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節,宮裏傳出好消息:錦繡軒的潔貴人有孕了!眾人紛紛慶賀,程莞因著清兒,雖不喜歡她,卻也送了一對成色上佳的翠玉手鐲過去。
薩雅倒也識趣,連忙起身給程莞回了禮。程莞雲淡風輕的和她聊了幾句,便離開了。
臨出門時,程莞停下腳步,回眸看了一眼,“春兒,你覺沒覺得潔美人宮裏的熏香有些不一樣?”
春兒仔細回想了下,“沒感覺啊。”
程莞笑了笑,許是自己多心了。走了一段,春兒忽然開口道:“主子,您讓留意著潔美人,前幾日嬤嬤跟奴婢說,這潔美人和胡貴人關係極差,但是和張貴人關係還不錯。”
“哦?怎麽說?”程莞追問道。
“潔美人和胡貴人同住在錦繡軒,三不五時兩人就要起爭執,胡貴人位分低,總是要吃些虧;不過,胡貴人學聰明了些,尤其近來潔美人懷孕後,胡貴人總有辦法請陛下到她屋裏坐坐。”
程莞“嗬”了一聲,沒有言語。
春兒看自家主子看得開,便接著說道:“潔美人喜歡到園子裏喂魚,有幾次都碰到張貴人,兩人總能平心靜氣的說會兒話呢。咱們朝華殿的人,隻是留意,並不停留,不知道她們說些什麽。”
程莞心中思忖著,薩雅和張蕊荷,按道理來說,是不認識的,難道祖籍都在邊境,所以更有話題?但一個是異域,一個是南城,似乎還是有些距離啊!
腦子裏不自覺浮現出張蕊荷那張眉眼如畫的臉龐,鼻梁高挺,顯出一些英氣。呃,似乎薩雅她二人的鼻梁有些相似呢!
程莞微眯著眼,腳下的步子不停,嘴上說著:“咱們也去看看園子裏的魚兒們吧。”
春兒應聲跟上。
……
剛一到園子裏,便看到張蕊荷帶著身邊的侍女采菊,在那裏賞魚。看到程莞和春兒過來,遠遠地便開始行禮,程莞點點頭,算是回禮。
“張貴人怎會在此?”程莞開口。
“回……娘娘,妾……喜……愛這……魚兒……們。”張蕊荷開口道。
程莞點點頭,聽她說話費力,不欲與她交談太多,便示意春兒回了。
看著程莞的背影,張蕊荷眸色發暗,凝望了會兒。
身後的采菊開口道:“主子,這賢妃娘娘,會阻礙咱們嗎?”張蕊荷眼眸一瞪,“注意隔牆有耳!”
采菊連忙低下了頭。
張蕊荷定了定神,拾階而上,準備回蘭若軒。剛到門口,正碰上陳清也從裏麵出來。張蕊荷連忙行了個禮,陳清也剛剛收到家書,心情十分不佳,直接開口道:“滾開!”
張蕊荷並未開口,這是她與采菊約定好的。“張蕊荷”是結巴,非必要不開口。
“陳美人,別……別……欺人太甚!”
陳清也小臉微紅,恨道:“就欺負你們這對結巴主仆!”她本是知州之女,從小琴棋書畫,禮儀規範,樣樣俱佳。隻是,近來父親頻頻來信,要自己和皇後娘娘搞好關係。在她看來,這實在是太有失閨中女子的風範!
瞪著眼前的張蕊荷,她胳膊肘一頂,便跨了出去,不管身後的張蕊荷摔倒在地,朝著鳳鸞宮的方向去了。
陳清也身後的侍女牡丹連連點頭,“我家主子不是故意的,她平時不這樣!”
張蕊荷斂下眸中的狠意,抬頭微笑著搖了搖頭。
一進寢殿,便斥退眾人,隻留采菊在旁。采菊連忙端上茶水,讓其消消氣。
張蕊荷接過茶水,稍稍用力,杯子便四分五裂,茶水瞬間濕了衣裙。意識到自己的失態,她清了清嗓子,讓采菊為自己更換衣物。
她閉著眼睛,開口道:“從前,我也是一族公主,如今,連一個小小的知州之女都敢造次了!”
身後的采菊,手上一停,連忙掃了眼門口,幸好沒有什麽人。
“公主,事成了,這些就都結束了。”采菊說著。
琪格“嗯”了一聲,低頭係上腰間的細帶,“張蕊荷怎麽樣了?”
采菊整理著手中的群衫,回道:“公主不必擔心,她是個蠢笨的,並不知曉您替了她在上都呢,也不知道她父親為了她,叛了弘國。如今,她隻知如何伺候首領大人,謀求首領歡心。”
琪格嘴角微動,扯出一絲冷笑。
“若不是她如此蠢笨,我也沒有這個機會。”
采菊點點頭,正欲退下,卻聽琪格開口道:“今晚,你去一次錦繡軒,讓她來見我。”
這個“她”,除了薩雅,別無他人。
采菊應聲,便出了門。
……
醜時一刻,陳清也在榻上翻來覆去,怎麽也睡不著了。一想到,白日裏在鳳鸞宮碰的釘子,她便心煩意亂。從小到大,人人都誇她知書達理,性情溫和。隻有她自己知道,她隻有在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情況下,才會如此。如今,宮裏不比家裏,她隻不過開口說了一句:“父親他身體康健,願親效丞相之下。”
姚芷頭也沒抬,笑著回應,“咱們後宮婦人,管不了他們男人的事。”
陳清也被堵得麵目赤紅,半晌不知說些什麽。
想到此,她披上一個深藍色大氅,開了房門,冷氣灌入,瞬間更清醒了些;可是,卻看到東殿一片暗黑,角落裏,卻有幽幽的說話聲。
她躡手躡腳的靠近了些,聲音更清楚了。
“好大的膽子!”
一聲弱弱的“我……”
“你是首領的人,忘記了嗎?”聲音低沉而淩厲。
“啊?”陳清也捂著嘴巴,還是發出了一聲驚呼。
那片的聲音,瞬間消失。
陳清也顧不得形象,大喊,“牡丹!牡丹!”尖利的聲音,瞬間點亮了蘭若軒所有的燈。
牡丹揉著眼睛過來,“主子,您怎麽在這?”
張蕊荷也打著哈欠,在采菊的攙扶下走了過來,“姐姐怎麽了?”
陳清也看著眾人都是一片困意,低頭嘀咕道:“難道,我聽錯了?”剛才明明聽到“首領”什麽的,卻沒注意到張蕊荷眼底的那抹狠厲。
第二日,眾人在鳳鸞宮請安時,陳清也還是把此事說了出去。
薩雅倒也識趣,連忙起身給程莞回了禮。程莞雲淡風輕的和她聊了幾句,便離開了。
臨出門時,程莞停下腳步,回眸看了一眼,“春兒,你覺沒覺得潔美人宮裏的熏香有些不一樣?”
春兒仔細回想了下,“沒感覺啊。”
程莞笑了笑,許是自己多心了。走了一段,春兒忽然開口道:“主子,您讓留意著潔美人,前幾日嬤嬤跟奴婢說,這潔美人和胡貴人關係極差,但是和張貴人關係還不錯。”
“哦?怎麽說?”程莞追問道。
“潔美人和胡貴人同住在錦繡軒,三不五時兩人就要起爭執,胡貴人位分低,總是要吃些虧;不過,胡貴人學聰明了些,尤其近來潔美人懷孕後,胡貴人總有辦法請陛下到她屋裏坐坐。”
程莞“嗬”了一聲,沒有言語。
春兒看自家主子看得開,便接著說道:“潔美人喜歡到園子裏喂魚,有幾次都碰到張貴人,兩人總能平心靜氣的說會兒話呢。咱們朝華殿的人,隻是留意,並不停留,不知道她們說些什麽。”
程莞心中思忖著,薩雅和張蕊荷,按道理來說,是不認識的,難道祖籍都在邊境,所以更有話題?但一個是異域,一個是南城,似乎還是有些距離啊!
腦子裏不自覺浮現出張蕊荷那張眉眼如畫的臉龐,鼻梁高挺,顯出一些英氣。呃,似乎薩雅她二人的鼻梁有些相似呢!
程莞微眯著眼,腳下的步子不停,嘴上說著:“咱們也去看看園子裏的魚兒們吧。”
春兒應聲跟上。
……
剛一到園子裏,便看到張蕊荷帶著身邊的侍女采菊,在那裏賞魚。看到程莞和春兒過來,遠遠地便開始行禮,程莞點點頭,算是回禮。
“張貴人怎會在此?”程莞開口。
“回……娘娘,妾……喜……愛這……魚兒……們。”張蕊荷開口道。
程莞點點頭,聽她說話費力,不欲與她交談太多,便示意春兒回了。
看著程莞的背影,張蕊荷眸色發暗,凝望了會兒。
身後的采菊開口道:“主子,這賢妃娘娘,會阻礙咱們嗎?”張蕊荷眼眸一瞪,“注意隔牆有耳!”
采菊連忙低下了頭。
張蕊荷定了定神,拾階而上,準備回蘭若軒。剛到門口,正碰上陳清也從裏麵出來。張蕊荷連忙行了個禮,陳清也剛剛收到家書,心情十分不佳,直接開口道:“滾開!”
張蕊荷並未開口,這是她與采菊約定好的。“張蕊荷”是結巴,非必要不開口。
“陳美人,別……別……欺人太甚!”
陳清也小臉微紅,恨道:“就欺負你們這對結巴主仆!”她本是知州之女,從小琴棋書畫,禮儀規範,樣樣俱佳。隻是,近來父親頻頻來信,要自己和皇後娘娘搞好關係。在她看來,這實在是太有失閨中女子的風範!
瞪著眼前的張蕊荷,她胳膊肘一頂,便跨了出去,不管身後的張蕊荷摔倒在地,朝著鳳鸞宮的方向去了。
陳清也身後的侍女牡丹連連點頭,“我家主子不是故意的,她平時不這樣!”
張蕊荷斂下眸中的狠意,抬頭微笑著搖了搖頭。
一進寢殿,便斥退眾人,隻留采菊在旁。采菊連忙端上茶水,讓其消消氣。
張蕊荷接過茶水,稍稍用力,杯子便四分五裂,茶水瞬間濕了衣裙。意識到自己的失態,她清了清嗓子,讓采菊為自己更換衣物。
她閉著眼睛,開口道:“從前,我也是一族公主,如今,連一個小小的知州之女都敢造次了!”
身後的采菊,手上一停,連忙掃了眼門口,幸好沒有什麽人。
“公主,事成了,這些就都結束了。”采菊說著。
琪格“嗯”了一聲,低頭係上腰間的細帶,“張蕊荷怎麽樣了?”
采菊整理著手中的群衫,回道:“公主不必擔心,她是個蠢笨的,並不知曉您替了她在上都呢,也不知道她父親為了她,叛了弘國。如今,她隻知如何伺候首領大人,謀求首領歡心。”
琪格嘴角微動,扯出一絲冷笑。
“若不是她如此蠢笨,我也沒有這個機會。”
采菊點點頭,正欲退下,卻聽琪格開口道:“今晚,你去一次錦繡軒,讓她來見我。”
這個“她”,除了薩雅,別無他人。
采菊應聲,便出了門。
……
醜時一刻,陳清也在榻上翻來覆去,怎麽也睡不著了。一想到,白日裏在鳳鸞宮碰的釘子,她便心煩意亂。從小到大,人人都誇她知書達理,性情溫和。隻有她自己知道,她隻有在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情況下,才會如此。如今,宮裏不比家裏,她隻不過開口說了一句:“父親他身體康健,願親效丞相之下。”
姚芷頭也沒抬,笑著回應,“咱們後宮婦人,管不了他們男人的事。”
陳清也被堵得麵目赤紅,半晌不知說些什麽。
想到此,她披上一個深藍色大氅,開了房門,冷氣灌入,瞬間更清醒了些;可是,卻看到東殿一片暗黑,角落裏,卻有幽幽的說話聲。
她躡手躡腳的靠近了些,聲音更清楚了。
“好大的膽子!”
一聲弱弱的“我……”
“你是首領的人,忘記了嗎?”聲音低沉而淩厲。
“啊?”陳清也捂著嘴巴,還是發出了一聲驚呼。
那片的聲音,瞬間消失。
陳清也顧不得形象,大喊,“牡丹!牡丹!”尖利的聲音,瞬間點亮了蘭若軒所有的燈。
牡丹揉著眼睛過來,“主子,您怎麽在這?”
張蕊荷也打著哈欠,在采菊的攙扶下走了過來,“姐姐怎麽了?”
陳清也看著眾人都是一片困意,低頭嘀咕道:“難道,我聽錯了?”剛才明明聽到“首領”什麽的,卻沒注意到張蕊荷眼底的那抹狠厲。
第二日,眾人在鳳鸞宮請安時,陳清也還是把此事說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