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節
縣主她嬌媚撩人(重生) 作者:六喜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廂,徐顥坐在德平身側,將二人的談話悉數聽入耳中。
徐顥正對裴勍和薛亭晚的關係感到訝然,不經意間一抬眼,正看見斜對麵兒的席位上,白衣上卿竟是毫不避諱地看向一旁的薛亭晚。
徐顥見狀,不禁失笑,當即高高舉杯,衝裴勍遙遙一對。
——這裴大人一朝動情,平日裏的冷情淡漠,都變成了柔腸百轉,可真是叫人招架不住啊。
一晃,半個月過去了。
史清婉被下大獄、施烙刑,曾經號稱“大齊第一才女”的史氏嫡女,一朝成了眾矢之的蛇蠍毒婦。自那日重陽宴後,史太傅就生了一場大病,臥床不起長達半個月之久。
史氏一族顏麵盡失,紛紛閉門謝客,就連史氏的家奴出門采購,經過鬧市街巷,都會被人戳著脊梁骨指指點點。
經過史氏一事,許父成了驚弓之鳥,生怕惠景侯府一家人抓住許飛瓊的小辮子,深究許飛瓊在這一場毒計中扮演了什麽角色。加之認為許飛瓊丟了許家的臉麵,許父許母巴不得快些將她掃地出門,嫁給汪應連。
於是,沒等到來年開春,許氏隨便挑了個好日子,趕在十一月便草草操辦了許飛瓊和汪應連的婚事。
惠景候和宛氏每每回想起重陽之事,都心有餘悸,久久不能平複。一想到自家寶貝女兒差點被人設計汙了清白,宛氏就忍不住淚目。事後,宛氏不僅親自去大相國寺中好生參拜了一番,更是進獻了一大筆香火錢,求佛祖保佑薛亭晚和薛橋辰吉人天相,斥退小人。
對於薛亭晚的人身安全,惠景候和宛氏也打起了一百二十分的上心,不僅指派了兩位心腹媽媽寸步不離的跟著薛亭晚,就連邀請薛亭晚出席的一應宴飲雅集也統統推掉了。
總之,算是有驚無險。
薛樓月則是被關在家中,宛氏掌管後宅多年,怎會看不懂那日重陽宴上薛樓月有意挑事的彎彎繞繞?
宛氏心中盛怒,但是顧忌著其親生父親乃是獻慶帝的身份,也不好打罵處置,隻把一腔無處安放的怒火都撒在了惠景候身上。
惠景候本以為薛樓月是小孩子心性,略加管教便好了,如今見薛樓月心魔漸生,日益失控,一顆慈父心也漸漸寒了下去,翌日,便進宮和獻慶帝請示了薛樓月的去留問題。
金鑾殿中,惠景候麵帶不悅,“皇上,阿月已在臣府中養了十三年之久,眼看著也到了嫁齡,繼續呆在侯府中,恐怕不是長久之計。”
惠景候這番話說的委婉含蓄,給足了獻慶帝麵子。
隻見獻慶帝以手扶額,麵色憂愁焦慮,過了許久才開口道,“皇兄再替朕養兩年。”
若要將薛樓月從惠景侯府中接出,恢複其金枝玉葉的身份,其生母是敵國公主的身世必定會大白於天下。
當年獻慶帝被南越王女的美色所迷惑,本就惹得皇太後震怒不已。獻慶帝瞞天過海,在南越王女化作刀下孤魂後,將呱呱墜地的薛樓月送到惠景侯府中,一養便是十三年。
若是此時叫皇太後知道,當年獻慶帝和敵國公主暗結珠胎,欺上瞞下,撒下彌天大謊,如今女兒都這麽大了,隻怕皇太後氣的會和他斷絕母子關係。
再者,獻慶帝整日說德平是自己的寶貝疙瘩,這薛樓月的年齡介於太子和德平之間,解釋起來本就尷尬不已,若是叫皇後和嫻貴妃知道了這宮外遺珠的存在,叫德平知道突然多了個分寵的公主,隻怕皇後宮中和嫻貴妃宮中都要與獻慶帝生出許多齟齬來!
獻慶帝心中兜兜轉轉想了許久,並不知道薛樓月心性已經長歪了的內情,隻道,“這些年,朕為了避嫌,每次與阿月見麵,從未好好看過她一眼,朕不是個好父親。皇兄,朕今日答應你,阿月出嫁之前,朕一定將她接出惠景侯府,給她應有的金枝玉葉的名分。隻是如今,還要麻煩皇兄幫朕再養阿月些時日——阿月若做錯了事,你隻管打罵!權當做親生女兒一般!”
惠景候心中雖有萬般不樂意,終究是明白獻慶帝的難處,隻得拱手道,“臣不敢。阿月雖叫臣一聲父親,可臣從未忘記,阿月的生父是皇上。”
獻慶帝歎道,“多虧有表兄體諒朕呐!”
自打裴勍卸任了女學上師之職,手頭上的朝政又重新堆積如山了起來,每日上完早朝,便奔波於大理寺和翰林院兩地,獻慶帝有了能臣在側,不複之前的焦頭爛額,倒是愜意輕鬆許多。
薛亭晚每日依舊去國子監女學中讀書,和裴勍不像之前那般能夠日日見麵,朝夕相對,頗有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之感。
期間有一次,裴勍被群臣簇擁著來國子監中視察,薛亭晚隻能隔著人群和他遙遙一望,勉強算是慰藉相思。
又有一次,裴勍與同僚一起在鬆風萬客樓用膳議事,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竟是選在了薛亭晚去酒樓中查賬的那天。
男人星目劍眉,白衣翩翩,仍是正經的不能再正經的模樣,偏偏卻在付賬時候,把一封染著鬆香味兒的信函遞給酒樓夥計,講明叫他轉交到“東家”手中。
等薛亭晚拆了信函,一字一句地認真閱了信中的情話,心中小鹿亂撞了許久。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日子過得飛快,轉眼到了十一月份,又是一年年關將近。
薛亭晚的外祖膝下僅有一子一女,女兒便是薛亭晚的母親宛氏,兒子便是薛亭晚的舅舅宛其亨,如今任餘杭織造局郎中,雖是正五品官職,地位卻僅次於兩江總督。
自打今年開春,薛亭晚的外祖父沉屙難愈,駕鶴西去,隻剩下外祖母宛老太太一人。雖有兒子兒媳在側照顧侍奉,終是心中孤苦難解,漸有伶仃之感。
兒子兒媳終是沒有女兒熨帖細致。宛氏思母心切,早早便生出了“今年把宛老太太接到惠景侯府中過年”的念頭。
宛老太太想念孫子孫女兒,聽說要去京城過年,亦是滿心歡喜。
宛其亨待宛氏這個妹妹及其疼愛,見宛老太太也是十二分的願意,當即便首肯了此事,又回了一封家信,說是宛老太太不日便從餘杭啟程,前往京城。
算著日子,宛老太太乘坐的客船已經到了京城腹地,這日,惠景侯府舉家來到京城的孟津渡口相迎。
☆、第51章祖母來訪
大齊疆域遼闊, 海陸兼備, 自打獻慶帝即位以來, 天下太平日久,貿易四通八達,日漸貫連東瀛與西域。
隨著外來的番邦商人紛紛湧入大齊腹地,沿海的海上貿易渡口如雨後春筍般興盛起來。
孟津渡口乃是京城最大的渡口, 此地不僅僅停泊有滿載貨物的商船, 更負責客船的往來停靠。故而,每日商貿船舶雲集, 人煙阜盛, 空前繁華。
餘杭宛氏富可敵國, 家底及其厚實。因著宛老太太寡居一年,心情低落, 薛亭晚的舅舅宛其亨想叫老太太趁著此次進京的機會好好散散心,特意吩咐了隨行的仆人“此次進京以遊玩為主,不必著急趕路”。
宛老太太這次從餘杭進京,先乘水路, 再換陸路, 再換水路。一路上, 邊遊山玩水,邊朝京城行進,光在路上耗費的腳程都長達半個月之久, 至於路上所撒出去的旅費花銷, 更是不必細說。
秋末冬初時節, 寒風漸起,疏葉蕭蕭,好在今日天高雲淡,並無雨雪掃興。
孟津渡兩岸商販、貨郎、行人絡繹不絕。河中商船、客船畢集,隻見一艘遊船緩緩停靠在岸邊,船頭雕著栩栩如生的鴻鵠,船上雕欄畫檻,朱漆彩繪,更有迎風招展的白帆,颯颯作響的旌旗——此寶船華彩繽紛,富貴至極,從岸上看去,恍若海上仙山、蓬萊方丈。
等遊船停靠穩當,舟子們放下甲板,舵手們收了繪著醒目“宛”字的旌旗船帆,自船艙出來一行身姿矯健的護院小廝,立於左右兩側。
三四個婆子魚貫而出,緊隨其後,兩個眉目清秀的大丫鬟攙著位老太太緩緩行出來。
那老太太拄著根紫檀木的龍頭拐杖,戴著條絳紅色織金雲紋抹額,滿頭鬢發如銀。身上穿的是件五蝠團花的對襟褂子,外頭披著件檀紫色大氅,兜帽上還滾著一圈兒水貂毛。
再觀之樣貌,則是慈眉善目,頗為和藹可親。
先前見那艘寶船華貴無比,渡口眾人已經是忍不住紛紛側目打量,此時又見隨行的小廝、婢子、婆子幾十人,皆是神情肅正,綾羅綢緞滿身,再看那當中被擁簇著的老太太,周身氣度華貴端莊,尊貴非常。渡口眾人皆紛紛議論“不知道是哪家官家老太太出行,竟有如此大的排場”。
惠景侯府一家人上回見宛老太太,還是在餘杭薛亭晚外祖父的喪禮上。掰著指頭算算,也有將近一年沒見過麵了。
薛亭晚見宛老太太麵容愈顯衰老,蒼蒼銀發更勝往昔,鼻頭一酸,一頭便撲到了宛老太太懷中。
宛老太太許久不見孫子孫女兒,左右攬著薛橋辰,右手攬著薛亭晚,一腔思念皆化為老淚縱橫。
此時金烏西沉,渡口風大,且閑雜人等眾多,惠景候和宛氏上前拉著宛老太太噓寒問暖了一番,便將宛老太太請入了馬車之中,直奔惠景侯府而去。
早年宛氏懷著薛亭晚的時候,宛老太太心疼女兒頭一胎艱辛,大老遠從餘杭趕來,在惠景侯府瓊園中小住過一段時間。故而這回,宛氏早早吩咐了下去,依舊把瓊園打掃出來,叫老太太下榻於此。
到了惠景侯府中,一行人收拾好了箱籠,又服侍著宛老太太換了身衣衫,這才把人請到紫筠堂中上座。
望著上首的老太太,惠景候手心捏了把汗,親自奉上一盞老君眉,“這些天嶽母舟車勞頓,實在辛苦。府上早就備下了晚宴,等著給母親接風洗塵。”
當年惠景候把薛樓月抱回家,對外宣稱薛樓月和薛橋辰是雙生子,宛老太太還以為薛樓月是惠景候在外麵與人私通得來的孩子,一連十幾年都對這位女婿心存不滿、滿腹怨懟,從沒給過惠景候什麽好臉色。
故而,惠景候每次看見這位嶽母,都有股子莫名的心虛。
宛老太太飲了口老君眉,略點了頭,環顧一圈,淡淡發問,“阿月呢?方才下了船我就想問,今日怎麽沒見阿月?”
薛樓月已被禁足在浮翠塢許久,此事若要瞞宛老太太乃是瞞不住的。宛氏和惠景候相視一眼,隻得把薛樓月的身世如實告知宛老太太,又將這些日子薛樓月心術不正,做下的禍事一一細細道來。
宛老太太聽了薛樓月的生父是獻慶帝的驚天秘聞,也是一瞬的愣怔,又聽到薛樓月意欲陷害薛亭晚,更是氣的直發抖。
宛老太太掌管後宅許多年,好歹是見多識廣之人,略平複了下心中怒氣,責問道,“那阿月如今知道了多少?可知道自己的身世了?”
宛氏道,“她隻知道並非我和侯爺的親生女兒,並不知道自己的生父生母是誰。”
“那就好!若是叫她知道自己是龍裔,隻怕不知道要造作出什麽禍事!”
宛老太太狠狠一拄龍頭拐杖,厲色道,“管她是什麽真公主還是假鳳凰!膽敢謀害我的寶貝外孫女兒,我這老婆子哪怕搭上一條老命,也叫她吃不了兜著走!”
說罷,宛老太太瞪惠景候了一眼,“你倒是能替你那皇帝表兄守口如瓶!被我誤會責怪了十幾年,竟是活活等到今天才據實相告!”
惠景候賠著笑,好言好語道,“嶽母教訓的是,小婿不敢忤逆。”
宛老太太白了女婿一眼,冷聲道,“侯爺不必在這兒給我打滑頭,我這老婆子隻有一句話——你打算什麽時候把阿月掃地出門?”
這一問,著實把惠景候難住了,“嶽母有所不知,皇上已經許諾,在阿月出嫁之前,定會將她接出侯府。眼下,也隻能先把人養在府裏頭——嶽母放心,我和夫人派了婆子小廝整日看管著阿月,不準她踏出浮翠塢半步,定不會再讓她有機會傷害阿晚!”
“那樣最好!”
宛老太太冷哼,“若是你們兩個管不住她,我這個老婆子便親自來管教!”
惠景候聞言,忙道,“那是自然!事關阿晚安危,我和夫人定不會再對阿月心軟。”
時光倒流回幾十年前,宛老太太也是宅鬥的一把好手。
當年,餘杭柳家大小姐人比花嬌,宛家大公子風流倜儻,一朝,柳家大小姐嫁給宛家大公子為嫡妻,把宛公子那群姬妾收拾的服服帖帖,後來更是馭夫有道,幾句甜言蜜語便叫宛公子主動將府中姬妾都遣散了出去。
自此,夫妻兩人恩愛非常,幾十年來,宛老太太“治理後宅有方”的名聲一直都遠近聞名。
年輕的時候,宛老太太什麽狐媚子精怪沒見過?如今,不過是一個小小薛樓月,處置起來。那真真是如捏死一直螞蟻一樣簡單。
就算薛樓月是金枝玉葉,打不得罵不得,隻要她身在這侯府中一天,宛老太太就有大把的法子叫她不好過。
三人說話的功夫,簾子被丫鬟從外頭挑開,隻見薛亭晚和薛橋辰也換了一身家常衣裳,姐弟二人三步並作兩步地撲到宛老太太身旁,薛亭晚笑著安慰宛老太太,“祖母快別生氣了,孫女兒從頭到腳都好好的,一點兒事也沒有!祖母若是因此氣壞了身子,那才是不值當!”
薛橋辰附和道,“我作證,這幾日阿姐一根頭發絲兒都沒有少。上回皇上做主把史家小姐打入大獄,阿姐心中十分解氣,當晚還一連吃了兩碗飯呢!”
此言一出,紫筠堂中的婆子、丫鬟都忍不住掩麵低笑。
宛老太太輕撫著薛亭晚的發頂,笑道,“這麽一看,阿晚確實是圓潤了些。”
薛亭晚小臉兒紅紅,氣的踩了薛橋辰一腳,“不會說話就別說!”
薛橋辰一臉委屈,跳著腳躲到了宛氏身後。
宛老太太端詳著自家孫女兒紅潤照人的小臉兒,笑道,“圓潤些好!以前阿晚怎麽吃都不長肉,那抹小腰,兩手一握就沒了!祖母看了都心疼的慌!”
話罷,宛老太太又道,“先前我動身來京的時候,餘杭一帶的農官正在給農戶、田莊下發新的耕地器具,叫什麽……曲轅犁!聽你舅舅說,那是阿辰的發明!可是真的?”
惠景候道,“千真萬確。”
宛老太太身旁的宋媽媽打趣兒道,“侯爺夫人可是不知道,老太太聽說那曲轅犁是世子的發明,不禁得了皇上的賞識,還下令推廣全國,高興地一宿沒睡,第二日一早便叫了幾個老姐妹到府上分享這個消息!”
宛老太太被打趣兒,也不生氣,拉著薛橋辰頗為自豪道,“農耕軍事,利在千秋。我孫子年紀輕輕,便有如此高才,我是打心眼兒的高興!”
祖孫三輩兒許久未見,有大把的話要說,隻聽得紫筠堂中傳出一陣又一陣的笑聲。
薛亭晚一向喜歡和外祖母親近,縱然平日裏性子跳脫,此時在宛老太太跟前,儼然成了隻乖順的小貓。
隻見她笑著給宛老太太遞上果子點心,嘟了粉唇道,“這半年,阿晚日日去國子監上學讀書,連出去遊玩的機會都沒有,聽說祖母來京的一路上遊山玩水,好不愜意!不知祖母可遇見什麽有趣好玩的見聞?祖母講給阿晚聽聽嘛!”
宛氏也道,“是啊。母親這一路上水路陸路兼備,途中可一切順遂?沒遇上什麽事情吧?”
宛老太太麵上帶笑,指了身旁的宋媽媽代勞,一一說了來時路上經過了哪幾個行省地界,途徑了哪些山水風景,嚐了哪些地道的民間吃食……
那宋媽媽梳著油光水滑的圓髻,雖上了年紀,口齒依舊伶俐清楚,講起一路上的見聞來繪聲繪色,比起茶館裏的說書先生也差不了多少。
講到宛老太太一行人路過中原時,吃了一種糖晶油酥火燒的時候,薛亭晚聽的直吞口水,和薛橋辰心有靈犀地各拿了塊粉栗糕大咬了一口。
徐顥正對裴勍和薛亭晚的關係感到訝然,不經意間一抬眼,正看見斜對麵兒的席位上,白衣上卿竟是毫不避諱地看向一旁的薛亭晚。
徐顥見狀,不禁失笑,當即高高舉杯,衝裴勍遙遙一對。
——這裴大人一朝動情,平日裏的冷情淡漠,都變成了柔腸百轉,可真是叫人招架不住啊。
一晃,半個月過去了。
史清婉被下大獄、施烙刑,曾經號稱“大齊第一才女”的史氏嫡女,一朝成了眾矢之的蛇蠍毒婦。自那日重陽宴後,史太傅就生了一場大病,臥床不起長達半個月之久。
史氏一族顏麵盡失,紛紛閉門謝客,就連史氏的家奴出門采購,經過鬧市街巷,都會被人戳著脊梁骨指指點點。
經過史氏一事,許父成了驚弓之鳥,生怕惠景侯府一家人抓住許飛瓊的小辮子,深究許飛瓊在這一場毒計中扮演了什麽角色。加之認為許飛瓊丟了許家的臉麵,許父許母巴不得快些將她掃地出門,嫁給汪應連。
於是,沒等到來年開春,許氏隨便挑了個好日子,趕在十一月便草草操辦了許飛瓊和汪應連的婚事。
惠景候和宛氏每每回想起重陽之事,都心有餘悸,久久不能平複。一想到自家寶貝女兒差點被人設計汙了清白,宛氏就忍不住淚目。事後,宛氏不僅親自去大相國寺中好生參拜了一番,更是進獻了一大筆香火錢,求佛祖保佑薛亭晚和薛橋辰吉人天相,斥退小人。
對於薛亭晚的人身安全,惠景候和宛氏也打起了一百二十分的上心,不僅指派了兩位心腹媽媽寸步不離的跟著薛亭晚,就連邀請薛亭晚出席的一應宴飲雅集也統統推掉了。
總之,算是有驚無險。
薛樓月則是被關在家中,宛氏掌管後宅多年,怎會看不懂那日重陽宴上薛樓月有意挑事的彎彎繞繞?
宛氏心中盛怒,但是顧忌著其親生父親乃是獻慶帝的身份,也不好打罵處置,隻把一腔無處安放的怒火都撒在了惠景候身上。
惠景候本以為薛樓月是小孩子心性,略加管教便好了,如今見薛樓月心魔漸生,日益失控,一顆慈父心也漸漸寒了下去,翌日,便進宮和獻慶帝請示了薛樓月的去留問題。
金鑾殿中,惠景候麵帶不悅,“皇上,阿月已在臣府中養了十三年之久,眼看著也到了嫁齡,繼續呆在侯府中,恐怕不是長久之計。”
惠景候這番話說的委婉含蓄,給足了獻慶帝麵子。
隻見獻慶帝以手扶額,麵色憂愁焦慮,過了許久才開口道,“皇兄再替朕養兩年。”
若要將薛樓月從惠景侯府中接出,恢複其金枝玉葉的身份,其生母是敵國公主的身世必定會大白於天下。
當年獻慶帝被南越王女的美色所迷惑,本就惹得皇太後震怒不已。獻慶帝瞞天過海,在南越王女化作刀下孤魂後,將呱呱墜地的薛樓月送到惠景侯府中,一養便是十三年。
若是此時叫皇太後知道,當年獻慶帝和敵國公主暗結珠胎,欺上瞞下,撒下彌天大謊,如今女兒都這麽大了,隻怕皇太後氣的會和他斷絕母子關係。
再者,獻慶帝整日說德平是自己的寶貝疙瘩,這薛樓月的年齡介於太子和德平之間,解釋起來本就尷尬不已,若是叫皇後和嫻貴妃知道了這宮外遺珠的存在,叫德平知道突然多了個分寵的公主,隻怕皇後宮中和嫻貴妃宮中都要與獻慶帝生出許多齟齬來!
獻慶帝心中兜兜轉轉想了許久,並不知道薛樓月心性已經長歪了的內情,隻道,“這些年,朕為了避嫌,每次與阿月見麵,從未好好看過她一眼,朕不是個好父親。皇兄,朕今日答應你,阿月出嫁之前,朕一定將她接出惠景侯府,給她應有的金枝玉葉的名分。隻是如今,還要麻煩皇兄幫朕再養阿月些時日——阿月若做錯了事,你隻管打罵!權當做親生女兒一般!”
惠景候心中雖有萬般不樂意,終究是明白獻慶帝的難處,隻得拱手道,“臣不敢。阿月雖叫臣一聲父親,可臣從未忘記,阿月的生父是皇上。”
獻慶帝歎道,“多虧有表兄體諒朕呐!”
自打裴勍卸任了女學上師之職,手頭上的朝政又重新堆積如山了起來,每日上完早朝,便奔波於大理寺和翰林院兩地,獻慶帝有了能臣在側,不複之前的焦頭爛額,倒是愜意輕鬆許多。
薛亭晚每日依舊去國子監女學中讀書,和裴勍不像之前那般能夠日日見麵,朝夕相對,頗有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之感。
期間有一次,裴勍被群臣簇擁著來國子監中視察,薛亭晚隻能隔著人群和他遙遙一望,勉強算是慰藉相思。
又有一次,裴勍與同僚一起在鬆風萬客樓用膳議事,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竟是選在了薛亭晚去酒樓中查賬的那天。
男人星目劍眉,白衣翩翩,仍是正經的不能再正經的模樣,偏偏卻在付賬時候,把一封染著鬆香味兒的信函遞給酒樓夥計,講明叫他轉交到“東家”手中。
等薛亭晚拆了信函,一字一句地認真閱了信中的情話,心中小鹿亂撞了許久。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日子過得飛快,轉眼到了十一月份,又是一年年關將近。
薛亭晚的外祖膝下僅有一子一女,女兒便是薛亭晚的母親宛氏,兒子便是薛亭晚的舅舅宛其亨,如今任餘杭織造局郎中,雖是正五品官職,地位卻僅次於兩江總督。
自打今年開春,薛亭晚的外祖父沉屙難愈,駕鶴西去,隻剩下外祖母宛老太太一人。雖有兒子兒媳在側照顧侍奉,終是心中孤苦難解,漸有伶仃之感。
兒子兒媳終是沒有女兒熨帖細致。宛氏思母心切,早早便生出了“今年把宛老太太接到惠景侯府中過年”的念頭。
宛老太太想念孫子孫女兒,聽說要去京城過年,亦是滿心歡喜。
宛其亨待宛氏這個妹妹及其疼愛,見宛老太太也是十二分的願意,當即便首肯了此事,又回了一封家信,說是宛老太太不日便從餘杭啟程,前往京城。
算著日子,宛老太太乘坐的客船已經到了京城腹地,這日,惠景侯府舉家來到京城的孟津渡口相迎。
☆、第51章祖母來訪
大齊疆域遼闊, 海陸兼備, 自打獻慶帝即位以來, 天下太平日久,貿易四通八達,日漸貫連東瀛與西域。
隨著外來的番邦商人紛紛湧入大齊腹地,沿海的海上貿易渡口如雨後春筍般興盛起來。
孟津渡口乃是京城最大的渡口, 此地不僅僅停泊有滿載貨物的商船, 更負責客船的往來停靠。故而,每日商貿船舶雲集, 人煙阜盛, 空前繁華。
餘杭宛氏富可敵國, 家底及其厚實。因著宛老太太寡居一年,心情低落, 薛亭晚的舅舅宛其亨想叫老太太趁著此次進京的機會好好散散心,特意吩咐了隨行的仆人“此次進京以遊玩為主,不必著急趕路”。
宛老太太這次從餘杭進京,先乘水路, 再換陸路, 再換水路。一路上, 邊遊山玩水,邊朝京城行進,光在路上耗費的腳程都長達半個月之久, 至於路上所撒出去的旅費花銷, 更是不必細說。
秋末冬初時節, 寒風漸起,疏葉蕭蕭,好在今日天高雲淡,並無雨雪掃興。
孟津渡兩岸商販、貨郎、行人絡繹不絕。河中商船、客船畢集,隻見一艘遊船緩緩停靠在岸邊,船頭雕著栩栩如生的鴻鵠,船上雕欄畫檻,朱漆彩繪,更有迎風招展的白帆,颯颯作響的旌旗——此寶船華彩繽紛,富貴至極,從岸上看去,恍若海上仙山、蓬萊方丈。
等遊船停靠穩當,舟子們放下甲板,舵手們收了繪著醒目“宛”字的旌旗船帆,自船艙出來一行身姿矯健的護院小廝,立於左右兩側。
三四個婆子魚貫而出,緊隨其後,兩個眉目清秀的大丫鬟攙著位老太太緩緩行出來。
那老太太拄著根紫檀木的龍頭拐杖,戴著條絳紅色織金雲紋抹額,滿頭鬢發如銀。身上穿的是件五蝠團花的對襟褂子,外頭披著件檀紫色大氅,兜帽上還滾著一圈兒水貂毛。
再觀之樣貌,則是慈眉善目,頗為和藹可親。
先前見那艘寶船華貴無比,渡口眾人已經是忍不住紛紛側目打量,此時又見隨行的小廝、婢子、婆子幾十人,皆是神情肅正,綾羅綢緞滿身,再看那當中被擁簇著的老太太,周身氣度華貴端莊,尊貴非常。渡口眾人皆紛紛議論“不知道是哪家官家老太太出行,竟有如此大的排場”。
惠景侯府一家人上回見宛老太太,還是在餘杭薛亭晚外祖父的喪禮上。掰著指頭算算,也有將近一年沒見過麵了。
薛亭晚見宛老太太麵容愈顯衰老,蒼蒼銀發更勝往昔,鼻頭一酸,一頭便撲到了宛老太太懷中。
宛老太太許久不見孫子孫女兒,左右攬著薛橋辰,右手攬著薛亭晚,一腔思念皆化為老淚縱橫。
此時金烏西沉,渡口風大,且閑雜人等眾多,惠景候和宛氏上前拉著宛老太太噓寒問暖了一番,便將宛老太太請入了馬車之中,直奔惠景侯府而去。
早年宛氏懷著薛亭晚的時候,宛老太太心疼女兒頭一胎艱辛,大老遠從餘杭趕來,在惠景侯府瓊園中小住過一段時間。故而這回,宛氏早早吩咐了下去,依舊把瓊園打掃出來,叫老太太下榻於此。
到了惠景侯府中,一行人收拾好了箱籠,又服侍著宛老太太換了身衣衫,這才把人請到紫筠堂中上座。
望著上首的老太太,惠景候手心捏了把汗,親自奉上一盞老君眉,“這些天嶽母舟車勞頓,實在辛苦。府上早就備下了晚宴,等著給母親接風洗塵。”
當年惠景候把薛樓月抱回家,對外宣稱薛樓月和薛橋辰是雙生子,宛老太太還以為薛樓月是惠景候在外麵與人私通得來的孩子,一連十幾年都對這位女婿心存不滿、滿腹怨懟,從沒給過惠景候什麽好臉色。
故而,惠景候每次看見這位嶽母,都有股子莫名的心虛。
宛老太太飲了口老君眉,略點了頭,環顧一圈,淡淡發問,“阿月呢?方才下了船我就想問,今日怎麽沒見阿月?”
薛樓月已被禁足在浮翠塢許久,此事若要瞞宛老太太乃是瞞不住的。宛氏和惠景候相視一眼,隻得把薛樓月的身世如實告知宛老太太,又將這些日子薛樓月心術不正,做下的禍事一一細細道來。
宛老太太聽了薛樓月的生父是獻慶帝的驚天秘聞,也是一瞬的愣怔,又聽到薛樓月意欲陷害薛亭晚,更是氣的直發抖。
宛老太太掌管後宅許多年,好歹是見多識廣之人,略平複了下心中怒氣,責問道,“那阿月如今知道了多少?可知道自己的身世了?”
宛氏道,“她隻知道並非我和侯爺的親生女兒,並不知道自己的生父生母是誰。”
“那就好!若是叫她知道自己是龍裔,隻怕不知道要造作出什麽禍事!”
宛老太太狠狠一拄龍頭拐杖,厲色道,“管她是什麽真公主還是假鳳凰!膽敢謀害我的寶貝外孫女兒,我這老婆子哪怕搭上一條老命,也叫她吃不了兜著走!”
說罷,宛老太太瞪惠景候了一眼,“你倒是能替你那皇帝表兄守口如瓶!被我誤會責怪了十幾年,竟是活活等到今天才據實相告!”
惠景候賠著笑,好言好語道,“嶽母教訓的是,小婿不敢忤逆。”
宛老太太白了女婿一眼,冷聲道,“侯爺不必在這兒給我打滑頭,我這老婆子隻有一句話——你打算什麽時候把阿月掃地出門?”
這一問,著實把惠景候難住了,“嶽母有所不知,皇上已經許諾,在阿月出嫁之前,定會將她接出侯府。眼下,也隻能先把人養在府裏頭——嶽母放心,我和夫人派了婆子小廝整日看管著阿月,不準她踏出浮翠塢半步,定不會再讓她有機會傷害阿晚!”
“那樣最好!”
宛老太太冷哼,“若是你們兩個管不住她,我這個老婆子便親自來管教!”
惠景候聞言,忙道,“那是自然!事關阿晚安危,我和夫人定不會再對阿月心軟。”
時光倒流回幾十年前,宛老太太也是宅鬥的一把好手。
當年,餘杭柳家大小姐人比花嬌,宛家大公子風流倜儻,一朝,柳家大小姐嫁給宛家大公子為嫡妻,把宛公子那群姬妾收拾的服服帖帖,後來更是馭夫有道,幾句甜言蜜語便叫宛公子主動將府中姬妾都遣散了出去。
自此,夫妻兩人恩愛非常,幾十年來,宛老太太“治理後宅有方”的名聲一直都遠近聞名。
年輕的時候,宛老太太什麽狐媚子精怪沒見過?如今,不過是一個小小薛樓月,處置起來。那真真是如捏死一直螞蟻一樣簡單。
就算薛樓月是金枝玉葉,打不得罵不得,隻要她身在這侯府中一天,宛老太太就有大把的法子叫她不好過。
三人說話的功夫,簾子被丫鬟從外頭挑開,隻見薛亭晚和薛橋辰也換了一身家常衣裳,姐弟二人三步並作兩步地撲到宛老太太身旁,薛亭晚笑著安慰宛老太太,“祖母快別生氣了,孫女兒從頭到腳都好好的,一點兒事也沒有!祖母若是因此氣壞了身子,那才是不值當!”
薛橋辰附和道,“我作證,這幾日阿姐一根頭發絲兒都沒有少。上回皇上做主把史家小姐打入大獄,阿姐心中十分解氣,當晚還一連吃了兩碗飯呢!”
此言一出,紫筠堂中的婆子、丫鬟都忍不住掩麵低笑。
宛老太太輕撫著薛亭晚的發頂,笑道,“這麽一看,阿晚確實是圓潤了些。”
薛亭晚小臉兒紅紅,氣的踩了薛橋辰一腳,“不會說話就別說!”
薛橋辰一臉委屈,跳著腳躲到了宛氏身後。
宛老太太端詳著自家孫女兒紅潤照人的小臉兒,笑道,“圓潤些好!以前阿晚怎麽吃都不長肉,那抹小腰,兩手一握就沒了!祖母看了都心疼的慌!”
話罷,宛老太太又道,“先前我動身來京的時候,餘杭一帶的農官正在給農戶、田莊下發新的耕地器具,叫什麽……曲轅犁!聽你舅舅說,那是阿辰的發明!可是真的?”
惠景候道,“千真萬確。”
宛老太太身旁的宋媽媽打趣兒道,“侯爺夫人可是不知道,老太太聽說那曲轅犁是世子的發明,不禁得了皇上的賞識,還下令推廣全國,高興地一宿沒睡,第二日一早便叫了幾個老姐妹到府上分享這個消息!”
宛老太太被打趣兒,也不生氣,拉著薛橋辰頗為自豪道,“農耕軍事,利在千秋。我孫子年紀輕輕,便有如此高才,我是打心眼兒的高興!”
祖孫三輩兒許久未見,有大把的話要說,隻聽得紫筠堂中傳出一陣又一陣的笑聲。
薛亭晚一向喜歡和外祖母親近,縱然平日裏性子跳脫,此時在宛老太太跟前,儼然成了隻乖順的小貓。
隻見她笑著給宛老太太遞上果子點心,嘟了粉唇道,“這半年,阿晚日日去國子監上學讀書,連出去遊玩的機會都沒有,聽說祖母來京的一路上遊山玩水,好不愜意!不知祖母可遇見什麽有趣好玩的見聞?祖母講給阿晚聽聽嘛!”
宛氏也道,“是啊。母親這一路上水路陸路兼備,途中可一切順遂?沒遇上什麽事情吧?”
宛老太太麵上帶笑,指了身旁的宋媽媽代勞,一一說了來時路上經過了哪幾個行省地界,途徑了哪些山水風景,嚐了哪些地道的民間吃食……
那宋媽媽梳著油光水滑的圓髻,雖上了年紀,口齒依舊伶俐清楚,講起一路上的見聞來繪聲繪色,比起茶館裏的說書先生也差不了多少。
講到宛老太太一行人路過中原時,吃了一種糖晶油酥火燒的時候,薛亭晚聽的直吞口水,和薛橋辰心有靈犀地各拿了塊粉栗糕大咬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