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得寵眷
李如鬆的早期仕途,可以說是伴隨著父親李成梁的輝煌戰績和自身卓越的軍事才能而展開的。自小隨父征戰,李如鬆在實踐中磨煉出了過硬的軍事素質,加之名士徐渭的兵法指導,使得他不僅武藝高強,而且深諳用兵之道。萬曆三年(1575年),他因承父蔭而被授予都指揮同知的職位,開始了正式的軍旅生涯,此後不斷晉升,至萬曆十一年(1583年),年僅三十五歲的李如鬆便已榮升山西總兵官,這在當時是非常罕見的年輕總兵官任命。
然而,李如鬆的快速晉升也引起了朝廷內外的議論。給事中黃道瞻擔憂李氏父子權力過重,建議明神宗采取措施分散其權勢。大學士申時行也提出應當對李如鬆加以保全,避免過度集權可能帶來的風險。對此,神宗皇帝並未削減李如鬆的職務,而是將其調入京城任職,一方麵可以減少外界對其家族勢力的疑慮,另一方麵也是對李如鬆的一種保護。
在京城任職期間,李如鬆擔任神機營右副將,以及京城內外巡捕的提督,顯示了皇帝對他的信任與倚重。不過,李如鬆的性格頗為剛直,甚至有些傲慢。在出任宣府總兵官時,他無視傳統禮製,與宣府巡撫許守謙平起平坐,引發了官員間的衝突。此事被巡按禦史王之棟彈劾,稱其“驕橫”。雖然神宗皇帝對李如鬆的處罰僅限於扣減俸祿,但這一事件反映了李如鬆性格中不容忽視的一麵,也預示了其日後可能麵臨的挑戰。
即便如此,神宗皇帝對李如鬆的寵愛並未減弱。麵對科道官的連續彈劾,神宗始終堅定地站在李如鬆一邊,甚至將其召回京城,任中軍都督府僉書,繼續給予重任。這一係列的舉措,無疑體現了皇帝對李如鬆個人能力的高度認可,以及對李家在邊防中作用的重視。
二、揚名西北
萬曆二十年(1592年),寧夏鎮原副總兵哱拜(韃靼人,東蒙古族)父子勾結蒙古河套部落,悍然發動叛亂,迅速攻陷中衛、廣武、玉泉營、靈州等地,引發“全陝震動”。麵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明朝政府迅速調集兵力,然而初期平叛進展緩慢,叛軍氣焰愈發囂張。
關鍵時刻,禦史梅國楨力薦名將李如鬆,李如鬆臨危受命,被任命為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統率遼東、宣府、大同、山西等精銳部隊及浙兵、苗兵,組成龐大的平叛大軍。四月,李如鬆接掌帥印,迅速整合各方兵力,製定周密作戰計劃。
六月,李如鬆親率大軍抵達寧夏,迅速穩定戰局。七月,他命副將麻貴率部出擊,成功擊敗蒙古河套部落,並一路追擊至賀蘭山,徹底剪除叛軍的外援。與此同時,各路援軍在寧夏城下形成合圍之勢,將叛軍困於孤城之中。
麵對堅固的寧夏城防,李如鬆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他仔細觀察地形,決定采取水攻之策,下令決開黃河,引滔滔黃河水灌入城中。城內叛軍頓時陷入困境,彈盡糧絕,軍心渙散,鬥誌全無。加之內部火拚,叛軍勢力迅速瓦解。
九月十六日,寧夏城防在黃河水的浸泡下終於崩塌,李如鬆抓住時機,下令全麵攻城。明軍如潮水般湧入城內,叛軍首領哱拜在絕望中殺死兩名屬下後向李如鬆投降。然而,李如鬆為徹底根除叛亂,最終決定盡滅哱拜族,寧夏叛亂至此徹底平息。
三、轉戰朝鮮
在16世紀末,隨著豐臣秀吉完成對日本列島的統一,其野心轉向了外部,製定了一個野心勃勃的軍事擴張計劃,目標直指朝鮮半島乃至整個東亞地區。萬曆二十年(1592年),豐臣秀吉指揮下的龐大軍隊,共計15萬之眾,跨越對馬海峽,對朝鮮半島發起了猛烈的攻擊。日本軍隊的突然襲擊和高效的作戰能力,使得朝鮮半島上的防禦體係幾乎瞬間崩潰。朝鮮的李氏王朝,長期處於內部紛爭和武備鬆弛的狀態,麵對來勢洶洶的日軍,幾乎無力招架。短短兩個月內,朝鮮的主要城市包括京城、開城、平壤相繼淪陷,日軍的推進直至鴨綠江畔。
豐臣秀吉的野心並不止於朝鮮,他進一步要求明朝承認日本占據朝鮮北部領土,甚至試圖動搖明朝在周邊國家的宗主權。這一舉動引起了明朝朝廷的強烈反應,主戰派主張堅決抵抗,而主和派則擔心朝鮮的脆弱會拖累明朝。最終,萬曆帝決定出兵援助朝鮮,顯示了明朝作為宗主國的責任和決心。
然而,初次派遣的遼東副總兵祖承訓率領的三千兵馬在進攻平壤時遭遇慘敗,副將史儒戰死,部隊遭受重創,祖承訓本人也險些喪命。這次失敗凸顯了日軍的強大和明軍準備的不足。
鑒於此,萬曆帝在萬曆二十年(1592年)十二月,任命剛剛在寧夏平定叛亂的李如鬆為東征提督,負責統率來自薊、遼、冀、川、浙等地的精銳部隊,準備東渡鴨綠江,展開抗倭援朝的正義之戰。李如鬆的兩位弟弟李如梅和李如柏也被委以副總兵的重任,一同參與此次東征。在十二月二十五日,李如鬆帶領著明軍,舉行了莊嚴的誓師儀式,隨後渡過鴨綠江,正式開啟了萬曆朝鮮戰爭中的明朝抗倭行動。李如鬆的到來,不僅為朝鮮帶去了希望,也為明朝在東亞地區的威望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平壤鏖戰
平壤之戰是萬曆朝鮮戰爭中最為關鍵的戰役之一,發生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由明朝東征軍提督李如鬆指揮。麵對小西行長所率的第一軍團,明軍以壓倒性的火力優勢和巧妙的戰術,展開了對平壤的全麵進攻。
正月初六,明軍抵達平壤城下,兩天後的拂曉時分,百門佛郎機炮轟擊城牆,造成日軍混亂,小西行長的將旗甚至被炸飛。隨後,明軍炮火延伸至城內,摧毀日軍據點,為攻城部隊打開缺口。在激烈的城頭爭奪戰中,日軍依托堅固城防頑強抵抗,但明軍士氣高昂,尤其是攻克牡丹峰後,日軍士氣大挫。
李如鬆在前線督戰,坐騎被擊中後立即更換繼續指揮,其弟李如柏頭盔中彈亦毫不畏懼,這種勇敢無畏的精神極大地鼓舞了明軍將士。正午時分,化裝成朝鮮軍的戚家軍及遼東鐵騎趁日軍疏忽攻占城南蘆門,明軍士氣大振,城頭日軍見勢不妙紛紛潰逃。
小西行長指揮殘軍退守城內土堡,明軍因道路狹窄難以推進大炮,改為圍困戰術,故意留出南麵大道,誘使日軍突圍。小西行長猶豫後決定夜間突圍,明軍預先設伏,當日軍通過冰封的大同江時,明軍炮火突然轟擊,冰麵破裂,大量日軍落入冰冷的江水中,僥幸上岸者也被明軍騎兵截擊。
平壤之戰後,小西行長部損失慘重,幾乎喪失了戰鬥力。據日本史料記載,小西行長部原有一萬八千七百人,戰後僅存六千五百二十人。明軍方麵,雖也有傷亡,但取得了重大勝利,收複了大量失地,朝鮮三都十八道中的平壤、開城二都及黃海、平安、京畿、江源、鹹境等五道被迅速收複。李如鬆的軍事才能和勇氣在此次戰役中得到了充分展現,其威名在明朝、日本和朝鮮三國間廣為傳頌。
五、血戰碧蹄館
碧蹄館之戰是萬曆朝鮮戰爭中的一個轉折點,發生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在平壤大捷之後,李如鬆麾下的明軍士氣高漲,但也滋生了一絲輕敵的情緒。正月二十四日,一支明軍偵察部隊與日軍加藤光泰部在漢城郊區迎曙驛附近遭遇,明軍取得勝利,加藤光泰部敗退後緊急通知了日軍總部。隨後,日軍集結了第六軍團主力、第三軍團與第九軍團的部分兵力,共約人,計劃在碧蹄館附近設伏,意圖圍殲明軍。
小早川隆景作為日軍指揮官,判斷這可能是明軍主力的先遣部隊,決定利用人數優勢發動圍剿。然而,被包圍的是由副總兵查大受率領的3000名遼東鐵騎,裝備有三眼神銃,戰鬥力極強。戰鬥迅速升級,雙方在碧蹄館附近展開了激烈的交戰。明軍在查大受的指揮下,頂住了日軍的重重壓力,戰鬥持續了一整天一夜,直到李如鬆與副將楊元率領的2000騎兵趕來增援,從側翼發起猛攻,才打破了僵局。日軍疲憊不堪,誤以為明軍主力全麵進攻,遂撤退至王京。
碧蹄館之戰中,明軍報告陣亡264人,斬獲日軍首級167個。而日軍方麵,據《立花家傳》等史料記載,有多達15名軍官在戰鬥中陣亡,其中包括小野成幸、十時連久等,顯示了戰鬥的慘烈程度。小早川隆景在戰後向豐臣秀吉匯報時誇大了明軍規模,稱擊敗了十萬“明軍鐵騎”。
盡管碧蹄館之戰被視為明軍的一次戰術上的失利,但它並沒有削弱明軍的整體實力。相反,李如鬆在三月采取了奇策,命令查大受和李如梅率700勇士夜襲日軍的龍山大倉,成功燒毀了日軍的軍糧儲備,造成了日軍的極大困難。隨後,朝鮮境內瘟疫爆發,糧食征集變得更加困難,迫使日軍同意與明朝停戰。四月,日軍撤出漢城,大部分兵力退至釜山,釋放了朝鮮王子,而李如鬆則於四月十九日進入漢城,五月十五日收複慶州,除了全羅和慶尚二道部分地區外,朝鮮半島大部分地區重新穩定。
六、戰死沙場
李如鬆的戰死,發生在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正值他人生的壯年時期。此前,李如鬆在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回國述職後,因其在朝鮮戰場上的赫赫戰功,被加封為太子太保,升任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彰顯了朝廷對他的高度評價和信任。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遼東總兵官一職出現空缺,朝廷經過反複討論,最終決定由李如鬆接任。麵對這一任命,朝中言官多有勸阻之聲,擔心李如鬆的再次出征會帶來未知的風險,但明神宗堅持己見,堅信李如鬆的能力和忠誠。李如鬆聞訊後深受感動,認為這是皇帝對他的深切信任和知遇之恩,因此鬥誌昂揚,決心不負皇恩。
然而,命運的無常總是令人難以預料。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四月,蒙古土默特部的首領炤花(可能為達延汗的曾孫卓禮克圖洪巴圖魯)率部侵犯遼東。李如鬆聞訊,毫不猶豫地率領軍中精銳,輕騎追擊,意圖搗毀敵軍巢穴。在這場遭遇戰中,李如鬆所部與數萬韃靼騎兵正麵交鋒,雖然李如鬆及其三千餘部下英勇奮戰,但寡不敵眾,最終在撫順渾河一帶壯烈殉國,時年五十歲。
李如鬆的陣亡震驚了朝廷,明神宗聞訊後痛心疾首,對這位戰功赫赫的將軍的隕落深感哀痛。為了紀念李如鬆的忠烈,神宗下令將其衣冠具禮歸葬於順天府(今北京)宛平縣長辛店之西南,並追贈他為少保、寧遠伯,賜予諡號“忠烈”,在京城立祠紀念,以表彰他對國家的卓越貢獻和犧牲精神。
結語
李如鬆的一生,是明朝中後期軍事史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與麻貴為代表的麻家並稱“東李西麻”,他們共同書寫了明朝邊防的輝煌篇章。李如鬆不僅在寧夏之役和壬辰抗倭援朝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更以其智勇雙全的形象,成為了後世傳頌的英雄人物。
李如鬆的早期仕途,可以說是伴隨著父親李成梁的輝煌戰績和自身卓越的軍事才能而展開的。自小隨父征戰,李如鬆在實踐中磨煉出了過硬的軍事素質,加之名士徐渭的兵法指導,使得他不僅武藝高強,而且深諳用兵之道。萬曆三年(1575年),他因承父蔭而被授予都指揮同知的職位,開始了正式的軍旅生涯,此後不斷晉升,至萬曆十一年(1583年),年僅三十五歲的李如鬆便已榮升山西總兵官,這在當時是非常罕見的年輕總兵官任命。
然而,李如鬆的快速晉升也引起了朝廷內外的議論。給事中黃道瞻擔憂李氏父子權力過重,建議明神宗采取措施分散其權勢。大學士申時行也提出應當對李如鬆加以保全,避免過度集權可能帶來的風險。對此,神宗皇帝並未削減李如鬆的職務,而是將其調入京城任職,一方麵可以減少外界對其家族勢力的疑慮,另一方麵也是對李如鬆的一種保護。
在京城任職期間,李如鬆擔任神機營右副將,以及京城內外巡捕的提督,顯示了皇帝對他的信任與倚重。不過,李如鬆的性格頗為剛直,甚至有些傲慢。在出任宣府總兵官時,他無視傳統禮製,與宣府巡撫許守謙平起平坐,引發了官員間的衝突。此事被巡按禦史王之棟彈劾,稱其“驕橫”。雖然神宗皇帝對李如鬆的處罰僅限於扣減俸祿,但這一事件反映了李如鬆性格中不容忽視的一麵,也預示了其日後可能麵臨的挑戰。
即便如此,神宗皇帝對李如鬆的寵愛並未減弱。麵對科道官的連續彈劾,神宗始終堅定地站在李如鬆一邊,甚至將其召回京城,任中軍都督府僉書,繼續給予重任。這一係列的舉措,無疑體現了皇帝對李如鬆個人能力的高度認可,以及對李家在邊防中作用的重視。
二、揚名西北
萬曆二十年(1592年),寧夏鎮原副總兵哱拜(韃靼人,東蒙古族)父子勾結蒙古河套部落,悍然發動叛亂,迅速攻陷中衛、廣武、玉泉營、靈州等地,引發“全陝震動”。麵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明朝政府迅速調集兵力,然而初期平叛進展緩慢,叛軍氣焰愈發囂張。
關鍵時刻,禦史梅國楨力薦名將李如鬆,李如鬆臨危受命,被任命為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統率遼東、宣府、大同、山西等精銳部隊及浙兵、苗兵,組成龐大的平叛大軍。四月,李如鬆接掌帥印,迅速整合各方兵力,製定周密作戰計劃。
六月,李如鬆親率大軍抵達寧夏,迅速穩定戰局。七月,他命副將麻貴率部出擊,成功擊敗蒙古河套部落,並一路追擊至賀蘭山,徹底剪除叛軍的外援。與此同時,各路援軍在寧夏城下形成合圍之勢,將叛軍困於孤城之中。
麵對堅固的寧夏城防,李如鬆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他仔細觀察地形,決定采取水攻之策,下令決開黃河,引滔滔黃河水灌入城中。城內叛軍頓時陷入困境,彈盡糧絕,軍心渙散,鬥誌全無。加之內部火拚,叛軍勢力迅速瓦解。
九月十六日,寧夏城防在黃河水的浸泡下終於崩塌,李如鬆抓住時機,下令全麵攻城。明軍如潮水般湧入城內,叛軍首領哱拜在絕望中殺死兩名屬下後向李如鬆投降。然而,李如鬆為徹底根除叛亂,最終決定盡滅哱拜族,寧夏叛亂至此徹底平息。
三、轉戰朝鮮
在16世紀末,隨著豐臣秀吉完成對日本列島的統一,其野心轉向了外部,製定了一個野心勃勃的軍事擴張計劃,目標直指朝鮮半島乃至整個東亞地區。萬曆二十年(1592年),豐臣秀吉指揮下的龐大軍隊,共計15萬之眾,跨越對馬海峽,對朝鮮半島發起了猛烈的攻擊。日本軍隊的突然襲擊和高效的作戰能力,使得朝鮮半島上的防禦體係幾乎瞬間崩潰。朝鮮的李氏王朝,長期處於內部紛爭和武備鬆弛的狀態,麵對來勢洶洶的日軍,幾乎無力招架。短短兩個月內,朝鮮的主要城市包括京城、開城、平壤相繼淪陷,日軍的推進直至鴨綠江畔。
豐臣秀吉的野心並不止於朝鮮,他進一步要求明朝承認日本占據朝鮮北部領土,甚至試圖動搖明朝在周邊國家的宗主權。這一舉動引起了明朝朝廷的強烈反應,主戰派主張堅決抵抗,而主和派則擔心朝鮮的脆弱會拖累明朝。最終,萬曆帝決定出兵援助朝鮮,顯示了明朝作為宗主國的責任和決心。
然而,初次派遣的遼東副總兵祖承訓率領的三千兵馬在進攻平壤時遭遇慘敗,副將史儒戰死,部隊遭受重創,祖承訓本人也險些喪命。這次失敗凸顯了日軍的強大和明軍準備的不足。
鑒於此,萬曆帝在萬曆二十年(1592年)十二月,任命剛剛在寧夏平定叛亂的李如鬆為東征提督,負責統率來自薊、遼、冀、川、浙等地的精銳部隊,準備東渡鴨綠江,展開抗倭援朝的正義之戰。李如鬆的兩位弟弟李如梅和李如柏也被委以副總兵的重任,一同參與此次東征。在十二月二十五日,李如鬆帶領著明軍,舉行了莊嚴的誓師儀式,隨後渡過鴨綠江,正式開啟了萬曆朝鮮戰爭中的明朝抗倭行動。李如鬆的到來,不僅為朝鮮帶去了希望,也為明朝在東亞地區的威望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平壤鏖戰
平壤之戰是萬曆朝鮮戰爭中最為關鍵的戰役之一,發生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由明朝東征軍提督李如鬆指揮。麵對小西行長所率的第一軍團,明軍以壓倒性的火力優勢和巧妙的戰術,展開了對平壤的全麵進攻。
正月初六,明軍抵達平壤城下,兩天後的拂曉時分,百門佛郎機炮轟擊城牆,造成日軍混亂,小西行長的將旗甚至被炸飛。隨後,明軍炮火延伸至城內,摧毀日軍據點,為攻城部隊打開缺口。在激烈的城頭爭奪戰中,日軍依托堅固城防頑強抵抗,但明軍士氣高昂,尤其是攻克牡丹峰後,日軍士氣大挫。
李如鬆在前線督戰,坐騎被擊中後立即更換繼續指揮,其弟李如柏頭盔中彈亦毫不畏懼,這種勇敢無畏的精神極大地鼓舞了明軍將士。正午時分,化裝成朝鮮軍的戚家軍及遼東鐵騎趁日軍疏忽攻占城南蘆門,明軍士氣大振,城頭日軍見勢不妙紛紛潰逃。
小西行長指揮殘軍退守城內土堡,明軍因道路狹窄難以推進大炮,改為圍困戰術,故意留出南麵大道,誘使日軍突圍。小西行長猶豫後決定夜間突圍,明軍預先設伏,當日軍通過冰封的大同江時,明軍炮火突然轟擊,冰麵破裂,大量日軍落入冰冷的江水中,僥幸上岸者也被明軍騎兵截擊。
平壤之戰後,小西行長部損失慘重,幾乎喪失了戰鬥力。據日本史料記載,小西行長部原有一萬八千七百人,戰後僅存六千五百二十人。明軍方麵,雖也有傷亡,但取得了重大勝利,收複了大量失地,朝鮮三都十八道中的平壤、開城二都及黃海、平安、京畿、江源、鹹境等五道被迅速收複。李如鬆的軍事才能和勇氣在此次戰役中得到了充分展現,其威名在明朝、日本和朝鮮三國間廣為傳頌。
五、血戰碧蹄館
碧蹄館之戰是萬曆朝鮮戰爭中的一個轉折點,發生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在平壤大捷之後,李如鬆麾下的明軍士氣高漲,但也滋生了一絲輕敵的情緒。正月二十四日,一支明軍偵察部隊與日軍加藤光泰部在漢城郊區迎曙驛附近遭遇,明軍取得勝利,加藤光泰部敗退後緊急通知了日軍總部。隨後,日軍集結了第六軍團主力、第三軍團與第九軍團的部分兵力,共約人,計劃在碧蹄館附近設伏,意圖圍殲明軍。
小早川隆景作為日軍指揮官,判斷這可能是明軍主力的先遣部隊,決定利用人數優勢發動圍剿。然而,被包圍的是由副總兵查大受率領的3000名遼東鐵騎,裝備有三眼神銃,戰鬥力極強。戰鬥迅速升級,雙方在碧蹄館附近展開了激烈的交戰。明軍在查大受的指揮下,頂住了日軍的重重壓力,戰鬥持續了一整天一夜,直到李如鬆與副將楊元率領的2000騎兵趕來增援,從側翼發起猛攻,才打破了僵局。日軍疲憊不堪,誤以為明軍主力全麵進攻,遂撤退至王京。
碧蹄館之戰中,明軍報告陣亡264人,斬獲日軍首級167個。而日軍方麵,據《立花家傳》等史料記載,有多達15名軍官在戰鬥中陣亡,其中包括小野成幸、十時連久等,顯示了戰鬥的慘烈程度。小早川隆景在戰後向豐臣秀吉匯報時誇大了明軍規模,稱擊敗了十萬“明軍鐵騎”。
盡管碧蹄館之戰被視為明軍的一次戰術上的失利,但它並沒有削弱明軍的整體實力。相反,李如鬆在三月采取了奇策,命令查大受和李如梅率700勇士夜襲日軍的龍山大倉,成功燒毀了日軍的軍糧儲備,造成了日軍的極大困難。隨後,朝鮮境內瘟疫爆發,糧食征集變得更加困難,迫使日軍同意與明朝停戰。四月,日軍撤出漢城,大部分兵力退至釜山,釋放了朝鮮王子,而李如鬆則於四月十九日進入漢城,五月十五日收複慶州,除了全羅和慶尚二道部分地區外,朝鮮半島大部分地區重新穩定。
六、戰死沙場
李如鬆的戰死,發生在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正值他人生的壯年時期。此前,李如鬆在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回國述職後,因其在朝鮮戰場上的赫赫戰功,被加封為太子太保,升任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彰顯了朝廷對他的高度評價和信任。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遼東總兵官一職出現空缺,朝廷經過反複討論,最終決定由李如鬆接任。麵對這一任命,朝中言官多有勸阻之聲,擔心李如鬆的再次出征會帶來未知的風險,但明神宗堅持己見,堅信李如鬆的能力和忠誠。李如鬆聞訊後深受感動,認為這是皇帝對他的深切信任和知遇之恩,因此鬥誌昂揚,決心不負皇恩。
然而,命運的無常總是令人難以預料。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四月,蒙古土默特部的首領炤花(可能為達延汗的曾孫卓禮克圖洪巴圖魯)率部侵犯遼東。李如鬆聞訊,毫不猶豫地率領軍中精銳,輕騎追擊,意圖搗毀敵軍巢穴。在這場遭遇戰中,李如鬆所部與數萬韃靼騎兵正麵交鋒,雖然李如鬆及其三千餘部下英勇奮戰,但寡不敵眾,最終在撫順渾河一帶壯烈殉國,時年五十歲。
李如鬆的陣亡震驚了朝廷,明神宗聞訊後痛心疾首,對這位戰功赫赫的將軍的隕落深感哀痛。為了紀念李如鬆的忠烈,神宗下令將其衣冠具禮歸葬於順天府(今北京)宛平縣長辛店之西南,並追贈他為少保、寧遠伯,賜予諡號“忠烈”,在京城立祠紀念,以表彰他對國家的卓越貢獻和犧牲精神。
結語
李如鬆的一生,是明朝中後期軍事史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與麻貴為代表的麻家並稱“東李西麻”,他們共同書寫了明朝邊防的輝煌篇章。李如鬆不僅在寧夏之役和壬辰抗倭援朝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更以其智勇雙全的形象,成為了後世傳頌的英雄人物。