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苟延殘喘晉,高傲嘴硬侯
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國 作者:螽斯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延乙期之意,便是趁機觸發晉國內亂,從而快速晉國收納人口。
姬宮湦卻當即否決。
“倘若晉國內亂,仇猶氏首領必然揮軍南下,稷戎王亦會大舉進攻,進而瓜分晉國。”
內史伯朙眼前一亮。
“晉國滅亡,大王與稷戎王易地之約便能履行,屆時河東郡疆域將能擴大。”
姬宮湦道:“大周看似獲利,實則暗藏隱患。”
延乙期與內史伯朙不約而同道:“有何隱患?”
姬宮湦坦言:“白狄與稷戎同時壯大,其等若是暗中勾結,將會成為大周頑疾。”
太督內史冂出言附和。
“晉國不滅,大周便無需直接麵對白狄,稷戎王亦不會背棄約定。”
延乙期很快領會:“晉國必須滅亡,但並非此時滅亡。”
內史伯朙則略顯急躁。
“以而今之局勢,晉國根本無力抵禦白狄與稷戎,除非大王派兵襄助晉國。”
姬宮湦再度搖頭:“孤王已有言在先,不主動參與此番戰事。”
內史伯朙道:“隻需派人假扮稷戎或白狄,佯裝闖入河西郡挑釁,大王便有名義出兵。”
姬宮湦道:“孤王所需,乃苟延殘喘之晉國。”
內史伯朙沉思許久,總算明白其中深意。
無論如何,晉國終究是九大諸侯之一。倘若其滅亡過程中,出現大周王師九軍身影,其餘八大諸侯必然會惶恐。
滅亡晉國最好的方式,先利用戎狄之手,將其削弱成小國。
待晉國影響力降低,便可強迫晉侯仇主動進土獻民。
全程幾乎不費一兵一卒。
至於稷戎與白狄,本就在滅亡序列。以晉軍甲士提前消耗其等青壯,可稱之為一箭雙雕。
內史伯朙深吸一口氣。
“大王所言確實有理,然而不派兵襄助,如何能使晉國苟延殘喘?”
姬宮湦笑道:“大周雖不派兵,卻能讓其他諸侯派兵。”
延乙期反省極快:“齊軍?”
姬宮湦頷首:“晉侯仇與齊侯購乃表親兄弟,晉國滅亡在即,齊國豈會袖手旁觀?”
“晉齊兩國相距過於遙遠,隻怕齊軍尚未趕到,晉國便已滅亡。”
“正因如此,孤王需促成晉國與稷戎休戰,為齊軍爭取時間。”
“若齊侯購見死不救,吾等該如何應對?”
“當今天下諸侯國,唯有齊國與晉國交好。齊侯購不救,那晉國便無存在必要。”
姬宮湦話音剛落,便見太常姬黁匆忙走入大殿。
“啟稟大王,晉國特使欒賓與趙熠正在宮門外,請求緊急覲見。”
姬宮湦道:“來得正是時候,讓其等入殿罷!”
……
再次見到欒賓,其人仿佛老了十歲,步履亦有些蹣跚。
趙熠小心跟在欒賓身後,神情則異常複雜。
二人剛踏進大殿,便一同朝姬宮湦躬身行禮。
“晉使拜見大王!”
姬宮湦抬抬手:“免禮!”
欒賓並未入案落座,而是直接跪倒在地。
“晉國北征失利,又遭稷戎侵犯,如今已滅亡在即。懇請大王念在同宗血脈之親,護晉國社稷於危難,救晉國子民於水火!”
姬宮湦先是望向趙熠。
趙熠這才回過神,急忙挨著欒賓跪倒在地。
姬宮湦隨即發出一聲冷哼。
“聖賢曾曰,愚昧已有愚昧福,聰明反被聰明誤,爾等可曾聽聞?”
欒賓忙道:“晉侯已知自己鑄成大錯,特遣臣等前來,向大王告罪請饒!”
“如何請?”
“依照大王此前所言,將汾水西岸疆域,悉數獻予大周。”
“晉侯何其可笑也,晉國內外交困,能否守住汾水西岸,皆屬未知之數,豈可以此作謝罪之禮?”
欒賓並不意外:“大王若是尚覺不足,與大周河東郡相鄰之倗邑,亦可劃歸大王所有。”
姬宮湦頓時沉下臉。
“爾等可知,孤王為何對晉國如此厭惡?”
欒賓忙道:“晉侯曾行悖逆之舉,以致大王心生厭惡也。”
姬宮湦卻搖搖頭:“天下諸侯,皆曾有過悖逆之舉。衛侯曾收留華夏叛徒妘槧,為何孤王卻不心生厭惡?”
欒賓見姬宮湦有意岔開話題,頓時頗為焦急。
“臣等愚昧,還望大王明示!”
姬宮湦道:“衛侯得知孤王之意,便主動將妘槧梟首,並遣使把首級送至鎬京王城。”
欒賓忙道:“大王欲取汾水西岸疆土,晉侯如今亦甘願奉上。”
姬宮湦不禁怒罵。
“死到臨頭還如此高傲嘴硬!何為孤王欲取?何為尚覺不足?此番乃晉國求孤王救命,而今反倒說成孤王貪得無厭。”
欒賓連忙磕頭碰腦。
“臣等口誤,不期冒犯大王,還望大王恕罪!”
姬宮湦繼續道:“稷戎乃大周盟友,晉國為大周惡鄰。孤王袖手旁觀,已是盡同宗血脈之情。”
欒賓頓時無言以對。
姬宮湦再道:“孤王大可以助稷滅晉,屆時所獲好處,定然不比晉侯施舍的少。”
言已至此,欒賓總算徹底明白其中利害關係。
“大王若能不計前嫌,保住晉國社稷,晉侯將傾盡所有。”
姬宮湦短歎一聲。
“據市坊傳聞,晉侯曾失約於稷戎王,因此招致稷戎大軍入侵。”
欒賓不敢再多作解釋。
“具體如何,臣等未曾參與,因此不得而知。”
“稷戎王必有所求,晉侯隻需遂其心願,平息其憤怒,便可保晉國社稷也!”
“啟稟大王,稷戎王曾當眾宣稱,將翼城與曲沃等地,納入稷戎疆域。若遂其心願,晉國社稷將蕩然無存。”
“翼城與曲沃等地,雖是晉國舊土,為保社稷留存,卻並非不可舍棄也!”
欒賓哭喪著臉:“晉國疆土盡失,如何還能保存社稷?”
姬宮湦道:“諸侯易地遷徙,本就是常有之事。況且晉國尚有倗邑,何來疆土盡失?”
欒賓無比驚愕:“大王之意,晉國遷都倗邑?”
姬宮湦卻當即否決。
“倘若晉國內亂,仇猶氏首領必然揮軍南下,稷戎王亦會大舉進攻,進而瓜分晉國。”
內史伯朙眼前一亮。
“晉國滅亡,大王與稷戎王易地之約便能履行,屆時河東郡疆域將能擴大。”
姬宮湦道:“大周看似獲利,實則暗藏隱患。”
延乙期與內史伯朙不約而同道:“有何隱患?”
姬宮湦坦言:“白狄與稷戎同時壯大,其等若是暗中勾結,將會成為大周頑疾。”
太督內史冂出言附和。
“晉國不滅,大周便無需直接麵對白狄,稷戎王亦不會背棄約定。”
延乙期很快領會:“晉國必須滅亡,但並非此時滅亡。”
內史伯朙則略顯急躁。
“以而今之局勢,晉國根本無力抵禦白狄與稷戎,除非大王派兵襄助晉國。”
姬宮湦再度搖頭:“孤王已有言在先,不主動參與此番戰事。”
內史伯朙道:“隻需派人假扮稷戎或白狄,佯裝闖入河西郡挑釁,大王便有名義出兵。”
姬宮湦道:“孤王所需,乃苟延殘喘之晉國。”
內史伯朙沉思許久,總算明白其中深意。
無論如何,晉國終究是九大諸侯之一。倘若其滅亡過程中,出現大周王師九軍身影,其餘八大諸侯必然會惶恐。
滅亡晉國最好的方式,先利用戎狄之手,將其削弱成小國。
待晉國影響力降低,便可強迫晉侯仇主動進土獻民。
全程幾乎不費一兵一卒。
至於稷戎與白狄,本就在滅亡序列。以晉軍甲士提前消耗其等青壯,可稱之為一箭雙雕。
內史伯朙深吸一口氣。
“大王所言確實有理,然而不派兵襄助,如何能使晉國苟延殘喘?”
姬宮湦笑道:“大周雖不派兵,卻能讓其他諸侯派兵。”
延乙期反省極快:“齊軍?”
姬宮湦頷首:“晉侯仇與齊侯購乃表親兄弟,晉國滅亡在即,齊國豈會袖手旁觀?”
“晉齊兩國相距過於遙遠,隻怕齊軍尚未趕到,晉國便已滅亡。”
“正因如此,孤王需促成晉國與稷戎休戰,為齊軍爭取時間。”
“若齊侯購見死不救,吾等該如何應對?”
“當今天下諸侯國,唯有齊國與晉國交好。齊侯購不救,那晉國便無存在必要。”
姬宮湦話音剛落,便見太常姬黁匆忙走入大殿。
“啟稟大王,晉國特使欒賓與趙熠正在宮門外,請求緊急覲見。”
姬宮湦道:“來得正是時候,讓其等入殿罷!”
……
再次見到欒賓,其人仿佛老了十歲,步履亦有些蹣跚。
趙熠小心跟在欒賓身後,神情則異常複雜。
二人剛踏進大殿,便一同朝姬宮湦躬身行禮。
“晉使拜見大王!”
姬宮湦抬抬手:“免禮!”
欒賓並未入案落座,而是直接跪倒在地。
“晉國北征失利,又遭稷戎侵犯,如今已滅亡在即。懇請大王念在同宗血脈之親,護晉國社稷於危難,救晉國子民於水火!”
姬宮湦先是望向趙熠。
趙熠這才回過神,急忙挨著欒賓跪倒在地。
姬宮湦隨即發出一聲冷哼。
“聖賢曾曰,愚昧已有愚昧福,聰明反被聰明誤,爾等可曾聽聞?”
欒賓忙道:“晉侯已知自己鑄成大錯,特遣臣等前來,向大王告罪請饒!”
“如何請?”
“依照大王此前所言,將汾水西岸疆域,悉數獻予大周。”
“晉侯何其可笑也,晉國內外交困,能否守住汾水西岸,皆屬未知之數,豈可以此作謝罪之禮?”
欒賓並不意外:“大王若是尚覺不足,與大周河東郡相鄰之倗邑,亦可劃歸大王所有。”
姬宮湦頓時沉下臉。
“爾等可知,孤王為何對晉國如此厭惡?”
欒賓忙道:“晉侯曾行悖逆之舉,以致大王心生厭惡也。”
姬宮湦卻搖搖頭:“天下諸侯,皆曾有過悖逆之舉。衛侯曾收留華夏叛徒妘槧,為何孤王卻不心生厭惡?”
欒賓見姬宮湦有意岔開話題,頓時頗為焦急。
“臣等愚昧,還望大王明示!”
姬宮湦道:“衛侯得知孤王之意,便主動將妘槧梟首,並遣使把首級送至鎬京王城。”
欒賓忙道:“大王欲取汾水西岸疆土,晉侯如今亦甘願奉上。”
姬宮湦不禁怒罵。
“死到臨頭還如此高傲嘴硬!何為孤王欲取?何為尚覺不足?此番乃晉國求孤王救命,而今反倒說成孤王貪得無厭。”
欒賓連忙磕頭碰腦。
“臣等口誤,不期冒犯大王,還望大王恕罪!”
姬宮湦繼續道:“稷戎乃大周盟友,晉國為大周惡鄰。孤王袖手旁觀,已是盡同宗血脈之情。”
欒賓頓時無言以對。
姬宮湦再道:“孤王大可以助稷滅晉,屆時所獲好處,定然不比晉侯施舍的少。”
言已至此,欒賓總算徹底明白其中利害關係。
“大王若能不計前嫌,保住晉國社稷,晉侯將傾盡所有。”
姬宮湦短歎一聲。
“據市坊傳聞,晉侯曾失約於稷戎王,因此招致稷戎大軍入侵。”
欒賓不敢再多作解釋。
“具體如何,臣等未曾參與,因此不得而知。”
“稷戎王必有所求,晉侯隻需遂其心願,平息其憤怒,便可保晉國社稷也!”
“啟稟大王,稷戎王曾當眾宣稱,將翼城與曲沃等地,納入稷戎疆域。若遂其心願,晉國社稷將蕩然無存。”
“翼城與曲沃等地,雖是晉國舊土,為保社稷留存,卻並非不可舍棄也!”
欒賓哭喪著臉:“晉國疆土盡失,如何還能保存社稷?”
姬宮湦道:“諸侯易地遷徙,本就是常有之事。況且晉國尚有倗邑,何來疆土盡失?”
欒賓無比驚愕:“大王之意,晉國遷都倗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