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禦所,作為京都古城的核心部分,南北長約450米,東西寬約250米,四麵圍有高6米左右的牆垣。
按王吒最初的想法,是由他率軍攻打京都,而竇剛打大阪。
但麾下將領們強烈反對,鐵杆團向來是依托海軍作戰,港口城市沒有平定前,怎能讓團長涉險深入腹地攻打一國之都?
王吒不好反駁,二選一又不是唯一答案。
將領們希望主帥更安全一些,無可厚非,畢竟大戰要靠主帥決策,你老想當先鋒,我們還能越級當主帥不成。
所以,改為竇剛為先鋒大將打京都。
不可避免,竇剛部的攻堅火力會弱很多,因為迫擊炮和特戰隊肯定是要拱衛團長的。
京都禦所南麵是禦苑,禦苑內有眾多園林、建築以及神社。
從地理布局上看,禦所其實是禦苑的一部分,整個禦苑東西寬700米,南北長1300米,四周皆是土木圍牆。
隻不過,禦所位於禦苑北麵,可以算作獨立建築群。
禦所是倭國國王的行宮,原本是國家政治行政中心,但幕府掌控實權,禦所僅是國王的居所,再難於此發號施令。
竇剛攻入京都時,沒有理會禦苑,直接從北麵圍攻禦所,但武士反抗激烈,同時外部不斷湧入勤王軍隊,隻能暫時放棄攻打禦所,轉而在京都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攻打援軍。
王吒合計,竇剛的判斷十有八九正確,倭國國王已趁夜偷偷逃走。
因此,他率領部隊,從東本願寺向北出發,直接從禦苑南門開始攻打。
南門叫界町禦門,真是一個門,跟華夏宮城的城門樓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轟!轟!
八斤野戰炮兩炮便將界町禦門的木製大門轟爛。
“團長,王室護衛的箭術不錯,末將願為先鋒。”竇剛見團長要率隊衝鋒,著急擋在前麵,主動請戰。
倭國武士使用的是長弓,鐵杆團幾個月來與倭軍交手,遇到多次弓箭手攻擊,有一定威脅,但弊病太明顯。
射程短!
三個字足以點評也!
全世界冷兵器時代,弓弩製作技藝的最頂峰唯有中國,沒有之一!
弓弩的種類,特別是複合弓與勁弩,華夏遠勝其他國家,不同箭矢的應用,同樣是頂流,各種創意基本都在華夏戰場上出現過。
倭國弓為了增加弓箭的殺傷力,隻得不斷加長弓的長度,這樣能射出重箭破甲,變態的弓甚至長達2.2米,遠遠超過射手身高。
冷兵器時代,弓箭的製作技藝高,並不能帶來碾壓性的代差優勢,因而倭寇的弓箭手在古代曆史上的幾次交戰中,也能跟華夏射手互射,戰場上倒不至於完全被動挨打。
王吒嘿嘿一笑道:“無妨,就他們的幾把破弓,傷不了本團長。
傳我令,手榴彈先開路,刀牌手打頭陣,噴子跟在刀牌手身後,見到倭寇,就給老資打!
李準帶狙擊手,尋找製高點,自主射擊。”
有王吒衝鋒的地方,特戰隊便是尖刀,狠狠捅入敵寇要害。
轟隆轟隆!
十幾顆手榴彈順著被轟爛的界町禦門投進去開路。
隨後,高大柱領著數十名刀牌手隨即湧入禦苑,王吒拿著56半跟在刀牌手身後衝了進去。
叮!叮!叮!
弓箭對於全身鋼甲的鐵杆團作用微弱不計。
砰!砰!砰!
噴子與56半,那可是實打實的殺傷。
噴子乃城鎮巷戰的利器,目標若在二十米內,躲無可躲,非死即傷。
“團長,禦苑沒有鳥銃手,護衛人數也偏少。”竇剛發覺問題,及時匯報。
王吒與竇剛隔著麵甲對視,心裏皆歎,倭國國王已逃,鐵板釘釘。
火器手消失,僅留的護衛不過障眼術,讓鐵杆團誤認王室仍在抵抗而已。
鐵杆團穿過禦苑的拾翠亭、黑木梅等園林,穩步推進。
禦苑守軍數量不多,幾百個武士,難以抵擋湧入禦苑的兩千多鐵杆團精銳。
“竇剛你帶一千人搜查各處房屋與神社,其餘人跟我攻打仙洞禦所和大宮禦所。”
大宮禦所和仙洞禦所是退位的倭國國王居所。
倭國王室情報,鐵杆團自然全麵掌握,當前的倭國有兩位退位的國王,分別是後水尾國王和明正國王。
德川家光掌權之後,幕府與王室之間矛盾突顯,後水尾國王不堪操控,讓位於其女明正國王,明正是一位女王。
明正國王在位十幾年,又將王位傳給其同父異母的弟弟後光明國王,也就是當前倭國的國王。
不出所料,大宮禦所和仙洞禦所裏,王室成員早已消失,隻留下眾多侍女與奴仆。
“團長,問了幾個侍女與奴仆,無人知曉王室成員去向,隻知道三天前便再未見過王室的任何一個成員。”猴子探查一遍後,前來稟報。
“天色已晚,傳令將士,今夜先駐紮在禦苑,等明日軍隊匯合再圍攻禦所。”
王吒並不著急攻打,天黑視野有限,士兵易遭遇負隅頑抗的武士拚命搏殺,既然倭國國王已逃,沒必要無謂犧牲。
元月四日,南東北三麵的鐵杆團部隊陸續向禦所匯攏,將其圍得水泄不通。
截至今日,增援京都的倭軍,零星幾處有殘軍在城區躲藏,絕大部分被擊潰,再也無法掀起多大波浪。
很明顯,外圍過來增援的勤王部隊似乎也得到了國王逃出的消息,不再向京都匯聚。
午時過後,王吒命高橋勸降,禦所近九百年傳承,鐵杆團不忍激烈攻打損毀房屋建築,破壞園林亭閣,摔爛古董器玩。
“大阪師團”征戰京都,基本不打仗,專職勸降,昨日勸果輝煌,竟勸說一千多京都軍民投降。
倭國王室消失,禦所抵抗意誌不強,加上王吒的政策,隻要投降,放下兵器,鐵杆團會放降兵從北麵進入山區。
未時,六百多武士卸甲棄刀,王吒兌現承諾,由高橋部押送至北麵山區釋放。
至此,千年傳承的王室珍寶藏品,除了王室隨身攜帶的重寶,盡歸鐵杆團。
亥時,經過審問,猴子等人終於發現倭國王室消失之謎。
暗道!
在禦所紫宸殿與禦池庭中間,有一處叫小禦所的屋舍,正是暗道隱秘入口。
紫宸殿相當於太和殿的作用,是國王即位、元旦節會、立王子、讓位、修法等重大國事的場所。
禦池庭是王家園林,具有濃厚中式書院庭園設計的特征,小禦所可算為禦池庭的一處建築。
暗道規模龐大,岔路錯綜複雜。
攻到禦所,王吒已清楚,縱然是由自己領兵,有火力強力的特戰隊,抓捕倭國國王依然機會渺茫。
除非數萬大軍出動,徹底圍住京都。
翌日,經過特戰隊小心探查,找到暗道出口,京都東麵七裏外的如意嶽山區。
居然挖了七裏長的暗道,不枉盤踞京都九百年,倭國王室在逃跑上舍得大力投入。
元月六日,猴子搜查如意嶽,帶回重要信息。
“倭國國王逃往京都東麵的滋賀?”
王吒不由大喜,滋賀離京都不過二十一裏,騎兵出擊,必能攻其不備。
“團長,末將願前往抓捕。”石勇一聽消息,瞬間來勁,隻要抓住倭國國王,必是攻打大阪與京都的首功。
“嘿嘿!本團長要親自去抓。”王吒揮手製止住石勇後,說出令所有將領大吃一驚的決定。
“萬萬不可,滋賀距離不遠,但要穿過一個山穀,恐有埋伏。”竇剛不得不立即發聲勸阻。
“是啊!團長,末將去就行,無須您親自出馬。”石勇也嚇得不輕,冠軍侯無論是戰力還是計謀,天下無雙,唯一讓手下提心吊膽的便是喜歡衝鋒陷陣。
高橋也覺得冠軍侯太瘋狂,不過他是降將,不敢發言。
新六連的趙龍盧虎,不善言辭,隻知道聽團長和張秀才的命令,號令一出,哪怕天上下刀子,絕不會動搖半分。
高大柱、猴子、鐵熊等將同樣擔心主帥安危,支持竇剛。
“無妨,京都四周倭寇,基本已被打垮,構不成多大威力,此次出擊,以騎兵為主,來去如風,倭寇根本沒時間集結兵力搞埋伏。”
此次攻打大阪與京都,仗沒有打夠打爽,王吒執意要領兵追擊倭國國王。
他戰意升騰,快速部署。
帶領新七連一千騎兵,加上三百特戰隊,以及十幾個新八連的江湖高手,還讓趙龍和高橋各領一千人跟隨出擊,輔助進攻。
鐵熊的鋼甲連騎術一般,與二營、琉球軍、以及新六連與新八連的其餘士兵留守京都,由竇剛坐鎮指揮。
留守的將士,最大任務是保護京都到大阪的運輸線路安全,將戰利品和勞工順利運送到港口。
當然,王吒也不全是頭腦發熱,他有自信,倭寇騎兵爛得一批,對鐵杆團騎兵根本構不成任何危險。
古有冠軍侯千裏縱橫,大漠深處擒拿匈奴王子,今有新冠軍侯,直搗倭國京都,快馬抓捕倭國國王,完美!
王吒想給此次戰役畫上完美的句號!
大軍快速運動到東麵的山穀,再怎麽熱血沸騰,該謹慎還是須謹慎,騎兵深入山穀是大忌。
趙龍和高橋的兩千步兵先行探路,並在山穀易伏擊地點布置戰兵。
山穀長約四裏,穿過後即到滋賀。
申時,騎兵穿過山穀,猶如出籠猛虎,君臨琵琶湖東岸平原!
琵琶湖位於倭國烘朽島(honshu,本州島)中偏西的腹部區域,湖岸周長足有480裏,是一個煙波浩渺的大湖。
其形狀似琵琶,南北長東西窄,西岸多山,東岸多平地,東岸平原適合騎兵馳騁作戰。
滋賀是一個小城,根本無法抵擋如狼似虎的鐵杆團,三下五除二便被輕鬆拿下。
倭國國王,以及前任國王和老國王,二百多人三日前從山裏狼狽逃到滋賀,休息一日繼續向東逃亡。
人數眾多,這樣的消息自然無法隱瞞。
元月七日,一千三百多輕騎,縱馬奔馳湖岸,直指草津。
白馬金鞍冠軍侯,琵琶湖岸追倭王。
軍人最大的榮耀乃滅國,滅掉罪行滔天的敵國!
石勇、高大柱、金燦等將士壯誌淩雲、豪氣衝天,追捕倭王這事太爽太刺激,深感作為鐵杆團的一員,此生無憾,夠吹一輩子牛逼!
草津收獲到的消息,更令追捕隊振奮,離倭王逃亡距離隻差一天。
輕騎如洪流一般,繼續向東北方向追擊,四處搜查。
“金爺,咋了?覺得冷?”石勇看到用布包臉的金燦,打趣說道。
他是遼東人,祖輩幾代皆為遼東邊軍,琵琶湖的冬天對他們而言,風太過柔和。
金燦則不同,應天府人士,騎馬奔騰中,寒風如刀,冷冽透骨,隻能用布裹臉。
“老弟,不服不行,你們遼東人真不怕冷,北麵去龍王町的路查得如何?”
兩日來,鐵杆團輕騎分成三隊,四處篩查,搜尋蹤跡。
從草津北上過栗東後,有三條路,北麵為野州方向,東北是龍王町,東南為甲賀。
王吒雖然判斷倭王會走甲賀去名古屋,但不敢大意,讓石勇和他的副將分成兩隊,各率四百人,前往野州和龍王町查探。
自己則率五百多人往甲賀方向追查。
“金爺,確實如團長所料,北麵兩條路沒有任何痕跡,你們這邊如何。”
“有十幾輛馬車的車轍印,十有八九是倭王車隊留下的,就等著你們匯合過來打甲賀。”
兩人縱身大笑,車轍印清晰,倭王近在眼前,大功唾手可得。
咻!一聲口哨聲傳來。
兩人扭頭望去,一騎白色高頭大馬領著十餘騎疾馳而來,馬上之人同樣高大健壯。
“哈哈!高大柱這貨來了。”石勇笑道,高大柱出現,團長必然在不遠處。
高大柱為啥騎白馬?因為他是王吒的鐵粉,全麵模仿,很可愛的一個壯漢。
當然,他也是整個鐵杆團的團寵,為人厚道且熱血衝動。
“老石,金爺,團長有令,圍攻甲賀!”
“得令!”
石勇和金燦興奮大喊,九百餘騎歡聲雷動,吆喝著衝向甲賀!
按王吒最初的想法,是由他率軍攻打京都,而竇剛打大阪。
但麾下將領們強烈反對,鐵杆團向來是依托海軍作戰,港口城市沒有平定前,怎能讓團長涉險深入腹地攻打一國之都?
王吒不好反駁,二選一又不是唯一答案。
將領們希望主帥更安全一些,無可厚非,畢竟大戰要靠主帥決策,你老想當先鋒,我們還能越級當主帥不成。
所以,改為竇剛為先鋒大將打京都。
不可避免,竇剛部的攻堅火力會弱很多,因為迫擊炮和特戰隊肯定是要拱衛團長的。
京都禦所南麵是禦苑,禦苑內有眾多園林、建築以及神社。
從地理布局上看,禦所其實是禦苑的一部分,整個禦苑東西寬700米,南北長1300米,四周皆是土木圍牆。
隻不過,禦所位於禦苑北麵,可以算作獨立建築群。
禦所是倭國國王的行宮,原本是國家政治行政中心,但幕府掌控實權,禦所僅是國王的居所,再難於此發號施令。
竇剛攻入京都時,沒有理會禦苑,直接從北麵圍攻禦所,但武士反抗激烈,同時外部不斷湧入勤王軍隊,隻能暫時放棄攻打禦所,轉而在京都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攻打援軍。
王吒合計,竇剛的判斷十有八九正確,倭國國王已趁夜偷偷逃走。
因此,他率領部隊,從東本願寺向北出發,直接從禦苑南門開始攻打。
南門叫界町禦門,真是一個門,跟華夏宮城的城門樓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轟!轟!
八斤野戰炮兩炮便將界町禦門的木製大門轟爛。
“團長,王室護衛的箭術不錯,末將願為先鋒。”竇剛見團長要率隊衝鋒,著急擋在前麵,主動請戰。
倭國武士使用的是長弓,鐵杆團幾個月來與倭軍交手,遇到多次弓箭手攻擊,有一定威脅,但弊病太明顯。
射程短!
三個字足以點評也!
全世界冷兵器時代,弓弩製作技藝的最頂峰唯有中國,沒有之一!
弓弩的種類,特別是複合弓與勁弩,華夏遠勝其他國家,不同箭矢的應用,同樣是頂流,各種創意基本都在華夏戰場上出現過。
倭國弓為了增加弓箭的殺傷力,隻得不斷加長弓的長度,這樣能射出重箭破甲,變態的弓甚至長達2.2米,遠遠超過射手身高。
冷兵器時代,弓箭的製作技藝高,並不能帶來碾壓性的代差優勢,因而倭寇的弓箭手在古代曆史上的幾次交戰中,也能跟華夏射手互射,戰場上倒不至於完全被動挨打。
王吒嘿嘿一笑道:“無妨,就他們的幾把破弓,傷不了本團長。
傳我令,手榴彈先開路,刀牌手打頭陣,噴子跟在刀牌手身後,見到倭寇,就給老資打!
李準帶狙擊手,尋找製高點,自主射擊。”
有王吒衝鋒的地方,特戰隊便是尖刀,狠狠捅入敵寇要害。
轟隆轟隆!
十幾顆手榴彈順著被轟爛的界町禦門投進去開路。
隨後,高大柱領著數十名刀牌手隨即湧入禦苑,王吒拿著56半跟在刀牌手身後衝了進去。
叮!叮!叮!
弓箭對於全身鋼甲的鐵杆團作用微弱不計。
砰!砰!砰!
噴子與56半,那可是實打實的殺傷。
噴子乃城鎮巷戰的利器,目標若在二十米內,躲無可躲,非死即傷。
“團長,禦苑沒有鳥銃手,護衛人數也偏少。”竇剛發覺問題,及時匯報。
王吒與竇剛隔著麵甲對視,心裏皆歎,倭國國王已逃,鐵板釘釘。
火器手消失,僅留的護衛不過障眼術,讓鐵杆團誤認王室仍在抵抗而已。
鐵杆團穿過禦苑的拾翠亭、黑木梅等園林,穩步推進。
禦苑守軍數量不多,幾百個武士,難以抵擋湧入禦苑的兩千多鐵杆團精銳。
“竇剛你帶一千人搜查各處房屋與神社,其餘人跟我攻打仙洞禦所和大宮禦所。”
大宮禦所和仙洞禦所是退位的倭國國王居所。
倭國王室情報,鐵杆團自然全麵掌握,當前的倭國有兩位退位的國王,分別是後水尾國王和明正國王。
德川家光掌權之後,幕府與王室之間矛盾突顯,後水尾國王不堪操控,讓位於其女明正國王,明正是一位女王。
明正國王在位十幾年,又將王位傳給其同父異母的弟弟後光明國王,也就是當前倭國的國王。
不出所料,大宮禦所和仙洞禦所裏,王室成員早已消失,隻留下眾多侍女與奴仆。
“團長,問了幾個侍女與奴仆,無人知曉王室成員去向,隻知道三天前便再未見過王室的任何一個成員。”猴子探查一遍後,前來稟報。
“天色已晚,傳令將士,今夜先駐紮在禦苑,等明日軍隊匯合再圍攻禦所。”
王吒並不著急攻打,天黑視野有限,士兵易遭遇負隅頑抗的武士拚命搏殺,既然倭國國王已逃,沒必要無謂犧牲。
元月四日,南東北三麵的鐵杆團部隊陸續向禦所匯攏,將其圍得水泄不通。
截至今日,增援京都的倭軍,零星幾處有殘軍在城區躲藏,絕大部分被擊潰,再也無法掀起多大波浪。
很明顯,外圍過來增援的勤王部隊似乎也得到了國王逃出的消息,不再向京都匯聚。
午時過後,王吒命高橋勸降,禦所近九百年傳承,鐵杆團不忍激烈攻打損毀房屋建築,破壞園林亭閣,摔爛古董器玩。
“大阪師團”征戰京都,基本不打仗,專職勸降,昨日勸果輝煌,竟勸說一千多京都軍民投降。
倭國王室消失,禦所抵抗意誌不強,加上王吒的政策,隻要投降,放下兵器,鐵杆團會放降兵從北麵進入山區。
未時,六百多武士卸甲棄刀,王吒兌現承諾,由高橋部押送至北麵山區釋放。
至此,千年傳承的王室珍寶藏品,除了王室隨身攜帶的重寶,盡歸鐵杆團。
亥時,經過審問,猴子等人終於發現倭國王室消失之謎。
暗道!
在禦所紫宸殿與禦池庭中間,有一處叫小禦所的屋舍,正是暗道隱秘入口。
紫宸殿相當於太和殿的作用,是國王即位、元旦節會、立王子、讓位、修法等重大國事的場所。
禦池庭是王家園林,具有濃厚中式書院庭園設計的特征,小禦所可算為禦池庭的一處建築。
暗道規模龐大,岔路錯綜複雜。
攻到禦所,王吒已清楚,縱然是由自己領兵,有火力強力的特戰隊,抓捕倭國國王依然機會渺茫。
除非數萬大軍出動,徹底圍住京都。
翌日,經過特戰隊小心探查,找到暗道出口,京都東麵七裏外的如意嶽山區。
居然挖了七裏長的暗道,不枉盤踞京都九百年,倭國王室在逃跑上舍得大力投入。
元月六日,猴子搜查如意嶽,帶回重要信息。
“倭國國王逃往京都東麵的滋賀?”
王吒不由大喜,滋賀離京都不過二十一裏,騎兵出擊,必能攻其不備。
“團長,末將願前往抓捕。”石勇一聽消息,瞬間來勁,隻要抓住倭國國王,必是攻打大阪與京都的首功。
“嘿嘿!本團長要親自去抓。”王吒揮手製止住石勇後,說出令所有將領大吃一驚的決定。
“萬萬不可,滋賀距離不遠,但要穿過一個山穀,恐有埋伏。”竇剛不得不立即發聲勸阻。
“是啊!團長,末將去就行,無須您親自出馬。”石勇也嚇得不輕,冠軍侯無論是戰力還是計謀,天下無雙,唯一讓手下提心吊膽的便是喜歡衝鋒陷陣。
高橋也覺得冠軍侯太瘋狂,不過他是降將,不敢發言。
新六連的趙龍盧虎,不善言辭,隻知道聽團長和張秀才的命令,號令一出,哪怕天上下刀子,絕不會動搖半分。
高大柱、猴子、鐵熊等將同樣擔心主帥安危,支持竇剛。
“無妨,京都四周倭寇,基本已被打垮,構不成多大威力,此次出擊,以騎兵為主,來去如風,倭寇根本沒時間集結兵力搞埋伏。”
此次攻打大阪與京都,仗沒有打夠打爽,王吒執意要領兵追擊倭國國王。
他戰意升騰,快速部署。
帶領新七連一千騎兵,加上三百特戰隊,以及十幾個新八連的江湖高手,還讓趙龍和高橋各領一千人跟隨出擊,輔助進攻。
鐵熊的鋼甲連騎術一般,與二營、琉球軍、以及新六連與新八連的其餘士兵留守京都,由竇剛坐鎮指揮。
留守的將士,最大任務是保護京都到大阪的運輸線路安全,將戰利品和勞工順利運送到港口。
當然,王吒也不全是頭腦發熱,他有自信,倭寇騎兵爛得一批,對鐵杆團騎兵根本構不成任何危險。
古有冠軍侯千裏縱橫,大漠深處擒拿匈奴王子,今有新冠軍侯,直搗倭國京都,快馬抓捕倭國國王,完美!
王吒想給此次戰役畫上完美的句號!
大軍快速運動到東麵的山穀,再怎麽熱血沸騰,該謹慎還是須謹慎,騎兵深入山穀是大忌。
趙龍和高橋的兩千步兵先行探路,並在山穀易伏擊地點布置戰兵。
山穀長約四裏,穿過後即到滋賀。
申時,騎兵穿過山穀,猶如出籠猛虎,君臨琵琶湖東岸平原!
琵琶湖位於倭國烘朽島(honshu,本州島)中偏西的腹部區域,湖岸周長足有480裏,是一個煙波浩渺的大湖。
其形狀似琵琶,南北長東西窄,西岸多山,東岸多平地,東岸平原適合騎兵馳騁作戰。
滋賀是一個小城,根本無法抵擋如狼似虎的鐵杆團,三下五除二便被輕鬆拿下。
倭國國王,以及前任國王和老國王,二百多人三日前從山裏狼狽逃到滋賀,休息一日繼續向東逃亡。
人數眾多,這樣的消息自然無法隱瞞。
元月七日,一千三百多輕騎,縱馬奔馳湖岸,直指草津。
白馬金鞍冠軍侯,琵琶湖岸追倭王。
軍人最大的榮耀乃滅國,滅掉罪行滔天的敵國!
石勇、高大柱、金燦等將士壯誌淩雲、豪氣衝天,追捕倭王這事太爽太刺激,深感作為鐵杆團的一員,此生無憾,夠吹一輩子牛逼!
草津收獲到的消息,更令追捕隊振奮,離倭王逃亡距離隻差一天。
輕騎如洪流一般,繼續向東北方向追擊,四處搜查。
“金爺,咋了?覺得冷?”石勇看到用布包臉的金燦,打趣說道。
他是遼東人,祖輩幾代皆為遼東邊軍,琵琶湖的冬天對他們而言,風太過柔和。
金燦則不同,應天府人士,騎馬奔騰中,寒風如刀,冷冽透骨,隻能用布裹臉。
“老弟,不服不行,你們遼東人真不怕冷,北麵去龍王町的路查得如何?”
兩日來,鐵杆團輕騎分成三隊,四處篩查,搜尋蹤跡。
從草津北上過栗東後,有三條路,北麵為野州方向,東北是龍王町,東南為甲賀。
王吒雖然判斷倭王會走甲賀去名古屋,但不敢大意,讓石勇和他的副將分成兩隊,各率四百人,前往野州和龍王町查探。
自己則率五百多人往甲賀方向追查。
“金爺,確實如團長所料,北麵兩條路沒有任何痕跡,你們這邊如何。”
“有十幾輛馬車的車轍印,十有八九是倭王車隊留下的,就等著你們匯合過來打甲賀。”
兩人縱身大笑,車轍印清晰,倭王近在眼前,大功唾手可得。
咻!一聲口哨聲傳來。
兩人扭頭望去,一騎白色高頭大馬領著十餘騎疾馳而來,馬上之人同樣高大健壯。
“哈哈!高大柱這貨來了。”石勇笑道,高大柱出現,團長必然在不遠處。
高大柱為啥騎白馬?因為他是王吒的鐵粉,全麵模仿,很可愛的一個壯漢。
當然,他也是整個鐵杆團的團寵,為人厚道且熱血衝動。
“老石,金爺,團長有令,圍攻甲賀!”
“得令!”
石勇和金燦興奮大喊,九百餘騎歡聲雷動,吆喝著衝向甲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