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香香原本準備修一條灌溉稻田的水渠,結果讓她修運河,這玩意兒難度就太大了,就算是他她也得認真對待,還得拿出看家的本領。
不過香香覺得吧,越有挑戰的事兒,越對自己的胃口。
好,在穿越前吧,她對大運河還是多少了解一些,她喜歡看電視上介紹這樣的節目。
大運河分最早是京杭大運河,就是從京都到杭州,從錢塘江取水,不過,錢塘江的水也是從長江這邊過去的。
所以這是一個縱橫的水運網絡,現在京杭大運河這邊已經有了,北邊還有一些需要往外延伸的。
以及除了主運河之外,還有一些子係統,主要就是灌溉用的。
這個想想覺得沒問題,隻要不是修主運河,畢竟主運河工程量太大,技術難度係數也高,她不是怕困難,她是覺得吧。
整個朝廷剛剛穩定沒多久,現在就打興土木,大量耗費人力,物力和財力,對整個朝廷的穩定不利,對老百姓的生活也不利。
幹什麽事兒都不能急於求成,當年隨湯帝楊廣,修運活就是幹的有點兒急,最後銀庫空虛,弄得民不聊生,大家群起而反抗。
最後把自己幹死了,所以她親自上書皇兄,讓他分步驟的來,不要一下子把攤子鋪的太大。
皇上當然聽她的,她本來職務就是監國,職位權利堪稱一品大臣。
而且是自己唯一的親妹妹,皇上不聽她的,還能聽誰的呀?
皇上又了解她的為人,知道她不是玩權謀的人,她就想幹點兒實事兒。
皇上看了她的上書材料,晚上趁著陪她喝酒,親自來見香香,商量她提到的事情。
皇上再一次來到自己的宅院,香香大為感動啊,想要跟皇兄扣頭,結果被攔住了,萬歲爺拉著她的手說:
“你不是喜歡自由嗎?我都說了你一切禮就免了,你幹嘛還要跟我磕頭?”
“你是皇上九五至尊,卻屈尊來到我這。小崽子來看望我,還親自跟我一起商討我提出的問題。
我好感動,就想著磕頭謝恩。”香香說的是實話,結果皇上哼哼:“磕頭謝恩個屁,這都是之前就傳下來的,我也不好徹底的改變。
你覺得皇兄還行,想要感謝我就把工作做好,而不是磕個頭就算謝恩。
如果磕個頭就把事兒辦了,我天天跟人磕頭。”皇帝說完笑了,然後有點兒憂心忡忡的說:“你提的好啊,如今庫銀確實並不充足。
我原本也是循序漸進,有序的進行各種工程建設,可有些大臣不知道怎麽想的,天天上書需要我修這修那。大興土木,說這樣會造福百姓。
你說我能怎麽辦?我能徹底的拒絕嗎?這樣別人會以為我毫無作為,就想每天待在皇宮裏享福。”
皇帝說出了目前自己麵臨的事情,身為皇帝確實也有諸多困擾,還有諸多的壓力。
香香想了想說:“皇兄放心,我會為你分憂,哪天實在壓不住,你給我消息,我也上一次早朝,我保證把他們都說的服服帖帖。
沒有一個敢站出來繼續對抗,另外我還要以監國的身份問他們,天天想著大興土木,大搞工程建設到底是何為?
真的是為老百姓著想嗎?還有朝廷沒銀子,拿什麽修建?如果他們還要認為堅持自己的觀點,我就提議讓每個大臣捐款1萬兩銀子,拿出來新修水利,造福百姓,這個應該說的過去吧,而且我主動捐1萬兩。
他們領朝廷俸祿,有的又貪那麽多錢,捐1萬兩就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我是自己掙的錢,我拿出1萬兩來,可不比他們,所以連我都拿,他們誰敢不拿錢出來?
誰不拿銀子,我就讓他們閉嘴,以後都別提搞水利工程的事兒。”
香香的話讓皇上眼前一亮,他覺得這主意好,誰還要再提,就說朝廷沒錢,提議大家捐錢修建。
而且還說這話是我幹妹妹香香公主說的,她從沒拿過朝廷一兩銀子的俸祿,隻要捐款1萬兩,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我想此話一出,他們以後都沒人敢再提這件事兒了。
“對呀,皇兄有時候就得玩點手段,想點兒辦法,不然這幫家夥還以為你年輕,處理朝政的事兒不熟悉,竟然敢亂議朝綱,這可是大忌。”
“對,我也在想啊,在適當的時候,如果誰真的無可饒恕,就拿水開一刀,來一個殺雞儆猴,免得這幫老家夥覺得我剛剛登基,好欺負。”
“皇兄,這主意好,我支持你,還有啊,以後不管誰的功勞有多大,不管什麽樣的爵位。
風絕味可以,拿俸祿,領多少銀兩也可以,但不能用田地去做獎賞,更不能拿城市來交換。
不然以後你能掌控的土地越來越少,全部裝到他們手上,你說話就跟沒人聽了。”
“我知道啊,你都建議過一次,我已經記住了,以後絕對按照這個方法來。”
皇上的話讓香香想起自己確實之前就提議過一次,看來自己的話說的太多,有些話說成什麽樣自己都忘了。
他在皇上不計較,而且兄妹倆聊天兒也不講究這個。
他們一起到南方,跟陸風母親拜壽,陪著老人家過完生日之後,陸風就領命出發了。
所以現在香香隻是和,父母在一起,陸風不在家。
她也很少去侯爺家,畢竟陸風不在,她去也不方便,偶爾去問候一次就行了。
不過每次她去,婆婆都會跟她很多東西,珠寶玉器,綾羅綢緞,甚至說要賞賜他的丫鬟,被香香拒絕了。
她知道上次是假,到這邊來當奸細是真,她才不幹那麽蠢的事兒,讓對方把眼線拍到自己麵前。
所以直接對婆婆說:“夫人,丫鬟就免了,我家的丫鬟多的是,謝謝夫人的好意,兒媳啥都缺,就是不缺丫頭。
我不過,我不把丫鬟帶回去,不妨礙我經常來看望婆婆跟公公婆婆請安,孝敬你們。”
楚香香說的得體又自然,有理有節,婆婆沒好意思衝他發火,隻能說:“那好吧,你既然不願意收,那就走吧。
你家裏有丫鬟就好,我還需要丫鬟呢。”
說完吩咐丫鬟們去幹活,該幹啥幹啥,這邊老夫子拉著香香的手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是越看越喜歡,越看越歡喜。
不過香香覺得吧,越有挑戰的事兒,越對自己的胃口。
好,在穿越前吧,她對大運河還是多少了解一些,她喜歡看電視上介紹這樣的節目。
大運河分最早是京杭大運河,就是從京都到杭州,從錢塘江取水,不過,錢塘江的水也是從長江這邊過去的。
所以這是一個縱橫的水運網絡,現在京杭大運河這邊已經有了,北邊還有一些需要往外延伸的。
以及除了主運河之外,還有一些子係統,主要就是灌溉用的。
這個想想覺得沒問題,隻要不是修主運河,畢竟主運河工程量太大,技術難度係數也高,她不是怕困難,她是覺得吧。
整個朝廷剛剛穩定沒多久,現在就打興土木,大量耗費人力,物力和財力,對整個朝廷的穩定不利,對老百姓的生活也不利。
幹什麽事兒都不能急於求成,當年隨湯帝楊廣,修運活就是幹的有點兒急,最後銀庫空虛,弄得民不聊生,大家群起而反抗。
最後把自己幹死了,所以她親自上書皇兄,讓他分步驟的來,不要一下子把攤子鋪的太大。
皇上當然聽她的,她本來職務就是監國,職位權利堪稱一品大臣。
而且是自己唯一的親妹妹,皇上不聽她的,還能聽誰的呀?
皇上又了解她的為人,知道她不是玩權謀的人,她就想幹點兒實事兒。
皇上看了她的上書材料,晚上趁著陪她喝酒,親自來見香香,商量她提到的事情。
皇上再一次來到自己的宅院,香香大為感動啊,想要跟皇兄扣頭,結果被攔住了,萬歲爺拉著她的手說:
“你不是喜歡自由嗎?我都說了你一切禮就免了,你幹嘛還要跟我磕頭?”
“你是皇上九五至尊,卻屈尊來到我這。小崽子來看望我,還親自跟我一起商討我提出的問題。
我好感動,就想著磕頭謝恩。”香香說的是實話,結果皇上哼哼:“磕頭謝恩個屁,這都是之前就傳下來的,我也不好徹底的改變。
你覺得皇兄還行,想要感謝我就把工作做好,而不是磕個頭就算謝恩。
如果磕個頭就把事兒辦了,我天天跟人磕頭。”皇帝說完笑了,然後有點兒憂心忡忡的說:“你提的好啊,如今庫銀確實並不充足。
我原本也是循序漸進,有序的進行各種工程建設,可有些大臣不知道怎麽想的,天天上書需要我修這修那。大興土木,說這樣會造福百姓。
你說我能怎麽辦?我能徹底的拒絕嗎?這樣別人會以為我毫無作為,就想每天待在皇宮裏享福。”
皇帝說出了目前自己麵臨的事情,身為皇帝確實也有諸多困擾,還有諸多的壓力。
香香想了想說:“皇兄放心,我會為你分憂,哪天實在壓不住,你給我消息,我也上一次早朝,我保證把他們都說的服服帖帖。
沒有一個敢站出來繼續對抗,另外我還要以監國的身份問他們,天天想著大興土木,大搞工程建設到底是何為?
真的是為老百姓著想嗎?還有朝廷沒銀子,拿什麽修建?如果他們還要認為堅持自己的觀點,我就提議讓每個大臣捐款1萬兩銀子,拿出來新修水利,造福百姓,這個應該說的過去吧,而且我主動捐1萬兩。
他們領朝廷俸祿,有的又貪那麽多錢,捐1萬兩就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我是自己掙的錢,我拿出1萬兩來,可不比他們,所以連我都拿,他們誰敢不拿錢出來?
誰不拿銀子,我就讓他們閉嘴,以後都別提搞水利工程的事兒。”
香香的話讓皇上眼前一亮,他覺得這主意好,誰還要再提,就說朝廷沒錢,提議大家捐錢修建。
而且還說這話是我幹妹妹香香公主說的,她從沒拿過朝廷一兩銀子的俸祿,隻要捐款1萬兩,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我想此話一出,他們以後都沒人敢再提這件事兒了。
“對呀,皇兄有時候就得玩點手段,想點兒辦法,不然這幫家夥還以為你年輕,處理朝政的事兒不熟悉,竟然敢亂議朝綱,這可是大忌。”
“對,我也在想啊,在適當的時候,如果誰真的無可饒恕,就拿水開一刀,來一個殺雞儆猴,免得這幫老家夥覺得我剛剛登基,好欺負。”
“皇兄,這主意好,我支持你,還有啊,以後不管誰的功勞有多大,不管什麽樣的爵位。
風絕味可以,拿俸祿,領多少銀兩也可以,但不能用田地去做獎賞,更不能拿城市來交換。
不然以後你能掌控的土地越來越少,全部裝到他們手上,你說話就跟沒人聽了。”
“我知道啊,你都建議過一次,我已經記住了,以後絕對按照這個方法來。”
皇上的話讓香香想起自己確實之前就提議過一次,看來自己的話說的太多,有些話說成什麽樣自己都忘了。
他在皇上不計較,而且兄妹倆聊天兒也不講究這個。
他們一起到南方,跟陸風母親拜壽,陪著老人家過完生日之後,陸風就領命出發了。
所以現在香香隻是和,父母在一起,陸風不在家。
她也很少去侯爺家,畢竟陸風不在,她去也不方便,偶爾去問候一次就行了。
不過每次她去,婆婆都會跟她很多東西,珠寶玉器,綾羅綢緞,甚至說要賞賜他的丫鬟,被香香拒絕了。
她知道上次是假,到這邊來當奸細是真,她才不幹那麽蠢的事兒,讓對方把眼線拍到自己麵前。
所以直接對婆婆說:“夫人,丫鬟就免了,我家的丫鬟多的是,謝謝夫人的好意,兒媳啥都缺,就是不缺丫頭。
我不過,我不把丫鬟帶回去,不妨礙我經常來看望婆婆跟公公婆婆請安,孝敬你們。”
楚香香說的得體又自然,有理有節,婆婆沒好意思衝他發火,隻能說:“那好吧,你既然不願意收,那就走吧。
你家裏有丫鬟就好,我還需要丫鬟呢。”
說完吩咐丫鬟們去幹活,該幹啥幹啥,這邊老夫子拉著香香的手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是越看越喜歡,越看越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