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漢分裂,蔣介石無疑是“罪魁禍首”,因實由其一手主導,雙方劍拔弩張,大有短兵相接之勢,幸北洋軍閥未除,孫傳芳殘部與直魯軍主力猶在,意圖卷土重來,若寧漢鬩牆火並,勢必同歸於盡。於是雙方因情勢所逼,各自北伐,同仇敵愾,將內鬥暫時擱置。寧方北伐由何應欽、白崇禧、李宗仁分三路於一九二七年五月向隴海路挺進,連戰皆捷,六月二日克複徐州。約略同時,武漢北伐之師由唐生智、張發奎指揮,亦抵達隴海一線,進駐鄭州。馮玉祥則由潼關攻占洛陽,逼迫奉軍北撤,促使山西閻錫山響應。此情此勢,原可齊心協力,直搗燕京,卒因寧漢分裂“黨”痛未消,各自為政,難以一致,最後各自班師。
武漢方麵最初由於蔣之反共而聯共,然而由於共產黨組織的群眾運動如火如荼,國共間的利益衝突,亦在所難免,而適於此時,共產國際通過《關於中國問題的決議》,強調土地革命,欲動員中共實行土地革命,籌建紅色武力。共產國際代表羅易(roy)並將決議副本送交汪精衛主席,汪感到有違一九二三年孫越宣言,共黨有取而代之之意,遂決定“分共”,解除鮑羅廷職務,且於六月六日率團北上,與馮玉祥會晤於鄭州,商議“分共”反蔣事宜後,再班師回漢,南下防共,以及部署東征,可見武漢國府於“分共”之後,仍要以武力製裁南京偽府,聲討叛徒蔣介石的。
然而蔣介石卻釜底抽薪,於六月十七日麵晤馮玉祥於徐州,盛宴款待,結為金蘭,並大加利誘,於六月二十一日上午十時打電話給馮玉祥,“請派兵直搗武漢”,為馮所拒。(見《馮玉祥日記》第二冊,頁三三七)馮力主寧漢調停,並電武漢促使寧漢合流(見《致武漢汪譚等電》一九二七年六月二十一日),以完成北伐大業。馮玉祥的態度至少也不助武漢東征,多少於蔣有利,而蔣仍欲回師西攻,解決武漢,隻因李宗仁反對,堅持北伐而作罷。(參閱《李宗仁回憶錄》,頁三一五)不過寧方雖不西攻,漢方仍欲東征,雖因分共延誤,精銳確實已向下遊移動,蔣介石遂召回李、白魯南之師。直魯軍乃乘機南撲,於七月二十四日攻陷徐州重鎮,南京震動,蔣介石乃親自出馬指揮,反攻徐州,並於出發前的紀念周上,聲稱不打下徐州不回南京。二十五日專程北上,親率五軍兩師,會同白崇禧部,與直魯軍戰於淮河、徐蚌之間,蔣以統帥親至前線,竟被敵人誘之深入以至中伏,使全線潰敗,敵軍乘勝追擊,大敗虧輸,狼狽不堪,於八月六日倉皇返寧。如此慘敗,羞憤可知,更何況誓言在耳,實難以下台,竟槍殺前敵總指揮王天培以泄憤遮羞。
蔣介石原想一舉奪回徐州,殲滅孫傳芳殘部,然後解決武漢。不意徐州未得,卻敗北如是,幸白崇禧壓陣有方、指揮若定,得免全軍覆沒,然敵炮已臨浦口,隔江可聞,顏麵何存?而武漢東征之師已沿江而下,步步進逼,可謂左右受敵、內外交攻,實非引退不足以藏敗績之恥、非下野不足以消武漢之怒。武漢國府主席汪精衛早於七月二十三日便公開宣稱蔣介石“是黨國唯一的敵人、是國民革命軍唯一的敵人、是國民黨唯一的敵人”!(汪撰《中國國民黨告國民革命將士書》,載《民國日報》)武漢既已分共,倒蔣非因其反共,乃因其違紀,此亦蔣自知在兵敗之餘,非下台不可的原因。
蔣介石自徐州敗歸之時,即告李宗仁其下台已不可免,並以軍事相托,故引退絕非猝然。“辭職宣言”由陳布雷起草,到八月十三日於蔣離寧後才見諸報端,其間兩個月,尚須做複出的準備工作以及修改文稿等等。這篇宣言無疑經陳布雷精心包裝過,我們必須拆開來看,以見真相。蔣介石首先說:
中正自薰沐總理之教訓,即以二義自矢:一、認黨高於一切,在黨的利益之下,黨員個人絕無呈主觀、用感情、計利害之餘地。二、認捍衛黨基為黨員最大之天職。苟有逞智弄巧,陽奉陰違,篡奪吾黨基礎、剽易吾黨主義,使吾黨名存而實亡者,必竭全力以鏟除之(《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第三十卷,頁五十二,另參閱《國聞周報》第四卷第三十三期)
他必須下台,即因自南昌以來,以個人之“主觀”、“感情”“利害”,抗命黨中央,甚至別立中央。武漢中央呼籲“恢複黨權”,即針對他而來。他原想以武力解決武漢黨中央,無奈兵敗,兩麵受敵,隻好引退以解困,而竟以“認黨高於一切”為說詞,顯然欲以“黑白講”來混淆視聽。至於他於宣言中護黨的振振之詞,從他日後一再“鏟除”異己視之,直把個人的權力基礎與“吾黨基礎”畫等號,以責成黨員為他個人效忠,已藏其機。
他於八月十四日在上海發布的“辭職宣言”中又說:“昔日以黨之命令不能不進者,今若認中正一退,可解糾紛,中正固無時無刻或忘歸隱也……今既咎戾集於一身,即應自劾而歸去,解除職權,以謝天下。”(同上,頁五十二、五十七)此話才透露一點天機,已不是假設性的要他退。
李宗仁於蔣下野後赴廬山與漢方會晤,始知唐生智乃欲揮師下蕪湖,實如吳稚暉所說:“照唐生智那種氣勢洶洶,我們兩麵受敵不了,蔣先生暫時歇一歇也好。”(李雲漢《從容共到清黨》,頁七六二)因蔣之“歇一歇”,漢方才肯派孫科與譚延為代表與李宗仁返寧議和,益知蔣在當時情況下,是非下台不可的。李亦因而體會到蔣下野這著棋下得高明,因一下野即失武漢東征的借口(參閱《李宗仁回憶錄》,頁三二五至三二七),至少可為緩兵之計。李宗仁在回憶錄中還提到,蔣故意散布桂係“逼宮”的謠言,後來無論正史野史竟多以此謠言之成理而信之。李曾要蔣辟謠,蔣笑而不予理會,李懷疑蔣借此打擊桂係。(見《李宗仁回憶錄》,頁三二○至三二一)其實“逼宮”之流言,無非想把蔣說成是一“受害者”,而混淆了他下野的真正原因。
接著蔣介石又在宣言中說:
幸賴主義之照臨、同誌之用命,曾不數月,湘、鄂、贛、閩全告複,此非中正所敢貪天之功,實中央執委會付托之專,用能集中號令,團結內部,不虞牽製,以克奏斯績也。何圖包孕本黨之共產黨徒,奉鮑羅廷之發縱指示,造作種種蜚語,提出軍閥、獨裁等口號,冀直接打倒中正,間接打倒國民革命。而本黨本軍之一部分同誌,不悟其奸,竟被所惑,遂以為中正有企圖軍閥及個人獨裁之傾向。(《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第三十卷,頁五十三)
由此可見,他於下野前夕,已想改寫曆史。他說“非敢貪天之功”,實把“克奏斯績”之戰功,歸諸於己。其實湘、鄂之戰,戰功屬李宗仁、唐生智,底定江南的首功是白崇禧,蔣僅具總司令之名,並無直接關係,而他親自指揮的南昌之戰與徐州一役,卻是整個北伐戰爭中最最慘敗的兩次。他之下台亦即因徐州喪師的後遺症,竟以“克奏斯績”來掩飾。此時武漢已分共,他仍以反共來轉移視聽。他痛罵鮑羅廷,但若非鮑助孫中山改組、若無俄援,廣州革命根據地何從建立?北伐何從開始?若非中共大搞群眾運動,何能四處響應,不數月而達京滬?他為了掩蓋“兔死狗烹”之事實,竟反咬共黨一口,予其清黨以合理化,並以“打倒中正”與“打倒國民革命”混為一談,且故意顛倒“打倒中正”之因果關係。至於其“個人獨裁之傾向”,在當時即未彰著,亦為其後來行事所證實,還不止是“傾向”而已,日益見諸具體行動矣。
他最後要求“武漢同誌克期聯袂遷移來寧,共同集合於南京,而謀黨國大政之進行”(同上,頁五十六),則不得不承認武漢中央為正統,由漢遷寧,其自立之南京政府自須撤銷後並入。他於發表此宣言之後,又於八月十九日發電辭總司令職權。但他並非真正歸隱鄉裏,實繼續在幕後策動,並於離寧前便已安排親信姚琮的警衛師與孫星環的憲兵團,駐守南京城,以及密令何應欽掌握其嫡係部隊,其伺機再起的意圖已十分明顯。既欲再起,時局不能搞得太糜爛,否則覆巢之下無完卵。李宗仁終於八月底九月初贏得棲霞龍潭之役,擊潰孫傳芳意圖南渡之師。但龍潭之戰是險勝。若失敗,南京固不守,整個江南亦難保,就可到全局潰敗的地步。李宗仁指出,緊要關頭偶然發現何應欽想收兵保存實力,幸及時製止。(見《李宗仁回憶錄》,頁三三五至三三六)何若無蔣命,何能出此?但同時蔣亦雅不欲時局太穩定,讓汪精衛遷都成功,統一黨權,否則將扼殺再出之身價。總之,蔣介石的如意算盤是,借下野以金蟬脫殼,然後見機效“哪吒鬧海”,於政潮迭起中脫穎而出,造成“斯人不出奈天下何”的局麵,以達到集大權於一身的目標。
蔣介石下野後,李宗仁即於一九二七年八月十六日電告汪精衛,請將武漢中央政府盡快遷往南京,汪於翌日在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第四十七次會議上,宣稱:
遷都南京是中央四月初旬就決定了的議案,何況現在南京政府已經無人負責。據今天所收的報告,也說南京政府已經停止辦公,事實上已不存在,那麽我們應決定到南京去的方式。(見該次會議速記錄)
遂複電李宗仁,決定遷寧。於此可見雙方議定遷都南京,表明南京方麵自立的中央已經撤銷,以武漢中央為惟一的國民黨中央,亦為寧漢由分裂而合流的主要前提。汪乃於九月五日率領顧孟餘、徐謙、陳公博、朱培德等中央委員,乘艦抵達南京。汪一到就力述,要寧漢合作、黨內統一,必須召開二屆四中全會,以承續武漢召開的三中全會,亦借此顯明武漢中央的正統與合法。但汪到之後,發現寧方中央委員胡漢民、吳稚暉、張靜江、蔡元培、李石曾等人已經避居上海,很可能受蔣之嗾使,不與汪合作籌開四中全會。汪為了表現合作精神,派譚延闓、孫科兩人赴滬溝通。但為胡等所拒。汪遂偕譚、孫以及朱培德、李宗仁、李烈鈞、程潛、於右任等要員聯袂去上海勸駕。不意不僅胡漢民等不願合作,而且聚集上海的極右西山會議派老國民黨也來攪局。蓋因蔣介石於四一二上海屠共之後,即恢複西山會議派林森、鄒魯、張繼等黨籍,密談統一黨務,早已合流。故滬寧沆瀣一氣,刻意在法統問題上大做文章,抵製汪堅持召開的四中全會。如張靜江竟聲稱,武漢政府並非正統政府,前所召開之三中全會乃聯共會議,也屬非法,故根本沒有召開四中之資格,而主張重新召開三中,以銜接二屆二中。且不論有違寧漢合作之前提,若以聯共為非法,則孫中山聯俄容共之一屆即應否認,根本要重起爐灶。以張與蔣之親密關係,此橫蠻刁難之語顯由蔣之授意。更可注意者,後來蔣再出奪權成功,徑自召開四中全會,就不管合法不合法了。更可見張之目的,就在搗蛋,使話談不下去,無從溝通。
國民黨各方人馬再於九月十一日聚會,汪精衛再度提出四中全會召開之必要,然續遭張靜江、蔡元培、李石曾等反對,西山會議派分子更在旁鼓噪。在此情況下,原在武漢中央的孫科提出折中辦法,由滬、寧、漢三方籌組中央特別委員會,暫時行使中央職權,以籌備召開三大,得到大部分人讚同(見《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紀錄》原件),汪孤掌難鳴,隻好默認,但心中極不以為然,為了不使談判決裂,僅表示消極,遂於十三日夜離開上海,前往九江,通電引退。汪之堅持召開四中全會,自有其原則立場,自謂:“中央第四次全體會議之被挫,特別委員會之產生,實為寧漢合作以後,至可痛心之事,亦本黨至可痛心之事也。”(汪精衛《複法總支部函》)李雲漢以此指責“汪兆銘反複”(見氏著《從容共到清黨》,頁七七二),殊失公正。特委會雖於九月十五日正式在南京成立,汪亦被選為國府常委之一,但由於汪之消極引退。所謂合流,全無實質意義,必為野居奉化墳莊的蔣介石所竊笑自喜!
武漢政府遷寧之後,兩湖便在軍事強人唐生智控製之下。唐原反對合流,欲東下奪權,自有其個人野心,乃慫恿汪成立武漢政治分會,以與特委會相抗。唐更公開宣布反對特委會,廣州張發奎通電支持,國民黨遂又成對峙之勢。南京特委會遂派孫科、伍朝樞、居正等上廬山晤汪,在同意於十一月一日在南京召開二屆四中全會的前提下,獲致恢複中央之協議,可見汪所爭主要僅此一端。然而十月二十日南京特委會突下令討伐唐生智,引發戰爭,四中全會又因故流產,汪憤然取道回粵,反對南京特委會,準備在粵籌開四中全會。約當此時,蔣介石提早自日本返滬,於十一月十日電汪,讚同召開四中全會,並請汪赴滬晤商,並參與預備會。兩個多月前,蔣初下野,猶拒見汪,汪鑒此善意,遂於十一月十五日偕李濟深在廣州啟程,經港赴滬。不意又發生變故,廣州於十六日晚上發生事變,張發奎與黃琪翔以武力驅逐代理李濟深主持粵政的黃紹竑。因而汪於十八日抵滬時,即遭李宗仁、吳稚暉、蔡元培等妄加攻訐,令汪百口莫辯。吳稚暉更於十二月五日聯合張靜江等,提案彈劾汪精衛、顧孟餘、陳公博。又是吳稚暉、張靜江在耍把戲,能不懷疑幕後的“黑手”?在此處境下,汪乃順水推舟,促請蔣介石複職而個人引退(閱《汪精衛先生最近演說集》,頁一七九),冀求稍緩攻擊。然十二月十一日又發生廣州暴動,共產黨起事,組織公社,吳稚暉等再借此變本加厲指責汪精衛,妄指其“釀成此次之巨變”。汪雖辯解,但南京國府仍於十六日決議討伐張、黃之外,並通緝汪、陳、顧三人。事情既已發展到此一地步,汪精衛不得不於當晚偕秘書曾仲鳴,懷著鬱憤心情,再度登輪赴法。我們不能不懷疑,蔣介石串通特委會分子,引汪離粵,俟汪抵滬後,借故攻擊,不遺餘力,不容置辯,使其無法立足而被驅出國門。汪精衛此次離國,與上次因中山艦事變出國,雖屬“異曲”,但對蔣介石而言,卻是“同工”。
汪出國門後,特委會卻於十二月二十八日自告結束,該會除了令各地各級黨部,厲行清黨,重新登記黨員外(見《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第四次會議記錄》一九二七年九月二十七日,頁六),好像是特別與汪過不去而設立的。在中樞空虛的情況下,蔣介石複出的時機已經成熟。一九二八年年初,複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職,二月二日在南京召開二屆四中全會,汪堅持而做不到的,蔣於一退一進之餘做成功了,攫取了國民黨最高權力。一時之間身邊沒有了汪精衛的陰影,沒有了共產黨的陰影,也沒有了唐生智的陰影。在大權幾乎獨攬之下,四中全會任命他為中執會黨務委員兼組織部長和軍委主席,進而通過整理各地黨務案,削減派係力量,基本上已集黨、政、軍實權於一身。
武漢方麵最初由於蔣之反共而聯共,然而由於共產黨組織的群眾運動如火如荼,國共間的利益衝突,亦在所難免,而適於此時,共產國際通過《關於中國問題的決議》,強調土地革命,欲動員中共實行土地革命,籌建紅色武力。共產國際代表羅易(roy)並將決議副本送交汪精衛主席,汪感到有違一九二三年孫越宣言,共黨有取而代之之意,遂決定“分共”,解除鮑羅廷職務,且於六月六日率團北上,與馮玉祥會晤於鄭州,商議“分共”反蔣事宜後,再班師回漢,南下防共,以及部署東征,可見武漢國府於“分共”之後,仍要以武力製裁南京偽府,聲討叛徒蔣介石的。
然而蔣介石卻釜底抽薪,於六月十七日麵晤馮玉祥於徐州,盛宴款待,結為金蘭,並大加利誘,於六月二十一日上午十時打電話給馮玉祥,“請派兵直搗武漢”,為馮所拒。(見《馮玉祥日記》第二冊,頁三三七)馮力主寧漢調停,並電武漢促使寧漢合流(見《致武漢汪譚等電》一九二七年六月二十一日),以完成北伐大業。馮玉祥的態度至少也不助武漢東征,多少於蔣有利,而蔣仍欲回師西攻,解決武漢,隻因李宗仁反對,堅持北伐而作罷。(參閱《李宗仁回憶錄》,頁三一五)不過寧方雖不西攻,漢方仍欲東征,雖因分共延誤,精銳確實已向下遊移動,蔣介石遂召回李、白魯南之師。直魯軍乃乘機南撲,於七月二十四日攻陷徐州重鎮,南京震動,蔣介石乃親自出馬指揮,反攻徐州,並於出發前的紀念周上,聲稱不打下徐州不回南京。二十五日專程北上,親率五軍兩師,會同白崇禧部,與直魯軍戰於淮河、徐蚌之間,蔣以統帥親至前線,竟被敵人誘之深入以至中伏,使全線潰敗,敵軍乘勝追擊,大敗虧輸,狼狽不堪,於八月六日倉皇返寧。如此慘敗,羞憤可知,更何況誓言在耳,實難以下台,竟槍殺前敵總指揮王天培以泄憤遮羞。
蔣介石原想一舉奪回徐州,殲滅孫傳芳殘部,然後解決武漢。不意徐州未得,卻敗北如是,幸白崇禧壓陣有方、指揮若定,得免全軍覆沒,然敵炮已臨浦口,隔江可聞,顏麵何存?而武漢東征之師已沿江而下,步步進逼,可謂左右受敵、內外交攻,實非引退不足以藏敗績之恥、非下野不足以消武漢之怒。武漢國府主席汪精衛早於七月二十三日便公開宣稱蔣介石“是黨國唯一的敵人、是國民革命軍唯一的敵人、是國民黨唯一的敵人”!(汪撰《中國國民黨告國民革命將士書》,載《民國日報》)武漢既已分共,倒蔣非因其反共,乃因其違紀,此亦蔣自知在兵敗之餘,非下台不可的原因。
蔣介石自徐州敗歸之時,即告李宗仁其下台已不可免,並以軍事相托,故引退絕非猝然。“辭職宣言”由陳布雷起草,到八月十三日於蔣離寧後才見諸報端,其間兩個月,尚須做複出的準備工作以及修改文稿等等。這篇宣言無疑經陳布雷精心包裝過,我們必須拆開來看,以見真相。蔣介石首先說:
中正自薰沐總理之教訓,即以二義自矢:一、認黨高於一切,在黨的利益之下,黨員個人絕無呈主觀、用感情、計利害之餘地。二、認捍衛黨基為黨員最大之天職。苟有逞智弄巧,陽奉陰違,篡奪吾黨基礎、剽易吾黨主義,使吾黨名存而實亡者,必竭全力以鏟除之(《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第三十卷,頁五十二,另參閱《國聞周報》第四卷第三十三期)
他必須下台,即因自南昌以來,以個人之“主觀”、“感情”“利害”,抗命黨中央,甚至別立中央。武漢中央呼籲“恢複黨權”,即針對他而來。他原想以武力解決武漢黨中央,無奈兵敗,兩麵受敵,隻好引退以解困,而竟以“認黨高於一切”為說詞,顯然欲以“黑白講”來混淆視聽。至於他於宣言中護黨的振振之詞,從他日後一再“鏟除”異己視之,直把個人的權力基礎與“吾黨基礎”畫等號,以責成黨員為他個人效忠,已藏其機。
他於八月十四日在上海發布的“辭職宣言”中又說:“昔日以黨之命令不能不進者,今若認中正一退,可解糾紛,中正固無時無刻或忘歸隱也……今既咎戾集於一身,即應自劾而歸去,解除職權,以謝天下。”(同上,頁五十二、五十七)此話才透露一點天機,已不是假設性的要他退。
李宗仁於蔣下野後赴廬山與漢方會晤,始知唐生智乃欲揮師下蕪湖,實如吳稚暉所說:“照唐生智那種氣勢洶洶,我們兩麵受敵不了,蔣先生暫時歇一歇也好。”(李雲漢《從容共到清黨》,頁七六二)因蔣之“歇一歇”,漢方才肯派孫科與譚延為代表與李宗仁返寧議和,益知蔣在當時情況下,是非下台不可的。李亦因而體會到蔣下野這著棋下得高明,因一下野即失武漢東征的借口(參閱《李宗仁回憶錄》,頁三二五至三二七),至少可為緩兵之計。李宗仁在回憶錄中還提到,蔣故意散布桂係“逼宮”的謠言,後來無論正史野史竟多以此謠言之成理而信之。李曾要蔣辟謠,蔣笑而不予理會,李懷疑蔣借此打擊桂係。(見《李宗仁回憶錄》,頁三二○至三二一)其實“逼宮”之流言,無非想把蔣說成是一“受害者”,而混淆了他下野的真正原因。
接著蔣介石又在宣言中說:
幸賴主義之照臨、同誌之用命,曾不數月,湘、鄂、贛、閩全告複,此非中正所敢貪天之功,實中央執委會付托之專,用能集中號令,團結內部,不虞牽製,以克奏斯績也。何圖包孕本黨之共產黨徒,奉鮑羅廷之發縱指示,造作種種蜚語,提出軍閥、獨裁等口號,冀直接打倒中正,間接打倒國民革命。而本黨本軍之一部分同誌,不悟其奸,竟被所惑,遂以為中正有企圖軍閥及個人獨裁之傾向。(《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第三十卷,頁五十三)
由此可見,他於下野前夕,已想改寫曆史。他說“非敢貪天之功”,實把“克奏斯績”之戰功,歸諸於己。其實湘、鄂之戰,戰功屬李宗仁、唐生智,底定江南的首功是白崇禧,蔣僅具總司令之名,並無直接關係,而他親自指揮的南昌之戰與徐州一役,卻是整個北伐戰爭中最最慘敗的兩次。他之下台亦即因徐州喪師的後遺症,竟以“克奏斯績”來掩飾。此時武漢已分共,他仍以反共來轉移視聽。他痛罵鮑羅廷,但若非鮑助孫中山改組、若無俄援,廣州革命根據地何從建立?北伐何從開始?若非中共大搞群眾運動,何能四處響應,不數月而達京滬?他為了掩蓋“兔死狗烹”之事實,竟反咬共黨一口,予其清黨以合理化,並以“打倒中正”與“打倒國民革命”混為一談,且故意顛倒“打倒中正”之因果關係。至於其“個人獨裁之傾向”,在當時即未彰著,亦為其後來行事所證實,還不止是“傾向”而已,日益見諸具體行動矣。
他最後要求“武漢同誌克期聯袂遷移來寧,共同集合於南京,而謀黨國大政之進行”(同上,頁五十六),則不得不承認武漢中央為正統,由漢遷寧,其自立之南京政府自須撤銷後並入。他於發表此宣言之後,又於八月十九日發電辭總司令職權。但他並非真正歸隱鄉裏,實繼續在幕後策動,並於離寧前便已安排親信姚琮的警衛師與孫星環的憲兵團,駐守南京城,以及密令何應欽掌握其嫡係部隊,其伺機再起的意圖已十分明顯。既欲再起,時局不能搞得太糜爛,否則覆巢之下無完卵。李宗仁終於八月底九月初贏得棲霞龍潭之役,擊潰孫傳芳意圖南渡之師。但龍潭之戰是險勝。若失敗,南京固不守,整個江南亦難保,就可到全局潰敗的地步。李宗仁指出,緊要關頭偶然發現何應欽想收兵保存實力,幸及時製止。(見《李宗仁回憶錄》,頁三三五至三三六)何若無蔣命,何能出此?但同時蔣亦雅不欲時局太穩定,讓汪精衛遷都成功,統一黨權,否則將扼殺再出之身價。總之,蔣介石的如意算盤是,借下野以金蟬脫殼,然後見機效“哪吒鬧海”,於政潮迭起中脫穎而出,造成“斯人不出奈天下何”的局麵,以達到集大權於一身的目標。
蔣介石下野後,李宗仁即於一九二七年八月十六日電告汪精衛,請將武漢中央政府盡快遷往南京,汪於翌日在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第四十七次會議上,宣稱:
遷都南京是中央四月初旬就決定了的議案,何況現在南京政府已經無人負責。據今天所收的報告,也說南京政府已經停止辦公,事實上已不存在,那麽我們應決定到南京去的方式。(見該次會議速記錄)
遂複電李宗仁,決定遷寧。於此可見雙方議定遷都南京,表明南京方麵自立的中央已經撤銷,以武漢中央為惟一的國民黨中央,亦為寧漢由分裂而合流的主要前提。汪乃於九月五日率領顧孟餘、徐謙、陳公博、朱培德等中央委員,乘艦抵達南京。汪一到就力述,要寧漢合作、黨內統一,必須召開二屆四中全會,以承續武漢召開的三中全會,亦借此顯明武漢中央的正統與合法。但汪到之後,發現寧方中央委員胡漢民、吳稚暉、張靜江、蔡元培、李石曾等人已經避居上海,很可能受蔣之嗾使,不與汪合作籌開四中全會。汪為了表現合作精神,派譚延闓、孫科兩人赴滬溝通。但為胡等所拒。汪遂偕譚、孫以及朱培德、李宗仁、李烈鈞、程潛、於右任等要員聯袂去上海勸駕。不意不僅胡漢民等不願合作,而且聚集上海的極右西山會議派老國民黨也來攪局。蓋因蔣介石於四一二上海屠共之後,即恢複西山會議派林森、鄒魯、張繼等黨籍,密談統一黨務,早已合流。故滬寧沆瀣一氣,刻意在法統問題上大做文章,抵製汪堅持召開的四中全會。如張靜江竟聲稱,武漢政府並非正統政府,前所召開之三中全會乃聯共會議,也屬非法,故根本沒有召開四中之資格,而主張重新召開三中,以銜接二屆二中。且不論有違寧漢合作之前提,若以聯共為非法,則孫中山聯俄容共之一屆即應否認,根本要重起爐灶。以張與蔣之親密關係,此橫蠻刁難之語顯由蔣之授意。更可注意者,後來蔣再出奪權成功,徑自召開四中全會,就不管合法不合法了。更可見張之目的,就在搗蛋,使話談不下去,無從溝通。
國民黨各方人馬再於九月十一日聚會,汪精衛再度提出四中全會召開之必要,然續遭張靜江、蔡元培、李石曾等反對,西山會議派分子更在旁鼓噪。在此情況下,原在武漢中央的孫科提出折中辦法,由滬、寧、漢三方籌組中央特別委員會,暫時行使中央職權,以籌備召開三大,得到大部分人讚同(見《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紀錄》原件),汪孤掌難鳴,隻好默認,但心中極不以為然,為了不使談判決裂,僅表示消極,遂於十三日夜離開上海,前往九江,通電引退。汪之堅持召開四中全會,自有其原則立場,自謂:“中央第四次全體會議之被挫,特別委員會之產生,實為寧漢合作以後,至可痛心之事,亦本黨至可痛心之事也。”(汪精衛《複法總支部函》)李雲漢以此指責“汪兆銘反複”(見氏著《從容共到清黨》,頁七七二),殊失公正。特委會雖於九月十五日正式在南京成立,汪亦被選為國府常委之一,但由於汪之消極引退。所謂合流,全無實質意義,必為野居奉化墳莊的蔣介石所竊笑自喜!
武漢政府遷寧之後,兩湖便在軍事強人唐生智控製之下。唐原反對合流,欲東下奪權,自有其個人野心,乃慫恿汪成立武漢政治分會,以與特委會相抗。唐更公開宣布反對特委會,廣州張發奎通電支持,國民黨遂又成對峙之勢。南京特委會遂派孫科、伍朝樞、居正等上廬山晤汪,在同意於十一月一日在南京召開二屆四中全會的前提下,獲致恢複中央之協議,可見汪所爭主要僅此一端。然而十月二十日南京特委會突下令討伐唐生智,引發戰爭,四中全會又因故流產,汪憤然取道回粵,反對南京特委會,準備在粵籌開四中全會。約當此時,蔣介石提早自日本返滬,於十一月十日電汪,讚同召開四中全會,並請汪赴滬晤商,並參與預備會。兩個多月前,蔣初下野,猶拒見汪,汪鑒此善意,遂於十一月十五日偕李濟深在廣州啟程,經港赴滬。不意又發生變故,廣州於十六日晚上發生事變,張發奎與黃琪翔以武力驅逐代理李濟深主持粵政的黃紹竑。因而汪於十八日抵滬時,即遭李宗仁、吳稚暉、蔡元培等妄加攻訐,令汪百口莫辯。吳稚暉更於十二月五日聯合張靜江等,提案彈劾汪精衛、顧孟餘、陳公博。又是吳稚暉、張靜江在耍把戲,能不懷疑幕後的“黑手”?在此處境下,汪乃順水推舟,促請蔣介石複職而個人引退(閱《汪精衛先生最近演說集》,頁一七九),冀求稍緩攻擊。然十二月十一日又發生廣州暴動,共產黨起事,組織公社,吳稚暉等再借此變本加厲指責汪精衛,妄指其“釀成此次之巨變”。汪雖辯解,但南京國府仍於十六日決議討伐張、黃之外,並通緝汪、陳、顧三人。事情既已發展到此一地步,汪精衛不得不於當晚偕秘書曾仲鳴,懷著鬱憤心情,再度登輪赴法。我們不能不懷疑,蔣介石串通特委會分子,引汪離粵,俟汪抵滬後,借故攻擊,不遺餘力,不容置辯,使其無法立足而被驅出國門。汪精衛此次離國,與上次因中山艦事變出國,雖屬“異曲”,但對蔣介石而言,卻是“同工”。
汪出國門後,特委會卻於十二月二十八日自告結束,該會除了令各地各級黨部,厲行清黨,重新登記黨員外(見《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第四次會議記錄》一九二七年九月二十七日,頁六),好像是特別與汪過不去而設立的。在中樞空虛的情況下,蔣介石複出的時機已經成熟。一九二八年年初,複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職,二月二日在南京召開二屆四中全會,汪堅持而做不到的,蔣於一退一進之餘做成功了,攫取了國民黨最高權力。一時之間身邊沒有了汪精衛的陰影,沒有了共產黨的陰影,也沒有了唐生智的陰影。在大權幾乎獨攬之下,四中全會任命他為中執會黨務委員兼組織部長和軍委主席,進而通過整理各地黨務案,削減派係力量,基本上已集黨、政、軍實權於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