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發展之路
異世天庭:誰讓你這麽當山神的? 作者:道前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後,正太彪將懵懵懂懂的河靈帶走。
李源再度陷入了平淡且悠閑的日子。
在自己的山頭,這兒逛逛,那兒待待,愜意得很。
李源這一閑,就是半年多。
有時,李源都不禁心想:這才是神仙該過的日子嘛!
平平淡淡,枯燥無味,但卻是生活的真諦啊!
風和日麗,大地回暖。
春雨不問山河路,寒風散去自歸途。
安山殘雪消融,微微結冰的汗河,也恢複流動。
這片地區晝夜溫差極大,白日裏酷熱,夜晚又陰涼。
好在,生活在此地的人們,已經適應了這種節奏。
一年的年關熱鬧而過,李源的香火又掙了個盆滿缽滿。
出於謹慎,李源在山神廟後的牆壁上,畫上了一幅‘天庭畫卷’。
其中大部分都是模糊,隻有一尊金光燦燦的身影,屹立當中。
李源告訴百姓們,那是三界之天帝,是萬靈之尊。
而他,隻是天帝手下的一個小山神。
正是因為天庭賞識,天帝賜封,李源才得以受封山神。
在李源的懇請下,百姓們在山神廟供奉香火時,也總會念著那無上的天帝一份。
並且,李源請安月皇帝在如今安山最繁華的地區,分別建立了一座玉皇廟,與地母廟。
李源給百姓們普及天帝與地母的宏偉功績,讓百姓們原本籠統的認知清晰了不少。
百姓拜祭之後,李源自己又分別前去拜祭,各自供了些香火上去。
供給天帝的那一份,按理來說要交給玉令使上繳。
但李源著實信不過那貨,終究還是自己念著天帝的尊諱,試著供奉。
當然,因為某個白衣中年身在凡間,不問天庭事;導致那些功德飄上九霄後,在天上找不著這位大佬,很快又退了回來。
為此,李源憂心了許久。
他實在搞不懂,是因為自己的操作方式有誤,不能跳過玉令使;還是說,真得罪了天帝這位大佬。
好在,供奉給地母的那份功德香火,被地母廟的雕像收走了。
這才讓李源稍稍安心。
做完這些,李源又給正太彪立了座雕像,正式刻名為——彪。
像什麽雲霧大妖、正太彪、大妖彪、黑手彪......那都是調侃和外號。
唯有雕像上的,才是功德真名。
並且,李源將雕像放在安月的邊界,以彪之煞氣守衛邊境,當做鎮守邊界的護國大妖。
此後,安月的氣運,將與正太彪牽連。
隻要安月不滅,安山不倒。
正太彪就永遠是有身份有根腳的功德大妖。
正太彪聽聞後,神色複雜地給了李源幾拳,卻是沒使半分力氣。
李源此舉,將它正式變成了安月百姓的供奉對象之一。
此後,隻要百姓們心裏還念著它的好,屬於彪的香火之力,就永遠不會絕。
雖說天道規則裏,沒有關於供奉妖獸的條例。
但功德香火庇護的實在好處,正太彪是看得見的。
當然,若是安月有難,它這護國大妖,也是不能無動於衷的。
不過......
在這人世間,除了強大的仙神出手,誰能幹得過大妖彪呢?
安月,不搞得天怒人怨,惹蒼天降劫、傾覆大勢,就基本立於不滅之地。
再怎麽,也不會滅了國。
而正太彪,也基本等於永世享受香火供奉。
安月百姓經過半年多的艱苦煎熬,終於等到了那些雜米稻的成熟。
高產的雜米稻,大大緩解了安月百姓的食糧壓力。
就是那味道吧,實在不敢恭維。
煮如嚼蠟,蒸如粒土。
隻是,百姓有百姓的方法。
既然蒸煮不好吃,他們就研磨成粉,製成幹糧大餅。
或是蒸成窩窩,做成醃團。
要麽就鹽巴搞起,醋布放重,做成炒米。
還有人在巧合之下,發現了一種酸口的野草,味道較衝,根須為白色,長莖少葉。
單吃會口酸不適,可加點兒醋水,配上這半點味兒都無的雜米飯,倒是顯得爽口許多。
李源聽聞後,都好奇地的去看了看。
好家夥,異世界版的折耳根!
百姓們手裏拿著這雜米,那是各顯神通,食用方法層出不窮。
應了那句話:
不怕難吃,隻怕沒得吃!
一旦有的吃,總會想辦法,把難吃變好吃!
隆君的研究還充滿著不確定性,尤其對水稻一方麵,那才剛開始。
他隻能請安月皇帝叫百姓們再種一季這雜米稻。
爭取下次收穀前,能研究出高產美味的稻米品種來。
有著靈藥的靈氣滋養,那些種在試驗田的稻苗的生長速度,要比尋常快上許多。
當然,靈氣的加速,也會隱隱影響稻苗生長的真實情況。
一切的實際效用,都還得靠隆君等人仔細鑽研觀察。
百姓們手中有了糧,安月朝廷才能拿出一部分購米的錢財,去外界兌換肉食。
才能給百姓們補補身子。
當安月皇帝將一則信息告訴李源時,李源心中某些關於養殖的念想頓時彈了出來。
安山‘荒地’之外,在乾國之間,有一片遼闊的荒草之地。
那兒相當於一片荒地大草原。
但因為物資匱乏,易攻難守,導致離得最近的乾國,一直沒有半點想法。
荒草之地的遼闊,不比安山區域小,甚至更加寬廣。
而就在最近,乾帝下令,將荒草之地割讓給了安月,作為數年前安月出兵相助的回報。
雖然那荒草之地實際上根本無人管,但乾國百姓還是自認為是乾國的領土。
乾帝這一舉措,給了安月大發展機會的同時,也向乾國內部表露了一些態度。
而安月皇帝更是知道,乾帝快撐不住了。
身染劇毒,想盡辦法延續的五年壽命,乾帝已經隻剩下了短短數月不到。
知道這件事的人不多,隻有乾帝幾位心腹,以及安月皇帝等人。
其他人,都隻知道乾帝染疾,卻不知怎麽個病。
乾帝之心,或許世上,唯有安月皇帝能夠完全懂得。
那是帝王將隕時,最後的躍起。
這一位中庸之帝,碌碌無為大半生。
但在經曆叛亂戰爭,又身中劇毒後,知曉時日無多,性子反而大變。
變得狠辣,果決。
隻可惜,還是太晚。
乾國之根,已然腐爛。
而且,他也沒有時間去慢慢改變。
乾帝發覺自己救不了乾國。
所以他決定,要在自己死時,肅清這一切,盡量帶走乾國的腐敗之氣。
可那之後,陷入混亂的乾國子民,還需要一位仁明的帝王來帶領。
相比乾國皇室那些無能之輩,和如狼似虎的旭國。
乾帝寧願將江山交給安月皇帝。
這兩位帝王或許相見不多,但卻已然知曉對方的心性。
乾帝所做這一切,願意將乾國之地拱手讓給安月,條件隻有兩個。
第一,就是希望安月占領乾國後,安月皇帝不能大肆屠殺乾國百姓。他希望乾國的百姓,以後能作為安月的百姓,共同生活下去。
第二,便是希望安月皇帝善待那些來到了安月的皇室子嗣,給他們衣食無憂的身份和後路。
別的,再無他求。
帝王之心,也許很複雜。
可領袖之心、身為人父之心,有時卻是純粹。
李源再度陷入了平淡且悠閑的日子。
在自己的山頭,這兒逛逛,那兒待待,愜意得很。
李源這一閑,就是半年多。
有時,李源都不禁心想:這才是神仙該過的日子嘛!
平平淡淡,枯燥無味,但卻是生活的真諦啊!
風和日麗,大地回暖。
春雨不問山河路,寒風散去自歸途。
安山殘雪消融,微微結冰的汗河,也恢複流動。
這片地區晝夜溫差極大,白日裏酷熱,夜晚又陰涼。
好在,生活在此地的人們,已經適應了這種節奏。
一年的年關熱鬧而過,李源的香火又掙了個盆滿缽滿。
出於謹慎,李源在山神廟後的牆壁上,畫上了一幅‘天庭畫卷’。
其中大部分都是模糊,隻有一尊金光燦燦的身影,屹立當中。
李源告訴百姓們,那是三界之天帝,是萬靈之尊。
而他,隻是天帝手下的一個小山神。
正是因為天庭賞識,天帝賜封,李源才得以受封山神。
在李源的懇請下,百姓們在山神廟供奉香火時,也總會念著那無上的天帝一份。
並且,李源請安月皇帝在如今安山最繁華的地區,分別建立了一座玉皇廟,與地母廟。
李源給百姓們普及天帝與地母的宏偉功績,讓百姓們原本籠統的認知清晰了不少。
百姓拜祭之後,李源自己又分別前去拜祭,各自供了些香火上去。
供給天帝的那一份,按理來說要交給玉令使上繳。
但李源著實信不過那貨,終究還是自己念著天帝的尊諱,試著供奉。
當然,因為某個白衣中年身在凡間,不問天庭事;導致那些功德飄上九霄後,在天上找不著這位大佬,很快又退了回來。
為此,李源憂心了許久。
他實在搞不懂,是因為自己的操作方式有誤,不能跳過玉令使;還是說,真得罪了天帝這位大佬。
好在,供奉給地母的那份功德香火,被地母廟的雕像收走了。
這才讓李源稍稍安心。
做完這些,李源又給正太彪立了座雕像,正式刻名為——彪。
像什麽雲霧大妖、正太彪、大妖彪、黑手彪......那都是調侃和外號。
唯有雕像上的,才是功德真名。
並且,李源將雕像放在安月的邊界,以彪之煞氣守衛邊境,當做鎮守邊界的護國大妖。
此後,安月的氣運,將與正太彪牽連。
隻要安月不滅,安山不倒。
正太彪就永遠是有身份有根腳的功德大妖。
正太彪聽聞後,神色複雜地給了李源幾拳,卻是沒使半分力氣。
李源此舉,將它正式變成了安月百姓的供奉對象之一。
此後,隻要百姓們心裏還念著它的好,屬於彪的香火之力,就永遠不會絕。
雖說天道規則裏,沒有關於供奉妖獸的條例。
但功德香火庇護的實在好處,正太彪是看得見的。
當然,若是安月有難,它這護國大妖,也是不能無動於衷的。
不過......
在這人世間,除了強大的仙神出手,誰能幹得過大妖彪呢?
安月,不搞得天怒人怨,惹蒼天降劫、傾覆大勢,就基本立於不滅之地。
再怎麽,也不會滅了國。
而正太彪,也基本等於永世享受香火供奉。
安月百姓經過半年多的艱苦煎熬,終於等到了那些雜米稻的成熟。
高產的雜米稻,大大緩解了安月百姓的食糧壓力。
就是那味道吧,實在不敢恭維。
煮如嚼蠟,蒸如粒土。
隻是,百姓有百姓的方法。
既然蒸煮不好吃,他們就研磨成粉,製成幹糧大餅。
或是蒸成窩窩,做成醃團。
要麽就鹽巴搞起,醋布放重,做成炒米。
還有人在巧合之下,發現了一種酸口的野草,味道較衝,根須為白色,長莖少葉。
單吃會口酸不適,可加點兒醋水,配上這半點味兒都無的雜米飯,倒是顯得爽口許多。
李源聽聞後,都好奇地的去看了看。
好家夥,異世界版的折耳根!
百姓們手裏拿著這雜米,那是各顯神通,食用方法層出不窮。
應了那句話:
不怕難吃,隻怕沒得吃!
一旦有的吃,總會想辦法,把難吃變好吃!
隆君的研究還充滿著不確定性,尤其對水稻一方麵,那才剛開始。
他隻能請安月皇帝叫百姓們再種一季這雜米稻。
爭取下次收穀前,能研究出高產美味的稻米品種來。
有著靈藥的靈氣滋養,那些種在試驗田的稻苗的生長速度,要比尋常快上許多。
當然,靈氣的加速,也會隱隱影響稻苗生長的真實情況。
一切的實際效用,都還得靠隆君等人仔細鑽研觀察。
百姓們手中有了糧,安月朝廷才能拿出一部分購米的錢財,去外界兌換肉食。
才能給百姓們補補身子。
當安月皇帝將一則信息告訴李源時,李源心中某些關於養殖的念想頓時彈了出來。
安山‘荒地’之外,在乾國之間,有一片遼闊的荒草之地。
那兒相當於一片荒地大草原。
但因為物資匱乏,易攻難守,導致離得最近的乾國,一直沒有半點想法。
荒草之地的遼闊,不比安山區域小,甚至更加寬廣。
而就在最近,乾帝下令,將荒草之地割讓給了安月,作為數年前安月出兵相助的回報。
雖然那荒草之地實際上根本無人管,但乾國百姓還是自認為是乾國的領土。
乾帝這一舉措,給了安月大發展機會的同時,也向乾國內部表露了一些態度。
而安月皇帝更是知道,乾帝快撐不住了。
身染劇毒,想盡辦法延續的五年壽命,乾帝已經隻剩下了短短數月不到。
知道這件事的人不多,隻有乾帝幾位心腹,以及安月皇帝等人。
其他人,都隻知道乾帝染疾,卻不知怎麽個病。
乾帝之心,或許世上,唯有安月皇帝能夠完全懂得。
那是帝王將隕時,最後的躍起。
這一位中庸之帝,碌碌無為大半生。
但在經曆叛亂戰爭,又身中劇毒後,知曉時日無多,性子反而大變。
變得狠辣,果決。
隻可惜,還是太晚。
乾國之根,已然腐爛。
而且,他也沒有時間去慢慢改變。
乾帝發覺自己救不了乾國。
所以他決定,要在自己死時,肅清這一切,盡量帶走乾國的腐敗之氣。
可那之後,陷入混亂的乾國子民,還需要一位仁明的帝王來帶領。
相比乾國皇室那些無能之輩,和如狼似虎的旭國。
乾帝寧願將江山交給安月皇帝。
這兩位帝王或許相見不多,但卻已然知曉對方的心性。
乾帝所做這一切,願意將乾國之地拱手讓給安月,條件隻有兩個。
第一,就是希望安月占領乾國後,安月皇帝不能大肆屠殺乾國百姓。他希望乾國的百姓,以後能作為安月的百姓,共同生活下去。
第二,便是希望安月皇帝善待那些來到了安月的皇室子嗣,給他們衣食無憂的身份和後路。
別的,再無他求。
帝王之心,也許很複雜。
可領袖之心、身為人父之心,有時卻是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