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淩雲因著想趕緊和太後先商議祈福之事,趁著夜色,便去了長秋宮。


    太後近來風寒,已經躺下。聞聽宴淩雲半夜過來,又讓張嬤嬤為她更衣起身。知悉了宴淩雲的打算,她也連連點頭,“這賢妃是個有腦子的。此時,籠住民心,和打勝仗是一個作用。”


    宴淩雲也點點頭。


    “便選在瑤雲寺吧。那裏是皇家寺院,不會有閑雜人等。到時,民間若有隨行者,可著人安排他們在山腳祭拜,哀家與你一道爬上那百米之高的山頂,親向最高處的大佛跪拜!”


    “是,方才賢妃一提,孩兒也想到了瑤雲寺。隻是,母後不用去了,山高路陡,太過危險了。”宴淩雲語帶擔憂。


    太後搖了搖手,“無妨。那宋太妃也在那裏吧?本宮也要去看看她。”


    “母後……”宴淩雲帶著一絲不情願。他深知太後和宋太妃一直不對付,但已經過去這麽多年了。


    太後卻笑道:“你想到哪裏去了,近來不過是身體越發不行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再見一次,可能就再也見不到了。”


    宴淩雲這才放心的點點頭。


    太後看他沒有再言語,主動問道:“那夏寧……”


    宴淩雲聞聽,喝了口水,擔心太後幹預,“她假孕欺騙於孤,如今降為貴人,在禁足。”


    太後聽出他的意思,“隻是看她性子柔順,不像是有那樣心機的。罷了……”


    宴淩雲看太後麵露疲態,隻頷首道:“母後放心,孤讓柴錄盯著,並不曾有人刻意為難她。隻是,若是犯了錯,不懲罰,以後這宮裏,還不知道成什麽樣呢。”


    太後輕輕點點頭。


    宴淩雲攙著太後走向裏麵,囑咐著好生休息,便也離開了。


    ……


    涼風一吹,宴淩雲清醒了幾分。此時已經臨近子時,闔宮靜悄悄的。他也感到有些疲憊,隻淡淡吩咐了一聲:“回永定宮吧。”


    柴錄弓著背,甩了下手上的拂塵,“是。”


    走到一半,又吩咐道:“柴錄,你也回吧。孤自己走走。”


    柴錄猶豫道:“陛下,天黑……”


    宴淩雲搖了搖手,“無妨。你那新徒弟小安子,孤看他長進不小。你放心吧。”


    柴錄笑著點頭。


    這小安子哪兒都好,就是耳根子太軟。這可是在陛下身邊當差的大忌。


    他心裏這麽想著,拐進旁邊的甬道,出宮回了自己的府邸。


    ……


    宴淩雲一進永定宮,便伸開手臂,“小安子,更衣。”


    小安子連忙從門外跑進來,默不作聲,雙膝跪地,準備先為他解開腰帶,隻是,今夜的小安子,格外笨拙。


    宴淩雲有些不耐,“孤剛跟你師傅誇了你,你就這麽做事?”


    他一甩手,便將小安子摔在地上,輕輕傳出一聲嬌呼。


    “啊!”


    宴淩雲一驚,抬腳踩在他的胸口,“你是誰?”


    隻見“小安子”的圓帽瞬間落地,一頭烏黑的頭發散開,麵容嬌嫩。宴淩雲心裏思索了一會,“宋貴人?”


    他緩緩把腳抬開,宋卿卿直接趴跪在地上,顫抖著聲音,“求陛下恕罪。”


    慌亂間,她的衣袍並未遮擋完全,一節嫩白的小腿裸露在外。宴淩雲大喊一聲,“小安子!”


    小安子立刻連滾帶爬地跪在門口,“求陛下恕罪。”


    宋卿卿也連連哀求,扯著宴淩雲的裙擺,絲毫未注意到自己身著的內侍製服有多麽的不合身,胸前的大片旖旎早已被他居高臨下的看盡!


    “關門!”宴淩雲大喝。


    門外的小安子立刻慌張地將門帶上。


    宴淩雲蹲下身子,今夜他心情較好,不打算治她的罪。


    “抬起頭,告訴孤,誰給你的膽子?”


    宋卿卿抬眸,小臉煞白。


    “話本子。”


    宴淩雲“噗嗤”一聲,沒忍住,笑了出來。


    宋卿卿連忙把頭低下去,她羨慕柳珺瑤不是一日兩日了,作為同期進宮的人,她隻承寵過一次,且幾乎相當於不歡而散。


    那夜,她出於害怕,瑟瑟縮縮地,惹得宴淩雲十分不快。


    她也是無奈之下,才給家人寫信。


    母親這才從民間搜羅了許多話本子給她,內容豐富,圖案精美,初看時,她幾乎不敢睜眼。後來,長期積累的不甘,促使她硬看,努力看。


    這才有了今夜之事。席後,她先是讓身邊的侍女織畫喊了小安子去禦花園,先是贈了十金給他,然後她從假山後走出,淚眼欲滴地就要跪小安子。


    這小安子原本就年紀小,哪裏經過這樣的事?他一咬牙,就同意了。


    此刻,她模仿著話本子裏的模樣,聲音裏透著哀求:“陛下,妾求您,求您憐惜……”


    說著,宋卿卿直接大著膽子起身,縮了下肩膀,那寬大的內侍外袍直接落在了地上,宴淩雲倒是一驚,沒想到,外袍之下,竟然未著寸縷!


    宴淩雲的喉結滾動了兩下,撈過宋卿卿,便走向了裏間。


    宋卿卿的臉上終於露出喜色。


    她父親原是前朝皇帝封的鎮國侯,和已經故去的太上皇,也就是老宴侯,有同僚之誼。隻是,上都動亂時,父親置身事外,失了宴淩雲的信任;所以,宴淩雲一坐穩江山,他們舉家便被遣至東關城,美其名曰為弘國鎮守東關,實際上,當地有直屬上都管轄的官員管理,而父親實際上是被邊緣化了。剛去了不過一年,父親心思鬱疾,便過世了。


    鎮國侯風光不再,母親隻好多番思慮後,散了家中妾室和侍從,縮減開支。兄長宋卿達試了兩次也未能考取功名,隻得在東關的港口謀了個尉官的職務,兩個庶弟年幼還未執事。


    一家人幾番思慮,還是決定按照大姐宋卿染的建議,到上都李家,參選秀女。


    如此一來,才有可能為母家謀求到更大的便利。


    上都李家,老家主是大俞初立時便已經戰死的大將軍李鬆,有一子一女,李文冬和李若冬。李鬆活著時,某次出征時,在戰場,和自己的父親約定,將大姐宋卿然和李文冬指腹為婚。後來,雖然李鬆戰死了,但是李家還是得了將軍府的蔭封。李文冬一成年,更是直接被安排進了當時的宴家軍。


    大姐和他成婚時,他不過是個小小的副尉,所以大姐是百般不願的,隻是,最終未扛過父親之命。


    好在,上都動亂時,李文冬衝鋒在前,先是護衛宴府,後又支援宮內戰事,還因此失了一條手臂。如今,已是從三品的忠勇將軍。


    宋卿卿在宴淩雲膝下承歡時,極盡柔軟,百般逢迎。她心裏歡喜,能這樣成功一次,想來以後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將來,她再也不用費盡心思哄著李若冬了。


    李文冬將這個妹妹保護的很好,無論他在外麵吃何種苦頭;李若冬在宅子裏,從未有過任何困擾。若不是大姐數次遊說,各種美化宮內,他是不會同意將妹妹送進宮的。


    她和大姐有自己的打算,哄著李若冬,靠著她父兄的功勳,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宋家籌謀。


    想到此,她笑的更開了些,看在宴淩雲眼裏,竟有些明媚的色彩,不自覺的加大了力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角妓當道逆風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話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話扣並收藏角妓當道逆風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