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裏麵是中空的,王大人讓營造局的匠人們燒製了方形的陶管,等到天冷的時候,將上麵工坊繅絲的熱水引下來,在陶管中流過,產生的熱氣可以增加室內的溫度。一來是避免了蠶繭凍傷,而來也是讓女工們不至於因過於寒冷而手足生瘡。”
這其實原本是傅子寒的想法,但是他深諳凡事不能吃獨食的道理,在隱晦的引導了同僚王大人想到這個點子之後,就將功勞全數安在了王大人頭上,深藏功與名。
王大人又不是個傻的,自己能想到這點靠的是什麽,就算當時沒反應過來,過後一細想也知道是怎麽回事兒了,還不得感激傅子寒的“友好”?他在這個位置上都待了五年了,若是還不能動一動,估計考核的時候就該謀個缺去到外地走一遭然後致仕了。
現在的話,隻要工部這事兒成了,他的功勞誰也占不去,考核拿個上是沒問題的,再運作一下,不是沒升職的可能。
傅子寒心道自己才是個新人,總不能一去就壓了同僚一頭,然而也不能一點成績都不做,否則其他人就該把他當個軟柿子了。所以除了這個點子之外,傅子寒在其他方麵可是一點沒退讓。
跟這座撿繭工坊隔得不遠的,就是一座繅絲房。
繅絲房的設置又不一樣,在瓦簷下有著幾扇隻用石欄間隔起來的空窗。
“那是為何如此設置?這天要是冷下來,豈不是會凍壞人?”
有戶部的官員提出疑問,覺得他們是不是在偷工減料,好截留公款中飽私囊。
“顏大人多慮了。”工部員外郎石大人率先反駁他,“這繅絲房一年四季都需要熱水,天冷的時候還好,天氣炎熱的時候,如不能及時通風散熱,隻怕在繅絲房裏麵會直接悶死人的。”
一邊說著,一邊引導他們越過桑樹幼木進入繅絲房。
這邊的建築跟下麵蠶繭房不太相同,南北很是通透,兩扇大門大大開啟,穿堂風一過,熱氣隨著風.流散發出去,哪怕中間的水炕熱氣騰騰,也不至於讓人氣悶到無法呼吸。
看到實際情況之後,便是戶部那位大人也打消了懷疑。他們就是站在門口都覺得熱得慌,特別是幾位身材略壯實的,這汗真是如雨滑下。
太傅身體畢竟上了年紀,經不起驟熱,便隻在門外看看就在莊頭的陪同下繼續往上。
上麵還有三四座同樣設置的繅絲房,跟繅絲房相隔不遠的其他建築,都是需要冬日裏由其供應熱水的工坊。
看了一圈下來,戶部工部的官員們心裏也都有了底。
總的來說,傅子寒跟王大人的設計並沒有太偏離現在主流的工坊,但是他們很多細微處的改動,既考慮到了工人的便利,又增加了蠶繭的利用減少了損耗。還有那改良的練絲帛的方法,采用的是豬胰煮練法,跟原有的草木灰煮練法相比較,這種方法既可以利用胰酶脫膠,又不至於因堿水含堿過重而損傷絲素。
這座農莊從養蠶栽桑,到繅絲練帛都囊括在內。
“為何沒有織女繡娘?”
太傅站在半山腰,上下看了看。
莊頭剛才說了,再往上就是專門的桑林跟蠶房,做工的到這裏就截止了。
“回大人,青川農莊這邊本身就隻是工部試點的小莊子,地方不大,再設織坊跟繡坊的話,桑林的麵積就得縮小。”
王大人也隨侍在側,聽到太傅的詢問後,他在尚書大人的示意下,上前一步回答。
他有意想要上一級,尚書也不刻意打壓他。之前是他自己做不出來功勞來,想要提拔也找不到理由,現在既然有了功勞,傅子寒又願意謙讓,自然這個出頭露臉的機會就落到他頭上了。
太傅沉吟片刻,略蹙眉:“若是蠶繭練出絲帛之後,紡絲可要運送到其他地方?”
“是。”王大人繼續道,“在青川過去十餘裏,有一座中型農莊。之前這裏主要栽種黍米,因本身土地質量不佳,產出一直不能讓人滿意。之前下官跟傅大人商量過,也去實地查看走訪了一番,那裏雖說農耕不行,但地勢平坦,又有水源,用來設置染坊和繡莊倒是個好地方。隻是這要全部推倒重建,怕是有難度。”
王大人也機智,他不敢說戶部很可能阻攔,隻說有難度,至於這個難度是什麽,就看太傅大人想得到想不到了。
他人也算本分,占了功勞的大頭,也沒忘記將傅子寒帶上。他真要不帶傅子寒,獨吞了功勞的話,怕是回去之後有的是人詰難他。
傅子寒上前給諸位大人行禮,得允許之後才開口道:“原有的染坊和搗布坊在上遊茗縣,下官一直覺得這染坊的位置不是太好。因著染料雖然很快可以溶於水不見蹤影,但此河打從京城東直門經過,那邊的百姓日常用水都要依靠此條河流。染坊位置離城太近,河水沉澱時間不夠,所以那邊的百姓身體多有不妥。相反,若是將染坊搬到青川這邊,位於河流下遊,下一個城鎮要在百裏開外,河道且多迂回,有足夠的沉澱時間,對下遊百姓也無甚影響。”
這個時代還沒有什麽環境保護的觀念,百姓的生活日常用水都在河中取用。大富人家還有自掘的水井,而沿河的平民吃喝洗衣全是用的河水。雖然說染坊是用的植物染料,但是多少也會傷及身體。隻不過是這個時代的人還沒有這種觀念而已。加上這日積月累出來的毛病,大部分人也都會以為是身體自然的疾病,怎麽都想不到河水汙染上去。
傅子寒提出這個問題本就是有些冒險,因為對於達官貴人來看,河水是否汙染跟他們無關,更主要的是,他們從來不覺得這是有問題的,自古誰家染坊不是取用的河水?
然而傅子寒敢這樣冒險,當然也不是個愣頭青,他頓了一頓又道:“前些日子,元青大師跟繡坊那裏路過,說繡坊截取河水傷了風水,這才有下官建議搬遷的念頭。”
元青大師的名頭可不弱,曾是帝師的老和尚說話的分量比太傅還重兩分。
“元青大師何時路過京城?”太傅眼一瞪,盯著傅子寒不放。
“就半個月前,下官陪同王大人去茗縣查看那邊繡坊的情況,正好遇到元青大師在莊子外歇腳。他老人家身邊隻跟著一個十二三歲的沙彌。下官曾請大師入城,大師婉拒,說他要趕去歸元寺,隻在那裏略作停留,並且不許下官對旁人說起他曾來過。”|
“既是大師不許,為何你今日又開口了。”
“大師不許下官對人言說,是因為大師要趕著去歸元寺,怕因為下官多嘴,引來旁人叨擾,誤了大師的正事。可歸元寺本就離京城不算太遠,便是依著大師的腳程,兩三日前也該到了,所以下官今日才敢說出這個緣由。”
傅子寒這麽一解釋,其他人也都釋然,覺得他這人雖然多事兒了點,但辦事倒還穩妥,為人也不迂腐。
太傅大人眼裏閃過一抹笑意,點點頭,轉身去跟兩位尚書大人小聲的探討有無搬遷繡坊的必要。
第62章 寓教於樂
傅子寒趁著眾人的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快速的擦掉額頭上的濕意。
他今天說的那些話嚴格來講是不太合適在這個場合說的, 但是錯過今天的機會, 想要再提出這個建議就很難了。
所幸太傅大人並沒有覺得他做錯了,甚至還主動找人來詢問具體情況, 並讓人去找了醫師過來。
嚴格來說, 現在的醫師並不能肯定傅子寒說的那些問題就真的是問題,但是從他們專業的角度來講, 傅子寒所憂心的很可能是真實存在的。像他們這一類市井出身的醫師,比起皇城裏的禦醫自然不如,但對老百姓的情況,就爛熟於心了。
被請來的醫師是青川本地人, 家在離莊子不遠的地方。早前的時候也在京城西南角坐堂看診, 一看就是三十年,對於那邊的平民身體情況如何, 幾乎沒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大人這麽一問,小老兒還真覺得很可能是傅大人說的這樣。西南角外城那邊的百姓身體的確不如內城,原先小老兒還以為是他們更加操勞的緣故, 可現在想起來, 說不得也隻是其中一個原因。”
這位醫師也是個圓滑的人,並沒有一口肯定或是否定, 但是他說的也是實話,便是大佬們派人去一一調查,得出的結論也就這樣了。
等到大佬們找地方坐下繼續商討的時候,王大人拉了傅子寒到角落裏說話。
“傅大人, 你今天太過冒險了。”
“但是不冒險也不行啊,若是不趁今天這個機會讓大人們正視,過些日子隻怕黃花菜都涼了。”
這也是個問題,但是王大人想,就算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他也做不到拿自己的前途去拚的地步。
他們倆在簷下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旁邊過來兩人,是戶部下麵的兩位主事,跟王大人也是老相識了。
大佬們在裏麵還不知道要待到什麽時候,這眼看著時間不早了,若是再不往回走,隻怕要撞上宵禁。可聽裏麵說得正火熱,也沒誰敢去提醒一二。
傅子寒還好,反正第二日是休沐,他家的莊子離這邊不遠,大不了不回去。但是其他大人就不成了,特別是戶部的邱大人,家裏小孫子剛滿周歲,每天不瞧上一眼這渾身就難受,讓他晚上不回家,他怕是整宿都合不了眼。
不能正大光明的去提醒諸位大人,隻能想點其他辦法了。剛巧莊子上新弄了批蟬蛹,油炸了撒點細鹽跟茱萸粉,味道杠杠的。就是不知道諸位大人敢不敢下嘴。
傅子寒是個膽兒大的,他招來莊頭安排了一番,借著送茶水茶點的機會,把幾樣根本不可能上諸位大人餐桌的小食呈了上去,各色炸蟲子就有三四種,還有山裏的山珍經過巧手烹調而成的小食,吃那麽一筷子,簡直能爽到心肝脾肺裏去。
這些東西端上去的時候,還真有兩位大人變了臉色,但是架不住太傅大人跟戶部尚書兩人舉人是個隱形的老餮,在詢問了這些東西是什麽之後,當先就提著筷子夾起送入口中。看他們的表情,似乎被點亮了什麽新屬性!
有人極度喜歡,就有人極度適應不.良。但是那位適應不.良的大人也沒法說什麽,畢竟靠山吃山,人家莊子也沒其他的好東西上供,能想盡辦法調理出這些吃食來,怕已經是榨幹了腦子,他們還真不能說什麽。
但是被這麽一打岔,再抬頭就看到天色不早,太傅大人起身表示要趕回內城去。至於這邊的事情,等過了休沐日,他們找個時間去跟聖上匯報匯報。
一群人風風火火的來,又風風火火的走。
傅子寒沒有跟著離開,他選擇留下來交代莊頭後續的事情。
他有預感接下來的時間重點肯定在搬遷繡莊那頭。再有,他們這邊如果出了效果,說不得就要開始準備絲綢之路的重啟事宜。
哪怕這些事情跟他扯不上太大關係,但是不妨礙他在裏麵分一杯羹。他可是有老婆孩子要養的男人。
瞧著大隊人馬離開之後,沒多會兒,從旁邊跑來幾匹馬,當先的是柳博立和袁小胖,之後是立文跟文昀,再後麵的三個少年有些麵熟,卻是想不起是哪家的公子了。
“你們幾個怎的還不回城?”傅子寒站在莊頭旁邊,看著意氣風揚的少年們,臉上帶著笑,雖然口氣略帶質問,但神情跟態度可算得上溫和了。
“傅大人。”
柳博立一躍而下,牽著馬過來。
“傅大人,剛才我們幾個去了旁邊的莊子,發現那邊也在自發的栽種桑林,但是我看他們建的蠶房怕是不太合適。”
這點傅子寒早就知道了,他還知道,不僅是旁邊的莊子,青川縣稍微有點規模的農莊都在觀望,隻要他們這邊的作為被肯定了,接下來隻怕整個青川都會成為桑園。
但其實這樣是很不妥當的。因為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發展桑蠶養殖,而且為了這眼前的利益就荒廢了良田,被朝廷知道,肯定會受責難,到時候這鍋還得工部來背。而工部落實到人頭上,可不就得他跟王大人?
傅子寒招呼了幾個少年跟著他去自家莊子,又讓下人去城裏挨著送信,言明他們家工資公子少爺都在城郊傅家莊子上過夜,之後才告辭了莊頭,領著一群少年策馬離去。
莊頭一直在山腳下看著他們走到不見影兒了,才回轉身去安排晚上的事情。
現在蠶繭還不多,不需要整夜做工,油燈又容易出事兒,因此上到了視線昏暗的時候,就會鎖了工坊,讓工人們回去休息。
“父親,您還沒說要怎麽解決其他莊子跟風的事情呢。”
吃了晚飯,傅子寒領著少年們直接在水池邊的柳樹下席地而坐,一是為他們講解功課疑難,二是聽他們天馬行空的暢所欲言。
在講解完一篇四書中的文章釋義之後,他們開始了聊天模式。
聽到兒子發問,傅子寒並沒有一來就給他們說自己要如何解決,而是將這個問題拋給他們,讓他們來說說看若是他們為政,該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我覺得就該同意他們該做桑蠶養殖,這樣來錢快啊。”
混不吝發言的是錢大人的兒子。錢大人是刑部的官兒,不大,正五品,四川清吏司郎中。他家夫人跟袁大人的夫人同出蜀地,平時走動也勤,所以錢大人的這個兒子跟袁小胖也是焦不離孟。
常言說得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就袁小胖這性子,除了刻意巴結利用他的人外,他真心相交的好友基本上跟他的性子也差不離兒,都是屬於慫且熊的屬性。
不過好的是錢公子畢竟有個刑部郎中的爹,對律法典籍肯定要了解更透一些,作起妖來也知道適可而止。
至於另外兩人,一人是出身侯府,不過到他爹那代就不得再承爵了,他兄長現在是都察院都事,正七品。雖然品階還不高,又是蔭官出身,但是隻要自己給力,家裏也支持,未必不能更進一步。還有一人的伯父是山西知府,其父原本也是朝廷官員,可惜英年早逝,隻留下了這麽一根獨苗。而他伯父也子嗣不豐,到現在家裏也才一個未成年的庶子並一嫡一庶兩個女兒。因此上對弟弟家這根獨苗,也是當做親子來培養的。
出身侯府這孩子對這些問題完全沒有概念,典型一混日子的主兒。倒是那位知府的侄子,叫做舒詢的孩子想了想,提出了反對意見。
“自古民生才是社稷之根本。若是都奔著錢財而去,誰來耕種?沒有農人耕種作物,糧食從何而來?以小侄看,這股邪風不能助長,一定要及時掐滅。”
傅子寒饒有興致的看著他,撫掌笑:“那賢侄可來說說看要如何操作?”
少年並沒有急著開口,先是沉吟了一會兒,在心裏組織了下語言,才慢條斯理的講述自己的看法。
他覺得全部都去種植桑樹養桑蠶並不實際。先別說這青川縣自古以來就是京城重要的產糧地,就說那些眼紅蠶莊的莊子匆忙上馬修建的蠶繭房就不合格。他們今天也看過,大部分的蠶繭房還是采取的以前的老舊樣式,規模小還無所謂,真要如蠶莊這般整合成一條生產線的話,他們那些設計就完全不可取了。
“小侄以為,便是要改種糧為種桑養蠶,也該選取合適的地方進行,而那些沃土良田是萬萬不可動的。若是不顧後果隨意改變,隻怕聖上也會大怒。”
“賢侄考慮得不錯,但是該要如何進行你可有數?”
“這個……小侄尚未有思緒。”
畢竟不是專業人士,他們又是從小錦衣玉食長大的,而且少年們的重心也在功課上,能說出糧食乃社稷之重,民生之根本,就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老師,學生覺得,一味的壓製不可取,不如分兒化之。城北茗縣那邊多丘陵,是栽桑養蠶的好地方,而青川這邊雖然是種植糧食的重要地域,但也不是不能涉及到絲綢上來。可以安排各莊修建繡坊以及染坊等等功能單一的工坊,這樣便可以聚集女工甚至老幼之力。每個莊子隻負責一樣,又方便管理,然後各莊之間工序交錯遞進,就猶如一個大的,大的……生產鏈?”
生產鏈這個詞是傅子寒教給他們的,用言語文字甚至圖畫來形象生動的闡明了這三個字的意義。柳博立在當初聽的時候就記在心頭,現在想起來就覺得這三個字用在此處真是再好不過。
第63章 莫名而來的憂鬱
“這裏麵是中空的,王大人讓營造局的匠人們燒製了方形的陶管,等到天冷的時候,將上麵工坊繅絲的熱水引下來,在陶管中流過,產生的熱氣可以增加室內的溫度。一來是避免了蠶繭凍傷,而來也是讓女工們不至於因過於寒冷而手足生瘡。”
這其實原本是傅子寒的想法,但是他深諳凡事不能吃獨食的道理,在隱晦的引導了同僚王大人想到這個點子之後,就將功勞全數安在了王大人頭上,深藏功與名。
王大人又不是個傻的,自己能想到這點靠的是什麽,就算當時沒反應過來,過後一細想也知道是怎麽回事兒了,還不得感激傅子寒的“友好”?他在這個位置上都待了五年了,若是還不能動一動,估計考核的時候就該謀個缺去到外地走一遭然後致仕了。
現在的話,隻要工部這事兒成了,他的功勞誰也占不去,考核拿個上是沒問題的,再運作一下,不是沒升職的可能。
傅子寒心道自己才是個新人,總不能一去就壓了同僚一頭,然而也不能一點成績都不做,否則其他人就該把他當個軟柿子了。所以除了這個點子之外,傅子寒在其他方麵可是一點沒退讓。
跟這座撿繭工坊隔得不遠的,就是一座繅絲房。
繅絲房的設置又不一樣,在瓦簷下有著幾扇隻用石欄間隔起來的空窗。
“那是為何如此設置?這天要是冷下來,豈不是會凍壞人?”
有戶部的官員提出疑問,覺得他們是不是在偷工減料,好截留公款中飽私囊。
“顏大人多慮了。”工部員外郎石大人率先反駁他,“這繅絲房一年四季都需要熱水,天冷的時候還好,天氣炎熱的時候,如不能及時通風散熱,隻怕在繅絲房裏麵會直接悶死人的。”
一邊說著,一邊引導他們越過桑樹幼木進入繅絲房。
這邊的建築跟下麵蠶繭房不太相同,南北很是通透,兩扇大門大大開啟,穿堂風一過,熱氣隨著風.流散發出去,哪怕中間的水炕熱氣騰騰,也不至於讓人氣悶到無法呼吸。
看到實際情況之後,便是戶部那位大人也打消了懷疑。他們就是站在門口都覺得熱得慌,特別是幾位身材略壯實的,這汗真是如雨滑下。
太傅身體畢竟上了年紀,經不起驟熱,便隻在門外看看就在莊頭的陪同下繼續往上。
上麵還有三四座同樣設置的繅絲房,跟繅絲房相隔不遠的其他建築,都是需要冬日裏由其供應熱水的工坊。
看了一圈下來,戶部工部的官員們心裏也都有了底。
總的來說,傅子寒跟王大人的設計並沒有太偏離現在主流的工坊,但是他們很多細微處的改動,既考慮到了工人的便利,又增加了蠶繭的利用減少了損耗。還有那改良的練絲帛的方法,采用的是豬胰煮練法,跟原有的草木灰煮練法相比較,這種方法既可以利用胰酶脫膠,又不至於因堿水含堿過重而損傷絲素。
這座農莊從養蠶栽桑,到繅絲練帛都囊括在內。
“為何沒有織女繡娘?”
太傅站在半山腰,上下看了看。
莊頭剛才說了,再往上就是專門的桑林跟蠶房,做工的到這裏就截止了。
“回大人,青川農莊這邊本身就隻是工部試點的小莊子,地方不大,再設織坊跟繡坊的話,桑林的麵積就得縮小。”
王大人也隨侍在側,聽到太傅的詢問後,他在尚書大人的示意下,上前一步回答。
他有意想要上一級,尚書也不刻意打壓他。之前是他自己做不出來功勞來,想要提拔也找不到理由,現在既然有了功勞,傅子寒又願意謙讓,自然這個出頭露臉的機會就落到他頭上了。
太傅沉吟片刻,略蹙眉:“若是蠶繭練出絲帛之後,紡絲可要運送到其他地方?”
“是。”王大人繼續道,“在青川過去十餘裏,有一座中型農莊。之前這裏主要栽種黍米,因本身土地質量不佳,產出一直不能讓人滿意。之前下官跟傅大人商量過,也去實地查看走訪了一番,那裏雖說農耕不行,但地勢平坦,又有水源,用來設置染坊和繡莊倒是個好地方。隻是這要全部推倒重建,怕是有難度。”
王大人也機智,他不敢說戶部很可能阻攔,隻說有難度,至於這個難度是什麽,就看太傅大人想得到想不到了。
他人也算本分,占了功勞的大頭,也沒忘記將傅子寒帶上。他真要不帶傅子寒,獨吞了功勞的話,怕是回去之後有的是人詰難他。
傅子寒上前給諸位大人行禮,得允許之後才開口道:“原有的染坊和搗布坊在上遊茗縣,下官一直覺得這染坊的位置不是太好。因著染料雖然很快可以溶於水不見蹤影,但此河打從京城東直門經過,那邊的百姓日常用水都要依靠此條河流。染坊位置離城太近,河水沉澱時間不夠,所以那邊的百姓身體多有不妥。相反,若是將染坊搬到青川這邊,位於河流下遊,下一個城鎮要在百裏開外,河道且多迂回,有足夠的沉澱時間,對下遊百姓也無甚影響。”
這個時代還沒有什麽環境保護的觀念,百姓的生活日常用水都在河中取用。大富人家還有自掘的水井,而沿河的平民吃喝洗衣全是用的河水。雖然說染坊是用的植物染料,但是多少也會傷及身體。隻不過是這個時代的人還沒有這種觀念而已。加上這日積月累出來的毛病,大部分人也都會以為是身體自然的疾病,怎麽都想不到河水汙染上去。
傅子寒提出這個問題本就是有些冒險,因為對於達官貴人來看,河水是否汙染跟他們無關,更主要的是,他們從來不覺得這是有問題的,自古誰家染坊不是取用的河水?
然而傅子寒敢這樣冒險,當然也不是個愣頭青,他頓了一頓又道:“前些日子,元青大師跟繡坊那裏路過,說繡坊截取河水傷了風水,這才有下官建議搬遷的念頭。”
元青大師的名頭可不弱,曾是帝師的老和尚說話的分量比太傅還重兩分。
“元青大師何時路過京城?”太傅眼一瞪,盯著傅子寒不放。
“就半個月前,下官陪同王大人去茗縣查看那邊繡坊的情況,正好遇到元青大師在莊子外歇腳。他老人家身邊隻跟著一個十二三歲的沙彌。下官曾請大師入城,大師婉拒,說他要趕去歸元寺,隻在那裏略作停留,並且不許下官對旁人說起他曾來過。”|
“既是大師不許,為何你今日又開口了。”
“大師不許下官對人言說,是因為大師要趕著去歸元寺,怕因為下官多嘴,引來旁人叨擾,誤了大師的正事。可歸元寺本就離京城不算太遠,便是依著大師的腳程,兩三日前也該到了,所以下官今日才敢說出這個緣由。”
傅子寒這麽一解釋,其他人也都釋然,覺得他這人雖然多事兒了點,但辦事倒還穩妥,為人也不迂腐。
太傅大人眼裏閃過一抹笑意,點點頭,轉身去跟兩位尚書大人小聲的探討有無搬遷繡坊的必要。
第62章 寓教於樂
傅子寒趁著眾人的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快速的擦掉額頭上的濕意。
他今天說的那些話嚴格來講是不太合適在這個場合說的, 但是錯過今天的機會, 想要再提出這個建議就很難了。
所幸太傅大人並沒有覺得他做錯了,甚至還主動找人來詢問具體情況, 並讓人去找了醫師過來。
嚴格來說, 現在的醫師並不能肯定傅子寒說的那些問題就真的是問題,但是從他們專業的角度來講, 傅子寒所憂心的很可能是真實存在的。像他們這一類市井出身的醫師,比起皇城裏的禦醫自然不如,但對老百姓的情況,就爛熟於心了。
被請來的醫師是青川本地人, 家在離莊子不遠的地方。早前的時候也在京城西南角坐堂看診, 一看就是三十年,對於那邊的平民身體情況如何, 幾乎沒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大人這麽一問,小老兒還真覺得很可能是傅大人說的這樣。西南角外城那邊的百姓身體的確不如內城,原先小老兒還以為是他們更加操勞的緣故, 可現在想起來, 說不得也隻是其中一個原因。”
這位醫師也是個圓滑的人,並沒有一口肯定或是否定, 但是他說的也是實話,便是大佬們派人去一一調查,得出的結論也就這樣了。
等到大佬們找地方坐下繼續商討的時候,王大人拉了傅子寒到角落裏說話。
“傅大人, 你今天太過冒險了。”
“但是不冒險也不行啊,若是不趁今天這個機會讓大人們正視,過些日子隻怕黃花菜都涼了。”
這也是個問題,但是王大人想,就算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他也做不到拿自己的前途去拚的地步。
他們倆在簷下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旁邊過來兩人,是戶部下麵的兩位主事,跟王大人也是老相識了。
大佬們在裏麵還不知道要待到什麽時候,這眼看著時間不早了,若是再不往回走,隻怕要撞上宵禁。可聽裏麵說得正火熱,也沒誰敢去提醒一二。
傅子寒還好,反正第二日是休沐,他家的莊子離這邊不遠,大不了不回去。但是其他大人就不成了,特別是戶部的邱大人,家裏小孫子剛滿周歲,每天不瞧上一眼這渾身就難受,讓他晚上不回家,他怕是整宿都合不了眼。
不能正大光明的去提醒諸位大人,隻能想點其他辦法了。剛巧莊子上新弄了批蟬蛹,油炸了撒點細鹽跟茱萸粉,味道杠杠的。就是不知道諸位大人敢不敢下嘴。
傅子寒是個膽兒大的,他招來莊頭安排了一番,借著送茶水茶點的機會,把幾樣根本不可能上諸位大人餐桌的小食呈了上去,各色炸蟲子就有三四種,還有山裏的山珍經過巧手烹調而成的小食,吃那麽一筷子,簡直能爽到心肝脾肺裏去。
這些東西端上去的時候,還真有兩位大人變了臉色,但是架不住太傅大人跟戶部尚書兩人舉人是個隱形的老餮,在詢問了這些東西是什麽之後,當先就提著筷子夾起送入口中。看他們的表情,似乎被點亮了什麽新屬性!
有人極度喜歡,就有人極度適應不.良。但是那位適應不.良的大人也沒法說什麽,畢竟靠山吃山,人家莊子也沒其他的好東西上供,能想盡辦法調理出這些吃食來,怕已經是榨幹了腦子,他們還真不能說什麽。
但是被這麽一打岔,再抬頭就看到天色不早,太傅大人起身表示要趕回內城去。至於這邊的事情,等過了休沐日,他們找個時間去跟聖上匯報匯報。
一群人風風火火的來,又風風火火的走。
傅子寒沒有跟著離開,他選擇留下來交代莊頭後續的事情。
他有預感接下來的時間重點肯定在搬遷繡莊那頭。再有,他們這邊如果出了效果,說不得就要開始準備絲綢之路的重啟事宜。
哪怕這些事情跟他扯不上太大關係,但是不妨礙他在裏麵分一杯羹。他可是有老婆孩子要養的男人。
瞧著大隊人馬離開之後,沒多會兒,從旁邊跑來幾匹馬,當先的是柳博立和袁小胖,之後是立文跟文昀,再後麵的三個少年有些麵熟,卻是想不起是哪家的公子了。
“你們幾個怎的還不回城?”傅子寒站在莊頭旁邊,看著意氣風揚的少年們,臉上帶著笑,雖然口氣略帶質問,但神情跟態度可算得上溫和了。
“傅大人。”
柳博立一躍而下,牽著馬過來。
“傅大人,剛才我們幾個去了旁邊的莊子,發現那邊也在自發的栽種桑林,但是我看他們建的蠶房怕是不太合適。”
這點傅子寒早就知道了,他還知道,不僅是旁邊的莊子,青川縣稍微有點規模的農莊都在觀望,隻要他們這邊的作為被肯定了,接下來隻怕整個青川都會成為桑園。
但其實這樣是很不妥當的。因為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發展桑蠶養殖,而且為了這眼前的利益就荒廢了良田,被朝廷知道,肯定會受責難,到時候這鍋還得工部來背。而工部落實到人頭上,可不就得他跟王大人?
傅子寒招呼了幾個少年跟著他去自家莊子,又讓下人去城裏挨著送信,言明他們家工資公子少爺都在城郊傅家莊子上過夜,之後才告辭了莊頭,領著一群少年策馬離去。
莊頭一直在山腳下看著他們走到不見影兒了,才回轉身去安排晚上的事情。
現在蠶繭還不多,不需要整夜做工,油燈又容易出事兒,因此上到了視線昏暗的時候,就會鎖了工坊,讓工人們回去休息。
“父親,您還沒說要怎麽解決其他莊子跟風的事情呢。”
吃了晚飯,傅子寒領著少年們直接在水池邊的柳樹下席地而坐,一是為他們講解功課疑難,二是聽他們天馬行空的暢所欲言。
在講解完一篇四書中的文章釋義之後,他們開始了聊天模式。
聽到兒子發問,傅子寒並沒有一來就給他們說自己要如何解決,而是將這個問題拋給他們,讓他們來說說看若是他們為政,該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我覺得就該同意他們該做桑蠶養殖,這樣來錢快啊。”
混不吝發言的是錢大人的兒子。錢大人是刑部的官兒,不大,正五品,四川清吏司郎中。他家夫人跟袁大人的夫人同出蜀地,平時走動也勤,所以錢大人的這個兒子跟袁小胖也是焦不離孟。
常言說得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就袁小胖這性子,除了刻意巴結利用他的人外,他真心相交的好友基本上跟他的性子也差不離兒,都是屬於慫且熊的屬性。
不過好的是錢公子畢竟有個刑部郎中的爹,對律法典籍肯定要了解更透一些,作起妖來也知道適可而止。
至於另外兩人,一人是出身侯府,不過到他爹那代就不得再承爵了,他兄長現在是都察院都事,正七品。雖然品階還不高,又是蔭官出身,但是隻要自己給力,家裏也支持,未必不能更進一步。還有一人的伯父是山西知府,其父原本也是朝廷官員,可惜英年早逝,隻留下了這麽一根獨苗。而他伯父也子嗣不豐,到現在家裏也才一個未成年的庶子並一嫡一庶兩個女兒。因此上對弟弟家這根獨苗,也是當做親子來培養的。
出身侯府這孩子對這些問題完全沒有概念,典型一混日子的主兒。倒是那位知府的侄子,叫做舒詢的孩子想了想,提出了反對意見。
“自古民生才是社稷之根本。若是都奔著錢財而去,誰來耕種?沒有農人耕種作物,糧食從何而來?以小侄看,這股邪風不能助長,一定要及時掐滅。”
傅子寒饒有興致的看著他,撫掌笑:“那賢侄可來說說看要如何操作?”
少年並沒有急著開口,先是沉吟了一會兒,在心裏組織了下語言,才慢條斯理的講述自己的看法。
他覺得全部都去種植桑樹養桑蠶並不實際。先別說這青川縣自古以來就是京城重要的產糧地,就說那些眼紅蠶莊的莊子匆忙上馬修建的蠶繭房就不合格。他們今天也看過,大部分的蠶繭房還是采取的以前的老舊樣式,規模小還無所謂,真要如蠶莊這般整合成一條生產線的話,他們那些設計就完全不可取了。
“小侄以為,便是要改種糧為種桑養蠶,也該選取合適的地方進行,而那些沃土良田是萬萬不可動的。若是不顧後果隨意改變,隻怕聖上也會大怒。”
“賢侄考慮得不錯,但是該要如何進行你可有數?”
“這個……小侄尚未有思緒。”
畢竟不是專業人士,他們又是從小錦衣玉食長大的,而且少年們的重心也在功課上,能說出糧食乃社稷之重,民生之根本,就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老師,學生覺得,一味的壓製不可取,不如分兒化之。城北茗縣那邊多丘陵,是栽桑養蠶的好地方,而青川這邊雖然是種植糧食的重要地域,但也不是不能涉及到絲綢上來。可以安排各莊修建繡坊以及染坊等等功能單一的工坊,這樣便可以聚集女工甚至老幼之力。每個莊子隻負責一樣,又方便管理,然後各莊之間工序交錯遞進,就猶如一個大的,大的……生產鏈?”
生產鏈這個詞是傅子寒教給他們的,用言語文字甚至圖畫來形象生動的闡明了這三個字的意義。柳博立在當初聽的時候就記在心頭,現在想起來就覺得這三個字用在此處真是再好不過。
第63章 莫名而來的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