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書信一出,姚霆定然能猜出,柳氏失利。我擔心會不會讓他狗急跳牆?”
羅永思索了下,“應當不會。他與柳氏,似乎並不是鐵板一塊。不然,姚霆也不會連個書信也沒給她回複。”
“娘娘不必過慮。車到山前必有路!”
說這話的時候,羅永的眉眼露著淡笑,滿是鼓勵。
程莞瞬間便鬆懈了幾分,淺笑感激道:“謝謝羅相寬慰。”
羅永福了福身子,從懷中掏出一個紙包,“此乃民間常見的安神茶,雖不抵宮裏的東西來的金貴,卻於安神上最是有益的。請貴妃娘娘笑納。”
程莞立刻從椅上起身,親自伸手接了過來。
指尖接觸的刹那,程莞分明感到胸口的跳動漏了幾下。
她連忙故作無事的打開,放在鼻尖嗅了嗅,“很香。”
羅永的手指逐漸發紅,握了下拳,俯身道:“娘娘喜歡便好。”
說完,似是躲著什麽,後退了兩步,轉身出了朝華殿。
小蝶在一旁看到,驚訝道:“主子,這分明是那個……那個……”
程莞快速地折起來,冷淡道:“不過一點子茶葉,你結巴個什麽勁?”
小蝶縮了縮脖子,她分明看著很像之前月憐姐姐私藏的那個什麽寶什麽茶,就算在民間,也是難得一見的。
程莞轉手將茶葉放在案上,“去看看晚膳好了沒?”
“是。”
程莞的眸光跟著小蝶出了殿門,這才回眸望著案上的那個紙包。
他用心至此,自己卻無以為報。
程莞的心裏,微微的苦。
……
夜幕降臨,樂喜閣中,
宋卿卿和李若冬也擰著眉心。
“大哥是在鐵甲軍中的,此事,不知道他知不知道。”
李若冬的語氣透著焦急。
宋卿卿走上前握著她的手,“你放心,李大哥武藝高強,不會出什麽事的。”
李若冬點點頭,“可是,我怕他耿直性子,會被利用!姚霆肯定不會直接說他在謀逆,若以其他之名,大哥如今恐怕已經為他鞍前馬後了。”
“不行,我得派人給他送個信。”
李若冬說著,轉身便要去尋紙筆。
“不可,方才貴妃娘娘說了,不得與外界往來。”
宋卿卿在一旁細語提醒。
李若冬停頓了下,“不行,那是我大哥。”
不一會兒,她便將一封書信寫好,獨自換了夜行衣,便翻牆出了樂喜閣。
隻是,不過片刻的功夫,
“唔!”
宋卿卿聽到一聲悶吭,立刻開門去看,李若冬已被李武逮了個正著。明眼人一看便知,李武大概一直就守在樂喜閣外。
李武黑著臉,單手做了個“請”的姿勢。
李若冬掙脫了押著她的兩個護衛,冷喝道:“本宮會自己走。”
李武抬了抬手,兩個護衛往後退了一步。
宋卿卿目露焦急,上前扯著李若冬的衣袖,“你好好同貴妃娘娘說,貴妃娘娘寬厚,不會責罰的。”
李若冬深深吸了口氣,她從未想過要給卿卿帶來困擾,如今,這困擾卻因她而生。思及此,她回握著宋卿卿的手,“放心,我一定好好說。”
宋卿卿焦急的麵龐強擠出一絲笑意,袖下,握著李若冬的大拇指,微微發力,“明兒也等著呢。”
“嗯。”這個動作,讓李若冬瞬間想起平日裏明兒總喜歡這樣握著她的拇指,啊啊學話。
她本來想同貴妃娘娘理論幾句的心思,瞬間消失殆盡。
人在高位,不得不服。
這是自古以來的慣例,是自己不遵旨意,有錯在先。
李若冬輕輕歎息了下,衝宋卿卿點了點頭,抬腳朝著朝華殿而去。
她已做好準備,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一行人剛進朝華殿,卻發現裏麵燈火通明。
李若冬心下疑惑:難不成貴妃娘娘在等著自己?李武不是碰巧遇上自己外出,而是特意等在那裏的?
程莞衣冠平整,安穩地靠在憑幾上。
看到李若冬他們前來,立刻揮退了跟隨的眾人。
“你早就知道,我要出去?”
程莞淺笑著點點頭。
“你怎麽知道,我會武?”
程莞起身牽著她的手,坐在身側。“知道你會武並不難。李統領武藝高強,隻需要特意留意下你的步態即可。隻是,平時很少有人會這麽做罷了。”
事實上,程莞並不知道李若冬會武,隻是,她料定李若冬一定會給自己的親哥送信,所以這才安排了李武特意在樂喜閣周圍巡邏。
她會武藝,這個是意外之喜。
原本,她隻是想,看緊了每一個可能會同宮外聯係的人,杜絕任何人將宮內實況往外去說,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民心動蕩。
可是,方才李武派人傳信說了李若冬會武一事,程莞立刻又有了新的主意,就看李若冬肯不肯做。
畢竟,她似乎對陛下並不感興趣,相比而言,她對宋卿卿和明兒反倒更好一些!
對了,明兒!
從明兒的角度切入,也許會有希望。
程莞親自為李若冬斟了盞茶,“妹妹吃茶。”
李若冬的眸色透著狐疑,“貴妃娘娘但說無妨。”
程莞將壺置於案上,淺笑了下。
“什麽都瞞不過妹妹。”
李若冬有些不自在,動了動姿勢,端起茶盞,等程莞發話。
“本宮想讓妹妹出宮。”
李若冬手上剛剛挨到唇的杯盞,瞬間晃動了一下,有些許水溢了出來。她凝眉看著程莞,有些不可置信,“出宮?”
程莞的語氣堅定,眸色帶著些許淩厲。
“是。”
李若冬輕輕地放下茶盞,一時有些弄不清程莞的意思。
來之前,她想過,她可能會殺雞儆猴,讓其他人看看不遵她意的後果;亦或者,一如她的往常,責罰幾句,樂喜閣關個禁足。
可是,她著實沒想過出宮這種可能性。
畢竟,她翻牆出來,也不過是找個兄長相熟的一個護衛,讓他去送封信而已。
“出宮做什麽?”
李若冬不由自主地發問。
程莞見她如此發問,知道算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她無聲地籲了口氣,端起杯盞進了口水。
她隻是想為清兒助一份力!
羅永思索了下,“應當不會。他與柳氏,似乎並不是鐵板一塊。不然,姚霆也不會連個書信也沒給她回複。”
“娘娘不必過慮。車到山前必有路!”
說這話的時候,羅永的眉眼露著淡笑,滿是鼓勵。
程莞瞬間便鬆懈了幾分,淺笑感激道:“謝謝羅相寬慰。”
羅永福了福身子,從懷中掏出一個紙包,“此乃民間常見的安神茶,雖不抵宮裏的東西來的金貴,卻於安神上最是有益的。請貴妃娘娘笑納。”
程莞立刻從椅上起身,親自伸手接了過來。
指尖接觸的刹那,程莞分明感到胸口的跳動漏了幾下。
她連忙故作無事的打開,放在鼻尖嗅了嗅,“很香。”
羅永的手指逐漸發紅,握了下拳,俯身道:“娘娘喜歡便好。”
說完,似是躲著什麽,後退了兩步,轉身出了朝華殿。
小蝶在一旁看到,驚訝道:“主子,這分明是那個……那個……”
程莞快速地折起來,冷淡道:“不過一點子茶葉,你結巴個什麽勁?”
小蝶縮了縮脖子,她分明看著很像之前月憐姐姐私藏的那個什麽寶什麽茶,就算在民間,也是難得一見的。
程莞轉手將茶葉放在案上,“去看看晚膳好了沒?”
“是。”
程莞的眸光跟著小蝶出了殿門,這才回眸望著案上的那個紙包。
他用心至此,自己卻無以為報。
程莞的心裏,微微的苦。
……
夜幕降臨,樂喜閣中,
宋卿卿和李若冬也擰著眉心。
“大哥是在鐵甲軍中的,此事,不知道他知不知道。”
李若冬的語氣透著焦急。
宋卿卿走上前握著她的手,“你放心,李大哥武藝高強,不會出什麽事的。”
李若冬點點頭,“可是,我怕他耿直性子,會被利用!姚霆肯定不會直接說他在謀逆,若以其他之名,大哥如今恐怕已經為他鞍前馬後了。”
“不行,我得派人給他送個信。”
李若冬說著,轉身便要去尋紙筆。
“不可,方才貴妃娘娘說了,不得與外界往來。”
宋卿卿在一旁細語提醒。
李若冬停頓了下,“不行,那是我大哥。”
不一會兒,她便將一封書信寫好,獨自換了夜行衣,便翻牆出了樂喜閣。
隻是,不過片刻的功夫,
“唔!”
宋卿卿聽到一聲悶吭,立刻開門去看,李若冬已被李武逮了個正著。明眼人一看便知,李武大概一直就守在樂喜閣外。
李武黑著臉,單手做了個“請”的姿勢。
李若冬掙脫了押著她的兩個護衛,冷喝道:“本宮會自己走。”
李武抬了抬手,兩個護衛往後退了一步。
宋卿卿目露焦急,上前扯著李若冬的衣袖,“你好好同貴妃娘娘說,貴妃娘娘寬厚,不會責罰的。”
李若冬深深吸了口氣,她從未想過要給卿卿帶來困擾,如今,這困擾卻因她而生。思及此,她回握著宋卿卿的手,“放心,我一定好好說。”
宋卿卿焦急的麵龐強擠出一絲笑意,袖下,握著李若冬的大拇指,微微發力,“明兒也等著呢。”
“嗯。”這個動作,讓李若冬瞬間想起平日裏明兒總喜歡這樣握著她的拇指,啊啊學話。
她本來想同貴妃娘娘理論幾句的心思,瞬間消失殆盡。
人在高位,不得不服。
這是自古以來的慣例,是自己不遵旨意,有錯在先。
李若冬輕輕歎息了下,衝宋卿卿點了點頭,抬腳朝著朝華殿而去。
她已做好準備,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一行人剛進朝華殿,卻發現裏麵燈火通明。
李若冬心下疑惑:難不成貴妃娘娘在等著自己?李武不是碰巧遇上自己外出,而是特意等在那裏的?
程莞衣冠平整,安穩地靠在憑幾上。
看到李若冬他們前來,立刻揮退了跟隨的眾人。
“你早就知道,我要出去?”
程莞淺笑著點點頭。
“你怎麽知道,我會武?”
程莞起身牽著她的手,坐在身側。“知道你會武並不難。李統領武藝高強,隻需要特意留意下你的步態即可。隻是,平時很少有人會這麽做罷了。”
事實上,程莞並不知道李若冬會武,隻是,她料定李若冬一定會給自己的親哥送信,所以這才安排了李武特意在樂喜閣周圍巡邏。
她會武藝,這個是意外之喜。
原本,她隻是想,看緊了每一個可能會同宮外聯係的人,杜絕任何人將宮內實況往外去說,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民心動蕩。
可是,方才李武派人傳信說了李若冬會武一事,程莞立刻又有了新的主意,就看李若冬肯不肯做。
畢竟,她似乎對陛下並不感興趣,相比而言,她對宋卿卿和明兒反倒更好一些!
對了,明兒!
從明兒的角度切入,也許會有希望。
程莞親自為李若冬斟了盞茶,“妹妹吃茶。”
李若冬的眸色透著狐疑,“貴妃娘娘但說無妨。”
程莞將壺置於案上,淺笑了下。
“什麽都瞞不過妹妹。”
李若冬有些不自在,動了動姿勢,端起茶盞,等程莞發話。
“本宮想讓妹妹出宮。”
李若冬手上剛剛挨到唇的杯盞,瞬間晃動了一下,有些許水溢了出來。她凝眉看著程莞,有些不可置信,“出宮?”
程莞的語氣堅定,眸色帶著些許淩厲。
“是。”
李若冬輕輕地放下茶盞,一時有些弄不清程莞的意思。
來之前,她想過,她可能會殺雞儆猴,讓其他人看看不遵她意的後果;亦或者,一如她的往常,責罰幾句,樂喜閣關個禁足。
可是,她著實沒想過出宮這種可能性。
畢竟,她翻牆出來,也不過是找個兄長相熟的一個護衛,讓他去送封信而已。
“出宮做什麽?”
李若冬不由自主地發問。
程莞見她如此發問,知道算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她無聲地籲了口氣,端起杯盞進了口水。
她隻是想為清兒助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