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原名岐,字飛卿,太原祁縣人,唐代詩人、詞人。出身沒落貴族家庭,為唐初宰相溫彥博後裔,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故有“溫八叉”或“溫八吟”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又不受羈束,縱酒放浪,因此得罪權貴,屢試不第,一生坎坷,終身潦倒。唐宣宗朝試宏辭,溫庭筠代人作賦,因擾亂科場,貶為隋縣尉,後襄陽刺史署為巡官,授檢校員外郎,不久離開襄陽,客於江陵。唐懿宗時曾任方城尉,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詩詞兼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


    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采和聲情,成就在晚唐諸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被尊為“花間派”之鼻祖,對詞的發展影響很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文筆與李商隱、段成式齊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合稱“三十六體”。其詩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顧嗣立重為校注的《溫飛卿集箋注》,其詞今存七十餘首,收錄於《花間集》《金荃詞》等書中。


    溫庭筠,唐太宗時宰相溫彥博之裔孫,生於太原,父親去世後,溫庭筠兄弟姐妹四人隨母親生活。父親生前好友段文昌由雲南征拜刑部尚書,對溫家施以援手,帶溫庭筠至杜陵與其子段成式結伴共讀,與段成式隨出鎮淮南的段文昌到江淮吳中一帶。段文昌在西川去世,溫庭筠告別段成式離開西川北上長安。


    溫庭筠似曾與莊恪太子李永交往,故應於是年前遷居長安,有詩《莊恪太子挽歌詞二首》。秋試京兆,不第,返回故鄉太原。裴度去世,溫庭筠作《中書令裴公挽歌詞二首》,據此詩中“從今虛醉飽,無複汙車茵”,溫庭筠可能曾與裴度有交往,集中另有《題裴晉公林亭》,作於裴度去世後。


    此時,尚有親在且未婚,是年溫庭筠遊江淮為親表所辱,由溫岐改名溫庭筠,改名可能是因為江淮被辱。有詩《病中書懷呈友人》、《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仆射》。溫庭筠在長安應進士試,不第,在長安與令狐綯子令狐滈、裴度子裴諴等狎遊。杜牧見溫庭筠詩,賞之,溫庭筠致書杜牧,望引薦。


    此前,因唐宣宗愛《菩薩蠻》詞,令狐綯曾假溫庭筠作密進之,戒令勿泄,而溫庭筠遽言於人,因此被令狐綯疏遠,加之溫庭筠屢譏其短,令狐綯不予引薦,故溫庭筠累試不第,溫庭筠與段成式詩牘往還,結為兒女親家。溫庭筠貶為隨縣尉,依徐商於襄陽,徐商署為巡官,所帶京銜為檢校員外郎,但不知檢校何部。


    溫庭筠應在襄陽、江陵之間,段成式又有《寄溫飛卿葫蘆管筆往複書》,溫庭筠有《答段柯古贈葫蘆管筆狀》。溫庭筠在襄陽,與段成式、餘知古、韋蟾、徐商輩唱和,嫁女於段成式子安節。徐商調任京職,溫庭筠解職歸江東,客江陵,貧病交侵,旅況頗窘。有詩《和段少常柯古》、《答段柯古見嘲》、《光風亭夜宴妓有醉毆者》、《和周繇廣陽公宴嘲段成式》。有文《答段柯古贈葫蘆管筆狀》、《上令狐相公啟》、《謝紇於相公啟》。


    因山南東道節度使徐商,去年內征,溫庭筠離襄陽幕,抵江陵,入荊南節度使蕭鄴幕為從事。在荊南幕曾上書令狐綯,冀其汲引。溫庭筠過廣陵為虞侯所辱,臉上受傷,門牙脫落,訴之令狐綯,令狐綯叛虞侯無罪,事情傳到京裏,溫庭筠至長安致書政要,為己辯冤。


    溫庭筠在長安國子監任職,主持秋試,因榜進士詩三十餘篇以振公道,觸怒宰相楊收,貶方城尉,不久去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夏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夏半生並收藏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