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齊納弟從國,周臨雪澇禍
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國 作者:螽斯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紀國與魯國交好,於是便向魯侯稱求援。
魯侯稱卻隻是遣使回複。
紀國乃齊國支族,始封君紀文侯薑靜,乃太公望次子,二國同祖同宗。
齊侯購隻為複仇出氣,紀國隻需遣使認罪,並送上財寶,便可安撫齊國。
屆時魯國再出麵居中調停,定能徹底化解兩國夙願。
即便齊國不接受,亦不敢公然吞並紀國。
迄今為止,天下諸侯吞並他國,仍繞不過奉天子王命詔書這道底線。
鄶國無故伐滅聃國,下場便是遭到衛國攻打。
庸國兼並彭國與盧國,結局便是王師與楚國共擊之。
晉、楚、衛、翼等四家諸侯國,隻因與天子交好,可以隨時拿到天子王命詔書,名正言順地吞並他國。
即便後補,亦無人敢置喙。
齊國自齊哀公呂不辰被烹殺,便陷入內亂,長期不朝貢天子。
齊侯購繼位後,雖往王城派遣駐使,卻鮮有走動。
天子定然不會準許,齊侯購公然吞並紀國。
紀國國君對此信以為真。
結果齊國卻以安插邦諜為名,將紀國使臣與其所攜財寶扣押。
隨後大舉興兵,攻打紀國。
紀國國君這才發現,自己此前被魯侯稱蒙蔽。
倉促應戰,紀國自然不敵。
齊侯購自然不敢滅絕紀國社稷,於是便想出代為守國之策。
其先將紀國公族悉數關押,隨後以紀國國君之名,對外頒布君令。
齊紀兩國,亦達成和約。
紀國無力守土,將軍務悉數交與齊國執掌。
紀國認齊國為兄長國,雙方屬官交錯,府庫錢糧融合,兩國百姓亦可互通有無。
由此亦可見,齊人果然善於經營之道。
齊侯購掌控紀國後,便馬不停蹄吞並陽國。
陽國乃東夷所建,位於姬宮湦前世之青州市。
陽國一度被封為侯爵諸侯,卻早已自行脫離周王室。
齊國大軍士氣正盛,陽國很快便敗下陣來。
齊侯購故技重施,同樣以代為守國之策,將陽國納為弟從國。
魯侯稱得知紀國、陽國下場後,頓時對先前預判之言感到無比羞愧。
姬宮湦收到奏報時,卻沒有感到絲毫意外。
原因很簡單,延鬆早就提前易容,前往齊國求見齊侯購。
延鬆抵達齊國後,便主動向齊侯購獻策。
代為守國、弟從國等概念,正是姬宮湦提前想出,由延鬆進行傳遞而已。
齊侯購得到妙策,內心大喜,便想冊封延鬆為齊國大夫。
延鬆以無心政事為由推脫。
齊侯購為展示胸襟,便當眾賞賜延鬆真金五萬兩,外加臨淄城外良田百畝。
延鬆依照此前商定之策,使用齊侯購所賜五萬兩真金,將名下良田擴大至千畝。
隨後修築豪華莊園,以表明定居齊國之心。
莊園名為思齊堡,表麵上取自思慕齊國,且兼有見賢思齊之意。
實則卻是以此為邦諜據點,為往後圖謀齊國提供情報。
齊侯購果然沒有懷疑,不僅抽調工匠幫忙建造,還數次派人前去慰勞。
姬宮湦此舉,除提前布局東海外,實則還有另一個重要目的。
魯國曆來便是姬姓之宗邦,諸侯之望國。
如今魯侯稱為紀國出謀劃策,結果卻導致紀國名存實亡。
如今紀國與陽國社稷尚在,兩國國君又無法求救,魯侯稱根本沒有理由出兵。
魯國之形象,應聲跌落。
齊侯購為徹底掌控東海之濱,肯定不會停下。
魯國將不得不麵臨抉擇。
要麽提前展開行動,以合理的方式,掐斷齊國進擊東海諸國的步伐。
要麽坐視齊國開疆拓土,等待王師前來討伐。
倘若王師始終不至,魯國必將淪為齊國弟從國之一。
魯侯稱會如何抉擇,姬宮湦自然不得而知。
無論精妙絕倫的謀劃,都無法將所有意外算計在內。
唯有提升自身實力,才是掌控天下的正道。
在一眾郡縣屬官努力下,農莊草場建設進度頗為喜人。
驪山郡、涇水郡與西岐郡最早完成,不僅實現糧食自給自足,還開始供應少量餘糧。
漢中郡和河西郡亦宣告完成,正式步入正軌。
南陽郡、隴西郡以及三大邊郡,目前正在全力推進之中。
三川郡、河內郡與漢東郡,開春便可全麵鋪開。
吞並南陽諸國,覆滅隴西諸戎,進取河東與河內,瓜分庸國府庫……
上述種種暴行,皆為大周府庫增添不少糧食。
相較此前,新國人數量仍在持續暴漲,糧食缺口卻不增反降。
據太倉姬綦測算,明歲若無天災,待到夏收之時,糧食缺口便可實現自我填補。
前提是現有十三郡不變,新國人增長速度沒有加快。
姬宮湦返回王城後,特意召見角人六指。
角人六指入殿時,臉色頗為憂愁,似乎遇到難解之事。
待其行禮入案,姬宮湦便徑直詢問因由。
“爾因何事憂愁?”
角人六指十分坦然:“大王命小的暗中籌糧,小的自然是為籌糧之事憂愁。”
“如今衛國與翼國均屬盟友,兼有洛邑中轉,籌糧應當不成問題。”
“小的識得一位奇人,其言今歲初雪之期亦有推遲,年內必有大雪災也。”
“孤王亦早有預感!”
“大王可有應對之策?”
“尚在洛邑之時,孤王便傳令各郡縣,務必幫助新國人加固房屋,囤積糧食、肉幹、果蔬與木炭等物資,防範雪災降臨。”
“大王之策,果然仁德。”
姬宮湦重新發問:“爾因何事憂愁?”
角人六指道:“大雪封路,糧食將無法轉運。”
姬宮湦卻不以為然:“以往入冬之後,糧食本就會停止轉運。”
角人六指則歎道:“奇人曾對小的道,今冬有大雪,明歲必大澇,且在六月夏收前,進而導致糧食歉收。”
“此奇人是何方聖賢,竟能預測出大致日期?”
“小的亦不知其姓甚名誰,但其此前曾數次推算,結果均準確無比。”
姬宮湦內心滿是好奇。
“如此奇妙之人,孤王能否與之會麵?”
角人六指立即搖頭:“奇人曾道,隻願逍遙自在,不見卿士貴族。”
“爾如何識得此人?”
“去歲三月初,大王尚未興建東市。奇人來到小的糧鋪購糧,卻沒有攜帶錢財。”
“爾見其相貌不凡,便免費贈予糧食?”
“非也,其長相很是普通。”
姬宮湦連忙追問:“那爾等是如何結識的?”
角人六指道:“其與小的打賭,說三日之內,宮門旗樓會降紅雨。”
姬宮湦頓感脊背發涼。
魯侯稱卻隻是遣使回複。
紀國乃齊國支族,始封君紀文侯薑靜,乃太公望次子,二國同祖同宗。
齊侯購隻為複仇出氣,紀國隻需遣使認罪,並送上財寶,便可安撫齊國。
屆時魯國再出麵居中調停,定能徹底化解兩國夙願。
即便齊國不接受,亦不敢公然吞並紀國。
迄今為止,天下諸侯吞並他國,仍繞不過奉天子王命詔書這道底線。
鄶國無故伐滅聃國,下場便是遭到衛國攻打。
庸國兼並彭國與盧國,結局便是王師與楚國共擊之。
晉、楚、衛、翼等四家諸侯國,隻因與天子交好,可以隨時拿到天子王命詔書,名正言順地吞並他國。
即便後補,亦無人敢置喙。
齊國自齊哀公呂不辰被烹殺,便陷入內亂,長期不朝貢天子。
齊侯購繼位後,雖往王城派遣駐使,卻鮮有走動。
天子定然不會準許,齊侯購公然吞並紀國。
紀國國君對此信以為真。
結果齊國卻以安插邦諜為名,將紀國使臣與其所攜財寶扣押。
隨後大舉興兵,攻打紀國。
紀國國君這才發現,自己此前被魯侯稱蒙蔽。
倉促應戰,紀國自然不敵。
齊侯購自然不敢滅絕紀國社稷,於是便想出代為守國之策。
其先將紀國公族悉數關押,隨後以紀國國君之名,對外頒布君令。
齊紀兩國,亦達成和約。
紀國無力守土,將軍務悉數交與齊國執掌。
紀國認齊國為兄長國,雙方屬官交錯,府庫錢糧融合,兩國百姓亦可互通有無。
由此亦可見,齊人果然善於經營之道。
齊侯購掌控紀國後,便馬不停蹄吞並陽國。
陽國乃東夷所建,位於姬宮湦前世之青州市。
陽國一度被封為侯爵諸侯,卻早已自行脫離周王室。
齊國大軍士氣正盛,陽國很快便敗下陣來。
齊侯購故技重施,同樣以代為守國之策,將陽國納為弟從國。
魯侯稱得知紀國、陽國下場後,頓時對先前預判之言感到無比羞愧。
姬宮湦收到奏報時,卻沒有感到絲毫意外。
原因很簡單,延鬆早就提前易容,前往齊國求見齊侯購。
延鬆抵達齊國後,便主動向齊侯購獻策。
代為守國、弟從國等概念,正是姬宮湦提前想出,由延鬆進行傳遞而已。
齊侯購得到妙策,內心大喜,便想冊封延鬆為齊國大夫。
延鬆以無心政事為由推脫。
齊侯購為展示胸襟,便當眾賞賜延鬆真金五萬兩,外加臨淄城外良田百畝。
延鬆依照此前商定之策,使用齊侯購所賜五萬兩真金,將名下良田擴大至千畝。
隨後修築豪華莊園,以表明定居齊國之心。
莊園名為思齊堡,表麵上取自思慕齊國,且兼有見賢思齊之意。
實則卻是以此為邦諜據點,為往後圖謀齊國提供情報。
齊侯購果然沒有懷疑,不僅抽調工匠幫忙建造,還數次派人前去慰勞。
姬宮湦此舉,除提前布局東海外,實則還有另一個重要目的。
魯國曆來便是姬姓之宗邦,諸侯之望國。
如今魯侯稱為紀國出謀劃策,結果卻導致紀國名存實亡。
如今紀國與陽國社稷尚在,兩國國君又無法求救,魯侯稱根本沒有理由出兵。
魯國之形象,應聲跌落。
齊侯購為徹底掌控東海之濱,肯定不會停下。
魯國將不得不麵臨抉擇。
要麽提前展開行動,以合理的方式,掐斷齊國進擊東海諸國的步伐。
要麽坐視齊國開疆拓土,等待王師前來討伐。
倘若王師始終不至,魯國必將淪為齊國弟從國之一。
魯侯稱會如何抉擇,姬宮湦自然不得而知。
無論精妙絕倫的謀劃,都無法將所有意外算計在內。
唯有提升自身實力,才是掌控天下的正道。
在一眾郡縣屬官努力下,農莊草場建設進度頗為喜人。
驪山郡、涇水郡與西岐郡最早完成,不僅實現糧食自給自足,還開始供應少量餘糧。
漢中郡和河西郡亦宣告完成,正式步入正軌。
南陽郡、隴西郡以及三大邊郡,目前正在全力推進之中。
三川郡、河內郡與漢東郡,開春便可全麵鋪開。
吞並南陽諸國,覆滅隴西諸戎,進取河東與河內,瓜分庸國府庫……
上述種種暴行,皆為大周府庫增添不少糧食。
相較此前,新國人數量仍在持續暴漲,糧食缺口卻不增反降。
據太倉姬綦測算,明歲若無天災,待到夏收之時,糧食缺口便可實現自我填補。
前提是現有十三郡不變,新國人增長速度沒有加快。
姬宮湦返回王城後,特意召見角人六指。
角人六指入殿時,臉色頗為憂愁,似乎遇到難解之事。
待其行禮入案,姬宮湦便徑直詢問因由。
“爾因何事憂愁?”
角人六指十分坦然:“大王命小的暗中籌糧,小的自然是為籌糧之事憂愁。”
“如今衛國與翼國均屬盟友,兼有洛邑中轉,籌糧應當不成問題。”
“小的識得一位奇人,其言今歲初雪之期亦有推遲,年內必有大雪災也。”
“孤王亦早有預感!”
“大王可有應對之策?”
“尚在洛邑之時,孤王便傳令各郡縣,務必幫助新國人加固房屋,囤積糧食、肉幹、果蔬與木炭等物資,防範雪災降臨。”
“大王之策,果然仁德。”
姬宮湦重新發問:“爾因何事憂愁?”
角人六指道:“大雪封路,糧食將無法轉運。”
姬宮湦卻不以為然:“以往入冬之後,糧食本就會停止轉運。”
角人六指則歎道:“奇人曾對小的道,今冬有大雪,明歲必大澇,且在六月夏收前,進而導致糧食歉收。”
“此奇人是何方聖賢,竟能預測出大致日期?”
“小的亦不知其姓甚名誰,但其此前曾數次推算,結果均準確無比。”
姬宮湦內心滿是好奇。
“如此奇妙之人,孤王能否與之會麵?”
角人六指立即搖頭:“奇人曾道,隻願逍遙自在,不見卿士貴族。”
“爾如何識得此人?”
“去歲三月初,大王尚未興建東市。奇人來到小的糧鋪購糧,卻沒有攜帶錢財。”
“爾見其相貌不凡,便免費贈予糧食?”
“非也,其長相很是普通。”
姬宮湦連忙追問:“那爾等是如何結識的?”
角人六指道:“其與小的打賭,說三日之內,宮門旗樓會降紅雨。”
姬宮湦頓感脊背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