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苦讀及第
高拱出生於正德七年(1512年)十二月十三日,祖籍山西洪洞,其家族在元末亂世中遷徙至河南新鄭高老莊村,以避戰亂。出身於官宦世家,高拱的父親高尚賢,通過正德十二年(1517年)的進士考試,步入仕途,先後擔任山東按察司提學僉事、陝西按察司僉事等職,最終官至光祿寺少卿,為高拱提供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自幼年起,高拱便展現出過人的聰慧,五歲便能熟練應對對偶,八歲時已能誦讀千言,顯示了其卓越的記憶力與學習能力。在父親的嚴格教導下,高拱從小就接受了係統的儒家經典教育,對於“禮經”尤為精通。然而,科舉之路並非坦途,盡管十七歲便以“禮經”在鄉試中拔得頭籌,高拱卻在之後的科舉考試中遭遇了長達十三年的挫折與等待,這期間,他經曆了無數次的失敗與挑戰,但始終未曾放棄對學問的追求。
直到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高拱終於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考中進士,並被選為庶吉士,這是對他的學識與才華的正式認可。隨後,他被授予翰林編修一職,開始了其在中央政府的仕途生涯。在翰林院的九年時間裏,高拱勤勉工作,不斷積累學識與經驗,最終在九年考滿後晉升為翰林侍讀,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官場的地位。
二、裕王侍講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裕王朱載坖開設王府,延請儒學精英入府講學,高拱以其卓越的學識與才華,首當其衝被選中,成為王府的重要成員。彼時,皇太子朱載壡去世已兩年,新儲人選懸而未決,裕王與異母弟景王朱載圳皆在京中,按照傳統,裕王應為繼承人首選,但世宗皇帝的心思似乎更傾向於景王,這讓裕王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朝廷內外猜測與議論四起。
在這段關鍵時期,高拱頻繁出入王府,不僅以學識指導裕王,更以他的智慧與謹慎,為裕王提供心理上的支持與寬慰。他巧妙地周旋於內閣首輔嚴嵩與次輔徐階之間的權力鬥爭,保持中立,未偏袒任何一方,贏得了兩人的尊重與器重。尤其在嚴嵩權傾一時之時,高拱仍能保持獨立人格,甚至以韓愈詩句戲謔嚴嵩的傲慢姿態,展現了其不畏強權的性格。
在王府的九年時光裏,高拱不僅教授裕王經史,更注重品德修養與治國理念的灌輸,兩人之間建立了深厚的信任與友誼。裕王對高拱的尊敬與依賴,從其離任後仍頻繁派遣使者詢問府中事務可見一斑,更通過“啟發弘多”“懷賢”“忠貞”等字眼的手書贈予,表達了對高拱的極高評價。
高拱在裕王府的歲月,不僅豐富了他的學識與經驗,更為其日後的政治生涯鋪就了堅實的基石。隨著景王離京入藩,裕王作為皇位繼承人的地位逐漸明朗,高拱與裕王的特殊關係,亦使其在朝堂之上聲望日隆,為後來的政治騰飛埋下了伏筆。
三、重為首輔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隨著景王在藩地去世,裕王朱載坖的儲君地位得以穩固,高拱的政治前景也由此變得光明。次年,高拱晉升為禮部尚書,因其擅長撰寫道教祭祀文書(青詞),深得世宗皇帝的賞識,甚至被賜予象征著極高榮譽的飛魚服。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在徐階的舉薦下,高拱以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的身份入閣,正式邁入權力核心。
甫一入閣,高拱便展現出銳意進取的姿態,試圖在政務中發揮更大作用。麵對世宗長期居住西苑、疏於朝政的情況,高拱主動提出輪流值守內閣,以彌補政務疏漏,展現出其積極負責的態度。然而,這一提議並未得到徐階等人的響應,反而加劇了與徐階之間的矛盾,最終導致二人關係破裂,高拱在胡應嘉、歐陽一敬等人的排擠下,被迫以病退隱。
隆慶二年(1568年),徐階退休,高拱的政治命運迎來轉機。在張居正與太監李芳的合謀下,高拱於隆慶三年(1569年)十二月被重新啟用,接旨後不顧嚴寒,急匆匆趕回京城,重新執掌吏部,標誌著其政治生涯的再次輝煌。此次複出,高拱采取了緩和與言官關係的策略,通過門生廣泛傳播寬容言論,承諾與朝臣共治國事,逐漸平息了朝野的不安情緒。
在李春芳擔任內閣首輔的背景下,高拱憑借裕王(即後來的明穆宗)的信任與支持,發揮了更為積極主動的作用。李春芳性格溫和,處理政務傾向於穩健,而高拱則以其果敢與魄力,填補了政策執行上的空白,展現出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四、政績斐然
隆慶四年(1570年),北方邊疆局勢緊張,蒙古勢力蠢蠢欲動。麵對危機,高拱展現出卓越的軍事組織才能,迅速調動陳希學、曹邦輔、王遴等將領,部署防禦陣線,同時加強京城與南都的防護,確保山陵安全。此外,他還派遣劉燾駐守天津,保障糧食供應,任命王崇古、譚綸專司征剿,以戴才負責軍餉後勤,周密的布署有效震懾了蒙古兵,使其不敢輕易入侵。
同年十月,俺答汗之孫把漢那吉因家族糾紛投奔明朝,請求庇護。麵對這一突發事件,朝中意見分歧,多數官員擔憂此舉可能引發敵對行動。然而,高拱與張居正堅定支持接納把漢那吉,不僅建議封其為指揮使,還安排其享受優厚待遇,以誠意贏得其心。高拱更進一步,通過政治 手 腕 排除反對聲音,最終促成俺答汗與明朝的和解,雙方達成封貢協議,開啟了長期和平局麵。這一決策,不僅解決了明朝北方邊疆的長期隱患,也展現了高拱在外交上的高瞻遠矚與果敢決斷。
在內部治理方麵,高拱同樣表現出色。當貴州土官安國亨被誤傳叛亂時,高拱並未輕信,而是深入調查,發現實為地方官員誤解所致,隨即采取安撫措施,避免了一場不必要的戰爭。這一事件再次證明了高拱審慎判斷與明智決策的能力。
高拱的邊防政策不僅注重短期應對,更重視長遠規劃。在俺答汗封貢事宜完成後,他擔憂邊防士兵會因和平而懈怠,遂提出定期派遣大臣巡查邊防,評估軍備、物資、人員狀態,鼓勵增益,嚴懲停滯,確保邊防力量持續強大。這一政策不僅在當時取得了顯著成效,也為後續幾十年的邊疆穩定奠定了基礎。
在南方,高拱同樣展現了其治理智慧。麵對廣西古田壯族韋銀豹的叛亂,高拱推薦殷正茂為總督進行鎮壓。盡管殷正茂性貪,但高拱認為隻要能迅速平定叛亂,即使有一定損耗也值得。同時,他注重本地人才的培養與提拔,引導民風向善,最終實現了地區的穩定與繁榮。
五、智斷安國亨案
隆慶年間,貴州土官安國亨與安智因私人恩怨引發的兵戈,幾近演變為一場大規模的叛亂。當地巡撫將此事上報為“叛逆”,並出兵征伐,但未能取得成果,局勢反而趨於惡化。新任巡撫阮文中在赴任前,特地拜訪了內閣首輔高拱,尋求對策。
高拱洞察事態,指出安國亨與安智之間的爭鬥實為私人恩怨,與朝廷無涉。他批評地方官員誇大其詞,意圖邀功,而真正的忠誠應是平息紛爭而非煽動。高拱建議阮文中應公正處理,將“叛逆”之名改為“仇殺”與“違逆”,以促使當事人出麵申辯,從而查明真相。他告誡阮文中,不應盲目加重事態,而應遵循法律與天理。
阮文中到達貴州後,發現實際情況正如高拱所言。他頒布五項處理措施,旨在解決爭端,但安國亨因對安智的疑懼,拒絕服從。麵對壓力,阮文中考慮用兵,但高拱深知武力非上策,不僅可能損害國家威嚴,還會耗費巨大。於是,高拱秘密指示兵部,派遣吏部給事中賈三前往審理此案,以示公正。
安國亨得知是來審理而非征伐,放下戒心,親自出麵聽審,最終同意了五項處理方案,並願意繳納罰款以贖罪。安智在阮文中的調解下,也接受了處理結果,最終雙方和解,避免了一場潛在的邊疆戰爭。
馮夢龍在評述此事時,高度讚揚了高拱的智慧與公正,認為若非高拱的主持,事態很可能升級,即使取勝也將付出巨大代價。他感歎,回顧曆史,前車之鑒應成為後事之師,高拱的智慧與遠見,至今仍值得世人深思。
六、專橫招議
高拱在隆慶年間政績斐然,以其才略與魄力推動了一係列內政與邊防改革,但與此同時,他專橫跋扈的個性也成為其政治生涯的一大陰影。高拱性格急躁,難以容忍異見,一旦有人觸怒他,便會立即爆發,其嚴厲的態度與言語常常使人畏懼,這種性格特質導致了他與同僚間的緊張關係,最終釀成了一係列政治風波。
在內閣內部,高拱與多位同僚產生了嚴重衝突。隆慶四年(1570年),大學士陳以勤因與高拱的小摩擦,加之目睹高拱在內閣中的強勢地位,自感難以為繼,選擇了主動離職。不久後,掌都察院的大學士趙貞吉因高拱在考核科道官員時夾帶私情,上疏請求停止,高拱對此不滿,唆使門生韓楫彈劾趙貞吉,最終迫使趙貞吉離職。隨後,李春芳亦因感受到高拱的威脅,多次請求辭職,最終在隆慶五年(1571年)選擇歸鄉。
高拱在李春芳離職後接任首輔,其專橫作風更加明顯。殷士儋入閣輔政,但因其在裕府時未依附高拱,遲遲未獲提拔,後通過太監陳洪的支持入閣,高拱對此不滿。一係列誤會與矛盾升級後,殷士儋與高拱在內閣中公開衝突,最終殷士儋也被迫離開內閣。至此,除了張居正,舊輔幾乎都被高拱排擠出去。
高拱不僅對閣僚施壓,還對曾經的政敵徐階及其黨羽進行了清算。他先是將海瑞從應天巡撫調任南京,不久後又逼迫海瑞告病歸家。高拱還撤銷了徐階任期內的多項政策,包括對先朝受冤官員的平反與撫恤。在刑部、大理寺的例審中,高拱試圖幹預王金一案,最終以減輕刑罰結束。此外,他對徐階的下屬也采取了報複措施,如故意拖延他們的晉升,甚至將其貶至偏遠地區。
對於徐階本人,高拱更是展開了持久的攻擊。他上疏揭露徐階在家鄉的不當行為,指責其縱容子弟橫行鄉裏,大肆斂財。高拱還唆使言官不斷追論徐階,最終導致徐階的三個兒子被捕,財產被沒收。麵對徐階的求饒,高拱起初態度強硬,但在張居正、李春芳等人的勸說下,最終決定給予徐階寬大處理,釋放其子並歸還部分土地。這一舉動表麵上是為了安撫蘇鬆鄉紳,實際上也反映出高拱在權力鬥爭中對形勢的靈活應對。
七、逐歸鄉間
隆慶六年(1572年),高拱的地位達到了頂峰,被晉封為柱國、中極殿大學士,然而,他的專橫跋扈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高拱的門生韓楫、程文等人日夜在其門下奔走,濫用職權,人們對此普遍反感。高拱本人的清廉形象也開始受損,他開始抱怨生活拮據,暗示門生下屬進獻財物,這種行為逐漸引起了朝野的非議。禦史汪文輝上疏諷刺時政,高拱怒而召見,將其貶往寧夏;尚寶卿劉奮庸和給事中曹大野也先後上疏彈劾高拱,指控他擅權報複、排斥異己、超拔親信等罪狀,但均未得到穆宗的采納,兩人最終被貶黜。
張居正與高拱的關係,從最初的相互欣賞與合作,逐漸轉變為競爭與對立。世宗去世當日,徐階僅召張居正共同起草遺詔,未通知高拱,這一舉動埋下了高、張二人矛盾的種子。隨著高拱在內閣中的地位日益鞏固,張居正開始采取自我保護策略,避免直接卷入高拱與其他閣僚的衝突。張居正心中對於長期屈居高拱之下顯然感到不甘,他暗中與司禮監太監馮保結盟,意圖借助內廷力量扳倒高拱。
穆宗病危之際,高拱、張居正及高儀等受召入內接受顧命,穆宗臨終前緊握高拱之手,托付國事。然而,遺詔的分配引起了高拱的猜疑,他認為其中關於與馮保商議國事的部分是張居正與馮保聯手偽造的。高拱與張居正之間的信任裂痕進一步擴大。
穆宗駕崩後,神宗即位,年幼的皇帝使得馮保依靠李太後的寵信掌握了實權。高拱試圖削弱馮保的權力,上疏請求限製司禮監的職權,但這一行動未能得到張居正的支持。相反,張居正將高拱的計劃透露給了馮保,馮保借此機會向太後與神宗散布謠言,聲稱高拱欲廢黜年幼的神宗,迎立周王,自己則封國公。這些謠言在後宮引起了恐慌,最終太後與神宗決定驅逐高拱。
六月十六日的早朝,高拱被召至會極門,麵對突如其來的指責與罷黜,高拱震驚至極,臉色蒼白,汗如雨下,幾乎無法站立。張居正從旁將他扶起,但無力改變其被逐的命運。次日清晨,高拱乘坐簡陋的柴車離開京城,結束了他在朝廷的輝煌生涯,踏上了一條充滿未知的歸鄉之路。
八、黯然辭世
高拱被逐出朝廷後,回到了他的家鄉新鄭,過起了隱居的生活。他脫下官服,換上平民的服裝,沉默寡言,不再過問國事,將自己封閉在家中,專心致誌地著書立說,完成了八十餘卷的著作。然而,馮保並未就此放過高拱,製造了所謂的“王大臣事件”,意圖徹底摧毀高拱。幸好,有吏部尚書楊博、禦史葛守禮等人的力挺,加之張居正私下寫信安慰,高拱才得以幸免於難。但這一連串的打擊,讓高拱身心俱疲,健康狀況急劇惡化。
萬曆五年(1577年),張居正因回故鄉江陵葬父,特意繞道探訪了高拱。兩位曾經的政治對手在高拱的家中重逢,彼此淚流滿麵,共同回憶往昔,表達了對過往恩怨的感慨與釋懷。
萬曆六年(1578年),高拱在新鄭的家中辭世,享年六十七歲。他的妻子張氏向朝廷請求給予撫恤。盡管神宗在萬曆七年(1579年)追贈高拱恢複了原官,但隻給予了半葬的禮遇,且未派遣官員祭奠,顯示出朝廷對高拱的評價仍有保留。
高拱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留下了一份名為《病榻遺言》的文獻,詳細記錄了張居正與馮保合謀奪取首輔之位的過程,對張居正的品格進行了激烈的批評。這份遺言在張居正去世後被刊刻出版,在北京廣泛流傳,加劇了神宗對張居正的清算情緒。
萬曆三十年(1602年),鑒於高拱在俺答封貢一事上的貢獻,神宗下詔追贈高拱為太師,並賜諡號“文襄”,同時蔭封其子高務觀為尚寶司司丞。到了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六月,朝廷進一步追贈高拱為特進光祿大夫,彰顯了對其政治功績的認可。
結語
高拱的一生,是明朝中期政治變革的縮影,也是個性與政績相互交織的複雜案例。他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曆史遺產,無論是作為政治改革的先驅,還是作為個性鮮明的曆史人物,高拱都值得我們深入研究與思考。
高拱出生於正德七年(1512年)十二月十三日,祖籍山西洪洞,其家族在元末亂世中遷徙至河南新鄭高老莊村,以避戰亂。出身於官宦世家,高拱的父親高尚賢,通過正德十二年(1517年)的進士考試,步入仕途,先後擔任山東按察司提學僉事、陝西按察司僉事等職,最終官至光祿寺少卿,為高拱提供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自幼年起,高拱便展現出過人的聰慧,五歲便能熟練應對對偶,八歲時已能誦讀千言,顯示了其卓越的記憶力與學習能力。在父親的嚴格教導下,高拱從小就接受了係統的儒家經典教育,對於“禮經”尤為精通。然而,科舉之路並非坦途,盡管十七歲便以“禮經”在鄉試中拔得頭籌,高拱卻在之後的科舉考試中遭遇了長達十三年的挫折與等待,這期間,他經曆了無數次的失敗與挑戰,但始終未曾放棄對學問的追求。
直到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高拱終於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考中進士,並被選為庶吉士,這是對他的學識與才華的正式認可。隨後,他被授予翰林編修一職,開始了其在中央政府的仕途生涯。在翰林院的九年時間裏,高拱勤勉工作,不斷積累學識與經驗,最終在九年考滿後晉升為翰林侍讀,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官場的地位。
二、裕王侍講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裕王朱載坖開設王府,延請儒學精英入府講學,高拱以其卓越的學識與才華,首當其衝被選中,成為王府的重要成員。彼時,皇太子朱載壡去世已兩年,新儲人選懸而未決,裕王與異母弟景王朱載圳皆在京中,按照傳統,裕王應為繼承人首選,但世宗皇帝的心思似乎更傾向於景王,這讓裕王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朝廷內外猜測與議論四起。
在這段關鍵時期,高拱頻繁出入王府,不僅以學識指導裕王,更以他的智慧與謹慎,為裕王提供心理上的支持與寬慰。他巧妙地周旋於內閣首輔嚴嵩與次輔徐階之間的權力鬥爭,保持中立,未偏袒任何一方,贏得了兩人的尊重與器重。尤其在嚴嵩權傾一時之時,高拱仍能保持獨立人格,甚至以韓愈詩句戲謔嚴嵩的傲慢姿態,展現了其不畏強權的性格。
在王府的九年時光裏,高拱不僅教授裕王經史,更注重品德修養與治國理念的灌輸,兩人之間建立了深厚的信任與友誼。裕王對高拱的尊敬與依賴,從其離任後仍頻繁派遣使者詢問府中事務可見一斑,更通過“啟發弘多”“懷賢”“忠貞”等字眼的手書贈予,表達了對高拱的極高評價。
高拱在裕王府的歲月,不僅豐富了他的學識與經驗,更為其日後的政治生涯鋪就了堅實的基石。隨著景王離京入藩,裕王作為皇位繼承人的地位逐漸明朗,高拱與裕王的特殊關係,亦使其在朝堂之上聲望日隆,為後來的政治騰飛埋下了伏筆。
三、重為首輔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隨著景王在藩地去世,裕王朱載坖的儲君地位得以穩固,高拱的政治前景也由此變得光明。次年,高拱晉升為禮部尚書,因其擅長撰寫道教祭祀文書(青詞),深得世宗皇帝的賞識,甚至被賜予象征著極高榮譽的飛魚服。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在徐階的舉薦下,高拱以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的身份入閣,正式邁入權力核心。
甫一入閣,高拱便展現出銳意進取的姿態,試圖在政務中發揮更大作用。麵對世宗長期居住西苑、疏於朝政的情況,高拱主動提出輪流值守內閣,以彌補政務疏漏,展現出其積極負責的態度。然而,這一提議並未得到徐階等人的響應,反而加劇了與徐階之間的矛盾,最終導致二人關係破裂,高拱在胡應嘉、歐陽一敬等人的排擠下,被迫以病退隱。
隆慶二年(1568年),徐階退休,高拱的政治命運迎來轉機。在張居正與太監李芳的合謀下,高拱於隆慶三年(1569年)十二月被重新啟用,接旨後不顧嚴寒,急匆匆趕回京城,重新執掌吏部,標誌著其政治生涯的再次輝煌。此次複出,高拱采取了緩和與言官關係的策略,通過門生廣泛傳播寬容言論,承諾與朝臣共治國事,逐漸平息了朝野的不安情緒。
在李春芳擔任內閣首輔的背景下,高拱憑借裕王(即後來的明穆宗)的信任與支持,發揮了更為積極主動的作用。李春芳性格溫和,處理政務傾向於穩健,而高拱則以其果敢與魄力,填補了政策執行上的空白,展現出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四、政績斐然
隆慶四年(1570年),北方邊疆局勢緊張,蒙古勢力蠢蠢欲動。麵對危機,高拱展現出卓越的軍事組織才能,迅速調動陳希學、曹邦輔、王遴等將領,部署防禦陣線,同時加強京城與南都的防護,確保山陵安全。此外,他還派遣劉燾駐守天津,保障糧食供應,任命王崇古、譚綸專司征剿,以戴才負責軍餉後勤,周密的布署有效震懾了蒙古兵,使其不敢輕易入侵。
同年十月,俺答汗之孫把漢那吉因家族糾紛投奔明朝,請求庇護。麵對這一突發事件,朝中意見分歧,多數官員擔憂此舉可能引發敵對行動。然而,高拱與張居正堅定支持接納把漢那吉,不僅建議封其為指揮使,還安排其享受優厚待遇,以誠意贏得其心。高拱更進一步,通過政治 手 腕 排除反對聲音,最終促成俺答汗與明朝的和解,雙方達成封貢協議,開啟了長期和平局麵。這一決策,不僅解決了明朝北方邊疆的長期隱患,也展現了高拱在外交上的高瞻遠矚與果敢決斷。
在內部治理方麵,高拱同樣表現出色。當貴州土官安國亨被誤傳叛亂時,高拱並未輕信,而是深入調查,發現實為地方官員誤解所致,隨即采取安撫措施,避免了一場不必要的戰爭。這一事件再次證明了高拱審慎判斷與明智決策的能力。
高拱的邊防政策不僅注重短期應對,更重視長遠規劃。在俺答汗封貢事宜完成後,他擔憂邊防士兵會因和平而懈怠,遂提出定期派遣大臣巡查邊防,評估軍備、物資、人員狀態,鼓勵增益,嚴懲停滯,確保邊防力量持續強大。這一政策不僅在當時取得了顯著成效,也為後續幾十年的邊疆穩定奠定了基礎。
在南方,高拱同樣展現了其治理智慧。麵對廣西古田壯族韋銀豹的叛亂,高拱推薦殷正茂為總督進行鎮壓。盡管殷正茂性貪,但高拱認為隻要能迅速平定叛亂,即使有一定損耗也值得。同時,他注重本地人才的培養與提拔,引導民風向善,最終實現了地區的穩定與繁榮。
五、智斷安國亨案
隆慶年間,貴州土官安國亨與安智因私人恩怨引發的兵戈,幾近演變為一場大規模的叛亂。當地巡撫將此事上報為“叛逆”,並出兵征伐,但未能取得成果,局勢反而趨於惡化。新任巡撫阮文中在赴任前,特地拜訪了內閣首輔高拱,尋求對策。
高拱洞察事態,指出安國亨與安智之間的爭鬥實為私人恩怨,與朝廷無涉。他批評地方官員誇大其詞,意圖邀功,而真正的忠誠應是平息紛爭而非煽動。高拱建議阮文中應公正處理,將“叛逆”之名改為“仇殺”與“違逆”,以促使當事人出麵申辯,從而查明真相。他告誡阮文中,不應盲目加重事態,而應遵循法律與天理。
阮文中到達貴州後,發現實際情況正如高拱所言。他頒布五項處理措施,旨在解決爭端,但安國亨因對安智的疑懼,拒絕服從。麵對壓力,阮文中考慮用兵,但高拱深知武力非上策,不僅可能損害國家威嚴,還會耗費巨大。於是,高拱秘密指示兵部,派遣吏部給事中賈三前往審理此案,以示公正。
安國亨得知是來審理而非征伐,放下戒心,親自出麵聽審,最終同意了五項處理方案,並願意繳納罰款以贖罪。安智在阮文中的調解下,也接受了處理結果,最終雙方和解,避免了一場潛在的邊疆戰爭。
馮夢龍在評述此事時,高度讚揚了高拱的智慧與公正,認為若非高拱的主持,事態很可能升級,即使取勝也將付出巨大代價。他感歎,回顧曆史,前車之鑒應成為後事之師,高拱的智慧與遠見,至今仍值得世人深思。
六、專橫招議
高拱在隆慶年間政績斐然,以其才略與魄力推動了一係列內政與邊防改革,但與此同時,他專橫跋扈的個性也成為其政治生涯的一大陰影。高拱性格急躁,難以容忍異見,一旦有人觸怒他,便會立即爆發,其嚴厲的態度與言語常常使人畏懼,這種性格特質導致了他與同僚間的緊張關係,最終釀成了一係列政治風波。
在內閣內部,高拱與多位同僚產生了嚴重衝突。隆慶四年(1570年),大學士陳以勤因與高拱的小摩擦,加之目睹高拱在內閣中的強勢地位,自感難以為繼,選擇了主動離職。不久後,掌都察院的大學士趙貞吉因高拱在考核科道官員時夾帶私情,上疏請求停止,高拱對此不滿,唆使門生韓楫彈劾趙貞吉,最終迫使趙貞吉離職。隨後,李春芳亦因感受到高拱的威脅,多次請求辭職,最終在隆慶五年(1571年)選擇歸鄉。
高拱在李春芳離職後接任首輔,其專橫作風更加明顯。殷士儋入閣輔政,但因其在裕府時未依附高拱,遲遲未獲提拔,後通過太監陳洪的支持入閣,高拱對此不滿。一係列誤會與矛盾升級後,殷士儋與高拱在內閣中公開衝突,最終殷士儋也被迫離開內閣。至此,除了張居正,舊輔幾乎都被高拱排擠出去。
高拱不僅對閣僚施壓,還對曾經的政敵徐階及其黨羽進行了清算。他先是將海瑞從應天巡撫調任南京,不久後又逼迫海瑞告病歸家。高拱還撤銷了徐階任期內的多項政策,包括對先朝受冤官員的平反與撫恤。在刑部、大理寺的例審中,高拱試圖幹預王金一案,最終以減輕刑罰結束。此外,他對徐階的下屬也采取了報複措施,如故意拖延他們的晉升,甚至將其貶至偏遠地區。
對於徐階本人,高拱更是展開了持久的攻擊。他上疏揭露徐階在家鄉的不當行為,指責其縱容子弟橫行鄉裏,大肆斂財。高拱還唆使言官不斷追論徐階,最終導致徐階的三個兒子被捕,財產被沒收。麵對徐階的求饒,高拱起初態度強硬,但在張居正、李春芳等人的勸說下,最終決定給予徐階寬大處理,釋放其子並歸還部分土地。這一舉動表麵上是為了安撫蘇鬆鄉紳,實際上也反映出高拱在權力鬥爭中對形勢的靈活應對。
七、逐歸鄉間
隆慶六年(1572年),高拱的地位達到了頂峰,被晉封為柱國、中極殿大學士,然而,他的專橫跋扈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高拱的門生韓楫、程文等人日夜在其門下奔走,濫用職權,人們對此普遍反感。高拱本人的清廉形象也開始受損,他開始抱怨生活拮據,暗示門生下屬進獻財物,這種行為逐漸引起了朝野的非議。禦史汪文輝上疏諷刺時政,高拱怒而召見,將其貶往寧夏;尚寶卿劉奮庸和給事中曹大野也先後上疏彈劾高拱,指控他擅權報複、排斥異己、超拔親信等罪狀,但均未得到穆宗的采納,兩人最終被貶黜。
張居正與高拱的關係,從最初的相互欣賞與合作,逐漸轉變為競爭與對立。世宗去世當日,徐階僅召張居正共同起草遺詔,未通知高拱,這一舉動埋下了高、張二人矛盾的種子。隨著高拱在內閣中的地位日益鞏固,張居正開始采取自我保護策略,避免直接卷入高拱與其他閣僚的衝突。張居正心中對於長期屈居高拱之下顯然感到不甘,他暗中與司禮監太監馮保結盟,意圖借助內廷力量扳倒高拱。
穆宗病危之際,高拱、張居正及高儀等受召入內接受顧命,穆宗臨終前緊握高拱之手,托付國事。然而,遺詔的分配引起了高拱的猜疑,他認為其中關於與馮保商議國事的部分是張居正與馮保聯手偽造的。高拱與張居正之間的信任裂痕進一步擴大。
穆宗駕崩後,神宗即位,年幼的皇帝使得馮保依靠李太後的寵信掌握了實權。高拱試圖削弱馮保的權力,上疏請求限製司禮監的職權,但這一行動未能得到張居正的支持。相反,張居正將高拱的計劃透露給了馮保,馮保借此機會向太後與神宗散布謠言,聲稱高拱欲廢黜年幼的神宗,迎立周王,自己則封國公。這些謠言在後宮引起了恐慌,最終太後與神宗決定驅逐高拱。
六月十六日的早朝,高拱被召至會極門,麵對突如其來的指責與罷黜,高拱震驚至極,臉色蒼白,汗如雨下,幾乎無法站立。張居正從旁將他扶起,但無力改變其被逐的命運。次日清晨,高拱乘坐簡陋的柴車離開京城,結束了他在朝廷的輝煌生涯,踏上了一條充滿未知的歸鄉之路。
八、黯然辭世
高拱被逐出朝廷後,回到了他的家鄉新鄭,過起了隱居的生活。他脫下官服,換上平民的服裝,沉默寡言,不再過問國事,將自己封閉在家中,專心致誌地著書立說,完成了八十餘卷的著作。然而,馮保並未就此放過高拱,製造了所謂的“王大臣事件”,意圖徹底摧毀高拱。幸好,有吏部尚書楊博、禦史葛守禮等人的力挺,加之張居正私下寫信安慰,高拱才得以幸免於難。但這一連串的打擊,讓高拱身心俱疲,健康狀況急劇惡化。
萬曆五年(1577年),張居正因回故鄉江陵葬父,特意繞道探訪了高拱。兩位曾經的政治對手在高拱的家中重逢,彼此淚流滿麵,共同回憶往昔,表達了對過往恩怨的感慨與釋懷。
萬曆六年(1578年),高拱在新鄭的家中辭世,享年六十七歲。他的妻子張氏向朝廷請求給予撫恤。盡管神宗在萬曆七年(1579年)追贈高拱恢複了原官,但隻給予了半葬的禮遇,且未派遣官員祭奠,顯示出朝廷對高拱的評價仍有保留。
高拱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留下了一份名為《病榻遺言》的文獻,詳細記錄了張居正與馮保合謀奪取首輔之位的過程,對張居正的品格進行了激烈的批評。這份遺言在張居正去世後被刊刻出版,在北京廣泛流傳,加劇了神宗對張居正的清算情緒。
萬曆三十年(1602年),鑒於高拱在俺答封貢一事上的貢獻,神宗下詔追贈高拱為太師,並賜諡號“文襄”,同時蔭封其子高務觀為尚寶司司丞。到了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六月,朝廷進一步追贈高拱為特進光祿大夫,彰顯了對其政治功績的認可。
結語
高拱的一生,是明朝中期政治變革的縮影,也是個性與政績相互交織的複雜案例。他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曆史遺產,無論是作為政治改革的先驅,還是作為個性鮮明的曆史人物,高拱都值得我們深入研究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