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熊甯請求援,天子複親征
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國 作者:螽斯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四月三十日,暴雨如注。
姬宮湦身處大殿,正翻閱各郡縣上呈青苗之數,太常姬黁突然急衝衝來報。
“啟稟大王,楚使熊甯已至宮門,再度請求覲見。”
姬宮湦笑道:“熊甯昨日上午方才抵達王城,此番已是第三次叩響宮門。”
“大王是否召見?”
“正所謂事不過三,熊甯既然如此焦急,孤王便見上一見。”
太常姬黁連忙前去執辦。
內史伯朙頗為不解:“熊甯如此迫切覲見,必是漢東戰事緊急,大王為何故意延慢?”
姬宮湦笑道:“此乃楚國之急,非孤王之急。”
“楚國此時仍是大王爪牙,倘若楚君熊儀敗亡,則漢東盡歸庸國矣。”
“正因楚國為爪牙,才需多般打磨,以防反受其傷也。”
內史伯朙還欲再問,殿外甲士卻高聲通傳。
“楚使熊甯到!”
熊甯走進大殿時,褪下蓑衣,渾身早已濕漉。
姬宮湦當即示意寺人尨,尋來幹燥衣物,替熊甯換上。
熊甯顧不上更衣:“拜見天子,外臣濕衣無礙,楚國卻已危在旦夕。”
姬宮湦道:“聖賢曰,越是緊急,便越要鎮定,如此才不至於錯判形勢,釀成更大危機。”
熊甯隻能硬著頭皮,快速將幹燥衣物換上。
不等其開口,姬宮湦便道:“楚使暫且入座,再將戰事原委細細道出。”
熊甯快速落座:“庸國吞並盧彭兩國,糾集三萬大軍,困楚君於麇國舊邑。”
姬宮湦佯裝驚訝:“楚君為何身處麇國舊邑?”
“蓋因麇國遺民造反,楚君為鞏固新土,便親身前往安撫。”
“麇國遺民造反,莫非是庸國在暗中唆使?”
“定是如此,其目的便是將楚君引入麇國舊邑,爾後興兵圍困。”
“楚國已無甲士乎?”
“庸國此前有意圍而不攻,楚國多番征召甲士前去救援,結果均因兵力不濟,慘遭庸國擊潰,幾乎喪盡國中青壯。”
姬宮湦忍不住讚歎:“好一招圍點打援!”
熊甯錯愕:“敢問天子,好一招圍點打援是何意?”
姬宮湦稍微收斂心態。
“庸國統帥,何其狡詐也!”
熊甯道:“庸國得知楚國已無青壯可以征召,便開始攻打麇國舊邑。”
“此為何時之事?”
“便在三日前!”
“楚君此時是否還活著?”
“庸國並未全力攻城,麇國舊邑較為堅固,楚君麾下尚有四千甲士,暫無性命之憂。倘若繼續拖延,則楚國毀滅在即也。”
姬宮湦深以為然:“楚君據城而守,至多隻能堅持月餘。”
熊甯卻道:“楚君未曾料到此為庸國奸計,是以並未攜帶糧草前去。”
“麇國舊邑當有糧倉也!”
“此前已大多運回楚國都邑,餘下糧食勉強隻夠支撐過五月上旬。”
“麇國舊邑已是楚國疆土,為何還要運糧?”
熊甯似乎覺察出,姬宮湦正在有意拖延,於是便直奔主題。
“事已至此,懇請天子派王師前去救援。楚君若是脫困,願將均水一帶獻予天子。”
均水為漢水支流,由丹水與淅水交匯而成,即前世丹江口一帶。
其位於南陽郡現有疆域西側,乃進出漢東之地要道。
楚國曾想以此圖謀周南,如今隻能忍痛割肉。
姬宮湦假意糾結:“如此豈非顯得孤王貪戀楚國疆土?”
熊甯道:“天子救命之恩,楚君真心所獻,世人隻會稱道,此為君臣相愛之典範也。”
姬宮湦差點沒憋住笑出聲。
“確實是君臣相愛……”
熊甯繼續道:“若能反攻庸國,楚國將助天子盡收庸國。”
姬宮湦這才霍然起身。
“楚君乃孤王臂膀,而今深陷重圍。孤王已經決議,明日親率王師討伐庸國。”
熊甯大為感動:“外臣代楚君叩謝天子大恩!”
……
五月,初一。
雨後王城一片鬧熱。
姬宮湦已許久未曾親征,新國人紛紛上前,瘋狂比劃著比六手勢。
在姬宮湦有意助推下,比六手勢在各郡縣頗為盛行,儼然成為崇拜六誌精神的禮節。
就連三歲孩童,也知道使用比六手勢打招呼。
姬宮湦一襲黑甲,身後為五百虎賁軍與一千羽林軍。
看似兵力薄弱,實則均為王師驍勇甲士。
尤其是虎賁軍精銳,渾身長滿腱子肉,幾乎擁有以一當十戰力。
姬宮湦率軍離開王城,並未選擇翻越南山,而是轉道渭水,搭乘船隻順流而下。
熊甯選擇隨軍而行。
見姬宮湦選擇水路,亦不敢多言,隻能強行按捺心中急切。
行至渭水河口時,姬掘突立即調撥一千五百玄甲軍,匯入王師行列。
等姬宮湦行軍至南陽郡時,虎嘯軍五千甲士已糾集完畢。
王師合並虎嘯軍,總計八千甲士,屯住鄀邑縣。
此時,已是五月初四。
姬宮湦於臨時大帳之內,準備部署作戰計劃。
熊甯終於忍不住,搶先表態:“王師已至南陽郡,懇請天子立即發兵麇國舊邑。”
瞿無疾卻道:“大軍方集結,不宜倉促而動。”
熊甯道:“若在延誤,楚君糧食將會斷絕。”
瞿無疾不假思索:“庸國以逸待勞,吾等倘若倉促救援,反倒容易敗落,屆時楚君將再無援軍,更是死路一條。”
“城中糧草,隻夠上旬也。”
“那便縮減每日用度,必要時殺馬而食,亦無不可也!”
“城中僅有二三十匹駑馬,即便悉數分食,也僅能多支撐一兩日。”
“麇國遺民,皆是饑民乎?”
“將軍此話何意?”
“城破在即,楚君為何不征集城中百姓糧食?”
熊甯歎道:“楚君擔憂麇國遺民作亂,此前已將其等糧食收繳,每家隻留一月餘糧。”
瞿無疾正欲開口,姬宮湦卻直接清咳兩聲。
“爭辯無益,休要自亂陣腳,孤王已有計較!”
姬宮湦身處大殿,正翻閱各郡縣上呈青苗之數,太常姬黁突然急衝衝來報。
“啟稟大王,楚使熊甯已至宮門,再度請求覲見。”
姬宮湦笑道:“熊甯昨日上午方才抵達王城,此番已是第三次叩響宮門。”
“大王是否召見?”
“正所謂事不過三,熊甯既然如此焦急,孤王便見上一見。”
太常姬黁連忙前去執辦。
內史伯朙頗為不解:“熊甯如此迫切覲見,必是漢東戰事緊急,大王為何故意延慢?”
姬宮湦笑道:“此乃楚國之急,非孤王之急。”
“楚國此時仍是大王爪牙,倘若楚君熊儀敗亡,則漢東盡歸庸國矣。”
“正因楚國為爪牙,才需多般打磨,以防反受其傷也。”
內史伯朙還欲再問,殿外甲士卻高聲通傳。
“楚使熊甯到!”
熊甯走進大殿時,褪下蓑衣,渾身早已濕漉。
姬宮湦當即示意寺人尨,尋來幹燥衣物,替熊甯換上。
熊甯顧不上更衣:“拜見天子,外臣濕衣無礙,楚國卻已危在旦夕。”
姬宮湦道:“聖賢曰,越是緊急,便越要鎮定,如此才不至於錯判形勢,釀成更大危機。”
熊甯隻能硬著頭皮,快速將幹燥衣物換上。
不等其開口,姬宮湦便道:“楚使暫且入座,再將戰事原委細細道出。”
熊甯快速落座:“庸國吞並盧彭兩國,糾集三萬大軍,困楚君於麇國舊邑。”
姬宮湦佯裝驚訝:“楚君為何身處麇國舊邑?”
“蓋因麇國遺民造反,楚君為鞏固新土,便親身前往安撫。”
“麇國遺民造反,莫非是庸國在暗中唆使?”
“定是如此,其目的便是將楚君引入麇國舊邑,爾後興兵圍困。”
“楚國已無甲士乎?”
“庸國此前有意圍而不攻,楚國多番征召甲士前去救援,結果均因兵力不濟,慘遭庸國擊潰,幾乎喪盡國中青壯。”
姬宮湦忍不住讚歎:“好一招圍點打援!”
熊甯錯愕:“敢問天子,好一招圍點打援是何意?”
姬宮湦稍微收斂心態。
“庸國統帥,何其狡詐也!”
熊甯道:“庸國得知楚國已無青壯可以征召,便開始攻打麇國舊邑。”
“此為何時之事?”
“便在三日前!”
“楚君此時是否還活著?”
“庸國並未全力攻城,麇國舊邑較為堅固,楚君麾下尚有四千甲士,暫無性命之憂。倘若繼續拖延,則楚國毀滅在即也。”
姬宮湦深以為然:“楚君據城而守,至多隻能堅持月餘。”
熊甯卻道:“楚君未曾料到此為庸國奸計,是以並未攜帶糧草前去。”
“麇國舊邑當有糧倉也!”
“此前已大多運回楚國都邑,餘下糧食勉強隻夠支撐過五月上旬。”
“麇國舊邑已是楚國疆土,為何還要運糧?”
熊甯似乎覺察出,姬宮湦正在有意拖延,於是便直奔主題。
“事已至此,懇請天子派王師前去救援。楚君若是脫困,願將均水一帶獻予天子。”
均水為漢水支流,由丹水與淅水交匯而成,即前世丹江口一帶。
其位於南陽郡現有疆域西側,乃進出漢東之地要道。
楚國曾想以此圖謀周南,如今隻能忍痛割肉。
姬宮湦假意糾結:“如此豈非顯得孤王貪戀楚國疆土?”
熊甯道:“天子救命之恩,楚君真心所獻,世人隻會稱道,此為君臣相愛之典範也。”
姬宮湦差點沒憋住笑出聲。
“確實是君臣相愛……”
熊甯繼續道:“若能反攻庸國,楚國將助天子盡收庸國。”
姬宮湦這才霍然起身。
“楚君乃孤王臂膀,而今深陷重圍。孤王已經決議,明日親率王師討伐庸國。”
熊甯大為感動:“外臣代楚君叩謝天子大恩!”
……
五月,初一。
雨後王城一片鬧熱。
姬宮湦已許久未曾親征,新國人紛紛上前,瘋狂比劃著比六手勢。
在姬宮湦有意助推下,比六手勢在各郡縣頗為盛行,儼然成為崇拜六誌精神的禮節。
就連三歲孩童,也知道使用比六手勢打招呼。
姬宮湦一襲黑甲,身後為五百虎賁軍與一千羽林軍。
看似兵力薄弱,實則均為王師驍勇甲士。
尤其是虎賁軍精銳,渾身長滿腱子肉,幾乎擁有以一當十戰力。
姬宮湦率軍離開王城,並未選擇翻越南山,而是轉道渭水,搭乘船隻順流而下。
熊甯選擇隨軍而行。
見姬宮湦選擇水路,亦不敢多言,隻能強行按捺心中急切。
行至渭水河口時,姬掘突立即調撥一千五百玄甲軍,匯入王師行列。
等姬宮湦行軍至南陽郡時,虎嘯軍五千甲士已糾集完畢。
王師合並虎嘯軍,總計八千甲士,屯住鄀邑縣。
此時,已是五月初四。
姬宮湦於臨時大帳之內,準備部署作戰計劃。
熊甯終於忍不住,搶先表態:“王師已至南陽郡,懇請天子立即發兵麇國舊邑。”
瞿無疾卻道:“大軍方集結,不宜倉促而動。”
熊甯道:“若在延誤,楚君糧食將會斷絕。”
瞿無疾不假思索:“庸國以逸待勞,吾等倘若倉促救援,反倒容易敗落,屆時楚君將再無援軍,更是死路一條。”
“城中糧草,隻夠上旬也。”
“那便縮減每日用度,必要時殺馬而食,亦無不可也!”
“城中僅有二三十匹駑馬,即便悉數分食,也僅能多支撐一兩日。”
“麇國遺民,皆是饑民乎?”
“將軍此話何意?”
“城破在即,楚君為何不征集城中百姓糧食?”
熊甯歎道:“楚君擔憂麇國遺民作亂,此前已將其等糧食收繳,每家隻留一月餘糧。”
瞿無疾正欲開口,姬宮湦卻直接清咳兩聲。
“爭辯無益,休要自亂陣腳,孤王已有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