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代號峨眉峰(中)
抗戰:我們的59在前進 作者:來晚的芒果火龍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7月15日
“八嘎,蘇聯人居然敢槍殺我軍士兵。”
雖然被槍殺的是化妝成朝鮮農民,前往張鼓峰秘密繪製蘇軍軍事設施圖的鬼子軍官和士兵,但是消息傳來,整個關東軍沸騰了——終於有借口進攻蘇聯了。
隻要仗打起來,官位,金錢,勳章,都會有的。
駐紮在這附近的關東軍第三軍下轄的第十九師團長尾高龜藏中將動作最快,搶先進駐附近,把其他動作慢了一拍的師團遠遠甩在了身後,讓關東軍其他師團長後悔不已。
盡管如此,其他師團長也紛紛下令提高戒備,隨時準備“增援(搶功)”。
一時間,誰還打算南下去冀東呢?
一個都沒有!
功勞當然要爭大的。
……
“報告,鬼子在山海關的獨立混成第一旅團忽然撤走了。”
“密雲的鬼子也出現了異動。”
就在唐亮的坦克支隊準備南下寶坻縣協助國軍作戰之時,忽然東西兩麵都傳來了鬼子異動的消息。
“關東軍這是要幹些什麽?”
第四縱隊的首長們全都摸不準情況了,鬼子的關東軍把坦克部隊調走,這是在搞什麽鬼?雖說看慣了唐亮這19輛“大家夥”,再看鬼子的小坦克總歸覺得沒以前這麽擔心了,但是山海關原本可是聚集了近百輛坦克,光這數量就夠嚇人的了。
隻是這些嚇人的坦克怎麽跑了?
就是要搞迂回作戰,也用不著從山海關往北跑啊。這完全是南轅北轍!
至於鬼子打算從山海關背後繞過來偷襲第四縱隊……
雖然唐亮認為這不能說完全沒可能,但是以山海關附近值得古代大動幹戈修長城的地形,鬼子的坦克開上去,那是準備廢掉多少變速箱和履帶?
哪怕唐亮自己有係統加成,想了想長城附近的高山,也不得不搖了搖頭。
——代價太大了,搞不好一路開下來,能不能收攏到三分之一的坦克開下來都難說了。
當然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唐亮還是讓人趕緊通知青龍山和霧靈山根據地注意敵情,加強巡邏,別給鬼子當真偷襲了。
“我估計,鬼子是不是在北麵出了事?”
“北麵?!估計?”
唐亮知道曆史上張鼓峰事件大概是7月底正式開打,但是具體哪天忘了,隻記得前後大概是持續不到半個月,加上前期鬼子的準備,總共也不超過一個月時間。
當然這個事件之後,關東軍很長一陣時間內完全將精力聚焦在張鼓峰,對掃蕩冀東地區根本就是興趣全無。
——這可是唐亮的機會,等於說敵人兵力最雄厚的戰略集團打了個盹,雖然隻是個盹,但是對於搖籃中的冀東根據地,那可是太重要了。
隻是唐亮這沒頭沒尾的“猜測”自然得不到大家的響應。
“鬼子控製了長城沿線,還搞了大量的‘無人區’,我們根本不知道關東軍在北麵要搞什麽花招。”
很顯然,即便鬼子將山海關內的坦克部隊全部撤走,也沒能讓第四縱隊的大部分人意識到北麵出事了;相反大家更多的是認為這不過是關東軍玩的花招,目的還是為了對付冀東的大起義。
“可能是東北抗聯的作用。”
眼看誰都不信唐亮的“猜測”,唐亮決定胡謅一番,把“功勞”安在東北抗聯頭上。
對於這個猜測,大家隻能吹胡子瞪眼,誰也不知道東北抗聯到底情況如何了,如果東北抗聯當真將關東軍打疼了,這自然是好事;而如果關東軍因此而退走,自然應該趁機將冀東地區鞏固下來,未來便以冀東為跳板向東北擴張。
——隻是當真是東北抗聯的作用麽?
“不管是否是東北抗聯的作用,既然鬼子關東軍的南下暫停,不管他們是不是打算從長城外搞一次大迂回作戰,這都需要時間,我們不妨立即南下,配合軍統的人把寶坻寧河拿下,如果有可能,連軍糧城、大沽等地都一塊奪下來,畢竟我們要有大量的糧食才能跟鬼子周旋下去。”
……
“鬼子在鬆花江下遊兩岸的抗日遊擊區和根據地附近抓緊推行所謂‘匪民分離’和‘集團部落’政策,以各種手段切斷廣大群眾與我抗倭聯軍的聯係,而且其增派了多鬼子和偽軍,加上已有的鬼子和偽軍兵力,總人數達五六萬。”
“他們實施縱深‘掃蕩’、反複‘圍剿’的戰術,妄圖‘聚殲’我們在這裏的抗聯部隊。”
“鬆花江下遊的根據地和遊擊區已經日漸縮小,我們不能再猶豫了,需立即西征,在小興安嶺地區建立新的根據地,那兒鬼子還沒來得及建立‘集團部落’,我們還能從老百姓那兒獲取一定的兵員和糧食。”
不久後,會議得出了決議,作出了跳出敵人的包圍圈,衝破敵人“聚”計劃,組織抗聯各軍迅速向鬼子和偽軍統治薄弱、尚未建立“集團部落”的小興安嶺西麓山區和黑嫩平原轉移的決定,隨後更是在蘿北縣麻花林子召開三、六、九、十一軍軍政聯席會議,要求各軍分三批西征。
與會成員都歎了一口氣,僅僅在兩年前的1936年,東北抗聯的遊擊戰爭達到了新的高度。
隨著“7·7事變”爆發,關東軍抽調多個師團進入關內作戰,東北(含熱河)地區駐紮的鬼子常備師團迅速降低至4個師團。
全國的抗戰形勢,極大地鼓舞了戰鬥在白山黑水之間的抗倭將士。
為適時配合全國抗戰,牽製敵人進關,在北滿臨時省委的領導下,東北抗聯各部隊,主動出擊,打擊敵人,尤其是鬆花江下遊兩岸的廣大抗倭遊擊區和根據地的抗倭烈火越燃越烈。江南的方正、依蘭、富錦、寶清和江北的通河、湯原、綏、蘿北等地的廣大農村,差不多都控製在抗倭軍民手中。
東北抗聯兵力也達到了2萬多人,麵對著高漲的抗倭形勢,鬼子開始組建新的師團和獨立混成旅團陸續調入東北地區,至1938年初,東北地區的關東軍已經從最低的4個師團增至8個師團,同時還增加了3個獨立混成旅團,將1個獨立守備隊擴充至5個,同時也開始加大對偽滿洲國的偽軍的武裝。
在得到更多兵力後,鬼子便把鬆花江下遊的偽三江省地區 ,視為“滿洲”各省“治安術正”上作最“落後”的地區。從1937年冬季開始,就把“討伐”重點移至偽三江省。
在鬼子的反複掃蕩後,抗聯隊伍遭到了極大的損失,兵力由高峰時候的2萬餘人斷崖式下跌到不足3000人。
“同誌們不要灰心,隻要我們持續牽製著鬼子,關內的形勢終究會變好的。”
“八嘎,蘇聯人居然敢槍殺我軍士兵。”
雖然被槍殺的是化妝成朝鮮農民,前往張鼓峰秘密繪製蘇軍軍事設施圖的鬼子軍官和士兵,但是消息傳來,整個關東軍沸騰了——終於有借口進攻蘇聯了。
隻要仗打起來,官位,金錢,勳章,都會有的。
駐紮在這附近的關東軍第三軍下轄的第十九師團長尾高龜藏中將動作最快,搶先進駐附近,把其他動作慢了一拍的師團遠遠甩在了身後,讓關東軍其他師團長後悔不已。
盡管如此,其他師團長也紛紛下令提高戒備,隨時準備“增援(搶功)”。
一時間,誰還打算南下去冀東呢?
一個都沒有!
功勞當然要爭大的。
……
“報告,鬼子在山海關的獨立混成第一旅團忽然撤走了。”
“密雲的鬼子也出現了異動。”
就在唐亮的坦克支隊準備南下寶坻縣協助國軍作戰之時,忽然東西兩麵都傳來了鬼子異動的消息。
“關東軍這是要幹些什麽?”
第四縱隊的首長們全都摸不準情況了,鬼子的關東軍把坦克部隊調走,這是在搞什麽鬼?雖說看慣了唐亮這19輛“大家夥”,再看鬼子的小坦克總歸覺得沒以前這麽擔心了,但是山海關原本可是聚集了近百輛坦克,光這數量就夠嚇人的了。
隻是這些嚇人的坦克怎麽跑了?
就是要搞迂回作戰,也用不著從山海關往北跑啊。這完全是南轅北轍!
至於鬼子打算從山海關背後繞過來偷襲第四縱隊……
雖然唐亮認為這不能說完全沒可能,但是以山海關附近值得古代大動幹戈修長城的地形,鬼子的坦克開上去,那是準備廢掉多少變速箱和履帶?
哪怕唐亮自己有係統加成,想了想長城附近的高山,也不得不搖了搖頭。
——代價太大了,搞不好一路開下來,能不能收攏到三分之一的坦克開下來都難說了。
當然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唐亮還是讓人趕緊通知青龍山和霧靈山根據地注意敵情,加強巡邏,別給鬼子當真偷襲了。
“我估計,鬼子是不是在北麵出了事?”
“北麵?!估計?”
唐亮知道曆史上張鼓峰事件大概是7月底正式開打,但是具體哪天忘了,隻記得前後大概是持續不到半個月,加上前期鬼子的準備,總共也不超過一個月時間。
當然這個事件之後,關東軍很長一陣時間內完全將精力聚焦在張鼓峰,對掃蕩冀東地區根本就是興趣全無。
——這可是唐亮的機會,等於說敵人兵力最雄厚的戰略集團打了個盹,雖然隻是個盹,但是對於搖籃中的冀東根據地,那可是太重要了。
隻是唐亮這沒頭沒尾的“猜測”自然得不到大家的響應。
“鬼子控製了長城沿線,還搞了大量的‘無人區’,我們根本不知道關東軍在北麵要搞什麽花招。”
很顯然,即便鬼子將山海關內的坦克部隊全部撤走,也沒能讓第四縱隊的大部分人意識到北麵出事了;相反大家更多的是認為這不過是關東軍玩的花招,目的還是為了對付冀東的大起義。
“可能是東北抗聯的作用。”
眼看誰都不信唐亮的“猜測”,唐亮決定胡謅一番,把“功勞”安在東北抗聯頭上。
對於這個猜測,大家隻能吹胡子瞪眼,誰也不知道東北抗聯到底情況如何了,如果東北抗聯當真將關東軍打疼了,這自然是好事;而如果關東軍因此而退走,自然應該趁機將冀東地區鞏固下來,未來便以冀東為跳板向東北擴張。
——隻是當真是東北抗聯的作用麽?
“不管是否是東北抗聯的作用,既然鬼子關東軍的南下暫停,不管他們是不是打算從長城外搞一次大迂回作戰,這都需要時間,我們不妨立即南下,配合軍統的人把寶坻寧河拿下,如果有可能,連軍糧城、大沽等地都一塊奪下來,畢竟我們要有大量的糧食才能跟鬼子周旋下去。”
……
“鬼子在鬆花江下遊兩岸的抗日遊擊區和根據地附近抓緊推行所謂‘匪民分離’和‘集團部落’政策,以各種手段切斷廣大群眾與我抗倭聯軍的聯係,而且其增派了多鬼子和偽軍,加上已有的鬼子和偽軍兵力,總人數達五六萬。”
“他們實施縱深‘掃蕩’、反複‘圍剿’的戰術,妄圖‘聚殲’我們在這裏的抗聯部隊。”
“鬆花江下遊的根據地和遊擊區已經日漸縮小,我們不能再猶豫了,需立即西征,在小興安嶺地區建立新的根據地,那兒鬼子還沒來得及建立‘集團部落’,我們還能從老百姓那兒獲取一定的兵員和糧食。”
不久後,會議得出了決議,作出了跳出敵人的包圍圈,衝破敵人“聚”計劃,組織抗聯各軍迅速向鬼子和偽軍統治薄弱、尚未建立“集團部落”的小興安嶺西麓山區和黑嫩平原轉移的決定,隨後更是在蘿北縣麻花林子召開三、六、九、十一軍軍政聯席會議,要求各軍分三批西征。
與會成員都歎了一口氣,僅僅在兩年前的1936年,東北抗聯的遊擊戰爭達到了新的高度。
隨著“7·7事變”爆發,關東軍抽調多個師團進入關內作戰,東北(含熱河)地區駐紮的鬼子常備師團迅速降低至4個師團。
全國的抗戰形勢,極大地鼓舞了戰鬥在白山黑水之間的抗倭將士。
為適時配合全國抗戰,牽製敵人進關,在北滿臨時省委的領導下,東北抗聯各部隊,主動出擊,打擊敵人,尤其是鬆花江下遊兩岸的廣大抗倭遊擊區和根據地的抗倭烈火越燃越烈。江南的方正、依蘭、富錦、寶清和江北的通河、湯原、綏、蘿北等地的廣大農村,差不多都控製在抗倭軍民手中。
東北抗聯兵力也達到了2萬多人,麵對著高漲的抗倭形勢,鬼子開始組建新的師團和獨立混成旅團陸續調入東北地區,至1938年初,東北地區的關東軍已經從最低的4個師團增至8個師團,同時還增加了3個獨立混成旅團,將1個獨立守備隊擴充至5個,同時也開始加大對偽滿洲國的偽軍的武裝。
在得到更多兵力後,鬼子便把鬆花江下遊的偽三江省地區 ,視為“滿洲”各省“治安術正”上作最“落後”的地區。從1937年冬季開始,就把“討伐”重點移至偽三江省。
在鬼子的反複掃蕩後,抗聯隊伍遭到了極大的損失,兵力由高峰時候的2萬餘人斷崖式下跌到不足3000人。
“同誌們不要灰心,隻要我們持續牽製著鬼子,關內的形勢終究會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