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天子赴杞國,將軍鎮姚地
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國 作者:螽斯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姬宮湦絲毫不感到意外。
“有何不可之處?”
內史伯朙道:“虎賁軍乃大王親衛甲士,總計不過八百精銳,其中三百常駐驪山工業區,隨行護駕僅有五百。若是再留下兩百,一旦遭逢大股盜賊,恐會護駕不周。”
姬宮湦笑著望向姞?。
“姞?將軍,爾身為羽林軍中郎將,便來簡略說說,一千五百羽林軍甲士,外加三百虎賁軍,是否能護孤王周全?”
姞?信心滿滿道:“大王曾率羽林軍親征,徹底掃平北域。而今不過是往東巡遊,何足懼哉?”
內史伯朙似乎對姞?有些失望,先是朝對方歎息一聲,才拱手上前勸諫。
“齊國征戰萊夷在即,屆時局勢必然混亂難料。大王亦曾道,聖賢皆曰,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易遭無妄之災。帝王不溺酒色之闈,方能延年益壽。”
姬宮湦道:“聖賢亦曾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況且孤王此番並非前往齊國,而是繞道杞國,當麵向杞公謀娶請教,杞人是否真的擔憂天空塌陷?”
二王三恪中,舜帝傳祀之媯姓陳國,以及殷商傳祀之子姓宋國,如今皆屬大型諸侯國。
黃帝傳祀之伊姓薊國,早就屬於音訊全無狀態。
反倒是堯帝傳祀之祁姓祝國,外加夏禹傳祀之姒姓杞國,地處齊魯兩個大型諸侯國之間。
在此之前,齊國廣納弟從國,魯國並合子禮國,姬宮湦本想借齊魯兩國之手,分別令祝國與杞國就此消亡。
如此既不違背二王三恪,還能讓齊魯兩國留下僭越先王祖製的把柄。
無論把柄是否用得上,隻要抓住足夠多,必定會有合適的。
結果卻令姬宮湦有些失望。
齊侯購忙於肅清岱山以北諸侯國,根本無暇顧及岱山邊緣夾縫的祝國,如今更是派軍大舉征戰萊夷。
魯侯稱並合牟國之後,已經將杞國半包圍,竟然停止並合進程,似乎是看穿姬宮湦意圖,靜等王命詔書。
姬宮湦早已想清楚,既然魯侯稱如此聰慧,不願留下僭越先王祖製把柄,那便讓其代勞,以反叛周室之名,肅清東方小型諸侯國。
齊國即將生亂,祝國臨近齊國,因此遭逢意外,實屬再正常不過之事。
至於杞國,既然魯侯稱不取,那便將之變為一顆釘子,就此紮在岱山以南,往後隨時可以向魯國潑汙水。
姬宮湦將目的地設為杞國,一來可以避免正麵迎上齊國禍亂,二來對杞公謀娶暗中施壓,最後還能在必要之時,暗中襄助延鬆。
杞國位於姬宮湦前世之山東新泰,與齊國都邑臨淄雖有岱山相隔,相距卻不到三百裏。
隻需提前在山中駐紮,便能及時響應延鬆,而且不用擔心自身安全。
內史伯朙這才恍然大悟。
“大王聖明!”
屠慕則因抽調內廷時間不長,未能及時反應過來。
“據臣聽到傳聞,大禹在位時,曾有雨金降落夏邑。杞人乃大禹後裔,以往舉國遷徙途中,亦多次遭遇流火隕落。是以杞人憂天,並非杞人愚昧,而是曾經多次遭遇過。”
雨金,即鐵隕石雨。
姬宮湦微微一笑:“傳聞如此有趣,孤王更應該前往杞國。”
屠慕忙問:“齊國……”
姬宮湦抬手指向內史伯朙。
“此行一切不明事宜,皆可向內史大人詢問。”
內史伯朙朝屠慕拱手。
“營地建造嘈雜,待登船之後,吾再與爾細說。”
屠慕這才回過神,朝姬宮湦與內史伯朙拱手行禮。
姬宮湦隨即伸展懶腰。
“姞?將軍,此番分兵,爾隨孤王往東,亦或鎮守姚地碼頭?”
姞?自然不敢擅作主張:“一切但憑大王吩咐!”
姬宮湦道:“那便留下罷!”
姞?抱拳領命:“諾!”
姬宮湦道:“一千五百羽林軍甲士,將交由親衛藤渠與藤溪統領。其等自幼出身山林,對翻山越嶺更為熟悉。”
上述安排,姬宮湦本可以不作解釋,卻選擇告知姞?原由。
姞?不禁有些動容:“末將多謝大王相告!”
姬宮湦繼續道:“轉移角人六指兩千部眾之事,由邦諜團派人前去執辦即可,將軍隻需坐鎮姚地碼頭,靜待接收即可。”
姞?鄭重抱拳:“末將領命!”
“屆時如何訓練與部署,均由將軍先行定奪。”
“末將定然不負大王囑托!”
“除此之外,若由流民舉家前來歸附,可從中征召老實青壯,繼續充實駐守甲士數額。待孤王登陸前往杞國,天子船隊便會折返,運送其等家眷前往大周邊關。”
“諾!”
……
之所以如此詳細交待,完全是因為姬宮湦前世之時,曾經見過太多人遭遇類似的窘迫困境。
譬如給幾張照片與幾句講話稿,便要新人擬寫出一篇完整的新聞,而且在毫無提示的情況下,必須符合照片中人的胃口。
亦或者給一個電話號碼,讓新入職者與客戶溝通合作細節,卻又不告知此前情況,若是稍加詢問,便會極其不耐煩。
在姬宮湦看來,能夠簡潔明了地描述清楚任務,是一個上位者的基本素質。
凡是喜歡話裏有話,亦或著故意模糊不清,讓下屬費盡心機揣摩,以此彰顯地位與樹立威信,幾乎都是自詡通曉人情世故的廢物,阻礙社會發展前行的路障。
重生周幽王以來,姬宮湦革新朝野,最為厭惡的便是此類人。
前世曾有人用心統計,雍正在位十三年,批閱奏折將近二十萬件,批語累計超過一千萬字,堪稱勤政的典範。
這些奏折中,絕大部分為問安請好,外加各地雞毛蒜皮的小事。
每天批閱大量無用奏折,雍正自己都在批語中表示感到厭煩。結果無用奏折依舊源源不斷,雍正隻能繼續批閱。
前世之時,姬宮湦每次看到有人借此宣揚雍正勤政,都忍不住笑出聲。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唯有親信大臣與包衣奴才方能遞交奏折,現存世朱批奏折三千餘件。
雍正在位十三年,大肆批準官員遞交奏折,現存世朱批奏折高達兩萬兩千餘件。
顯而易見,雍正自己就是無用奏折的創造者。
“有何不可之處?”
內史伯朙道:“虎賁軍乃大王親衛甲士,總計不過八百精銳,其中三百常駐驪山工業區,隨行護駕僅有五百。若是再留下兩百,一旦遭逢大股盜賊,恐會護駕不周。”
姬宮湦笑著望向姞?。
“姞?將軍,爾身為羽林軍中郎將,便來簡略說說,一千五百羽林軍甲士,外加三百虎賁軍,是否能護孤王周全?”
姞?信心滿滿道:“大王曾率羽林軍親征,徹底掃平北域。而今不過是往東巡遊,何足懼哉?”
內史伯朙似乎對姞?有些失望,先是朝對方歎息一聲,才拱手上前勸諫。
“齊國征戰萊夷在即,屆時局勢必然混亂難料。大王亦曾道,聖賢皆曰,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易遭無妄之災。帝王不溺酒色之闈,方能延年益壽。”
姬宮湦道:“聖賢亦曾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況且孤王此番並非前往齊國,而是繞道杞國,當麵向杞公謀娶請教,杞人是否真的擔憂天空塌陷?”
二王三恪中,舜帝傳祀之媯姓陳國,以及殷商傳祀之子姓宋國,如今皆屬大型諸侯國。
黃帝傳祀之伊姓薊國,早就屬於音訊全無狀態。
反倒是堯帝傳祀之祁姓祝國,外加夏禹傳祀之姒姓杞國,地處齊魯兩個大型諸侯國之間。
在此之前,齊國廣納弟從國,魯國並合子禮國,姬宮湦本想借齊魯兩國之手,分別令祝國與杞國就此消亡。
如此既不違背二王三恪,還能讓齊魯兩國留下僭越先王祖製的把柄。
無論把柄是否用得上,隻要抓住足夠多,必定會有合適的。
結果卻令姬宮湦有些失望。
齊侯購忙於肅清岱山以北諸侯國,根本無暇顧及岱山邊緣夾縫的祝國,如今更是派軍大舉征戰萊夷。
魯侯稱並合牟國之後,已經將杞國半包圍,竟然停止並合進程,似乎是看穿姬宮湦意圖,靜等王命詔書。
姬宮湦早已想清楚,既然魯侯稱如此聰慧,不願留下僭越先王祖製把柄,那便讓其代勞,以反叛周室之名,肅清東方小型諸侯國。
齊國即將生亂,祝國臨近齊國,因此遭逢意外,實屬再正常不過之事。
至於杞國,既然魯侯稱不取,那便將之變為一顆釘子,就此紮在岱山以南,往後隨時可以向魯國潑汙水。
姬宮湦將目的地設為杞國,一來可以避免正麵迎上齊國禍亂,二來對杞公謀娶暗中施壓,最後還能在必要之時,暗中襄助延鬆。
杞國位於姬宮湦前世之山東新泰,與齊國都邑臨淄雖有岱山相隔,相距卻不到三百裏。
隻需提前在山中駐紮,便能及時響應延鬆,而且不用擔心自身安全。
內史伯朙這才恍然大悟。
“大王聖明!”
屠慕則因抽調內廷時間不長,未能及時反應過來。
“據臣聽到傳聞,大禹在位時,曾有雨金降落夏邑。杞人乃大禹後裔,以往舉國遷徙途中,亦多次遭遇流火隕落。是以杞人憂天,並非杞人愚昧,而是曾經多次遭遇過。”
雨金,即鐵隕石雨。
姬宮湦微微一笑:“傳聞如此有趣,孤王更應該前往杞國。”
屠慕忙問:“齊國……”
姬宮湦抬手指向內史伯朙。
“此行一切不明事宜,皆可向內史大人詢問。”
內史伯朙朝屠慕拱手。
“營地建造嘈雜,待登船之後,吾再與爾細說。”
屠慕這才回過神,朝姬宮湦與內史伯朙拱手行禮。
姬宮湦隨即伸展懶腰。
“姞?將軍,此番分兵,爾隨孤王往東,亦或鎮守姚地碼頭?”
姞?自然不敢擅作主張:“一切但憑大王吩咐!”
姬宮湦道:“那便留下罷!”
姞?抱拳領命:“諾!”
姬宮湦道:“一千五百羽林軍甲士,將交由親衛藤渠與藤溪統領。其等自幼出身山林,對翻山越嶺更為熟悉。”
上述安排,姬宮湦本可以不作解釋,卻選擇告知姞?原由。
姞?不禁有些動容:“末將多謝大王相告!”
姬宮湦繼續道:“轉移角人六指兩千部眾之事,由邦諜團派人前去執辦即可,將軍隻需坐鎮姚地碼頭,靜待接收即可。”
姞?鄭重抱拳:“末將領命!”
“屆時如何訓練與部署,均由將軍先行定奪。”
“末將定然不負大王囑托!”
“除此之外,若由流民舉家前來歸附,可從中征召老實青壯,繼續充實駐守甲士數額。待孤王登陸前往杞國,天子船隊便會折返,運送其等家眷前往大周邊關。”
“諾!”
……
之所以如此詳細交待,完全是因為姬宮湦前世之時,曾經見過太多人遭遇類似的窘迫困境。
譬如給幾張照片與幾句講話稿,便要新人擬寫出一篇完整的新聞,而且在毫無提示的情況下,必須符合照片中人的胃口。
亦或者給一個電話號碼,讓新入職者與客戶溝通合作細節,卻又不告知此前情況,若是稍加詢問,便會極其不耐煩。
在姬宮湦看來,能夠簡潔明了地描述清楚任務,是一個上位者的基本素質。
凡是喜歡話裏有話,亦或著故意模糊不清,讓下屬費盡心機揣摩,以此彰顯地位與樹立威信,幾乎都是自詡通曉人情世故的廢物,阻礙社會發展前行的路障。
重生周幽王以來,姬宮湦革新朝野,最為厭惡的便是此類人。
前世曾有人用心統計,雍正在位十三年,批閱奏折將近二十萬件,批語累計超過一千萬字,堪稱勤政的典範。
這些奏折中,絕大部分為問安請好,外加各地雞毛蒜皮的小事。
每天批閱大量無用奏折,雍正自己都在批語中表示感到厭煩。結果無用奏折依舊源源不斷,雍正隻能繼續批閱。
前世之時,姬宮湦每次看到有人借此宣揚雍正勤政,都忍不住笑出聲。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唯有親信大臣與包衣奴才方能遞交奏折,現存世朱批奏折三千餘件。
雍正在位十三年,大肆批準官員遞交奏折,現存世朱批奏折高達兩萬兩千餘件。
顯而易見,雍正自己就是無用奏折的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