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八日,醜時,月夜。


    甲喇額真索圖,從堅毅到自閉,再到清醒,心路曆程可謂坎坷。


    多麽打擊人的所謂攻城!


    猶如一隻猛虎半睜著眼睛,在一旁看著一隻蠢鹿,任由一群小老虎,頻繁練咬。


    傷害性不算大,侮辱性太大!


    索圖,帶著七百多人,沒打火把,借著月光,悄悄從北門出逃。


    如今,東門外三裏,已被挖壕溝,建營寨圍住了,唯有向北逃一段距離,再遁入大山深處。


    當!當!當!


    銅鑼聲響起,北麵有鐵杆團巡邏,發現是遲早的事,就看追兵有多快。


    東麵鐵杆團兵營早有預案,數千士兵飛快出擊。


    卯正,王吒練完武,洗漱一番,正啃鯨魚肉幹,喝著米粥,吃早餐。


    “團長,昨夜金州城守將向北逃竄,我軍追擊,殲敵四百餘人,俘虜近二百人,賊首熟悉地形,領一百多人跑入大黑山。”


    石勇進入大帳,抱拳稟報追擊戰況。


    “無妨,讓他們跑,趕緊跑回去搖人,我們等著他們集結軍隊過來一戰。”王吒輕描淡寫笑道。


    哈哈哈!


    大帳內,群雄開懷大笑,主帥豪情萬丈,底下將士自然信心百倍!


    “趙龍,你帶一千人往東北方向,去望海堝轉轉。石勇,你挑一千人跑一趟石河驛,清除掉景軍即可,無須駐防。


    未來一段時間內,探馬隻須放到金州城三十裏外即可。”


    “得令!”


    石勇與趙龍領令而去。


    金州城南麵,北海岸到南海岸,最窄處僅十裏,王吒計劃建三個碉堡,與金州呼應,防住北麵與東北麵來犯之敵。


    然後傾力發展遼東半島最南端,金州到旅順這塊地盤,以此為北伐基地,擇機向北用兵。


    景朝想不明白,全天下各方勢力也想不明白,聲勢浩大的北伐,竟是這樣一種打法。


    鐵杆團究竟意欲何為?


    誰也看不清,推演不出來。


    四月十七日,竇剛率領的龐大船隊抵達旅順港,船隊有不少是福船,速度慢,雖晚半個月出發,但到達遼東卻比先鋒艦隊晚了足足二十一天。


    四萬大軍,以及一萬多百姓立馬進入狀態。


    建城、練兵、種土豆!


    四月份,已過種植水稻與小麥的時間,土豆成了唯一選擇,以後遼東戰場,土豆將會成為北伐軍一段時間內的重要主食。


    金州往南,到木場驛與青泥窪這一片區域,三百多平方公裏,有丘陵,但相對平坦,將會全麵拓荒,開墾耕地,興建筒子樓。


    還可放牧,會運來大量牛羊與戰馬。


    此時,南麵三千多裏的基隆與台北。


    史明法麵對不蓋章皇帝一籌莫展,何騰蛟卻不甘心,依然在撲騰。


    某個深夜,煤油燈下,何騰蛟突然政治靈感迸發,想出一妙招。


    景奴為拉攏冠軍侯,曾封其為東海王,為何不仿效?


    冠軍侯對外征戰,東討倭寇,南挑泰西,所獲賠款甚豐,大壯國威。


    又贖回皇帝陛下,何等功勞?


    朝廷為啥一直不表示?


    誠然,現如今談不上有什麽朝廷,但皇帝和官員都在,怎麽就不利用這些功勞,讓朝廷運轉起來。


    有封賞,需聖旨,皇帝要蓋玉璽,並派出欽差大臣。


    一套操作搞起來,豈不是證明朝廷重新運轉?


    於是,何騰蛟迅速拜訪各位落難大臣,沒費多大口舌,便輕易獲得眾人支持。


    重臣們逃難到台灣,寄人籬下,有啥好說的,異姓封王以前斷無可能,但現在什麽時候了,顧不得那麽多。


    大臣們再次求見皇帝。


    不蓋章皇帝一聽緣由,興奮不已,這章必須得蓋!


    你們叫我退位也罷,禪讓也好,要封誰當大學士進內閣,等等,我都無所謂。


    不反對,不反抗,沒意見,擺爛三連!


    但要我封冠軍侯為王,好啊!這章朕一定要蓋,誰也別跟我搶,尤其不能讓三皇子監國之後去做。


    曆史將記載,是寡人提拔鐵敢,從錦衣衛百戶,到冠軍侯,再到海王!


    是的,何騰蛟提議封為一字並肩王:海王!


    比東海王,少一字!


    但身份可高得多,相當於親王級別,最為關鍵的是,允許建牙開府。


    何謂建牙開府?


    開設府署,樹立旗幟,來處理自己轄區的軍政事務。


    建牙是啥東東?古代大將軍的軍旗,旗杆上用象牙裝飾,慢慢演變成一種尊貴象征。


    建牙開府,相當於有屬於海王的小衙門,可招諸如“長吏”、“丞”、“參軍”、“主簿”等官員。


    對於中央集權皇朝,建牙開府自漢朝以後一直是慎之又慎的授權選擇,開府已經是極致,允許你有幕僚,建牙意味著你可以擁有軍隊,無疑是培養你做曹孟德。


    曹孟德不管是不是真心向漢,但他的兒子的的確確逼漢獻帝禪讓。


    不過,現如今的南名,一切都可用上,先把疆土奪回來再說。


    更何況,冠軍侯早就是事實上的建牙開府,台灣海南朝廷哪插得上手。


    蓋章之後,朝廷運轉起來,前首輔馬士英隱退,不問政事,史明法當然眾望所歸,成為欽差大臣,尋找“鐵敢”封賞。


    沒錯,大臣不知道王吒在哪兒?得先找到,才能傳旨。


    鐵家的人磨不過,終於吐露實情,王吒在遼東。


    實情並不驚訝,何騰蛟、史明法這些人不是傻瓜,大致能推斷。


    有了封賞的由頭,欽差大臣牽頭,開始類似於“內閣”的運作。


    內閣雖未法理上正式成立,但大臣們基本明了,史明法必然是新一任內閣的首輔,毋容置疑的事實。


    何騰蛟也必然要入閣,成為大學士。


    於是,欽差大臣要見王吒,傳達朝廷旨意。


    無奈之下,鐵家把壓力傳給林度,甚至於鐵敢的大伯連同衛所聯盟與富商聯盟,施壓林度。


    林度沒辦法,派出哨船稟報台灣最新變化。


    王吒收到消息後,想打人!


    叫啥不好?非要叫海王,多招人恨的稱號!


    我乃良家少年,長期有色心沒色膽,你們給我這個稱號,合適麽?


    他一直想借養傷釣魚,但泰西諸國和倭國不接招,主要是古代通信不發達,很難在一兩年內起效果。


    再說泰西諸國是真被打怕了,他們的策略是接觸為主,要掌握全麵的情報才會動手,不可能再犯錯,知己知彼,全世界軍事通用法則!


    王吒細分析,始終不見史明法與張世澤等人,也不是相處之法,想封就封吧,都在台灣,總不可能不搭理他們。


    統統抓起來?他沒有當皇帝的激情,也對有交情的人下不了手。


    順其自然發展,反正王吒會終結皇權,但不會用暴力終結!


    他一紙書信,讓鐵家的人代為接受封賞。


    實際上,王吒低估了大臣的政治動機。


    封海王是表象,以“欽差大臣”運作的重臣們,要實現政治意圖。


    他們的目的是要麵見海王,夾帶自己的政治主張,爭取自己的政治權力。


    首先,最為政治正確的主張,是勸說鐵杆團收兵。


    遼東沒有戰略價值!


    五年前,鐵杆團打遼東,收獲政治聲望,鼓勵民眾抗景,威懾景奴,讓其不敢南下,打得好,打得正確。


    然,時過境遷,如今打遼東,不過是徒耗國庫,所獲甚微。


    當然也沒有什麽所謂的國庫,可耗費你海王的家財,我們也心痛,這些財富說不定以後朝廷能分一杯羹。


    至於薑鑲,自生自滅吧,能消耗一些景朝國力,便是他的價值。


    其次,提醒海王關注民生,先穩定台灣海南,再考慮對景用兵。


    道理很明顯,新湧入台灣海南的難民有數百萬之眾,得解決他們的生計,得有活幹,否則會寒了天下百姓的心!


    怎麽解決?


    落難大臣們多次聚會,深入分析,反複辯論,他們得出解決方略:


    土地變革!


    具體說,就是土地重新分配。


    最早來台灣海南的百姓,鐵杆團統一按每個成年男丁三十畝分配。


    大善之政,落難大臣與大部分儒生均承認,冠軍侯愛民!


    但是,所有政策都應該要解決現實問題。


    數百萬人如何安置?


    最為穩妥的消化方法,便是原來每位男丁的三十畝地,分出一半出來,問題迎刃而解!


    最早來台灣海南的農民已經很富裕,田產減半影響不了他們什麽。


    是的,大臣就是這麽認為,反正已經脫貧了,有銀子了,減少一半收入,這些人餓不死,且比江南的農民過得好。


    他們有抱怨,但不會反抗,不至於出現民變,這便是新土地政策的重要立足點。


    而且,各地地方官員可以做農民思想工作,共渡難關,打完景奴再變回原來的三十畝。


    完美得一批的土地解決方略!


    落難大臣和儒生們,覺得沒有比這個更直接且快速見效的政策了。


    最後,委婉表達朝廷設立樞密院的優勢。


    樞密院是幫助海王,分析時勢,尋準戰機,確定戰略的好幫手!


    要想讓王吒支持樞密院工作,這樣的描述,必不可少,樞密院是幫海王打勝仗的部門。


    至於以後如何發展,權力如何製約,那是以後的事!


    反正,樞密院會做好海王的好謀臣,好後勤!


    四月二十三日,李國助率二千人前來助拳。


    爭世王最積極,他比竇剛還早到兩天,軍隊規模高達六千人。


    李國助與爭世王是王吒出發前派人通知的。


    最令王吒感到欣慰的是琉球國,尚賢和尚質看到檄文後,毫不猶豫出兵,由尚質領軍,領三千琉球勇士於二十五日抵達旅順。


    二十六日,青泥窪,曾經的村莊,如今的大工地。


    “鐵老弟,真不往北打?”


    爭世王很鬱悶,帶兵前來,不就是想再創輝煌,再次打到盛京去,一車接一車的拉財貨麽?


    “藺哥,今日不同往時,打法不一樣,而且遼東沒啥好搶的了。”


    王吒微微一笑,開導爭世王。


    “不打景奴,那我等幹啥?”爭世王懵逼。


    “不知侯爺下一步有何打算?”


    沒待王吒進一步解釋,李國助平靜開口問道,近些年,其成長明顯,談話做事越發有氣度。


    “諸位,兄弟我請大家來,當然是要一起發財!


    第一步,藺哥,李大當家,還有尚將軍,先幫鐵杆團跑運輸,從台灣運人運物資。


    然後從遼東運木材,運山貨去台灣,不會跑空船,一來一回,穩賺!


    第二步,找時機,我們幹一票,打到蓋州去,或者打到景奴老巢赫圖阿拉去,赫圖阿拉有寶貝,不會白打。


    第三步,暫時沒有敲定,諸位等我好消息。”


    王吒發言沉穩自信,鼓動力超一流!畢竟名聲和聲譽擺在那裏,誰會不信?


    “侯爺,無需財貨寶貝,我琉球國也願意出手相助。”尚質誠懇回道。


    此言一出,爭世王和李國助均不露聲色地瞥了一眼尚質,心中皆暗罵,你不想發財,別說出來啊,跟我們混在一起幹嘛?


    “哈哈!尚兄,多謝相助,幫兄弟我,同樣能賺錢。”王吒不說場麵話,很直白,也很真誠。


    這種風格配合戰績,讓合作者們渾身舒暢!


    豪傑梟雄聚一塊,把酒言歡,好不痛快!


    隨後的日子,北方海域大小船隻,白帆點點,穿梭往來,一派繁榮。


    五月十七日,帝都西北麵的大同,苦守大同數月,薑家三兄弟度日如年。


    多額琿派出心腹勸降,告知薑鑲若能悔罪歸誠,仍將照舊恩養,官職不變。


    薑家三兄弟一是由於阿濟格騎在他們脖子拉屎拉尿,欺壓過盛,心中大恨。


    二是深知再投降,不會有好結果,這點眼力勁,他們還是有的。


    拒不投降,想攻城,拿士兵的命來填。


    景軍不僅有阿濟格,還匯合端重親王博洛、承澤親王碩塞、多羅親王滿達海,四王同圍大同。


    無奈,大同城牆之堅,城防布局之深,四王始終無攻城良策。


    薑家三兄弟抱有的一線生機,便是拖!拖到海枯石爛,全國起變數!


    能不能出現奇跡,山東起民變?江南鐵杆團殺回來?廣西南名大捷!


    三兄弟靠幻想維持著守城的意誌。


    底下將領卻沒啥幻想力,他們不想跟著陪葬,被薑鑲封為總兵的楊振威派人聯絡景軍,準備背刺!


    還沒來得及刺,奇跡發生!


    圍在大同城外的景軍,如退潮海水一般,消失於遠方。


    城牆上,楊振威風中淩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工部摸魚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周一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周一道人並收藏工部摸魚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