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沈家人進京
農家祖墳冒青煙了,連中六元 作者:魚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說了嗎,辰鼓那邊打勝仗了,叛軍頭子都被抓了。”
“不止辰鼓,附近很多郡府叛軍山匪都被清理幹淨了,聽說朝廷還會派出大軍清剿,咱們以後有太平日子了。”
“別高興的太早,萬一朝廷輸了,和以前那幾個沒啥不同,到時候受苦的還是我們這些老百姓。”
“哼,你少說晦氣話,當今皇上可不一樣,聽說他是農家子出身,知道百姓疾苦,體恤百姓,有官吏正在挨家挨戶登記戶籍,聽說明年咱們都能領番薯種,還可以開荒,不用交稅呢!”
京城受過戰爭的摧殘,城牆破敗,道路被毀,主街道上有招工點。
很多漢子想某個事做,掙錢貼補家用,又怕上當受騙,於是大著膽子問道:“招的工做啥的,我大字不識一個,隻有一把子力氣。”
“修建城牆,修街道,修房子,工錢按市場價,三天結算一次,咱們這是朝廷的活,本來很多大官建議徭役用工,是皇上知道百姓不易,才用招工的方式給大家夥添點進項,要是不信,隨便去個衙門問一問,就知道真假了。”
還真的有不少百姓去衙門問,進了衙門,他們才知道衙門不是凶神惡煞的地方,關於他們的問題,居然有專門的官爺解答。
一時間,京城裏的老少爺們全都出動了,加入了修建大隊伍中。
***
小河殿
太監宮女忙碌著,時不時還要交談幾聲。
“這小河殿是皇上親筆題名的,說是以前住小河村,小河殿就是從這裏得來的名字,也不知道小河村到底是個什麽樣的地方?”
“那還用想,肯定是個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好地方,不然也出不了當今皇上。”
“要我說,最享福的還是太上皇,太後娘娘,兩人上輩子一定做了很多好事,這輩子才會這麽順心順意。”
這時,傳來大太監的聲音:“皇上駕到。”
頓時,呼啦啦跪了一群人。
一身明黃色的衣服沈青雲來了,跟在他身後的有沈誌明,沈小山。
“內殿需要用的家具物什全都準備齊全,床大一些,棉被不能太軟,他們年紀大了,睡太軟會腰酸背痛。”
“留出一塊地,可以種菜,小溝渠也要留出來,不然天幹還得去遠處打水,其他地方用水泥鋪平,免得啃啃哇哇磕絆到人。”
“對了,內殿裏劃成幾個小院子,多準備一些房間,要是親朋走動,要留人住宿,另外還要準備豬欄雞欄,要是他們無聊了可以用來打發時間。”
“小山,你在這邊盯著,內殿布置的盡量和小河村那邊差不多,丹山島那邊也可以借鑒,主要讓他們住的舒服。”
“誌明,小河村的一草一木你最熟悉,村裏的那棵老槐樹就不錯,不過宮裏種老槐樹似乎不太好,你去挑選一下樹木,盡量大一點,夏天乘涼舒服。”
沈小山和沈誌明對視一眼,偷偷地笑了,看得出來皇上很期待父母到來,百忙之中還能抽出時間安排這種小事。
沈青雲確實每天都要來一次,看著陌生的大殿一點點變成熟悉的模樣,仿佛時間過了很久。
有些地方他都快記不清了,可看到熟悉的場景後,又想到當初在小河村的點點滴滴。
沈誌明和沈小山不敢怠慢,很多時候親自動手,要是皇上交代的這點小事都辦不好,以後還怎麽效忠。
沈小山在努力學習,已經認得不少字了,想以後跟沈林一樣,可以幫皇上管理船幫。
沈誌明倒是沒那麽大的誌向,等父母來了,在京城置辦一處宅子,將來子孫後代都可以在京城安家,最好再買幾個仆人,日子過得跟地主老爺一樣。
沈青雲給鄭柔兒分了立椒殿,抽空也去看了幾次,殿中一切都是按照規製置辦的。
鄭柔兒要等生完孩子才會回來,主要是她肚子大了,長途跋涉,怕對胎兒不好。
沈青雲原本想去接她,無奈事情太多,再加上他身份特殊,目前無法離開京城,隻能把時間往後拖。
***
大軍在前開道,中間是密密麻麻的馬車,後麵還有軍隊。
十多萬人,每經過一座城池,城中的官吏都會主動請安。
沈老頭活了大半輩子,在百躍那邊每天都要和官吏打交道,再見到父母官,沒以前那麽緊張了。
每次官吏和他請安,他擺擺手道:“不必緊張,不必緊張。”
經過大半個月,終於抵達京城了。
沈老頭從車窗裏探出個腦袋,眼珠子轉個不停,上次進京,已經是很多年之前了。
當時,還是姚鏢頭護送入京的,有學子進京趕考,遭遇了土匪搶劫。
後來沈老頭才知道,那根本不是什麽劫匪,而是叛軍,齊王早有預謀造反,那幾個學子倒了大黴,才丟了性命。
京城沒有多年前那麽熱鬧繁華,到處都是幹活的人,這場景有點像丹山島。
“原來這就是京城啊,可真大。”陳氏發出一聲驚歎,這麽大的城池,果然不愧是國都。
沈大妹他們全都待不住了,伸著腦袋往外張望,“哇,這是京城啊,以前小叔就是來這裏趕考的嗎?”
二妹腦子飛快地轉,對羅峰道:“我去找爺問問哪處地方好,到時候開鋪子,咱們來京城了不能坐吃山空,還是得做門營生。”
羅峰這輩子都無法站起來了,家裏裏裏外外都靠二妹操持,能娶到這麽能幹的媳婦,多虧了他娘。
想到了父母,羅峰眼神暗了暗,他們要是在天有靈,知道孩子們的舅姥爺當了皇帝,肯定很高興。
羅峰道:“都這麽多年了,爺哪裏還記得。”
“你不懂,我爺記性可好了,村裏發生啥事,就算過去幾十年了他都還記得。”
羅峰見她興致勃勃,不好掃她的興,道:“那你快去快回。”
“娘,我也要去,我要去見曾外祖父。”說話的是兩人的大兒子羅興。
羅峰阻止道:“別給你娘添亂,我們快要進內城了,別耽誤大家趕路。”
二妹沒管兒子,跳下馬車,往沈老頭那邊走。
剛走近,就聽見沈老頭道:“京城的變化可真大,我都不認得路了。”
“不止辰鼓,附近很多郡府叛軍山匪都被清理幹淨了,聽說朝廷還會派出大軍清剿,咱們以後有太平日子了。”
“別高興的太早,萬一朝廷輸了,和以前那幾個沒啥不同,到時候受苦的還是我們這些老百姓。”
“哼,你少說晦氣話,當今皇上可不一樣,聽說他是農家子出身,知道百姓疾苦,體恤百姓,有官吏正在挨家挨戶登記戶籍,聽說明年咱們都能領番薯種,還可以開荒,不用交稅呢!”
京城受過戰爭的摧殘,城牆破敗,道路被毀,主街道上有招工點。
很多漢子想某個事做,掙錢貼補家用,又怕上當受騙,於是大著膽子問道:“招的工做啥的,我大字不識一個,隻有一把子力氣。”
“修建城牆,修街道,修房子,工錢按市場價,三天結算一次,咱們這是朝廷的活,本來很多大官建議徭役用工,是皇上知道百姓不易,才用招工的方式給大家夥添點進項,要是不信,隨便去個衙門問一問,就知道真假了。”
還真的有不少百姓去衙門問,進了衙門,他們才知道衙門不是凶神惡煞的地方,關於他們的問題,居然有專門的官爺解答。
一時間,京城裏的老少爺們全都出動了,加入了修建大隊伍中。
***
小河殿
太監宮女忙碌著,時不時還要交談幾聲。
“這小河殿是皇上親筆題名的,說是以前住小河村,小河殿就是從這裏得來的名字,也不知道小河村到底是個什麽樣的地方?”
“那還用想,肯定是個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好地方,不然也出不了當今皇上。”
“要我說,最享福的還是太上皇,太後娘娘,兩人上輩子一定做了很多好事,這輩子才會這麽順心順意。”
這時,傳來大太監的聲音:“皇上駕到。”
頓時,呼啦啦跪了一群人。
一身明黃色的衣服沈青雲來了,跟在他身後的有沈誌明,沈小山。
“內殿需要用的家具物什全都準備齊全,床大一些,棉被不能太軟,他們年紀大了,睡太軟會腰酸背痛。”
“留出一塊地,可以種菜,小溝渠也要留出來,不然天幹還得去遠處打水,其他地方用水泥鋪平,免得啃啃哇哇磕絆到人。”
“對了,內殿裏劃成幾個小院子,多準備一些房間,要是親朋走動,要留人住宿,另外還要準備豬欄雞欄,要是他們無聊了可以用來打發時間。”
“小山,你在這邊盯著,內殿布置的盡量和小河村那邊差不多,丹山島那邊也可以借鑒,主要讓他們住的舒服。”
“誌明,小河村的一草一木你最熟悉,村裏的那棵老槐樹就不錯,不過宮裏種老槐樹似乎不太好,你去挑選一下樹木,盡量大一點,夏天乘涼舒服。”
沈小山和沈誌明對視一眼,偷偷地笑了,看得出來皇上很期待父母到來,百忙之中還能抽出時間安排這種小事。
沈青雲確實每天都要來一次,看著陌生的大殿一點點變成熟悉的模樣,仿佛時間過了很久。
有些地方他都快記不清了,可看到熟悉的場景後,又想到當初在小河村的點點滴滴。
沈誌明和沈小山不敢怠慢,很多時候親自動手,要是皇上交代的這點小事都辦不好,以後還怎麽效忠。
沈小山在努力學習,已經認得不少字了,想以後跟沈林一樣,可以幫皇上管理船幫。
沈誌明倒是沒那麽大的誌向,等父母來了,在京城置辦一處宅子,將來子孫後代都可以在京城安家,最好再買幾個仆人,日子過得跟地主老爺一樣。
沈青雲給鄭柔兒分了立椒殿,抽空也去看了幾次,殿中一切都是按照規製置辦的。
鄭柔兒要等生完孩子才會回來,主要是她肚子大了,長途跋涉,怕對胎兒不好。
沈青雲原本想去接她,無奈事情太多,再加上他身份特殊,目前無法離開京城,隻能把時間往後拖。
***
大軍在前開道,中間是密密麻麻的馬車,後麵還有軍隊。
十多萬人,每經過一座城池,城中的官吏都會主動請安。
沈老頭活了大半輩子,在百躍那邊每天都要和官吏打交道,再見到父母官,沒以前那麽緊張了。
每次官吏和他請安,他擺擺手道:“不必緊張,不必緊張。”
經過大半個月,終於抵達京城了。
沈老頭從車窗裏探出個腦袋,眼珠子轉個不停,上次進京,已經是很多年之前了。
當時,還是姚鏢頭護送入京的,有學子進京趕考,遭遇了土匪搶劫。
後來沈老頭才知道,那根本不是什麽劫匪,而是叛軍,齊王早有預謀造反,那幾個學子倒了大黴,才丟了性命。
京城沒有多年前那麽熱鬧繁華,到處都是幹活的人,這場景有點像丹山島。
“原來這就是京城啊,可真大。”陳氏發出一聲驚歎,這麽大的城池,果然不愧是國都。
沈大妹他們全都待不住了,伸著腦袋往外張望,“哇,這是京城啊,以前小叔就是來這裏趕考的嗎?”
二妹腦子飛快地轉,對羅峰道:“我去找爺問問哪處地方好,到時候開鋪子,咱們來京城了不能坐吃山空,還是得做門營生。”
羅峰這輩子都無法站起來了,家裏裏裏外外都靠二妹操持,能娶到這麽能幹的媳婦,多虧了他娘。
想到了父母,羅峰眼神暗了暗,他們要是在天有靈,知道孩子們的舅姥爺當了皇帝,肯定很高興。
羅峰道:“都這麽多年了,爺哪裏還記得。”
“你不懂,我爺記性可好了,村裏發生啥事,就算過去幾十年了他都還記得。”
羅峰見她興致勃勃,不好掃她的興,道:“那你快去快回。”
“娘,我也要去,我要去見曾外祖父。”說話的是兩人的大兒子羅興。
羅峰阻止道:“別給你娘添亂,我們快要進內城了,別耽誤大家趕路。”
二妹沒管兒子,跳下馬車,往沈老頭那邊走。
剛走近,就聽見沈老頭道:“京城的變化可真大,我都不認得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