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鹿嘿了一句,讓她過去就過去?!
身穿綠裙的女子,也擺了一次傲嬌的臉,然後腳尖落地,蹦蹦跳跳,樂顛顛地跑進梁妄的房裏。
晚間窩在梁妄懷中,秦鹿替梁妄用銀發紮小辮兒,她問梁妄:“王爺之前明明是不碰我的,為何突然想通了?”
梁妄瞥了一眼自己的小銀辮,道:“不是想通,隻是沒忍。”
秦鹿眨了眨眼,顯然不懂。
梁妄看著她道:“欲是籠中之獸,生來便要啖肉,你覺得一隻被關的猛獸,是肉扔進籠中吃,它覺得更美味,還是等它自己掙脫牢籠,捕上一塊肉吃更美味?”
秦鹿回:“自然是掙脫牢籠後,自己捕來的更好吃。”
梁妄點頭,道:“本王就是在等,那隻野獸脫籠。”
“你怎麽知道它跑出來了?”秦鹿看著他的眼,心跳紊亂,仿佛又回到了酒醉的那一晚。
梁妄低聲回她:“忍無可忍,想至瘋魔時,它就已經跑出來了。”
翻身壓下,一吻封之。
門外蝴蝶,撲上了無有齋院子前掛上的一盞燈籠,於夜裏投了雙影,那燈籠上四麵,一麵春燕,一麵花枝,一麵飛雪,一麵朱果,皆有落款,為瑞卿。
作者有話要說: 還剩下最後一個單元,既然都走到這兒了,就追到底吧,然後可能會有一些小小甜甜的番外。
新文正在醞釀中,不知道究竟要寫一個正劇好,還是輕鬆一點兒的甜文好……
第112章 遙歸煙西:一
轟隆一夜雷霆, 驟雨傾下,劈裏啪啦打壞了許多窗花紙。
守夜的人眼下一片青黑, 靠坐在門邊,一把黃油紙傘遮在了頭頂上,勉強避了一些風雨,隻是於這蕭瑟寒冷的冬夜裏,再厚的襖子也裹不住暖意。
冰冷的夜雨,落在毫無溫度的身體上, 巷子裏的人已經死了兩日沒人收拾,再遲些,就該臭了。
雨水淋著, 將那人身上的皮膚都泡得發白、發皺,大寒的天裏, 那人身上卻隻穿了一件薄薄的單衣,身上厚實些的衣服已經被別人偷走, 衣不蔽體,死無尊嚴。
直至天將明, 遠方泛起了淺淺的青灰色,而不是無邊無際的墨色後, 守夜的人才長舒一口氣。
身後的屋子裏,一家老小,又過了安全的一日。
他一家六口,上有二老,下有二小, 已經連夜趕路兩日,昨夜突逢這場大雨,加上孩子又困又累,實在無法才在這鎮子中找了一間看上去還算不錯的屋子,可誰也不敢鬆懈,如若所有人都睡過去了,危險降臨時,他們便都是死路一條。
男人身為一家之主,守在門前看著路,一夜過去,眼睛都不敢多眨幾次,更別說是睡過去了。
這天下……已經亂了。
從五年前,北漠打贏了一場仗,逼退了羊國,壓製著邑國,招攬了幾個部落之後,天賜王朝的人便在平安喜樂中,度過了短暫的安穩。
然而邑國取天賜王朝之心不死,花了一年的時間,以船隻派遣使者,遊走海麵,招聯了六個國家,其中大到說著叫人聽不懂的鳥語的海昌國,小到曾經依附於天賜的倭國,在四年前的六月初三,同時於各方攻打天賜王朝。
七國圍攻,天賜迎來了開國百年以來,最大的困境。
因為天賜的好,反而成了天賜的禍。
七國之中,除了邑國聯合一些剩下的部落牽製著天賜的北漠將士,叫北漠的聶將軍**無暇,困在北漠之中。
其餘六國,四國都在天賜的最南邊,與倭國靠近,曾經風光一時,形色各異的人圍聚於此的金珠城,成了首個被屍體與鮮血鋪成的攻國之路,也成了南方諸城中的首個犧牲品。
戰爭來得措手不及,靠近金珠城的眾人四散逃亡,天賜本著敞開國門與人為善與人交友的原則,將南方海岸邊的所有城池都減少了防衛,一是歡迎各國來訪,二是體現大國氣度,卻沒想到在短短的幾個月內,被攻城池四十餘座,被殺百姓數十萬起。
諸國來犯,所經之地,燒殺掠奪,**擄掠無一惡事不做。
等天賜反應過來,軍隊趕至,再做防禦抵抗,早就已經遲了,數十萬人的性命不能挽回,被人攻去的城池也奪不回,與此同時北漠再度迎上戰事,前後夾擊,兩麵圍困,天賜的地界再大,人口再多,也敵不過七國同犯。
四年的時間內,從金珠城越過州,九州損其三,一國成兩半,五個小國在了天賜之外,占領原先的天賜土地、城池,奴役天賜的百姓,酒池肉林之餘,將所有人性裏的惡,全都施加在了天賜的百姓身上。
毫無憐憫,毫無良知。
就在今年十月,護國的將士們,已經退到了煜州前,守著煜州的防線,他們在州水城,身後便是曾經風華無邊的卓城與軒城。
文人之地,書墨之鄉,成了後來的聲色之所。
戰爭迎來時,走得最快的,便是青樓裏的女人們,那些還有些家底的人,早早地就北上去南都城、良川等地方,沒誰還敢留在煜州境內。
明江兩岸,秦樓楚館直至夜裏,也難見幾人會去吟詩作畫,再談風月了。
天賜的難民奔走多日,迎來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場雨,這場雨,就在州水城外的田糧鎮裏,斷送了數人的性命。
守夜的男人是從盧陽關來的,護著一家老小,一路奔逃,逃了三年多,停停走走,原也是富裕家庭,卻因為這一路上來諸多錢莊被搶,銀票無處兌換,現銀始終有限,走到這裏,居然連個能容身的地方都難找。
雨勢漸漸小了,鎮子盡頭起了薄薄一層霧,男人打了個哈欠,站起身正準備進屋叫醒妻兒老小,他們隻要再走一天,就能到州水城了,過了州水城,越過卓城,離開煜州,等去了燕京,天子腳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至少……會比現在好上許多。
男人站起,蹲坐著一夜的腿不禁發麻,他打了個抖又重新摔了下去,扶著門邊勉強站穩,男人抬頭,忽而瞧見薄霧中有道人影。
男人心驚,以為是來探路的異國兵,又見那身影很矮,晃晃悠悠,不像訓練有素的兵將,於是眯著雙眼去看。
不一會兒,薄霧中走出了個少女,那小姑娘大約隻有十一、二歲大小,紮了兩個歪歪的雙環垂髻,一邊戴著紅繩編的花兒,一邊頭發有些散亂。
少女雙目如死灰,身上的衣服破爛不堪,於寒冬中,居然隻披了件麻布長外衣便在街上走,她雙腳光著,身上滿是淤青傷痕,嘴角還在流血,瑟瑟發抖卻靜靜地望著一處,漫無目的地走著。
男人見狀,心有不忍,可又想起自身難保,還是進了屋中。
男人一家老小昨夜睡得並不安穩,一早就醒了,男人才剛進屋,他夫人便裏屋出來,給他披了件被窩裏暖著的衣服,才披上衣服,婦人便瞧見門外走著的小姑娘,於是道:“天啊,這是誰家的姑娘,這樣可憐,這種天裏,她這般走到不了州水城就是要死的。”
婦人說完,想了想,又將披在男人身上的衣服扯下,提著黃油紙傘衝出門,她走到了少女跟前,見少女滿身是傷,眉心緊皺。
她的女兒,也不過就這般大,那是掌心裏捧著的寶貝,婦人見了,眼眶都紅了。
她替少女撐著傘,道:“小姑娘快進房間,我給你換身幹淨的衣裳,等會兒你便與我們一道去州水城,過了州水城,噩夢就過去了。”
少女愣愣地望著婦人,她的瞳孔裏倒映不出婦人的樣貌,可那雙水汪汪的眼,卻滿是絕望。
她動了動嘴,眼神木訥,說:“噩夢過不去了……”
忽而,少女驚懼地睜大雙眼,她望著婦人道:“走!快走!你們都走!離開這裏,逃命去吧……都逃命去吧!!!”
婦人見她如此,便知曉在她身上必然發生過可怕之事,都是那些喪盡天良的異國人所為,婦人將衣服蓋在少女的肩上,手指鬆開,衣服落地。
還帶著溫度的長衣於水中很快淋濕,婦人驚訝地望著眼前的少女,她顫巍巍地伸出手,卻觸碰不到對方。
“夫人!快走!”男子的聲音喊道。
婦人側過身,便見薄霧中,大片人影如黑雲壓過,那些人說著叫人聽不懂的異國話,笑聲不斷,走過一處,便要摧毀一處。
那些異國人聽見這處有人說話,帶著小跑過來查看。
黃油紙傘落在了他們臨時落腳的門前,一家老小,六口人,還未跑出這條街,便被人以箭矢射中,重傷倒地。
婦人將懷中的一兒一女緊緊護著,背上已經中了兩箭,大雨衝刷著血水,婦人眼見穿著白色衣服的倭國人站在自己跟前,那倭國人蹲下,捏著婦人的臉,嫌棄地推到一旁,卻又看見婦人護著的十二歲的女兒。
少女的尖叫聲於街上不斷響起,撕心裂肺,滿是絕望。
“娘!爹!娘!救我!不要……不要!!!救我,誰來救救我……”
被割了舌頭的婦人滿眼是淚,幾乎要泣下血來,她十指抓地,指甲全裂,小兒子見自己的姐姐被人當街奸汙,瘋了一般將自己身上的箭拔出,朝那正在行凶的男人過去,卻被一同按倒在地。
圍繞著姐弟倆的人越來越多,他們都帶著笑,那種漫不經心,對待玩物的笑,一如他們是人,而他們跟前的,全是螻蟻,生命不平,地位不等。
婦人見公婆已死,丈夫被人開腸破肚正躺在血泊中發著微弱呼吸,她捂著滿嘴的血,體會到了真正的絕望寒冬。
婦人不斷尖叫,想要掙脫,她聽見了自己女兒與兒子恐懼的求救聲,無助的呐喊聲,可是沒用……
婦人忽而瞧見,不遠處的街巷裏還有其他人,他們也是天賜的人,隻是他們都很懼怕,驚恐地看著這處凶場,甚至不敢發出聲音。
痛恨與絕望,叫婦人恨不得殺了所有人。
所有入侵天賜王朝領土的人!所有殘害無辜的人!所有賊寇、惡徒!
少女的驚叫聲,如同惡鬼之泣,婦人的七竅俱流血,悲慘地看向了一處,便見黃油紙傘旁,坐在地上環抱著自己的那個人,發髻歪下,散亂一團,她的雙眼猩紅一片,凡是落在她周圍的雨水,都變成了紅色。
她尖叫著,哀嚎著,仿佛自己正在經受著一切。
而後紅光閃過,雨成了血,遍布田糧鎮的街道。
倭人一個個倒下,鎮子裏的人,也一個都沒能活著離開。
州水城中的將士站在城門前,看向城門下站著的一百多號難民,那些都是在上一座城池勉強保全性命,活下來的人。
其中也許混著他國藏入的奸細,這種事已經不是第一回發生了,守城將軍的意思,是一個也別放進來,可以城外施粥施米,但不能叫任何一個奸細入城。
城外的一百多號難民前幾日還算安分,後來有些帶頭挑事的,拍著城門要入城,口口聲聲喊著自己是天賜王朝的百姓,應當被天賜庇護,他們不想在城外餐風露宿,想回天賜,回到家裏去。
守城的將軍依舊每日派放米糧,就是不開城門,五日之後,再度挑事的,被城上將士射殺,剩餘的全都放入城中,但都不允許留在州水城內。
州水城內,全是將士,顯少有留下來的百姓,這些過城的難民出了州水城,便聽說了,州水城後的卓城內有個大善人,原是開茶樓的,茶樓名字起得好,叫‘歡意’,後來戰事不斷,打到了煜州邊境前,茶樓的老板便給兵隊捐銀了。
一個小小的茶樓老板,居然能捐出五十萬兩白銀,而卓城首富,也隻是跟著捐了十萬兩,且早早舉家搬離,現下恐怕已經在燕京安心住下了。
周遭的人都說,那卓城歡意茶樓的老板是個實打實的善心人,若是病重求藥,藥費他出,若是肚餓,他一日兩次派粥,三日一次派米,比朝廷的人做得都好。
有人問:“他這樣做,就不怕難民刁難,每日蹲點要他喂養?”
也有人回:“我可是親耳聽見那歡意茶樓的老板說的,若真有如此不怕死,不及時逃的人,多喂幾日也無妨,就當是送他一頓飽飯。唉……這仗啊,恐怕幾年內都停不了了,州水城能抵擋多久也不知曉,等到他國攻入,將卓城的一切都占為己有,倒不如……倒不如自己揮霍,留個空城殼子,也好過給人糟蹋。”
剛入卓城的難民聽見這兩人的話,抱著懷中還沒長牙的孩子,問道:“敢問二位,歡意茶樓怎麽走?又是何時派米施粥?我家孩子餓得緊,我真怕他病了!”
“就在前頭那條街,朝左走一刻鍾就是,不過你得趕快了,去遲了,怕是吃不到的。”好心人回。
“多謝!多謝!”
作者有話要說: 開新文了,看了文案覺得感興趣的,可以點個關注,謝謝!
第113章 遙歸煙西:二
歡意茶樓門前, 難民的人數排出了半條街,入冬的天裏, 其中還有不少人就穿了兩件衣服,瑟瑟發抖擠在人群中,意圖尋求半絲暖意。
歡意茶樓的夥計身上裹著厚厚的棉襖,一隻手提著鐵勺,手被風吹了許多天,指節凍瘡, 但對比前來討吃食的人來說,他已經過得很好了。
夥計對於謝盡歡的做法,也沒什麽不滿的, 謝盡歡已經將他與剩下幾個茶樓裏做事的人的銀錢全都提前發了十年份的,他們想走就走, 想留就留,唱書的閆先生就已經走了, 夥計之所以留下來,也是因為謝盡歡沒走。
自幾年前謝盡歡大病一場, 在床上躺了許久,還要秦鹿與梁妄二人去北漠為他尋藥醒來後, 就過上了養老一般的生活了。
其實到了年齡,容易想開。
謝盡歡跟在梁妄身後,因為有個求千金,也占了不少做生意的光,早些年在金珠城內買下的茶樓掙了許多銀錢, 如今人老了,銀子花不出去,也不想浪費了,幹脆便在有生之年剩下的最後日子裏,有意義地揮霍去。
身穿綠裙的女子,也擺了一次傲嬌的臉,然後腳尖落地,蹦蹦跳跳,樂顛顛地跑進梁妄的房裏。
晚間窩在梁妄懷中,秦鹿替梁妄用銀發紮小辮兒,她問梁妄:“王爺之前明明是不碰我的,為何突然想通了?”
梁妄瞥了一眼自己的小銀辮,道:“不是想通,隻是沒忍。”
秦鹿眨了眨眼,顯然不懂。
梁妄看著她道:“欲是籠中之獸,生來便要啖肉,你覺得一隻被關的猛獸,是肉扔進籠中吃,它覺得更美味,還是等它自己掙脫牢籠,捕上一塊肉吃更美味?”
秦鹿回:“自然是掙脫牢籠後,自己捕來的更好吃。”
梁妄點頭,道:“本王就是在等,那隻野獸脫籠。”
“你怎麽知道它跑出來了?”秦鹿看著他的眼,心跳紊亂,仿佛又回到了酒醉的那一晚。
梁妄低聲回她:“忍無可忍,想至瘋魔時,它就已經跑出來了。”
翻身壓下,一吻封之。
門外蝴蝶,撲上了無有齋院子前掛上的一盞燈籠,於夜裏投了雙影,那燈籠上四麵,一麵春燕,一麵花枝,一麵飛雪,一麵朱果,皆有落款,為瑞卿。
作者有話要說: 還剩下最後一個單元,既然都走到這兒了,就追到底吧,然後可能會有一些小小甜甜的番外。
新文正在醞釀中,不知道究竟要寫一個正劇好,還是輕鬆一點兒的甜文好……
第112章 遙歸煙西:一
轟隆一夜雷霆, 驟雨傾下,劈裏啪啦打壞了許多窗花紙。
守夜的人眼下一片青黑, 靠坐在門邊,一把黃油紙傘遮在了頭頂上,勉強避了一些風雨,隻是於這蕭瑟寒冷的冬夜裏,再厚的襖子也裹不住暖意。
冰冷的夜雨,落在毫無溫度的身體上, 巷子裏的人已經死了兩日沒人收拾,再遲些,就該臭了。
雨水淋著, 將那人身上的皮膚都泡得發白、發皺,大寒的天裏, 那人身上卻隻穿了一件薄薄的單衣,身上厚實些的衣服已經被別人偷走, 衣不蔽體,死無尊嚴。
直至天將明, 遠方泛起了淺淺的青灰色,而不是無邊無際的墨色後, 守夜的人才長舒一口氣。
身後的屋子裏,一家老小,又過了安全的一日。
他一家六口,上有二老,下有二小, 已經連夜趕路兩日,昨夜突逢這場大雨,加上孩子又困又累,實在無法才在這鎮子中找了一間看上去還算不錯的屋子,可誰也不敢鬆懈,如若所有人都睡過去了,危險降臨時,他們便都是死路一條。
男人身為一家之主,守在門前看著路,一夜過去,眼睛都不敢多眨幾次,更別說是睡過去了。
這天下……已經亂了。
從五年前,北漠打贏了一場仗,逼退了羊國,壓製著邑國,招攬了幾個部落之後,天賜王朝的人便在平安喜樂中,度過了短暫的安穩。
然而邑國取天賜王朝之心不死,花了一年的時間,以船隻派遣使者,遊走海麵,招聯了六個國家,其中大到說著叫人聽不懂的鳥語的海昌國,小到曾經依附於天賜的倭國,在四年前的六月初三,同時於各方攻打天賜王朝。
七國圍攻,天賜迎來了開國百年以來,最大的困境。
因為天賜的好,反而成了天賜的禍。
七國之中,除了邑國聯合一些剩下的部落牽製著天賜的北漠將士,叫北漠的聶將軍**無暇,困在北漠之中。
其餘六國,四國都在天賜的最南邊,與倭國靠近,曾經風光一時,形色各異的人圍聚於此的金珠城,成了首個被屍體與鮮血鋪成的攻國之路,也成了南方諸城中的首個犧牲品。
戰爭來得措手不及,靠近金珠城的眾人四散逃亡,天賜本著敞開國門與人為善與人交友的原則,將南方海岸邊的所有城池都減少了防衛,一是歡迎各國來訪,二是體現大國氣度,卻沒想到在短短的幾個月內,被攻城池四十餘座,被殺百姓數十萬起。
諸國來犯,所經之地,燒殺掠奪,**擄掠無一惡事不做。
等天賜反應過來,軍隊趕至,再做防禦抵抗,早就已經遲了,數十萬人的性命不能挽回,被人攻去的城池也奪不回,與此同時北漠再度迎上戰事,前後夾擊,兩麵圍困,天賜的地界再大,人口再多,也敵不過七國同犯。
四年的時間內,從金珠城越過州,九州損其三,一國成兩半,五個小國在了天賜之外,占領原先的天賜土地、城池,奴役天賜的百姓,酒池肉林之餘,將所有人性裏的惡,全都施加在了天賜的百姓身上。
毫無憐憫,毫無良知。
就在今年十月,護國的將士們,已經退到了煜州前,守著煜州的防線,他們在州水城,身後便是曾經風華無邊的卓城與軒城。
文人之地,書墨之鄉,成了後來的聲色之所。
戰爭迎來時,走得最快的,便是青樓裏的女人們,那些還有些家底的人,早早地就北上去南都城、良川等地方,沒誰還敢留在煜州境內。
明江兩岸,秦樓楚館直至夜裏,也難見幾人會去吟詩作畫,再談風月了。
天賜的難民奔走多日,迎來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場雨,這場雨,就在州水城外的田糧鎮裏,斷送了數人的性命。
守夜的男人是從盧陽關來的,護著一家老小,一路奔逃,逃了三年多,停停走走,原也是富裕家庭,卻因為這一路上來諸多錢莊被搶,銀票無處兌換,現銀始終有限,走到這裏,居然連個能容身的地方都難找。
雨勢漸漸小了,鎮子盡頭起了薄薄一層霧,男人打了個哈欠,站起身正準備進屋叫醒妻兒老小,他們隻要再走一天,就能到州水城了,過了州水城,越過卓城,離開煜州,等去了燕京,天子腳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至少……會比現在好上許多。
男人站起,蹲坐著一夜的腿不禁發麻,他打了個抖又重新摔了下去,扶著門邊勉強站穩,男人抬頭,忽而瞧見薄霧中有道人影。
男人心驚,以為是來探路的異國兵,又見那身影很矮,晃晃悠悠,不像訓練有素的兵將,於是眯著雙眼去看。
不一會兒,薄霧中走出了個少女,那小姑娘大約隻有十一、二歲大小,紮了兩個歪歪的雙環垂髻,一邊戴著紅繩編的花兒,一邊頭發有些散亂。
少女雙目如死灰,身上的衣服破爛不堪,於寒冬中,居然隻披了件麻布長外衣便在街上走,她雙腳光著,身上滿是淤青傷痕,嘴角還在流血,瑟瑟發抖卻靜靜地望著一處,漫無目的地走著。
男人見狀,心有不忍,可又想起自身難保,還是進了屋中。
男人一家老小昨夜睡得並不安穩,一早就醒了,男人才剛進屋,他夫人便裏屋出來,給他披了件被窩裏暖著的衣服,才披上衣服,婦人便瞧見門外走著的小姑娘,於是道:“天啊,這是誰家的姑娘,這樣可憐,這種天裏,她這般走到不了州水城就是要死的。”
婦人說完,想了想,又將披在男人身上的衣服扯下,提著黃油紙傘衝出門,她走到了少女跟前,見少女滿身是傷,眉心緊皺。
她的女兒,也不過就這般大,那是掌心裏捧著的寶貝,婦人見了,眼眶都紅了。
她替少女撐著傘,道:“小姑娘快進房間,我給你換身幹淨的衣裳,等會兒你便與我們一道去州水城,過了州水城,噩夢就過去了。”
少女愣愣地望著婦人,她的瞳孔裏倒映不出婦人的樣貌,可那雙水汪汪的眼,卻滿是絕望。
她動了動嘴,眼神木訥,說:“噩夢過不去了……”
忽而,少女驚懼地睜大雙眼,她望著婦人道:“走!快走!你們都走!離開這裏,逃命去吧……都逃命去吧!!!”
婦人見她如此,便知曉在她身上必然發生過可怕之事,都是那些喪盡天良的異國人所為,婦人將衣服蓋在少女的肩上,手指鬆開,衣服落地。
還帶著溫度的長衣於水中很快淋濕,婦人驚訝地望著眼前的少女,她顫巍巍地伸出手,卻觸碰不到對方。
“夫人!快走!”男子的聲音喊道。
婦人側過身,便見薄霧中,大片人影如黑雲壓過,那些人說著叫人聽不懂的異國話,笑聲不斷,走過一處,便要摧毀一處。
那些異國人聽見這處有人說話,帶著小跑過來查看。
黃油紙傘落在了他們臨時落腳的門前,一家老小,六口人,還未跑出這條街,便被人以箭矢射中,重傷倒地。
婦人將懷中的一兒一女緊緊護著,背上已經中了兩箭,大雨衝刷著血水,婦人眼見穿著白色衣服的倭國人站在自己跟前,那倭國人蹲下,捏著婦人的臉,嫌棄地推到一旁,卻又看見婦人護著的十二歲的女兒。
少女的尖叫聲於街上不斷響起,撕心裂肺,滿是絕望。
“娘!爹!娘!救我!不要……不要!!!救我,誰來救救我……”
被割了舌頭的婦人滿眼是淚,幾乎要泣下血來,她十指抓地,指甲全裂,小兒子見自己的姐姐被人當街奸汙,瘋了一般將自己身上的箭拔出,朝那正在行凶的男人過去,卻被一同按倒在地。
圍繞著姐弟倆的人越來越多,他們都帶著笑,那種漫不經心,對待玩物的笑,一如他們是人,而他們跟前的,全是螻蟻,生命不平,地位不等。
婦人見公婆已死,丈夫被人開腸破肚正躺在血泊中發著微弱呼吸,她捂著滿嘴的血,體會到了真正的絕望寒冬。
婦人不斷尖叫,想要掙脫,她聽見了自己女兒與兒子恐懼的求救聲,無助的呐喊聲,可是沒用……
婦人忽而瞧見,不遠處的街巷裏還有其他人,他們也是天賜的人,隻是他們都很懼怕,驚恐地看著這處凶場,甚至不敢發出聲音。
痛恨與絕望,叫婦人恨不得殺了所有人。
所有入侵天賜王朝領土的人!所有殘害無辜的人!所有賊寇、惡徒!
少女的驚叫聲,如同惡鬼之泣,婦人的七竅俱流血,悲慘地看向了一處,便見黃油紙傘旁,坐在地上環抱著自己的那個人,發髻歪下,散亂一團,她的雙眼猩紅一片,凡是落在她周圍的雨水,都變成了紅色。
她尖叫著,哀嚎著,仿佛自己正在經受著一切。
而後紅光閃過,雨成了血,遍布田糧鎮的街道。
倭人一個個倒下,鎮子裏的人,也一個都沒能活著離開。
州水城中的將士站在城門前,看向城門下站著的一百多號難民,那些都是在上一座城池勉強保全性命,活下來的人。
其中也許混著他國藏入的奸細,這種事已經不是第一回發生了,守城將軍的意思,是一個也別放進來,可以城外施粥施米,但不能叫任何一個奸細入城。
城外的一百多號難民前幾日還算安分,後來有些帶頭挑事的,拍著城門要入城,口口聲聲喊著自己是天賜王朝的百姓,應當被天賜庇護,他們不想在城外餐風露宿,想回天賜,回到家裏去。
守城的將軍依舊每日派放米糧,就是不開城門,五日之後,再度挑事的,被城上將士射殺,剩餘的全都放入城中,但都不允許留在州水城內。
州水城內,全是將士,顯少有留下來的百姓,這些過城的難民出了州水城,便聽說了,州水城後的卓城內有個大善人,原是開茶樓的,茶樓名字起得好,叫‘歡意’,後來戰事不斷,打到了煜州邊境前,茶樓的老板便給兵隊捐銀了。
一個小小的茶樓老板,居然能捐出五十萬兩白銀,而卓城首富,也隻是跟著捐了十萬兩,且早早舉家搬離,現下恐怕已經在燕京安心住下了。
周遭的人都說,那卓城歡意茶樓的老板是個實打實的善心人,若是病重求藥,藥費他出,若是肚餓,他一日兩次派粥,三日一次派米,比朝廷的人做得都好。
有人問:“他這樣做,就不怕難民刁難,每日蹲點要他喂養?”
也有人回:“我可是親耳聽見那歡意茶樓的老板說的,若真有如此不怕死,不及時逃的人,多喂幾日也無妨,就當是送他一頓飽飯。唉……這仗啊,恐怕幾年內都停不了了,州水城能抵擋多久也不知曉,等到他國攻入,將卓城的一切都占為己有,倒不如……倒不如自己揮霍,留個空城殼子,也好過給人糟蹋。”
剛入卓城的難民聽見這兩人的話,抱著懷中還沒長牙的孩子,問道:“敢問二位,歡意茶樓怎麽走?又是何時派米施粥?我家孩子餓得緊,我真怕他病了!”
“就在前頭那條街,朝左走一刻鍾就是,不過你得趕快了,去遲了,怕是吃不到的。”好心人回。
“多謝!多謝!”
作者有話要說: 開新文了,看了文案覺得感興趣的,可以點個關注,謝謝!
第113章 遙歸煙西:二
歡意茶樓門前, 難民的人數排出了半條街,入冬的天裏, 其中還有不少人就穿了兩件衣服,瑟瑟發抖擠在人群中,意圖尋求半絲暖意。
歡意茶樓的夥計身上裹著厚厚的棉襖,一隻手提著鐵勺,手被風吹了許多天,指節凍瘡, 但對比前來討吃食的人來說,他已經過得很好了。
夥計對於謝盡歡的做法,也沒什麽不滿的, 謝盡歡已經將他與剩下幾個茶樓裏做事的人的銀錢全都提前發了十年份的,他們想走就走, 想留就留,唱書的閆先生就已經走了, 夥計之所以留下來,也是因為謝盡歡沒走。
自幾年前謝盡歡大病一場, 在床上躺了許久,還要秦鹿與梁妄二人去北漠為他尋藥醒來後, 就過上了養老一般的生活了。
其實到了年齡,容易想開。
謝盡歡跟在梁妄身後,因為有個求千金,也占了不少做生意的光,早些年在金珠城內買下的茶樓掙了許多銀錢, 如今人老了,銀子花不出去,也不想浪費了,幹脆便在有生之年剩下的最後日子裏,有意義地揮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