”唐高祖同意。


    李世民平定洛陽,凱旋而歸,唐高祖對侍臣道:“朕當初發兵東征,群臣都表示反對。隻有秦王請求出征,封倫也讚同,即使是張華為晉武帝策動伐吳,又怎能超過這次東征。”於是,封封德彝為平原縣公,又讓他兼任天策府司馬。


    突厥入侵太原,又遣使求親,唐高祖向大臣問計,群臣大都主張求和,封德彝道:“突厥入寇,是輕視我中國,認為我們不敢交戰。應該打贏了再言和,才能恩威並施。如果現在不戰,日後突厥還會再來。”唐高祖表示同意,進封道國公,不久改封密國公,又升任中書令。


    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不久繼位,以封德彝升任尚書右仆射,他每次與左仆射蕭瑀商議政事,都表示讚同,但到皇帝麵前,卻說出相反的主張,二人因此不和。封德彝在尚書省突然發病,唐太宗親自前去探視,命人用禦輦將他送回家中,不久封德彝病逝,終年六十歲,唐太宗輟朝三日,追贈司空,賜諡為明。


    封德彝生前深受唐太宗禮遇,並數次向太宗進獻效忠之策,同時他又暗中依附太子李建成,唐高祖曾打算廢黜李建成,立太宗為太子,因封德彝力諫而止。但這些事非常隱秘,封德彝死後多年,才被唐太宗得知。治書侍禦史唐臨彈劾封德彝生前的奸詐行為,唐太宗命大臣討論,民部尚書唐儉道:“封倫生前深受恩寵,而罪過暴露於死後,所任的官職不能全部褫奪,請收回封贈、更改諡號,以為懲戒。”唐太宗遂剝奪封德彝的司空之職,削除所封食邑,改諡號為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夏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夏半生並收藏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