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戰前動員,討伐檄文
盲目劍聖,睜眼即無敵 作者:黃瓜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間流逝,一個月時間彈指而過。
在這期間,天州徹底統一,五姓家族組成「天盟」組織,盟主由監天閣第三殿主擔任,姬無雙擔任少盟主職位,五姓家族家主擔任最高元老團。
「天盟」攏共二十一位擎天修士,超過百位朝暉境,麾下盟軍短時間內拉起百萬眾。
百萬修士陳列沿海區域,在海畔修行,朝餐霞光、日食暮意,對浪習武,儼然一副戰前動員架勢。
盟主王洵親手書寫一封討伐檄文,遞給荒域大晉皇朝。
討伐檄文簡單陳述:
【荒域無道,女帝殘暴,時空劍聖助紂為虐,為世不容,故,初代人皇組建的監天閣意欲討賊,荒域修士倘若迷途知返,可前往天州臣服,戰後不再追求罪責,相反照常封賞。】
討伐檄文對女帝、時空劍聖近些年來的罪孽大書特書,宣揚他們夫妻二人的不是,企圖動搖荒域民心。
可惜反響平平,女帝和帝君的功績,荒域人民有目共睹。
再者,最近一段時間浩浩蕩蕩的改革措施,針對的都是中低層群體,此舉深得民心。
為了讓改革順利推進,一些利益既得者,比如盤踞一方的世家門閥,都被皇朝抄家滅族,膽敢違逆帝意,皆視為逆臣,自當該死。
光是滅族的門閥世家就有十幾個,查封家產、連根拔起的更是超過百家,何其痛快!被那些世家頂在頭頂壓迫的中低層一下子對皇朝死心塌地。
當然。
荒域裏也不免有‘荒奸’,覺得雙方實力差距過大,縱使時空劍聖天賦妖孽,也不可能以一己之力逆流大勢,從而選擇投靠天盟。
帝京。
金鑾殿。
女帝東方琉璃鳳眸半闔,食指敲擊桌案,發出篤篤聲。
堂下。
斷岸王林戮,手捧卷書,匯報道:
“已查獲暗中聯係天盟,叛國投敵者、販賣情報者、暗通款曲者有五十位,皆是五品以上官員,其中都是從其他國度歸順而來的「新臣」,大晉皇朝的老臣,無一人叛國。”
東方琉璃紅唇微翹,既有嘲弄,亦有悲哀:
“還不錯。”
“至少與大晉一路風風雨雨走來的老臣,沒有被輕易動搖軍心,能查出來這麽多,足夠了!他們這些逆臣,充當戰前的祭品,往後不必再查。”
林戮心裏疑惑,但理性告訴他,女帝此舉定有深意,便沒多問,退回朝臣之列。
然而,一些心思深沉的老家夥們,都已經揣度雛女帝用意。
戰前大肆查抄大臣,容易動搖軍心,導致人心惶惶、陷入人人自危的情景。
就算清清白白的臣子,見到這種陣仗,不免也會自我反省,仔細查缺補漏,看看平時哪裏沒做好,防止被誤抓誤判。
所以,
比起一兩個蛀蟲,無疑先保住整座基本盤更為重要。
江滄海站出來,繼續匯報:
“最新消息,天策將軍李觀硯躋身擎天境,成為大晉皇朝第四尊擎天!黑衣宰相王先甲抵達正在閉關突破,不日就會有結果。”
“朝暉境修士數量已超過兩百位,與天盟方麵基本持平,召集參戰大軍超過兩百位,超過天盟將近一倍,眼下隻有頂端戰力還有不小差距。”
“不過老臣覺得,頂端戰力也沒有太大差距,帝君一人就能抵得上十位同境界。”
說著。
江滄海回眸瞥一眼群臣百官,眼裏蘊含深意。
無論這則消息是否有誇大嫌疑,都會震懾住一些心懷鬼胎的家夥。
要讓那些人反思反思,仔細掂量掂量,當真要背叛大晉皇朝嗎?
東方琉璃有些疑惑,道:
“朝暉境數量如此之多?”
自從大晉稱霸,她很少關注這些,一直都在忙活新朝建設。
直到現在,她才被告知,不免覺得驚訝。
江滄海頷首,坦然道:
“荒域氣運統一,比起天州提前將近一個月,許多卡在月耀境修士,或者天賦異稟者,都迅速突破。”
“再有,無我佛祖臨終散道的好處,遠比想象中大!”
說到這裏,江滄海不禁肅穆起來,繼續補充:
“無我佛祖那場持續三天三夜的散道,跟一般擎天境修士戰死,完全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意義!不止將殘破的荒域補足,好像還賦予特殊佛法加持,讓那些受過他恩惠的修士,長年累月的暗傷盡數修複,資質天賦全方位提升。”
“一鯨落萬物生,無我佛祖以死,換取足足幾十位月耀境突破朝暉。”
秦烽火咧嘴,就連他這個氣血幹枯的老頭子,自從被無我佛祖恩惠過,如今都已突破朝暉境中期,即將踏入後期。
江滄海銳利捕捉到秦老頭在笑,怒目狠狠瞪過去。
見狀,秦烽火趕忙收斂,低頭默哀。
東方琉璃默然。
她不禁想到鹹魚曾說過的一句話,那句話好像無我佛祖也說過:世上從來沒有最純粹的好人壞人,是人就有兩麵性,針對某件事,他可能是無惡不赦的壞人,可在其他時候,他也許是個好人。
從前她不理解,現在逐漸有些感悟。
是啊。
在被大晉滅國毀家的百姓眼中,大晉皇朝是正麵形象嗎?
肯定不是。
“傳令下去,往後不準再傳播無我佛祖的謠言,隻準將他一生功過清清楚楚寫出來,不得摻雜任何私人情緒。”
“是。”
江滄海拱手作揖,退回朝臣隊列。
緊接著,秦烽火出列,匯報近期針對天盟的戰爭部署。
凡是朝暉境以上,絕大部分都被派往沿海地帶,其中就包括天策將軍李觀硯、蘇清秋、陸鳳年、穹妹等等。
直到,一個倩影嫋嫋走出。
午蝶明眸皓齒愈發明豔,說道:
“啟稟女帝,臣有一事匯報。”
“關於諸神的!”
“我在遊曆山河時,遭遇一位從深海探險歸來的修行者,他告訴我,在極東海域,數百位神隻複蘇,建立了恢宏壯闊的天庭神殿!並且宣揚不參加任何一方戰爭,倘若誰招惹他們,就是與眾神為敵。”
此言一出,整個金鑾殿陷入死寂。
在這期間,天州徹底統一,五姓家族組成「天盟」組織,盟主由監天閣第三殿主擔任,姬無雙擔任少盟主職位,五姓家族家主擔任最高元老團。
「天盟」攏共二十一位擎天修士,超過百位朝暉境,麾下盟軍短時間內拉起百萬眾。
百萬修士陳列沿海區域,在海畔修行,朝餐霞光、日食暮意,對浪習武,儼然一副戰前動員架勢。
盟主王洵親手書寫一封討伐檄文,遞給荒域大晉皇朝。
討伐檄文簡單陳述:
【荒域無道,女帝殘暴,時空劍聖助紂為虐,為世不容,故,初代人皇組建的監天閣意欲討賊,荒域修士倘若迷途知返,可前往天州臣服,戰後不再追求罪責,相反照常封賞。】
討伐檄文對女帝、時空劍聖近些年來的罪孽大書特書,宣揚他們夫妻二人的不是,企圖動搖荒域民心。
可惜反響平平,女帝和帝君的功績,荒域人民有目共睹。
再者,最近一段時間浩浩蕩蕩的改革措施,針對的都是中低層群體,此舉深得民心。
為了讓改革順利推進,一些利益既得者,比如盤踞一方的世家門閥,都被皇朝抄家滅族,膽敢違逆帝意,皆視為逆臣,自當該死。
光是滅族的門閥世家就有十幾個,查封家產、連根拔起的更是超過百家,何其痛快!被那些世家頂在頭頂壓迫的中低層一下子對皇朝死心塌地。
當然。
荒域裏也不免有‘荒奸’,覺得雙方實力差距過大,縱使時空劍聖天賦妖孽,也不可能以一己之力逆流大勢,從而選擇投靠天盟。
帝京。
金鑾殿。
女帝東方琉璃鳳眸半闔,食指敲擊桌案,發出篤篤聲。
堂下。
斷岸王林戮,手捧卷書,匯報道:
“已查獲暗中聯係天盟,叛國投敵者、販賣情報者、暗通款曲者有五十位,皆是五品以上官員,其中都是從其他國度歸順而來的「新臣」,大晉皇朝的老臣,無一人叛國。”
東方琉璃紅唇微翹,既有嘲弄,亦有悲哀:
“還不錯。”
“至少與大晉一路風風雨雨走來的老臣,沒有被輕易動搖軍心,能查出來這麽多,足夠了!他們這些逆臣,充當戰前的祭品,往後不必再查。”
林戮心裏疑惑,但理性告訴他,女帝此舉定有深意,便沒多問,退回朝臣之列。
然而,一些心思深沉的老家夥們,都已經揣度雛女帝用意。
戰前大肆查抄大臣,容易動搖軍心,導致人心惶惶、陷入人人自危的情景。
就算清清白白的臣子,見到這種陣仗,不免也會自我反省,仔細查缺補漏,看看平時哪裏沒做好,防止被誤抓誤判。
所以,
比起一兩個蛀蟲,無疑先保住整座基本盤更為重要。
江滄海站出來,繼續匯報:
“最新消息,天策將軍李觀硯躋身擎天境,成為大晉皇朝第四尊擎天!黑衣宰相王先甲抵達正在閉關突破,不日就會有結果。”
“朝暉境修士數量已超過兩百位,與天盟方麵基本持平,召集參戰大軍超過兩百位,超過天盟將近一倍,眼下隻有頂端戰力還有不小差距。”
“不過老臣覺得,頂端戰力也沒有太大差距,帝君一人就能抵得上十位同境界。”
說著。
江滄海回眸瞥一眼群臣百官,眼裏蘊含深意。
無論這則消息是否有誇大嫌疑,都會震懾住一些心懷鬼胎的家夥。
要讓那些人反思反思,仔細掂量掂量,當真要背叛大晉皇朝嗎?
東方琉璃有些疑惑,道:
“朝暉境數量如此之多?”
自從大晉稱霸,她很少關注這些,一直都在忙活新朝建設。
直到現在,她才被告知,不免覺得驚訝。
江滄海頷首,坦然道:
“荒域氣運統一,比起天州提前將近一個月,許多卡在月耀境修士,或者天賦異稟者,都迅速突破。”
“再有,無我佛祖臨終散道的好處,遠比想象中大!”
說到這裏,江滄海不禁肅穆起來,繼續補充:
“無我佛祖那場持續三天三夜的散道,跟一般擎天境修士戰死,完全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意義!不止將殘破的荒域補足,好像還賦予特殊佛法加持,讓那些受過他恩惠的修士,長年累月的暗傷盡數修複,資質天賦全方位提升。”
“一鯨落萬物生,無我佛祖以死,換取足足幾十位月耀境突破朝暉。”
秦烽火咧嘴,就連他這個氣血幹枯的老頭子,自從被無我佛祖恩惠過,如今都已突破朝暉境中期,即將踏入後期。
江滄海銳利捕捉到秦老頭在笑,怒目狠狠瞪過去。
見狀,秦烽火趕忙收斂,低頭默哀。
東方琉璃默然。
她不禁想到鹹魚曾說過的一句話,那句話好像無我佛祖也說過:世上從來沒有最純粹的好人壞人,是人就有兩麵性,針對某件事,他可能是無惡不赦的壞人,可在其他時候,他也許是個好人。
從前她不理解,現在逐漸有些感悟。
是啊。
在被大晉滅國毀家的百姓眼中,大晉皇朝是正麵形象嗎?
肯定不是。
“傳令下去,往後不準再傳播無我佛祖的謠言,隻準將他一生功過清清楚楚寫出來,不得摻雜任何私人情緒。”
“是。”
江滄海拱手作揖,退回朝臣隊列。
緊接著,秦烽火出列,匯報近期針對天盟的戰爭部署。
凡是朝暉境以上,絕大部分都被派往沿海地帶,其中就包括天策將軍李觀硯、蘇清秋、陸鳳年、穹妹等等。
直到,一個倩影嫋嫋走出。
午蝶明眸皓齒愈發明豔,說道:
“啟稟女帝,臣有一事匯報。”
“關於諸神的!”
“我在遊曆山河時,遭遇一位從深海探險歸來的修行者,他告訴我,在極東海域,數百位神隻複蘇,建立了恢宏壯闊的天庭神殿!並且宣揚不參加任何一方戰爭,倘若誰招惹他們,就是與眾神為敵。”
此言一出,整個金鑾殿陷入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