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起,字舉之,祖籍太原,後定居揚州,唐朝宰相、學者,司徒王播之弟。最初任校書郎,補藍田縣尉,後被淮南節度使李吉甫授為掌書記,在朝時,數上書諫穆宗遊畋。唐文宗朝拜兵部尚書,遷太子少師,拜尚書左仆射、知貢舉,封魏郡公。隨後外任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病逝,享年八十八歲,獲贈太尉,諡號“文懿”。


    王起,任集賢校理,後在製策中登直言極諫科,被授為藍田縣尉。宰相李吉甫出鎮淮南,征辟時為監察禦史的王起任淮南鎮掌書記。後來,王起入朝拜殿中侍禦史,兼任集賢殿直學士,曆任起居郎、司勳員外郎、直史館等職。他屢次上疏勸諫穆宗遊獵之事,在年中的官員考核中得到第一的成績。主持貢舉的禮部侍郎錢徽接受朝臣請托,人以為濫,穆宗命王起與同僚白居易負責覆試,淘汰了大量憑借關係考中的人,事後,穆宗將錢徽貶官,升王起為禮部侍郎。


    王起主掌貢舉兩年,廣招人才,在此之前,貢舉選拔之人多而濫,權勢子弟,互相往來;寒門俊才,則多被排擠。待到元稹、李紳入翰林院後,深感不平,於是才有了覆試的製度。至王起主考貢士時,奏請朝廷:當司在省試之後,先將堪及第進士的詩賦雜文呈交宰臣審閱,待其同意之後再下令當司放榜。朝廷允準此議。但有人認為王起此舉“雖避是非,失貢職也”,是逃避責任,將取士之權交予宰相,他因而被外放為河南尹,其後再入朝拜吏部侍郎。


    唐文宗李昂即位,加王起為集賢學士、判集賢院事。王起的兄長王播自淮南入朝,升任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示避嫌之意,王起不願主管選部,文宗改授其為兵部侍郎,出任陝虢觀察使,兼領禦史大夫。


    王播病逝,王起居兄長之喪,隨後,王起遷任戶部尚書、判度支。由於西北邊備的需要,每年官府要在民間議價購物以供給軍需,又煩擾百姓運輸,針對這種情況,王起請求於靈武、邠寧兩鎮開置營田。王起出任檢校吏部尚書、河中尹、河中晉絳節度使。


    當時,正逢蝗旱災年,粟米價格暴漲,豪商囤積粟米不售,以求暴利,王起嚴責屯粟豪強,令其散賣粟米,敢隱藏的依法論處,因此百姓獲得救濟,入朝任兵部尚書。王起再次出外,為檢校右仆射、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度使。江漢地區的水田,因前任官員枉法,致使塘堰損壞。王起到任後,命從事李業巡行轄下郡縣,檢視並補繕塘堰,並特地訂立用水法令,百姓因而免遭荒災殘害。


    王起在山南東道任上被加授為銀青光祿大夫。當時,王起主持貢舉時選出的門生李訓掌權,打算援用王起拜相,朝廷遂下詔拜王起為兵部侍郎,判戶部事。“甘露之變”發生,李訓被殺,王起因其“儒素長者”的身份,被認為不應該被受到牽連,於是僅被免去判戶部事而已。


    文宗耽好文學,尤其喜歡古學,當時朝臣中,鄭覃擅長經義,王起則以知識廣博著稱,二人都被召入翰林院,講論經史。王起非常喜好學習,即使官位尊崇,仍專心研習而不厭,夜以繼日,孜孜不倦,以至於忘記了寢食,他幾乎閱讀了當時所有的書籍,隻要看過就不會忘卻。


    後來,王起轉任兵部尚書,莊恪太子李永被立為太子後,文宗想要讓儒者向他講授經文,於是命王起兼任太子侍讀,判太常卿事,充任禮儀詳定使。在禮儀詳定使任上,他根據《周禮》的記述,創造禮神用蒼璧、黃琮九種玉器的方法,請求文宗施行,文宗允準。王起又增補《五運圖》及《文場秀句》等獻給太子,以本職充任翰林侍講學士。莊恪太子薨逝後,王起奉命起草哀冊,所撰冊文婉轉華美。


    文宗因其家貧,特地下詔,每個月將仙韶院的月料錢分出三十萬賜給他。王起擅長文學,但治家無方,俸料錢拿入家門,即為奴仆婢妾占用。文宗因為自己與王起有師友之恩,所以特加恩賜,輿論認為他與伶官共分給養,應以此為恥。


    唐武宗李炎即位,王起充任章陵鹵簿使,樞密使劉弘逸、薛季棱擔心為政敵所害,想要借修築章陵的軍隊廢立君主,王起與山陵使悉知其密謀,暗中上奏武宗,將二人誅殺。不久後,王起改任檢校尚書左仆射、東都留守,判東都尚書省事。


    外出任山南西道節度使、興元尹,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赴鎮之日,王起在延英殿陛辭,武宗設宴款待,賞賜頗豐,並對他說:“您是國家的耆老,宰相無分內外,朕為政如果有所缺失,您可用飛表使朕聞知。”王起在山南西道任職兩年,以年老且病為由,請求朝廷派人接替自己,武宗不許。


    王起在鎮所逝世,享年八十八歲,唐宣宗李忱為其輟朝三日,追贈太尉,諡號“文懿”。


    王起,為人孝友,嗜學強記,書無不覽,一生掌吏治、定朝儀,四典貢舉,所舉皆知名士,有“當代仲尼”之稱。與劉禹錫、白居易聯句,長達數十韻,稱“勍敵”,有文集一百二十卷,《五緯圖》十卷,《寫宣》十篇,今已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夏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夏半生並收藏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