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意思?”皇上問。
第066章
太子倒沒先說郭昭訓於湯羹中下了下作的藥一事, 隻一撩袍角跪了下來。皇上見太子行如此大禮,倒是震驚住了, 不由便扭頭看向一旁的淑妃。
淑妃此刻心中也是什麽都不知道, 壓根不曉得太子這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她此刻心中七上八下的, 也有些慌,總覺得太子在明處她在暗處,她怕自己會一個不小心便落入太子圈套中。
但既然太子說了這樣的話,想來不是瘋話,是有依據的。所以,淑妃便十分關心問:“瓏兒竟那般大膽?膽敢做對太子不利之事?”
太子沒回淑妃的話,隻先扶手抱拳朝皇上請罪:“父皇, 兒臣有事隱瞞了父皇,有欺君之罪,還請父皇責罰兒臣。”
“欺君之罪?”皇上就更是不明白了, “太子, 到底怎麽回事?你把話說清楚一些。”
太子這才如實說道:“兒臣隻跟父皇提過,之所以流落民間一年才回京, 是因為中了一種奇毒。此毒厲害, 能麻痹人的神經,讓人失去記憶忘記往事。”
“對,你說過。”皇上肯定他的話,“然後呢?”
太子說:“其實當時兒臣隻說了一半,瞞了一半事實。此毒不但能叫人失去記憶,且解毒的方法也十分異類。欲想解此毒, 需女兒家處子之血,兒臣當時流落民間,娶了榆桐唐家的姑娘為妻,是唐家姑娘替朕解了毒。但從此之後,兒臣便也隻能與一人同床共枕。”
“父皇若是不信,可以問淑妃娘娘。”太子說的好好的,偏特意提了淑妃一句。
淑妃自然知道此事,也知道這可以說算是太子的一個短處。太子身為儲君,子嗣最為重要,若日後隻能與一個女人行房生育,子嗣必然不能繁盛。淑妃原還想,這也算是太子落她手中的一個把柄,日後實在窮途末路的時候,也好拿此說事。
可卻沒想到,今兒太子忽然自己向皇上請罪招了實情。
淑妃此刻心中又怕又憂,怕的是太子已經知道了朝他下此奇毒的人是誰,憂的是,她一時猜不到太子忽然拿此事來說是何意。
淑妃正焦慮中,忽然又被點了名,她一時也有些失態,但好在她素來能裝會演,臨場應變能力好,倒也沒徹底就被唬住了。
見太子提她,淑妃忙也起身跪在了皇上麵前。
“皇上,臣妾也有錯,也請皇上責罰。”
皇上擰著眉心:“你也知道此事?之前倒幫著太子一起隱瞞於朕?”
淑妃道:“此事事關重大,臣妾不敢多言。臣妾想,太子或許隻是一時不知道如何跟皇上說,等他知道怎麽說了,自然會說。皇上太子父子間的事兒,臣妾不該插嘴的。”
又伏首:“但臣妾也知道,皇上您是臣妾的天,臣妾不該瞞著您任何事兒。若是瞞了,便就是臣妾的錯,臣妾不敢狡辯。”
太子卻也幫著淑妃道:“當時郭昭訓有男扮女裝跟著兒臣往北疆押送糧草,所以淑妃娘娘是從郭昭訓那兒得知的此事。而淑妃沒說,也的確是不好開口,若說了,倒像是挑撥父皇和兒臣的父子關係。”
太子若此刻繼續落進下石奚落於她,她倒是還覺得此事正常。但太子此刻話語一變,竟然幫著她說話,她就真的徹底懵了。
話轉來轉去的,太子這是何意?
卻不容淑妃多想,皇上就問淑妃:“淑妃,太子所言,都是真的?”
“是。”淑妃說,“太子雖沒明確和臣妾提過莫要告知皇上,但臣妾知道太子的心意,所以,臣妾便沒說。”
太子又道:“郭昭訓通醫術,當時兒臣出事的時候,她又在兒臣身邊。所以,兒臣身子狀況如何,她是再清楚不過。她明明知道兒臣身中奇毒,卻還在送給兒臣的湯羹中下了下作的藥,爭寵倒是小事,但她有謀害儲君的意思,卻是國之大事,有意圖動搖國之根本的動機。”
“兒臣身中奇毒,若昨兒夜裏真叫她得逞,今兒躺在床上下不來床的,就是兒臣。此毒奇就奇在,太子妃既解了兒臣之毒,兒臣便再碰不得別人。”
淑妃這下總算是明白了太子打迂回術的意思,原來,他是想定瓏兒一個謀害儲君的大罪。若不先逼著她承認她們姑侄二人知道此毒的厲害,等他先說了瓏兒所做之事,到時候若是她們姑侄抵賴說並不知此毒如此厲害,也就構不成故意謀害的大罪。
而眼下,她已經承認了,就等同於默認了瓏兒的大不逆之罪。
淑妃一下子就慌了神。
皇上沉默著不說話,淑妃見狀,忙哭著道:“瓏兒她這麽深愛著太子,又如何會做得出有害太子玉體之事?她是寧可自己吃苦受累也不願太子有毫發之損的人,臣妾覺得,其中定然有什麽誤會。”
太子卻淡漠道:“本來孤也覺得昭訓不會是這種人,其中有誤會。但當昭訓一再不顧及孤的感受,強行要逼迫孤喝下那碗湯羹的時候,孤心中就有所起疑了。”
“可殿下到底是沒喝?”淑妃依然掙紮著,“既然殿下沒喝,又如何知道那碗湯羹有問題?”
太子直言道:“孤沒喝,但是昭訓卻喝了。昭訓喝完後的反應,東宮中好多人都看得到,淑妃若不信,孤大可把知情者都招來。”
淑妃心中恨得咬牙切齒,可在皇上麵前,她卻隻敢裝著委屈柔弱的模樣。
她道:“東宮裏都是太子的人,太子說什麽,他們自然不敢辯駁。叫他們來,還不是由著太子說了算。”
太子不慌不忙道:“東宮裏也有淑妃娘娘安插過去的人,當時也有不是孤的人看到了昭訓的反應。淑妃的人,孤的話他們可不會聽。但若事實如此,孤料想他們也不敢狡辯。”
淑妃詞窮,一時腦子裏全是漿糊,倒答不上太子的話來。
但她隻是一直哭,抹著淚悄悄對皇上說:“臣妾沒有,臣妾斷不敢往東宮安插人。皇上知道的,臣妾勢單力薄,哪裏來的那麽大的本事。”
太子卻懶得聽淑妃說話,隻抱手與皇上說道:“兒臣一直念著淑妃數年的撫育之恩,哪怕成年後,漸漸往長春宮去的少了,可一旦淑妃有難,兒臣也會第一個衝上前去。但若說隻因淑妃撫育兒臣幾年,而因此成了淑妃與昭訓可以暗害兒臣的護身符的話,兒臣怕是不能答應。”
他又說了句嚴重的:“今日可以暗害兒臣,助長了她們的膽量與野心,明日或許連父皇也不放在眼裏。”
“臣妾冤枉。”淑妃又急又躁,眼淚嘩嘩流,但卻裝著自己嘴笨受了委屈辯駁不過太子的樣子,“臣妾沒有,皇上,臣妾萬不敢有害皇上的心。皇上您想想,臣妾的一切都是皇上您給的,若害了您,臣妾不就真的什麽都沒有了?”
太子說:“淑妃有沒有害父皇的心,孤不知。但郭昭訓有害孤的心,孤證據確鑿,這個任誰也抵賴不掉。”
皇上看了眼太子,又看向淑妃問:“郭昭訓此舉,淑妃可知情?”
淑妃將腦袋拚命搖得像個撥浪鼓一樣:“臣妾不知!臣妾真的不知
!”
皇上點頭,臉色難看:“淑妃說不知,太子又沒證據證實逆知情,朕便當作逆不知。”說罷,看向太子,“太子起來吧。”
“多謝父皇。”太子起身。
皇上說:“既是你東宮之事,有人犯了錯,你自己看著罰。那幾個東宮的奴才,朕就不宣來問話了,太子既說是有,那朕便相信。”皇上到底是倚重太子的,也怕若是此事他處置不公,會有損他們父子間的感情,所以,皇上倒也沒說讓太子從輕發落。
傷害儲君,關乎國本,皇上還沒那麽糊塗。
不過,皇上沒讓太子從輕發落,太子倒也沒趕盡殺絕。到底留了郭昭訓一命,隻是從此蒹葭殿便真成了東宮裏的冷宮,一應用度削減,隻留了一兩個粗實婆子供她使喚,日子大不如前。
太子這麽做,倒不是念著淑妃的情,隻是留著郭昭訓一命,還有用處。今兒他一番試探,顯然是探出了點情況來。從前隻是有所疑心,如今倒是更加篤定了,他中此奇毒,怕真是淑妃姑侄所為。
隻是郭昭訓一事此次未把淑妃牽扯進去,而他也瞧得出皇上對淑妃有情。所以,在沒有拿出十足十的證據來前,他不可能會打草驚蛇。
留了郭昭訓,或許日後有可用之處。這是其一,其二,此番倒也是做給皇上看的,做給宮裏所有人看的。他越是對郭昭訓寬容,便越是會把淑妃姑侄推至風尖浪口。若他真一怒之下要了郭昭訓的命,且不說別人會說他無情,便是皇上,怕也會因此而更憐惜淑妃一些。
淑妃年前的這段日子可當真是不好過,郭昭訓一事傳得後宮沸沸揚揚,很多人自然也對淑妃指指點點,說太子對她真算是仁至義盡了。而與此同時,唐細也日日去慈寧宮請安,順便向太後宣揚一下那日太子“九死一生”的危險處境。
儲君隻能與一人行房一事,說起來不光彩,且也關乎皇嗣。所以,外頭傳的都是,說昭訓爭寵不成竟起了毒心,有意給太子下毒。
太後聽到的也是這樣一個版本的說法,本來就已經不待見淑妃了,又有唐細日日去陪她說話,自然更是不願再見淑妃。
淑妃先後失了東宮和慈寧宮兩大靠山,如今在宮裏,日子倒大不如前。但她能忍,日日把自己關在長春宮內,吃齋念佛,以此求心靜。
唐細雖然在太後麵前說是郭昭訓給太子下了毒,但她知道不是這樣。所以,每回這麽說的,時候,倒有些心虛。
回來的時候,也會在太子麵前抱怨。
“對別人說謊,隻要是於殿下有好處的,我也不會那麽在意。可在皇祖母跟前說謊,我總有些自責愧疚。皇祖母待我那麽好,我卻不能對她實話實說,真怕她日後知道實情後會怪我,不理我。”
太子聞聲朝她看來,道:“倒也不算期滿她老人家,郭昭訓的確是有害孤之心。”
唐細不太明白,但也沒細問。她覺得,或許於太子來說,給他下那種下作的藥,也是傷害身子的一種方式吧。
唐細本來不打算細問的,但太子卻有話與她說。太子傾腰來夠過她軟綿的小手,揉在掌心,一本正經的說:“孤有一件事瞞著你,深思熟慮後,覺得還是有必要與太子妃實話說的好。”
第067章
唐細有些被他這一本正經的架勢嚇到了, 其實郭昭訓一事,她也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勁。但具體哪裏不對勁, 她說不上來, 所以, 也就沒問。可現在太子說有事情是瞞著她的,她心下一時胡亂猜測起來。
很是擔心,不知道是何事,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但太子說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才打算告訴她的,能讓太子反複沉思之事想來是大事。所以,她也跟著嚴肅起來,並且做好了一定的心理準備。
被太子拉著手, 唐細跟著他的力道順勢挨著他坐下。太子還沒開口說的時候,她也不多問,隻說:“殿下說, 臣妾聽著。”
這麽些日子相處下來, 太子到底是把她當作自己人的。所以,對於瞞著她此事, 他頗為愧疚。
所以, 在告訴她真相前,先和她致以歉意:“你我夫妻,孤有些事情本不該瞞著你。不過,此事關乎重大,真正的凶手又還沒抓到,孤之前覺得告知太子妃也隻會徒增太子妃的煩惱, 所以便沒說。”
“但今兒發生了郭昭訓一事,孤想,也不能再瞞著太子妃了。”
“太子妃可還記得,孤與你提過,當初因中有奇毒,流落民間,後與太子妃做了夫妻,是太子妃解了孤的毒?”
唐細點頭:“臣妾自然記得,當時臣妾還未入東宮,殿下特意把臣妾喚進東宮來與臣妾說與此事的。”
太子繼續道:“孤當時話隻說了一半。太子妃的處子之血解了孤的毒,但若是孤日後再寵幸別的女人,於自身會有大損。當初郭昭訓扮作男子暗藏軍隊隨孤去了北疆之地,孤中毒的時候,她也在。”
“她是通醫術之人,不會不知道下藥欲奪寵此舉對孤的傷害。既是知道,卻還這樣做,說她下毒欲害孤,也沒錯。”
唐細聽後十分震驚,她竟然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內情。她原隻以為郭昭訓是想爭寵,可她當真就毒辣到起了謀害太子之意。
驚訝之餘,唐細艱難吐字,道:“臣妾……臣妾是萬萬沒想到。可若是這樣,殿下……”唐細話到嘴邊,卻沒立即說出口來,她是稍稍思考了一下,這才問出來的,“殿下既然知道郭昭訓有歹毒心腸,為何又對她網開一麵?”
她原以為郭昭訓隻是行下作之事,殿下隻是誇大了這件事,郭昭訓罪不至死。可若是這樣的話,那她的罪過真就大了。殿下隻是削減了用度,卻並不算是實質性的懲處,難道,殿下還在念著淑妃的舊情?
又或者,是念著這郭昭訓的舊情。
雖然殿下對她並無男女之情,但至少是一起長大的,總歸不可能沒有半點情意。
太子卻道:“孤還留她一命,不過是想日後拿她對付淑妃。若孤猜得沒錯,孤身上的毒,乃是這位昭訓所下。”
唐細輕蹙了下眉心,認真想了想,倒也明白了。
若這種奇毒真是郭昭訓下的,倒真說得通。這種毒,要不了性命,但卻能讓中毒者隻鍾情於一人。郭昭訓深愛著太子,求而不得,故而起了下這種毒的心思。當時太子身在邊疆,她是有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條件的。若當時與太子行夫妻之實的是她,如今怕得太子獨寵的人是她。
可她機關算盡,卻沒想到,太子失去記憶後竟然失蹤了。
太子失蹤,跑去榆桐,被她父親帶回去,安排入贅唐家……所以,她這算是撿了郭昭訓的便宜了?
唐細一時心情複雜。
她道:“郭昭訓這麽做,的確有可能。她愛慕殿下多年,有動機,當時又隨太子在塞外,有條件。隻是,方才殿下說要拿她對付淑妃,難道,此事淑妃也知情?”
太子點頭:“這麽大的事情,若無淑妃在背後支持,她也不敢。”又說,“事出之後,她回了京入了宮,估計也是知道待孤回京她再沒很好的機會入東宮,所以,姑侄二人便找了托詞讓父皇欽點她入東宮為妾。”
“若不是母後當時阻攔,或許父皇會許她以良娣之位。”
唐細道:“當時虧得有母後在,如今看來,母後才是洞察秋毫的那一個。”誇皇後英明,倒襯得貶了他這個太子,唐細意識到不對,忙又說,“淑妃心機深沉,從一開始便處心積慮,殿下當時還小,被騙也正常。”
小的時候不懂事的時候,太子對淑妃的確是真有感情的。尤其是每次去坤寧宮挨罵後再去長春宮時淑妃待他百般體貼溫柔,兩相對比,他更覺得淑妃是這世間最好的母親。
他甚至想過,若他真是淑妃的親兒子該多好。
後來漸漸長大,心中自有自己的看法。最開始疑心淑妃的時候,他是不願意去承認的,後來漸漸的,倒也麻木了。
且長大後,他去後宮的日子也日漸少了,感情也不如小的時候那麽濃烈。
第066章
太子倒沒先說郭昭訓於湯羹中下了下作的藥一事, 隻一撩袍角跪了下來。皇上見太子行如此大禮,倒是震驚住了, 不由便扭頭看向一旁的淑妃。
淑妃此刻心中也是什麽都不知道, 壓根不曉得太子這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她此刻心中七上八下的, 也有些慌,總覺得太子在明處她在暗處,她怕自己會一個不小心便落入太子圈套中。
但既然太子說了這樣的話,想來不是瘋話,是有依據的。所以,淑妃便十分關心問:“瓏兒竟那般大膽?膽敢做對太子不利之事?”
太子沒回淑妃的話,隻先扶手抱拳朝皇上請罪:“父皇, 兒臣有事隱瞞了父皇,有欺君之罪,還請父皇責罰兒臣。”
“欺君之罪?”皇上就更是不明白了, “太子, 到底怎麽回事?你把話說清楚一些。”
太子這才如實說道:“兒臣隻跟父皇提過,之所以流落民間一年才回京, 是因為中了一種奇毒。此毒厲害, 能麻痹人的神經,讓人失去記憶忘記往事。”
“對,你說過。”皇上肯定他的話,“然後呢?”
太子說:“其實當時兒臣隻說了一半,瞞了一半事實。此毒不但能叫人失去記憶,且解毒的方法也十分異類。欲想解此毒, 需女兒家處子之血,兒臣當時流落民間,娶了榆桐唐家的姑娘為妻,是唐家姑娘替朕解了毒。但從此之後,兒臣便也隻能與一人同床共枕。”
“父皇若是不信,可以問淑妃娘娘。”太子說的好好的,偏特意提了淑妃一句。
淑妃自然知道此事,也知道這可以說算是太子的一個短處。太子身為儲君,子嗣最為重要,若日後隻能與一個女人行房生育,子嗣必然不能繁盛。淑妃原還想,這也算是太子落她手中的一個把柄,日後實在窮途末路的時候,也好拿此說事。
可卻沒想到,今兒太子忽然自己向皇上請罪招了實情。
淑妃此刻心中又怕又憂,怕的是太子已經知道了朝他下此奇毒的人是誰,憂的是,她一時猜不到太子忽然拿此事來說是何意。
淑妃正焦慮中,忽然又被點了名,她一時也有些失態,但好在她素來能裝會演,臨場應變能力好,倒也沒徹底就被唬住了。
見太子提她,淑妃忙也起身跪在了皇上麵前。
“皇上,臣妾也有錯,也請皇上責罰。”
皇上擰著眉心:“你也知道此事?之前倒幫著太子一起隱瞞於朕?”
淑妃道:“此事事關重大,臣妾不敢多言。臣妾想,太子或許隻是一時不知道如何跟皇上說,等他知道怎麽說了,自然會說。皇上太子父子間的事兒,臣妾不該插嘴的。”
又伏首:“但臣妾也知道,皇上您是臣妾的天,臣妾不該瞞著您任何事兒。若是瞞了,便就是臣妾的錯,臣妾不敢狡辯。”
太子卻也幫著淑妃道:“當時郭昭訓有男扮女裝跟著兒臣往北疆押送糧草,所以淑妃娘娘是從郭昭訓那兒得知的此事。而淑妃沒說,也的確是不好開口,若說了,倒像是挑撥父皇和兒臣的父子關係。”
太子若此刻繼續落進下石奚落於她,她倒是還覺得此事正常。但太子此刻話語一變,竟然幫著她說話,她就真的徹底懵了。
話轉來轉去的,太子這是何意?
卻不容淑妃多想,皇上就問淑妃:“淑妃,太子所言,都是真的?”
“是。”淑妃說,“太子雖沒明確和臣妾提過莫要告知皇上,但臣妾知道太子的心意,所以,臣妾便沒說。”
太子又道:“郭昭訓通醫術,當時兒臣出事的時候,她又在兒臣身邊。所以,兒臣身子狀況如何,她是再清楚不過。她明明知道兒臣身中奇毒,卻還在送給兒臣的湯羹中下了下作的藥,爭寵倒是小事,但她有謀害儲君的意思,卻是國之大事,有意圖動搖國之根本的動機。”
“兒臣身中奇毒,若昨兒夜裏真叫她得逞,今兒躺在床上下不來床的,就是兒臣。此毒奇就奇在,太子妃既解了兒臣之毒,兒臣便再碰不得別人。”
淑妃這下總算是明白了太子打迂回術的意思,原來,他是想定瓏兒一個謀害儲君的大罪。若不先逼著她承認她們姑侄二人知道此毒的厲害,等他先說了瓏兒所做之事,到時候若是她們姑侄抵賴說並不知此毒如此厲害,也就構不成故意謀害的大罪。
而眼下,她已經承認了,就等同於默認了瓏兒的大不逆之罪。
淑妃一下子就慌了神。
皇上沉默著不說話,淑妃見狀,忙哭著道:“瓏兒她這麽深愛著太子,又如何會做得出有害太子玉體之事?她是寧可自己吃苦受累也不願太子有毫發之損的人,臣妾覺得,其中定然有什麽誤會。”
太子卻淡漠道:“本來孤也覺得昭訓不會是這種人,其中有誤會。但當昭訓一再不顧及孤的感受,強行要逼迫孤喝下那碗湯羹的時候,孤心中就有所起疑了。”
“可殿下到底是沒喝?”淑妃依然掙紮著,“既然殿下沒喝,又如何知道那碗湯羹有問題?”
太子直言道:“孤沒喝,但是昭訓卻喝了。昭訓喝完後的反應,東宮中好多人都看得到,淑妃若不信,孤大可把知情者都招來。”
淑妃心中恨得咬牙切齒,可在皇上麵前,她卻隻敢裝著委屈柔弱的模樣。
她道:“東宮裏都是太子的人,太子說什麽,他們自然不敢辯駁。叫他們來,還不是由著太子說了算。”
太子不慌不忙道:“東宮裏也有淑妃娘娘安插過去的人,當時也有不是孤的人看到了昭訓的反應。淑妃的人,孤的話他們可不會聽。但若事實如此,孤料想他們也不敢狡辯。”
淑妃詞窮,一時腦子裏全是漿糊,倒答不上太子的話來。
但她隻是一直哭,抹著淚悄悄對皇上說:“臣妾沒有,臣妾斷不敢往東宮安插人。皇上知道的,臣妾勢單力薄,哪裏來的那麽大的本事。”
太子卻懶得聽淑妃說話,隻抱手與皇上說道:“兒臣一直念著淑妃數年的撫育之恩,哪怕成年後,漸漸往長春宮去的少了,可一旦淑妃有難,兒臣也會第一個衝上前去。但若說隻因淑妃撫育兒臣幾年,而因此成了淑妃與昭訓可以暗害兒臣的護身符的話,兒臣怕是不能答應。”
他又說了句嚴重的:“今日可以暗害兒臣,助長了她們的膽量與野心,明日或許連父皇也不放在眼裏。”
“臣妾冤枉。”淑妃又急又躁,眼淚嘩嘩流,但卻裝著自己嘴笨受了委屈辯駁不過太子的樣子,“臣妾沒有,皇上,臣妾萬不敢有害皇上的心。皇上您想想,臣妾的一切都是皇上您給的,若害了您,臣妾不就真的什麽都沒有了?”
太子說:“淑妃有沒有害父皇的心,孤不知。但郭昭訓有害孤的心,孤證據確鑿,這個任誰也抵賴不掉。”
皇上看了眼太子,又看向淑妃問:“郭昭訓此舉,淑妃可知情?”
淑妃將腦袋拚命搖得像個撥浪鼓一樣:“臣妾不知!臣妾真的不知
!”
皇上點頭,臉色難看:“淑妃說不知,太子又沒證據證實逆知情,朕便當作逆不知。”說罷,看向太子,“太子起來吧。”
“多謝父皇。”太子起身。
皇上說:“既是你東宮之事,有人犯了錯,你自己看著罰。那幾個東宮的奴才,朕就不宣來問話了,太子既說是有,那朕便相信。”皇上到底是倚重太子的,也怕若是此事他處置不公,會有損他們父子間的感情,所以,皇上倒也沒說讓太子從輕發落。
傷害儲君,關乎國本,皇上還沒那麽糊塗。
不過,皇上沒讓太子從輕發落,太子倒也沒趕盡殺絕。到底留了郭昭訓一命,隻是從此蒹葭殿便真成了東宮裏的冷宮,一應用度削減,隻留了一兩個粗實婆子供她使喚,日子大不如前。
太子這麽做,倒不是念著淑妃的情,隻是留著郭昭訓一命,還有用處。今兒他一番試探,顯然是探出了點情況來。從前隻是有所疑心,如今倒是更加篤定了,他中此奇毒,怕真是淑妃姑侄所為。
隻是郭昭訓一事此次未把淑妃牽扯進去,而他也瞧得出皇上對淑妃有情。所以,在沒有拿出十足十的證據來前,他不可能會打草驚蛇。
留了郭昭訓,或許日後有可用之處。這是其一,其二,此番倒也是做給皇上看的,做給宮裏所有人看的。他越是對郭昭訓寬容,便越是會把淑妃姑侄推至風尖浪口。若他真一怒之下要了郭昭訓的命,且不說別人會說他無情,便是皇上,怕也會因此而更憐惜淑妃一些。
淑妃年前的這段日子可當真是不好過,郭昭訓一事傳得後宮沸沸揚揚,很多人自然也對淑妃指指點點,說太子對她真算是仁至義盡了。而與此同時,唐細也日日去慈寧宮請安,順便向太後宣揚一下那日太子“九死一生”的危險處境。
儲君隻能與一人行房一事,說起來不光彩,且也關乎皇嗣。所以,外頭傳的都是,說昭訓爭寵不成竟起了毒心,有意給太子下毒。
太後聽到的也是這樣一個版本的說法,本來就已經不待見淑妃了,又有唐細日日去陪她說話,自然更是不願再見淑妃。
淑妃先後失了東宮和慈寧宮兩大靠山,如今在宮裏,日子倒大不如前。但她能忍,日日把自己關在長春宮內,吃齋念佛,以此求心靜。
唐細雖然在太後麵前說是郭昭訓給太子下了毒,但她知道不是這樣。所以,每回這麽說的,時候,倒有些心虛。
回來的時候,也會在太子麵前抱怨。
“對別人說謊,隻要是於殿下有好處的,我也不會那麽在意。可在皇祖母跟前說謊,我總有些自責愧疚。皇祖母待我那麽好,我卻不能對她實話實說,真怕她日後知道實情後會怪我,不理我。”
太子聞聲朝她看來,道:“倒也不算期滿她老人家,郭昭訓的確是有害孤之心。”
唐細不太明白,但也沒細問。她覺得,或許於太子來說,給他下那種下作的藥,也是傷害身子的一種方式吧。
唐細本來不打算細問的,但太子卻有話與她說。太子傾腰來夠過她軟綿的小手,揉在掌心,一本正經的說:“孤有一件事瞞著你,深思熟慮後,覺得還是有必要與太子妃實話說的好。”
第067章
唐細有些被他這一本正經的架勢嚇到了, 其實郭昭訓一事,她也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勁。但具體哪裏不對勁, 她說不上來, 所以, 也就沒問。可現在太子說有事情是瞞著她的,她心下一時胡亂猜測起來。
很是擔心,不知道是何事,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但太子說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才打算告訴她的,能讓太子反複沉思之事想來是大事。所以,她也跟著嚴肅起來,並且做好了一定的心理準備。
被太子拉著手, 唐細跟著他的力道順勢挨著他坐下。太子還沒開口說的時候,她也不多問,隻說:“殿下說, 臣妾聽著。”
這麽些日子相處下來, 太子到底是把她當作自己人的。所以,對於瞞著她此事, 他頗為愧疚。
所以, 在告訴她真相前,先和她致以歉意:“你我夫妻,孤有些事情本不該瞞著你。不過,此事關乎重大,真正的凶手又還沒抓到,孤之前覺得告知太子妃也隻會徒增太子妃的煩惱, 所以便沒說。”
“但今兒發生了郭昭訓一事,孤想,也不能再瞞著太子妃了。”
“太子妃可還記得,孤與你提過,當初因中有奇毒,流落民間,後與太子妃做了夫妻,是太子妃解了孤的毒?”
唐細點頭:“臣妾自然記得,當時臣妾還未入東宮,殿下特意把臣妾喚進東宮來與臣妾說與此事的。”
太子繼續道:“孤當時話隻說了一半。太子妃的處子之血解了孤的毒,但若是孤日後再寵幸別的女人,於自身會有大損。當初郭昭訓扮作男子暗藏軍隊隨孤去了北疆之地,孤中毒的時候,她也在。”
“她是通醫術之人,不會不知道下藥欲奪寵此舉對孤的傷害。既是知道,卻還這樣做,說她下毒欲害孤,也沒錯。”
唐細聽後十分震驚,她竟然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內情。她原隻以為郭昭訓是想爭寵,可她當真就毒辣到起了謀害太子之意。
驚訝之餘,唐細艱難吐字,道:“臣妾……臣妾是萬萬沒想到。可若是這樣,殿下……”唐細話到嘴邊,卻沒立即說出口來,她是稍稍思考了一下,這才問出來的,“殿下既然知道郭昭訓有歹毒心腸,為何又對她網開一麵?”
她原以為郭昭訓隻是行下作之事,殿下隻是誇大了這件事,郭昭訓罪不至死。可若是這樣的話,那她的罪過真就大了。殿下隻是削減了用度,卻並不算是實質性的懲處,難道,殿下還在念著淑妃的舊情?
又或者,是念著這郭昭訓的舊情。
雖然殿下對她並無男女之情,但至少是一起長大的,總歸不可能沒有半點情意。
太子卻道:“孤還留她一命,不過是想日後拿她對付淑妃。若孤猜得沒錯,孤身上的毒,乃是這位昭訓所下。”
唐細輕蹙了下眉心,認真想了想,倒也明白了。
若這種奇毒真是郭昭訓下的,倒真說得通。這種毒,要不了性命,但卻能讓中毒者隻鍾情於一人。郭昭訓深愛著太子,求而不得,故而起了下這種毒的心思。當時太子身在邊疆,她是有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條件的。若當時與太子行夫妻之實的是她,如今怕得太子獨寵的人是她。
可她機關算盡,卻沒想到,太子失去記憶後竟然失蹤了。
太子失蹤,跑去榆桐,被她父親帶回去,安排入贅唐家……所以,她這算是撿了郭昭訓的便宜了?
唐細一時心情複雜。
她道:“郭昭訓這麽做,的確有可能。她愛慕殿下多年,有動機,當時又隨太子在塞外,有條件。隻是,方才殿下說要拿她對付淑妃,難道,此事淑妃也知情?”
太子點頭:“這麽大的事情,若無淑妃在背後支持,她也不敢。”又說,“事出之後,她回了京入了宮,估計也是知道待孤回京她再沒很好的機會入東宮,所以,姑侄二人便找了托詞讓父皇欽點她入東宮為妾。”
“若不是母後當時阻攔,或許父皇會許她以良娣之位。”
唐細道:“當時虧得有母後在,如今看來,母後才是洞察秋毫的那一個。”誇皇後英明,倒襯得貶了他這個太子,唐細意識到不對,忙又說,“淑妃心機深沉,從一開始便處心積慮,殿下當時還小,被騙也正常。”
小的時候不懂事的時候,太子對淑妃的確是真有感情的。尤其是每次去坤寧宮挨罵後再去長春宮時淑妃待他百般體貼溫柔,兩相對比,他更覺得淑妃是這世間最好的母親。
他甚至想過,若他真是淑妃的親兒子該多好。
後來漸漸長大,心中自有自己的看法。最開始疑心淑妃的時候,他是不願意去承認的,後來漸漸的,倒也麻木了。
且長大後,他去後宮的日子也日漸少了,感情也不如小的時候那麽濃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