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這麽慘,她不去看看怎麽能開心呢!


    穆寧問道:“你在玉琴門有認識的人嗎?”


    初曉把雪鷹帶在身邊,跟著穆寧的身後:“沒有啊。”


    穆寧提醒道:“不要和她們太親近。”


    初曉故作疑惑:“為什麽呢?”


    穆寧語氣很淡:“她們惹了麻煩,怕是會連累到師妹,此次找來也沒安好心。”


    初曉停下了腳步,神色猶豫:“那我們還去見嗎?”


    作者有話要說:  初曉:師父感動嗎!


    辰卿真人:動不了動不了。


    第54章 再見曲清露


    初曉自然知道穆寧肯定要帶她去見玉琴門的人, 那一句話不過是以退為進而已。


    穆寧並沒有讓玉琴門的人上蒼南門的飛舟,而是約了一個最近的城鎮見麵。


    鎮子雖然不大, 卻因為在長空秘境的必經之路上, 每到長空秘境要開放的時候都格外的熱鬧。


    穆寧帶著初曉到的時候,玉琴門的人已經等在裏麵了。


    玉琴門來的是一位長老和兩位年輕的女修,她們三人像是沒料到穆寧竟然帶了人來,長老隻是眼神中露出了幾分差異,倒是很快恢複了正常,而兩位女修麵積略小的下意識看向了長老。


    穆寧不管心中如何想, 麵上絲毫不漏, 也做足了晚輩的姿態:“趙長老, 晚輩來晚了。”


    趙長老笑了下, 她容貌秀美,看起來也就二十左右的模樣:“我們也是剛到, 請坐。”


    穆寧先給初曉拉開了椅子,讓她坐下後,自己才在初曉身邊落座:“秋雁這位是玉琴門的趙長老, 最擅長音律, 師父也曾誇讚過。”


    趙長老笑容如常, 直接取了一對鈴鐺說道:“早聽說貴派掌門又收了一位親傳弟子,隻是今次沒想到能見到, 沒有特意準備見麵禮,這小玩意兒先拿著玩。”


    初曉沒有去接,而是看向了穆寧。


    穆寧點了下頭。


    初曉起身雙手接過, 說道:“謝謝趙長老。”


    這對鈴鐺可不是什麽小玩意,玉琴門最有名的就是音攻,唐唐玉琴門長老把姿態放這麽低還真是能屈能伸。


    初曉覺得玉琴門最出名的不該是音攻,而是變臉。


    在天一閣還沒出事之前,玉琴門的人對天一閣態度也格外親善,可等天一閣出事,玉琴門的態度變的連個過渡都沒有。


    甚至敢逼著她師父去問心崖。


    如今冷靜下來想那時候玉琴門強硬的態度,可以解釋為因為弟子的死太過震驚,也可以理解為怕是早已和那些門派私下勾連準備對天一閣發難了。


    畢竟那個時候天一閣還沒有真的出事。


    那麽所謂掌門徒弟的死是不是也有什麽蹊蹺在裏麵?


    不過初曉可以確定人是秦韶苒殺的並且嫁禍到自己身上,隻是玉琴門是真的不知道,還是假的不知道,就不得而知了。


    初曉也沒想到秦韶苒手上會有自己的血,還在殺了玉琴門的人後,特意留下自己的血,把線索都引向了她。


    正巧那個時候初曉和玉琴門的那位掌門弟子有矛盾,當時她當著初曉麵糾纏辰卿真人,初曉和她動手,被不少人都看到了。


    而且她死的那晚,還曾讓人傳信約初曉見麵。


    初曉根本懶得去見,畢竟比起見那麽一個人,當然是留在自己師父身邊更重要了。


    最重要的是辰卿真人親口對初曉說絕對不會娶玉琴門的這位掌門弟子。


    初曉沒想到,她就這麽死了,而且她的兵器上還有自己的血。


    秦韶苒會殺她,不單單因為秦韶苒喜歡辰卿真人,怕是她知道了什麽不該知道的事情,所以說在陌生地方,就不要到處走,特別去那種一看就隱蔽的地方,不僅自己死了還給別人添麻煩。


    初曉拿著那對鈴鐺想了許多,其實她更想知道在問心崖,玉琴門問了師父什麽,讓師父寧願受傷也不願意開口。


    既然能證明她的清白,想來問的並不是關於玉琴門掌門弟子死的事情。


    就在初曉想東想西的時候,趙長老開口道:“不知道我提議的事情,瓊林真人考慮的怎麽樣了。”


    初曉反應了一下才想起來瓊林真人就是蒼南門的掌門。


    穆寧說道:“這件事,師父已經拒絕了。”


    “我這師侄也是死心眼。”趙長老說道:“對你念念不忘,不求身份隻想留在你身邊。”


    初曉故作詫異看向了穆寧,其實她已經猜到玉琴門要做什麽,一片癡心什麽的是真是假誰也不知道,隻是玉琴門的心思卻眾人皆知。


    穆寧溫文爾雅,說道:“我已有想娶之人。”


    初曉明白了穆寧為什麽要帶她來見玉琴門的人,這是想讓她有危機感嗎?


    趙長老眼神微妙看了眼初曉,笑了下說道:“為奴為婢也就是了。”


    穆寧說道:“不敢。”


    趙長老說道:“我這師侄雖然不是單靈根,也是水木雙靈根。”


    初曉覺得此時的趙長老還真有點綺瑩樓老鴇的架勢,一個用樓中姑娘的美貌當作貨品,一個是以門派弟子的靈根。


    除此之外,就是趙長老還打著一個愛的借口而已。


    穆寧笑了下說道:“玉琴門的弟子自然優秀。”


    初曉已經隱隱猜到趙長老口中的師侄是誰了,雲州秘境中唯一活著的玉琴門弟子。


    沒曾想一個掌門的徒弟,如今兜兜轉轉一圈被人像是貨品一樣送到穆寧的麵前。


    穆寧沒等趙長老開口,就問道:“師妹在看什麽?”


    初曉手裏拿著鈴鐺,說道:“我也不知道。”


    穆寧輕笑一聲,輕輕敲了下初曉的頭,哪怕沒有明說,玉琴門的三人也都從穆寧的表現看出他口中想要娶的人是誰了:“別盯著人家看。”


    初曉皺了皺鼻子說道:“她們一直在看我啊。”


    雖然初曉不知道為什麽穆寧把她推到前麵給玉琴門當靶子,她心中也不在意就是了。


    趙長老微微看了眼帶來的兩人,才笑著說道:“瓊林真人的小徒弟還真是天真爛漫。”


    穆寧笑了下,給初曉倒了杯茶,並沒有說什麽維護辯解的話。


    初曉假裝沒聽出來趙長老話中的諷刺,把玩著手中的鈴鐺:“趙長老要把哪位玉琴門的師姐推給師兄?”


    趙長老問道:“怎麽?”


    初曉咧嘴笑了下:“想來是個性格溫婉的。”


    “不許胡鬧。”穆寧溫言道:“師妹年紀小不懂事,趙長老別在意。”


    沒等趙長老開口,坐在趙長老左邊的姑娘就開口道:“就是我曲師姐,戴麵紗的,若是小師妹好奇不如和曲師姐聊幾句?到時候也在穆師兄麵前幫師姐說兩句。”


    這是多大仇?


    初曉覺得玉琴門弟子太有意思了,在這個時候,別的門派弟子麵前還要踩一踩對方。


    趙長老皺眉,說話的姑娘卻像是沒有看見趙長老的眼神,接著說道:“曲師姐也別帶著麵紗了,我們修真之人又不重視容貌,你看這位師妹臉上有胎記也落落大方的,想來穆師兄更欣賞這般性子。”


    這話說的很有意思一下子踩了兩個人,應該說這姑娘性子直還是說她無所畏懼呢?


    穆寧像是沒聽出來一樣:“師妹性子很好。”


    這段時間也不知道曲清露經曆了什麽,不管剛才趙長老的話還是如今她師妹的話,她都沒什麽反應,直到趙長老開口道:“既然如此,青露就取下麵紗吧。”


    曲清露手指微曲,停頓了下才取下麵紗,她右半邊的臉容貌姣好,而左半邊的臉卻被毀了容,讓人看了都覺得心驚。


    初曉一時都有些懷疑玉琴門是怎麽想的,送來曲清露這位雙靈根掌門弟子,雖然沒有明說,卻也暗示了是給穆寧當爐鼎的,偏偏又是毀了容貌,就不怕穆寧覺得玉琴門在挑釁嗎?


    先前玉琴門就沒底氣得罪蒼南門,如今更不可能。


    穆寧神色不變,好像什麽都沒察覺。


    曲清露看向穆寧說道:“穆師兄,我有句話想私下和你說,希望你聽完後再做最後的決定。”


    初曉有些疑惑看了看曲清露後又看向穆寧,像是不經意掃過了玉琴門剩下兩人的神色,趙長老明顯知道什麽,而開始說話的女修卻露出戒備和懷疑的眼神。


    莫非曲清露知道什麽事情,有底氣說服穆寧帶她離開?而且這也是趙長老今日會帶她來甚至說出這番話的原因?


    穆寧像是有些猶豫,不過很快點了下頭,對著初曉交代道:“師妹在這裏等我下。”


    初曉乖乖應了下來。


    穆寧說道:“曲師妹請。”


    曲清露重新把麵紗戴上,對著趙長老點了下頭就跟著穆寧出去了。


    被留下的玉琴門弟子咬牙卻看向出現:“秋師妹你可要小心點。”


    初曉像是不明白說道:“我不懂這位師姐的意思。”


    那女弟子還想再說什麽趙長老已經開口道:“夠了。”


    女弟子情緒有些激動:“姑母,姐姐就白死了嗎?”


    初曉說道:“原來你們是親戚,怪不得呢。”


    怪不得什麽她卻沒有說,這樣的話堵的玉琴門兩人心中憋屈。


    初曉開口道:“這位師姐若是有什麽話盡管與師兄直說就是了,你與我這般說的不明不白,我也是不懂。”


    在初曉話剛落,穆寧和曲清露就一並回來了,曲清露卻沒有坐回趙長老身邊,而是跟在穆寧身後。


    穆寧說道:“我邀請曲師妹到蒼南門做客一段時日,還請趙長老行個方便。”


    趙長老點頭,她這次不過是按照掌門的安排行事,本就是要送曲清露到穆寧身邊的,既然曲清露有本事讓穆寧開口,她依然不會阻攔:“請。”


    穆寧道謝後,就對初曉說道:“師妹,走吧。”


    初曉應了下來,跟在了穆寧的身邊。


    穆寧雖然開口帶走了曲清露,卻沒對她有太多的關注,反而沿途給初曉買了不少東西,有值錢的也有不值錢的,明顯都是哄小姑娘的。


    等回到蒼南門的飛舟,初曉才拿出那對鈴鐺遞給了穆寧:“我不太喜歡這對鈴鐺,還給師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死不要臉的我發財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波江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波江南並收藏死不要臉的我發財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