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西太後從萬壽寺,坐著轎子,又“回避”又“肅靜”的西去頤和園的時候,康有為從法源寺走出來,孤零零的,南下廣東了。
他這次北京之行是失敗的,他來北京的目的是上書皇帝,請求改革政治。在做這上書之前,他在廣東南海西樵山,做了五年的準備,在西樵山裏,他埋頭研究中國古書,也研究所有西方新書的譯本,他不會外國文,但他搜羅了所有翻成中文的書,從讀書得間裏,去了解外國。結論是:中國必須走現代化的路才能有救,要這樣走路,首先得先說服一個人,就是皇帝——說服西太後是沒有希望的,西太後是老頑固——皇帝點了頭,一切才好辦。於是,他千方百計,決定上書皇帝。這次北京之行,是他上書皇上夢想的實驗,但是,他失敗了,因為書雖寫好,可是上不上去。在中國帝王政治裏,老百姓下情上達——直接的上達,是非常困難的事,皇上極少給老百姓這種機會,想上書可以,必須得跟權貴搭線,由權貴代上,但權貴代上就得對上書的內容負責任,誰又願意沒事惹麻煩呢?何況,權貴的線也不是那麽好搭的,一個人微望輕的老百姓,又哪來這種線路呢?
就這樣的,康有為沮喪地決定南歸,他決定先加強自己的身分、自己的發言權,再卷土重來。那時候,人微望輕的老百姓,使自己有身分、有發言權的起點是應考,考秀才、考舉人、考進士。考進士是最重要的,他那時隻是舉人,他決心考進士,並且著書立說、開堂講學,培養自己的班底。
這次北京之行雖然失敗了,但在康有為心裏,有件事情使他聊以自慰,就是他總算跟權貴——皇帝的老師翁同龢搭上一點線。他先上書給翁同龢,翁同龢拒絕見他;他又托國子監祭酒盛昱介紹,但是翁同龢認為他的上皇帝書語氣太直了、意見也沒什麽用,還是拒絕代為上達。雖然這樣,康有為畢竟給這上了權貴排名榜的大官,留下深刻的印象。碰巧的是,翁同龢是書法家,對古碑頗有研究,康有為對書法和古碑,也有相當的水準。他在北京研究書法和古碑,把這種心得,在南歸以後,花了十六天的時間,寫成了《廣藝舟雙楫》,寄給翁同龢。翁同龢驚訝這年輕人有如此功力,留下的印象,從深刻中轉有同好之感了。
當然,寫這種《廣藝舟雙楫》,對康有為說來,絕不是他著書立說的主題,他的主題是經世濟民的大著作,用這種大著作,給中國導航、給知識分子定向。這種大著作,可分三部:第一部是打破傳統學說的《新學偽經考》,告訴知識分子,要敢於擺脫傳統的枷鎖;第二部點破孔子真義的《孔子改製考》,告訴知識分子,即使是孔子,也是主張改革現狀的,不要怕改革現狀;第三部是提出未來遠景的《大同書》,告訴知識分子,應先走改革路線以至小康,最後再到大同的境界。
在著書立說以外,他開了一班私塾,收了十幾個學生,其中有一個十七歲就中了舉人的小神童梁啟超,那時十八歲,願意拜他為師。舉人拜非舉人為師,看來有點奇怪,但是梁舉人是真正佩服這位三十三歲的康非舉人的。梁啟超本來是把舊中國的東西,念得頭頭是道的,但是有一天,和一個朋友見了康有為,卻發現康有為的學問是海潮音、是獅子吼,他和那朋友又驚又喜、又怨又哀,驚喜的是原來山外有山、海外有海,學問的世界是那麽大,並且能碰到康有為這種高人,多麽令人慶幸!哀怨的是,他和那朋友一直信仰的那些頭頭是道,竟是如此的此路不通,過去所花的那麽多的氣力,其實都走錯了方向,雖然這種方向是一般中國知識分子人人都走的,但聽了康有為的高談闊論以後,他們決定跟著康有為走。於是,在康有為南歸以後第二年,他的私塾在廣州開班了。私塾叫萬木草堂,教授的科目,從古典到現代、從宗教到演說、從數學到體育,一應俱全。雖然師徒加在一起,也不過十幾個人,可是大家都分工合作,做助教的叫博文科學長、敦品行的叫約禮科學長、帶運動的叫幹城科學長、管圖書儀器的叫書器科監督,師生上下,親愛精誠,一起生活著、學習著,為那渺茫而偉大的前程,共同投下新的信念、新的憧憬。
就這樣的,三年過去了。這三年,跟康有為前五年的準備是大不同了。前五年的準備是孤獨的,這三年的準備卻是團體的。這三年中,他不但更充實了自己,並且印行了《新學偽經考》、《孔子改製考》等主題著作,人微望輕的他,已變得比以前有名,並且有了梁啟超做他最得力的學生、做他最光芒四射的鼓手。他愈發“吾道不孤”了。
一八九四年到了,這是中國的甲午年,這一年,中國的外患更複雜了。過去來欺負中國的洋鬼子,還都是金發碧眼的,都是白種人,以英國人法國人為主。在中國古代國威遠播的時候,這些洋鬼子跟中國根本沒碰頭,中國的國威,也施展不到他們頭上,中國國威施展的對象多是黃種人,包括日本越南等。日本在漢朝,就被中國封為倭奴國王;在元朝,還被中國攻打過,日本在中國眼中,一直是看不上眼的。但在十九世紀到來的時候,日本因為肯變法,而變得強大,大到要打中國的主意了。日本人眼睜睜的看到,中國在衰弱,中國在一八四二年,被英國城下之盟,訂了南京條約;一八五八年,被英國法國城下之盟,訂了天津條約;一八六○年,又被英國法國城下之盟,訂了北京條約……城下之盟以外,雜七雜八的屈辱性條約,也一訂再訂。日本認為中國這塊肥肉,它也要參加吃一口了。於是,在一八九四年,以朝鮮問題,同中國打起甲午戰爭了。
甲午戰爭是在一八九四年七月一日正式宣戰的,中國打敗了。打敗以後,大家都罵行政上負責人李鴻章,可是李鴻章卻說:“此次之辱,我不任咎也!”他說他久曆患難,知道世界與國家大勢、知道這仗不能打,他早已警告大家不能打,可是人人喊打,說不打不行,不打是漢奸;結果打了,打敗了,大家又罵他沒打贏,還是漢奸。所以他說,這次打敗仗,他是概不負責的。
他這次北京之行是失敗的,他來北京的目的是上書皇帝,請求改革政治。在做這上書之前,他在廣東南海西樵山,做了五年的準備,在西樵山裏,他埋頭研究中國古書,也研究所有西方新書的譯本,他不會外國文,但他搜羅了所有翻成中文的書,從讀書得間裏,去了解外國。結論是:中國必須走現代化的路才能有救,要這樣走路,首先得先說服一個人,就是皇帝——說服西太後是沒有希望的,西太後是老頑固——皇帝點了頭,一切才好辦。於是,他千方百計,決定上書皇帝。這次北京之行,是他上書皇上夢想的實驗,但是,他失敗了,因為書雖寫好,可是上不上去。在中國帝王政治裏,老百姓下情上達——直接的上達,是非常困難的事,皇上極少給老百姓這種機會,想上書可以,必須得跟權貴搭線,由權貴代上,但權貴代上就得對上書的內容負責任,誰又願意沒事惹麻煩呢?何況,權貴的線也不是那麽好搭的,一個人微望輕的老百姓,又哪來這種線路呢?
就這樣的,康有為沮喪地決定南歸,他決定先加強自己的身分、自己的發言權,再卷土重來。那時候,人微望輕的老百姓,使自己有身分、有發言權的起點是應考,考秀才、考舉人、考進士。考進士是最重要的,他那時隻是舉人,他決心考進士,並且著書立說、開堂講學,培養自己的班底。
這次北京之行雖然失敗了,但在康有為心裏,有件事情使他聊以自慰,就是他總算跟權貴——皇帝的老師翁同龢搭上一點線。他先上書給翁同龢,翁同龢拒絕見他;他又托國子監祭酒盛昱介紹,但是翁同龢認為他的上皇帝書語氣太直了、意見也沒什麽用,還是拒絕代為上達。雖然這樣,康有為畢竟給這上了權貴排名榜的大官,留下深刻的印象。碰巧的是,翁同龢是書法家,對古碑頗有研究,康有為對書法和古碑,也有相當的水準。他在北京研究書法和古碑,把這種心得,在南歸以後,花了十六天的時間,寫成了《廣藝舟雙楫》,寄給翁同龢。翁同龢驚訝這年輕人有如此功力,留下的印象,從深刻中轉有同好之感了。
當然,寫這種《廣藝舟雙楫》,對康有為說來,絕不是他著書立說的主題,他的主題是經世濟民的大著作,用這種大著作,給中國導航、給知識分子定向。這種大著作,可分三部:第一部是打破傳統學說的《新學偽經考》,告訴知識分子,要敢於擺脫傳統的枷鎖;第二部點破孔子真義的《孔子改製考》,告訴知識分子,即使是孔子,也是主張改革現狀的,不要怕改革現狀;第三部是提出未來遠景的《大同書》,告訴知識分子,應先走改革路線以至小康,最後再到大同的境界。
在著書立說以外,他開了一班私塾,收了十幾個學生,其中有一個十七歲就中了舉人的小神童梁啟超,那時十八歲,願意拜他為師。舉人拜非舉人為師,看來有點奇怪,但是梁舉人是真正佩服這位三十三歲的康非舉人的。梁啟超本來是把舊中國的東西,念得頭頭是道的,但是有一天,和一個朋友見了康有為,卻發現康有為的學問是海潮音、是獅子吼,他和那朋友又驚又喜、又怨又哀,驚喜的是原來山外有山、海外有海,學問的世界是那麽大,並且能碰到康有為這種高人,多麽令人慶幸!哀怨的是,他和那朋友一直信仰的那些頭頭是道,竟是如此的此路不通,過去所花的那麽多的氣力,其實都走錯了方向,雖然這種方向是一般中國知識分子人人都走的,但聽了康有為的高談闊論以後,他們決定跟著康有為走。於是,在康有為南歸以後第二年,他的私塾在廣州開班了。私塾叫萬木草堂,教授的科目,從古典到現代、從宗教到演說、從數學到體育,一應俱全。雖然師徒加在一起,也不過十幾個人,可是大家都分工合作,做助教的叫博文科學長、敦品行的叫約禮科學長、帶運動的叫幹城科學長、管圖書儀器的叫書器科監督,師生上下,親愛精誠,一起生活著、學習著,為那渺茫而偉大的前程,共同投下新的信念、新的憧憬。
就這樣的,三年過去了。這三年,跟康有為前五年的準備是大不同了。前五年的準備是孤獨的,這三年的準備卻是團體的。這三年中,他不但更充實了自己,並且印行了《新學偽經考》、《孔子改製考》等主題著作,人微望輕的他,已變得比以前有名,並且有了梁啟超做他最得力的學生、做他最光芒四射的鼓手。他愈發“吾道不孤”了。
一八九四年到了,這是中國的甲午年,這一年,中國的外患更複雜了。過去來欺負中國的洋鬼子,還都是金發碧眼的,都是白種人,以英國人法國人為主。在中國古代國威遠播的時候,這些洋鬼子跟中國根本沒碰頭,中國的國威,也施展不到他們頭上,中國國威施展的對象多是黃種人,包括日本越南等。日本在漢朝,就被中國封為倭奴國王;在元朝,還被中國攻打過,日本在中國眼中,一直是看不上眼的。但在十九世紀到來的時候,日本因為肯變法,而變得強大,大到要打中國的主意了。日本人眼睜睜的看到,中國在衰弱,中國在一八四二年,被英國城下之盟,訂了南京條約;一八五八年,被英國法國城下之盟,訂了天津條約;一八六○年,又被英國法國城下之盟,訂了北京條約……城下之盟以外,雜七雜八的屈辱性條約,也一訂再訂。日本認為中國這塊肥肉,它也要參加吃一口了。於是,在一八九四年,以朝鮮問題,同中國打起甲午戰爭了。
甲午戰爭是在一八九四年七月一日正式宣戰的,中國打敗了。打敗以後,大家都罵行政上負責人李鴻章,可是李鴻章卻說:“此次之辱,我不任咎也!”他說他久曆患難,知道世界與國家大勢、知道這仗不能打,他早已警告大家不能打,可是人人喊打,說不打不行,不打是漢奸;結果打了,打敗了,大家又罵他沒打贏,還是漢奸。所以他說,這次打敗仗,他是概不負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